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碧芬
摘 要: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增加了大量的主题图,这些主题图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主题情境,将数学知识、思想方法等通过图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主题图改变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方式。合理利用主题图有助于提升学生数学思维和学习能力,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文章在对小学数学主题图的类型、功能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采用实例分析法,提出了利用主题图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具体教学策略,希望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相关参考,以便教师能更好地使用主题图,提高小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主题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数学教材为教师与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一种线索和参考,主题图是小学数学教材的第二语言,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教学资源。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思维能力尚未完全形成,形象思维是他们的主要思考方式。正是考虑到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小学数学教材中增加了大量的主题图,这些主题图为小学数学教学创设了相应情境,将数学问题用贴近学生生活和认知的主题情境联系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主题图将数学知识、思想方法等通过图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利用主题图,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数学教材中主题图的应用却不尽如人意,部分教师没有清醒地认识到主题图对教学的重要作用,往往存在忽略、乱用、错用主题图的情况。基于此,文章以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为例,对如何利用主题图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教学策略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一、 数学主题图的类型和功能
(一)数学主题图的类型
纵观小学数学教材我们可以发现从封面到封底,从开篇到结尾,主题图无处不在,根据主题图所展示的内容不同,可以将主题图划分为以下几类:
1. 生活情境类主题图
生活情境类主题图是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图画,向学生展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如:购买学习用品、参与体育比赛等,从而激发学生原有认知,提高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2. 实践操作类主题图
以学生实际操作为背景的情境图称为实践操作类主题图,其主要目的是通过主题图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如《角度的度量》《平行与垂直》中有大量实践操作类主题图。
3. 实物直观类主题图
通过引入和呈现某一实际物体的图片来直接观察和学习所学知识,这类主题图常用于学生无法直接理解的、只能通过直观物体展现的数学知识学习中,主题图的场景一般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如《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学习时,教材配备了大量放大的直尺刻度的主题图。
(二)数学主题图的功能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中有许多理论、定理和公式,而小学生理解能力较弱,教师如果单纯用文字向学生讲授数学知识,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学生不但不易理解,还容易丧失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教材中的主题图色彩鲜明、生动形象,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際相联系,将晦涩难懂的知识简单易见地传达给学生,不但降低了数学学习的难度,而且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让学生通过主题图的教学情境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2. 体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对学生的学习有重要的影响。数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所体现,小学数学教材主题图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主题图的情境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超市、植树节、日常的体育活动等,这些还包含了大量的数学信息和数学知识。教师利用主题图展现的这些生活化的情境进行教学,可以改变学生心中数学枯燥无味、毫无用处的想法,让学生充分学会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与观察能力
观察是小学生获得知识、探究事物的主要途径。主题图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与观察能力的法宝。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阶段,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主题图内容充实,作为可视、具体的材料,为学生观察和思维加工提供了重要的素材。主题图不但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学生通过对主题图的观察和自主探究,还能按照主题图所给的提示逐渐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理解和记忆重要公式定理的推导过程,最后形成规范科学的数学概念和数学思维。
4. 渗透情感与道德教育
德育教育是小学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德育教育的开展不应当仅局限于思想品德课,也应当贯穿于小学阶段的各个学科的学习中去。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主题图也蕴含了丰富的道德教育因素,教师在利用主题图进行数学知识讲授的过程中,应当潜移默化地渗透思想道德教育相关内容,将教学的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起来,将知识的传授与道德的培养相结合,不但要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还要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二、 利用主题图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一)利用主题图,引导学生搜集有价值的信息
小学生正处于各项思维和能力形成的阶段,有时候对事物的理解和认知并不全面,而不同的学生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和关注点也各不相同。小学数学教材的主题图通常都是通过设计某一特定情境,图文并茂地向教师和学生传递相关的教学素材,但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对主题图的感受和理解程度并不相同,因此虽然看到的是同一主题图,但学生根据主题图所获得的信息和对信息的理解存在差异。这些差异的出现会导致学生无法按照教师和教材预期的教学目标完成后续的学习任务。因此,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搜集与要解决问题有关的信息。
如在《乘法运算定律》的学习时,教材主题图以植树为背景,展示了植树过程中同学们挖坑、种树、抬水、浇树等活动的情境。通过情境图让学生认识植树活动中的数学知识,并能利用这些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图片中文字内容分两部分,一部分为“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另一部分为“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为了完成乘法运算定律的学习,书中一共提了3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为:“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第二个问题为:“一共要浇多少桶水?”,第三个问题为:“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图中给学生提供的数字信息很多,那么哪些数字信息与第一个问题有关?哪些数字信息与第二个问题和第三个问题有关呢?这时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还要知道需要通过什么样的思维来进行学习,能够引导学生根据问题的内容和主题图中文字的内容相结合。《乘法交换定律》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在解决第一个问题“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进行列式,有的学生会列出25×4,有的学生会列出4×25,也许还有学生会列出25×2或2×25,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这些式子中哪些是第一题的正确答案,是怎么判断的?”通过学生讨论,教师可以总结出25×4和4×25是正确的,引导学生审题时要抓住关键信息,第一题的关键信息为“挖坑、种树的人”,而25×2或2×25求出的应当是“抬水、浇树的人”。在引导学生找到题目的关键信息后,进一步让学生自己观察和思考,观察这两组式子有什么特点。根据学生之间相互讨论,最终总结出乘法交换定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