侗族农耕文化中的时空观念与视觉化设计

2021-08-23 07:25温婷李亚梅
大观 2021年6期
关键词:农耕文化二十四节气时空观念

温婷 李亚梅

摘 要:时空观作为一种深层次的文化结构,不仅能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文明史,还可以表现其历史发展印记。各个民族特定的时空观总是暗含在其时间制度中,因此,透过时间历法可以看出一个民族的时空观。文章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为基点,通过侗族的传统历法、时序观及社会时间规范来探究其对时间的认知与构建,并用视觉语言来表现三江侗族传统农耕文化之美。

关键词:农耕文化;时空观念;二十四节气;视觉化

注:本文系广西科技厅项目“侗族艺术的空间观念与符号化表征研究”(桂科AD18281023)阶段性成果;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广西侗族视觉符号与族群认同研究”(18FMZ007)阶段性成果。

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耕民族,其特有的时空观念指导着侗族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稻作农耕文化。在广西侗族传统的农耕文化下,侗民眼中的季节交替不仅是自然时序的变化,也是生命时间的不断积累。由于他们有着不同的劳作方式,时间也就具备了不同的社会与文化含义,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侗民对时间与社会秩序的认知。

一、侗族传统历法

在古代农耕文化中,时间的概念是与更为具体多样的“季节”概念联系在一起的。中国历法最早就是以农耕为依据的,起源于黄河中下游。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成为划分一年四季的标准,此后人们观察天象,推演出二十四节气。这种以农业时序为标准的划分方法,就时间观念上来说不是钟表上抽象的数字,而是农耕活动与自然物化的同构,进而体现了个体情感。侗族传统历法是人们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一方面,人们根据太阳回归运动制定历法,即传统历法中的阳历,这样的历法便于安排农事,节气制度便是其中的重要体现;另一方面,月亮具有周期性的朔望变化,根据这个变化人们制定了传统历法中的阴历,以阴历来作为日常社会生活的时间标准,比如婚丧嫁娶、祭祀仪式、节庆活动等。

侗族二十四节气文化是在较为独特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和民俗风情等基础上形成的。三江地区属于山地丘陵地带,少平地,峰峦起伏。也正是由于三江地区的地理环境相对封闭,侗族文化传统才得以较为完整地保存下来。

历史上,侗族首先是按照“日影侧杆”法来测定二十四节气,这也是侗族普遍使用的历法。一般情况下,人们在萨坛四周摆放24个石堆,石堆呈圆形,代表二十四个节气,人们用十字形将其划分为四季。十字形中指向北端的是夏至,南端是冬至,东端是春分,西端则是秋分。在天晴正午时分,日测杆的影子落在哪个石堆上,便为何节气,人们就根据节气安排农事。其次,人们将天干地支按顺序组合成甲子计年计日,每月30天,每年360天,累积6年便多出30天,需闰1个月,一般人称此为“侗族历法”。

侗族传统节日,一般按照侗历来进行推算。明清两代强行推行汉族农历,曰“奉正朔”,侗族地区遂开始按汉族农历计年计日,主要用于确定与汉族相同的一些节日,例如春节、端午节等。在生产和生活上,自清中叶起,侗族地区就存在汉族农历与侗历并用的情况。只有山区侗寨和南部侗族聚居区里,仍然使用侗历来确定民族传统节日,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基本按照国家标准农历安排节气活动。

二、三江侗族时序及视觉表现

侗族根据太阳运动来计时计日,是侗民感受时间、划分时间的人文符记,所有成员共同遵循。一方面,侗寨普遍使用全国通用历法,在“时间”上与国家保持高度一致;另一方面,对于仍然固守在大山深处的侗民来说,工作与活动以农业种植为主,渔业、林业为辅,其传统的生活方式必然有与其相适应的时间制度。无论是四季变换,还是生产生活,人们要想掌握自然节奏,就离不开农历中的节气信息。

现在侗族已普遍接受汉文化中的四季认知,将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个“月”,例如春季被称为“月春”,意思是春的月份。在侗族,“月”是将一年分为十二等份的单位,也有汉语中“季”的含义。而侗族的季节是从生产活动中衍生出来的时间观念,也是节日。

基于对自然时序的认识,春牛节、尝新节和吃冬节的时序,分别代表了农作的开始、中期的劳动和劳动的结束,进行的顺序是依照三个节日的节庆活动所代表的时间先后进行的。侗族时序是按照事先安排好的种植计划得以实施,每一项内容都与农耕劳作有关,是生产生活的产物。

(一)农作的伊始

春季是一年的开始,因此与农事准备有关的各种节气民俗都集中在这一季。

立春之时,“春牛节”在这天举行。是日,家家户户清理牛舍,并在舍前摆放鱼肉、酒和糯米饭来祭拜。然后寨中组织者用竹篾扎成牛的架子,搭上白布,麻线充当牛毛,再做一条粗大的牛尾巴,然后由2人或4人钻进去在坪中绕圈,后面跟着一对农民夫妇和背着鱼篓的少男少女载歌载舞。图1是笔者根据春牛节的节日特点进行的视觉化设计,在保留其活动内容的同时,进行了创新设计。

(二)农作的耕耘

夏天是农作耕种繁忙的时节,代表性的节日有四月八和六月六。四月八又叫“牛王节”,那一天人们不让牛下地干活,要让牛在栏里休息,吃黑米饭,以此来表示对牛帮助人们耕作的感激之情。六月六是“尝新节”,高友村、高秀村、和里村会在当天到田里去摘几枝颗粒饱满的谷穗,然后备酒,请亲朋一起过节。

(三)农作的收获

秋季是农作物收获的季节,代表人们进入农忙期,节日较少,主要是九月九和中秋节。九月九日这天,家家户户会酿制糯米甜酒,称为重阳酒。中秋节时,程阳一带的青年男女会互相请吃油茶,打南瓜仗。秋收后,人们结束了一年的农事,在这期间的所有农活都是为过冬做准备,主要是冬节。侗族人民很早就有了岁时始末的概念,认为“稻禾满仓,人畜兴旺”,一切农耕工作结束便代表了劳作一年的结束,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侗族人民一般把农历十月三十或十一月初一作为年岁旧末或是新年伊始,家家户户将房前屋后打扫干净,穿戴一新,杀猪宰羊庆贺新年,并举行大规模的踩蹚和芦笙活动,还有的青年趁此机会举办婚礼(图2)。

三、三江侗族的社会时间规范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天时、人时的划分。随着四季更替,寒暑往来,侗族人民心目中时间的背后是来自先祖的生命历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侗寨的社会生活。侗族的“尝新”源于侗族的稻作文化。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代,一位侗族先民带领寨民尝试种植夏稻并取得成功。到了稻子收割时节,全寨都来“尝新”,后“尝新”成为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节日。人们通过这个节日可以得知本村寨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地位,进而协调整个时间进程,控制生产节律。

四、结语

时间是一个文化群体将个体生活与民族、社会建立起来的基本模式。由于人的介入,抽象的时间观念与自然界诸多生命建立了联系,表现为一种生命的时间观。侗族虽然没有与二十四节气直接相关的时间历法传说,但在农事生产生活的节日安排中清楚地交代了岁时祭仪。人们对自然时序变换的体验是他们生活节奏的主要来源。季节交替指导侗民一年之中进行相应的生产生活,丰富了侗民对生命时间不断积累的体验。

参考文献:

[1]加迪.文化与时间[M].郑乐平,胡建平,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2]吴文瀚.中原农耕文明背景下传统仪式与节日文化的现代性表达研究[J].学习论坛,2016(4):51-55.

[3]王加华.节点性与生活化:作为民俗系统的二十四节气[J].文化遗产,2017(2):15-21.

作者简介:

温婷,博士,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民族艺术设计、艺术理论。

李亚梅,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民族藝术与设计。

猜你喜欢
农耕文化二十四节气时空观念
从农业谚语看壮泰民族的传统农耕文化
“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
镜头中的组诗
中国“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
历史教学设计中的“时空观念”设计
民间美术是本我的放逐和情感的宣泄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