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论
摘 要:鲁迅及其作品在娱乐浮躁的当代社会正处于被国民疏远的尴尬境地。文章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几篇鲁迅选文为研究对象,从教学现存问题、原因分析、教学策略三方面着眼,使广大师生真正亲近鲁迅。在阅读大量教学设计、教学实录等资料的基础上,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归纳出“主题解读单一,教学内容浅显”“虚假的板块式教学”教学问题;继而通过访谈法,与被访教师共同探讨问题的原因所在;最后,针对教学问题,笔者在自主思考和研读相关教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相应教学策略并进行亲身实践:一是于文本矛盾处设计问题;二是补白式教学,关注标点;三是整本书阅读。
关键词:部编版;初中语文;鲁迅;教学问题;教学策略
一、 教学现存问题
(一)主题解读单一,教学内容浅显
钱理群指出,对于任何一篇课文,学生应该做好预习功课,获得对文本的初步体验。尔后,带着初体验走进课堂,转动思维,比较自己所想的与教师所讲的有何不同,这才是积极主动、有效率、有效果的学习。为此,教师在课堂上不应过多讲解学生一望而知的内容,而力求于文本矛盾处、空白处、疑难处等学生不大理解的地方钻研文本,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
然而,对于鲁迅选文的教学,不少教师文本解读肤浅,致使主题阐释较为单一,教学内容较为浅显。例如,《社戏》一文,传统解读多为表达作者对童年自由欢乐生活的怀念,对淳朴善良美好人性的向往。据此,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分析“双喜”“阿发”“六一公公”的人物形象,却忽视了成人之“我”在小说中的关键作用。然而,读者只有通过品味文字背后“我”那“敏感的,被扭曲的,受伤的灵魂”,才能真正走近鲁迅的精神世界,才能领悟《社戏》位于《呐喊》最后一篇的意义所在。又如,《阿长与〈山海经〉》的多篇教学设计,部分教师将教学目标定位于感知人物形象和体会作者情感两层。分析“我”对阿长的情感时,教师大多归纳为“怀念”“赞美”,这些词语还未触及作者对阿长的核心情感;少数教师关注到文本中与阿长名字有关的文字,归纳出“同情”“愧疚”。可是,使学生感悟出这些情感的中间的引导过程则过于仓促,让学生匆匆朗读后,教师就将答案说出。个体的情感不会无缘无故喷薄而出,是经由时光荏苒的点滴积累而成。情感教学不应缺失引导、漫游的过程,否则,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二)虚假的板块式教学
“板块式教学是在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中,从不同角度有序地安排几次呈‘块状分布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即教学的内容、教学的过程都是呈块状分布排列。”其中,“不同角度”是指教师从语言积累、朗读训练、语句鉴赏、学法指导等角度中灵活选择、组织,形成3~5个板块,亦指围绕一个层面设计不同角度的教学。要求教学流程清晰,课堂节奏明快简洁,更要求各板块之间形成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层进式的逻辑关系。
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味模仿余映潮老师的板块式教学,却只注重外在形式而未真正习得其内在精髓,形似而神不似,表现出模式化、形式化的弊病,板块间缺少逻辑联系,板块间的过渡语也尤显生硬与突兀。如某教师执教《社戏》,从“学生活动与能力”的角度设计以下四个板块:“记住一句话”“说清一件事”“认识一个人”“吟咏一处美”。前两板块呈递进关系,从朗读结尾体会作者的怀念之情到深入探究结尾句的意蕴,是感性至理性的升华。但“吟咏一处美”与“认识一个人”两板块之间没有形成逻辑关系,人物形象的分析后直接转入景物描写的鉴赏,中间缺少过渡过程。
二、 原因分析:语文教学天平的失衡,工具性大于人文性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梦想着在学生心中播洒人文情怀之种的青年教师在日复一日烦琐的事务中消磨了幻景,泯灭了初心,在一张一张永无穷尽的试卷下荷重前行,却也让自己的学生沦为应试的机器。
鲁迅选文教学困境的根源,在于教师把课文当作一种“知识”来教,“考试考什么,我们就花主要力气教什么,其他内容或不讲或两三句带过。”教师往往教授文章知识性层面的内容,而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教师仅仅单篇解读课文,而未将其纳入鲁迅整个思想体系、生活世界研究,教学自然流失了鲁迅精神之魂。学生只将语文作为一种工具运用于实际生活中,那还不够,更应将母语融入自己的血脉,陶冶性情、铸造心魂。这一切的实现需要教师摆正教学的天平,适时删除带有功利色彩的“工具”砝码,勇于增添“人文”砝码,使学生轻装上阵,欣赏鲁迅作品流淌的生命之思。
三、 教学策略
(一)于文本矛盾处设计问题
孙绍振曾提出“矛盾还原分析”的文本解读方法。他认为,文本分析的对象是文本的矛盾。它既可以是文本表层明晰可见的矛盾,也可指潜藏在文字背后难于发掘的深层矛盾。如鲁迅选文中表层矛盾有:《孔乙己》结尾处的“大约”“的确”二词的矛盾。深层矛盾有:《社戲》中那夜的豆本普通、戏本不好看,可“我”却说它们“好”;《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寿镜吾先生矛盾的言行。教师若能关注鲁迅选文的矛盾处,运用“矛盾还原分析法”解读文本,通过一定的日常经验与想象能力,还原文本原生态的、未经加工的形态,再将之与现在的文本形态对照,挖掘矛盾,相信教学能够呈现文本的深刻意蕴与多元主题。以下是笔者着眼于寿镜吾先生的矛盾言行,引导学生感知其人物形象的教学设计片段。
一、 从人物矛盾言行出发,感知寿镜吾先生人物形象,并理解先生给予“我”的影响
提问:默读课文10~24段,找一找,先生身上有哪些矛盾的表现?抓住关键语句,从这些矛盾表现中谈谈你对先生的评价。
预设:
①知识渊博却不回答“我”“怪哉”虫的问题;②最初对我很严厉,后来好了起来,给我看更多的书,对课要求越来越高;③有戒尺和罚跪的规则,但不常用,最多不过瞪几眼,大声说:“读书!”
1. 第一处矛盾
提问:先生为什么不愿意回答“我”“怪哉”虫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