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为革命服务”到“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2021-08-23 03:01马佳张爽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教育方针办学教育

马佳 张爽

- 编者按 -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回顾党的百年教育方针变迁和办学实践,教育始终与时代共振、与民族共兴。百年后的今天,我国教育已进入“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新阶段。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们邀请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张爽和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干部研修中心教师马佳,对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教育方针和办学实践进行梳理,使广大教育工作者进一步明确我党和我国教育发展的内在关系,更加坚定新时期教育所担负的育人使命,自觉投身于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设实践。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带领中华民族顽强拼搏、接续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党的早期理论家认为,改造教育与改造社会是合一的,提出以革命改造社会才能有好的教育。党的教育方针是“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事业的总方向和总指针,确定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价值取向和根本要求,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是指导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原则和行动纲领,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1]

教育是社会系统的子系统,独立又开放,社会发展不同时期的历史定位、使命任务不同,教育发展的基本诉求有所差异,因此教育方针的表述也有所不同。通过系统梳理建党以来教育方针、政策制度的演变,以及我党在办学实践中的关键节点与事件,可以更好地展现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1949年):

服务于革命战争需要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创建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经历了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在这28年里,我党始终坚持把教育和革命战争相结合,注重对于广大工人、农民和青年学生的宣传教育,这种做法既提高了广大工农群众的阶级觉悟、深入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也发挥了在劳动人民中尤其是在农村地区普及教育的作用。这些认同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民众,在革命战争时期为党的事业贡献了重要力量。

1.苏区的教育方针与办学实践

1934年,毛泽东指出,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在于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广大劳苦大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2]

这一时期的教育实践,其目的在于培养“共产主义建设的新后代”,因此将知识教育、生产劳动与政治斗争三者密切结合。教科书内容关注对于武装革命、以及土地革命政策和农民获得土地后的翻身幸福所作的宣传,[3]具有乡土特色。对于学生参与劳作学习的时间作出明确规定,这符合以农村地区为主的劳动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

2.抗日战争时期的教育方针与办学实践

这一时期,教育的形式和主要内容与斗争环境紧密相联。1938年4月,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国防教育会上的讲话指出,“应该用教育来支持抗战……教育也要听抗战的命令,这就叫做抗战教育”。[4]

这一时期的教育方针和教育实践重点是“改变教育的旧制度、旧课程,实行以抗日救国为目标的新制度、新课程”,反映到教学内容上,则是着重强调适应抗日救国的需要,灌输抗日救国思想,传播科学民主思想,清除日伪奴化教育,肃清封建流毒的影响,培养学生坚定的国家民族观念和团结抗日的合作精神,落实中共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教育目标,[5]同时也注重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抗日战争持久战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保障。办学形式既包含正规的中小学,也有为普及教育和扫除文盲、降低文盲率所开设的识字班等。这一系列实践对于提升民众的政治觉悟和知识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

以山东抗日根据地为例,各地施行村村设学,区、乡建设中心小学的方式,普遍设立了抗日小学。1945年3月,依据山东省政委会《关于群众教育与大生产劳动结合的指示》要求,小学也出现了新的形式,设立了早班、午班或午间班,组织儿童一边生产劳动一边学习。[6]

总体来说,这一时期的教育方针与办学实践紧密结合、服务于革命战争需要,积极调整课程内容、课程时间安排等,使其符合工农群众的文化基础、劳动生活习惯。在革命战争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发挥了汇聚民心、启发民智的作用,為推翻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提供了人力、物力保障,也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年):

将为政治服务摆在首要位置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心工作由夺取政权转向巩固政权、由革命战争转向经济建设,对于知识人才、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1.教育方针

1949年12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了新中国教育工作的目的,即“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两为”作为我国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确立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教育的基本职能、作用和政策基点。在这一教育方针指引下,年轻的共和国卓有成效地接管和改造了旧教育,为创建新中国教育奠定了基础。为落实这一教育方针,教育部分别规定了中小学教育的宗旨和任务,其他各级各类教育也相继确定了各自的宗旨和发展的主要目标,我国教育事业逐步全面走上规范办学的轨道。[7]

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正式提出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时期的教育方针,即“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从而宣告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总方针历史使命的胜利完成。[8]

2.办学实践

这一时期教育事业的主要任务是改造旧教育、建设新教育。

改造旧教育的首要环节是接管、改造旧公立学校,主要围绕学校管理、课程设置、组织结构等,重组学校领导班子,实行学校由党委统一领导,取消以前的课程,增设政治课,改用新版教材等。这些措施在短期内得以实施,确立了学校的社会主义性质,初步建立起了新民主主义教育教学新秩序,改变了学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除此之外,还包括处理接受外国津贴的学校,以此肃清文化侵略的影响;维持、整顿和接办私立学校,将其逐步纳入国家建设的轨道,直至1956年,全国的1467所私立中学和8925所私立小学已全部由政府接办,改为公立。[9]

在“学校性质”这一根本问题逐步调整的过程中,新教育也逐步建构起来,提出了以落实“两为”为目标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这一时期,提高工农干部及其子女的文化水平成为当时的一项重要任务,国家采取职工业余教育、农民业余教育以及创办工农速成中学和工农干部文化补习学校等方式,吸收工农干部及其子女入学,提高他们的知识文化水平。

1950年4月3日,北京实验工农速成中学开学,这是全国第一所工农速成中学,是现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前身。此后全国各地相继举办工农速成中学。全国工农速成中学自1955年秋季起停止招生,它在一定时期内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教育的运行和发展仍需遵循一定规律,过于强调政治性、革命性不是可持续发展的方式。

在学制改革方面,1951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确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个学制,明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校系统图。1952年3月18日,教育部颁布了《小学暂行规程(草案)》和《中学暂行规程(草案)》,明确中小学实行“校长责任制”,提出小学教育的宗旨,并将小学修业年限定为五年。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这一时期学校领域的变革,主要体现在处理政治教育、生产劳动与文化教育三方面的关系上,政治教育依然是学校教育的中心任务。从这个阶段到文革结束,学校正常的教学与管理秩序彻底破坏。

总之,从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这一时期的教育方针与实践体现出鲜明的政治性,将为政治服务摆在首要位置,同时强调提高国民素质、培养专业人才,以适应国家生产、经济建设的需要。此阶段我国学校办学受外围国家意志和政治权力的影响比较显著,政府强化对学校教育的干预与控制,学校变革主要是社会政治变化的彰显与延伸,体现出强烈的政治化色彩。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1978-2012年):

更加关注作为教育主体的人的全面发展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开启,党和国家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学校教育也处于不断恢复、重建之中,各项规章建制与变革举措陆续出台并得以实施。

1.教育方针

1978年,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0]

1983年,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此后,“三个面向”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指导方针。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體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党的教育方针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7年党的十七大强调: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这一时期,党的教育方针逐步发展和完善,与“三个面向”“四有新人”、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等教育理念和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等战略共同形成了系统一致、前后衔接的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11]

2.办学实践

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普及义务教育和实施素质教育。普及义务教育发挥了大规模提升国民文化素质的作用;实施素质教育,是在公平基础上对于教育质量的更高追求。同时,社会力量的加入,进一步推进了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的提升,满足了人民日益多元化的教育需求。

普及义务教育。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起点。其中,对于义务教育的推行进行了安排和部署,提出“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1986年,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2011年,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

从1986年至2011年的25年间,大力提升了国民文化素质,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2006年9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这从法律层面保证了免费义务教育制度的实施。2007年春,中国开始免除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2008年秋,又开始免除全国城市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12]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政策,对中国教育具有划时代意义,是教育公平的基本体现。

实施素质教育。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由此带来了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等诸多创新。

社会力量办学的探索。1987年7月8日,国家教委发布的《关于社会力量办学的若干暂行规定》指出,社会力量是我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是国家办学的补充,应予以鼓励和支持。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出,鼓励多渠道、多形式社会集资办学和民间办学,改变国家包办教育的做法。一些地区和学校开始尝试进行办学体制的改革。在这个阶段的早期,办学体制改革主要表现为各类民办学校纷纷出现;在后期,则主要表现为一些地方积极进行公立学校转制探索,开展办学模式多元化的试验。这些学校在建立新型的政府学校关系、创新办学思路、学校领导体制、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等方面取得了有益的经验,推动整个公立学校管理的改革和创新。

总之,这一时期我国中小学教育获得了跨越式发展,教育目的超越了单纯的政治性,更加关注作为教育主体的人的全面发展。受社会经济形势的影响,市场经济在教育领域也有所体现,既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教育活力,提升了人才培养的效率,但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对于公平优质教育追求日益高涨,教育的系统化变革逐步推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2年至今):

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体现在教育领域就是,人民对更好更公平教育的需要和教育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2018年9月10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把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1.教育方针

在2021年4月30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条明确提出,教育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充分体现了“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明确“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将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为国家法律规范。这一时期的教育方针对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基本问题作出了更加清晰明确的阐释,包括教育工作的政治属性、宗旨方向和目标任务。

2.办学实践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对教育改革进行了系统规划,推动了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之后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文件,在国家层面作出了系统性部署。

系统化变革为中小学校的实践探索打开了新局面。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五育”并举,改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变革教学组织形式、创新教学手段、改革学生评价方式等系统推进,指向高质量教育体系构建的中小学改革逐步深化。

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德育方面,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关键作用,统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体育和美育方面,强调其对于学生健全人格养成的持续性作用;劳动教育方面,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它们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并不是完全割裂的,既有独立的学科支持系统性学习,同时各学科内容彼此融合、相互渗透,发挥协同育人作用。

建立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质量评价体系。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关于教育评价系统性改革的文件。评价改革推动了全国更大范围内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改变以往一考定终身的考試制度。这种评价改革的系统性设计,突出以评促建的目的。以评价体系改革,推动行政部门、学校将素质教育要求落实到每一项育人行为中,也引导社会、家长改变教育观念,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以来,始终重视教育和人才培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教育服务于革命战争需要,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将为政治服务放在首位,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则明确提出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十八大以后,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其地位和作用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教育事业的指导思想、价值取向、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更为清晰明确。从中可以看出,教育与社会环境、时事政治、经济基础等因素密切相连,教育同时具有政治功能、社会功能和个体发展功能,不同时期主要关注点不同。我国的教育功能自建党以来经历了从主要关注政治功能,到现在注重三者间的平衡,也更加凸显出对于人的尊重。

参考文献:

[1][7]翟博.新时代教育工作的根本方针[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moe_2082/zl_2019n/2019_zl69/201909/t20190916_399243.html.2019-09-16.

[2]宋荐戈.中华近世通鉴:教育专卷[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178.

[3]李新.抗战时期革命根据地中小学教科书的演进[J].科教文汇,2017(04):79-81.

[4]皇甫束玉等.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纪事1927.8-1948.9[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130.

[5]文道贵,徐勤钦.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教育及其基本经验[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9(08):42-45+54.

[6]肖慧敏.山东抗日根据地基础教育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9.

[8]黄宝春.建国前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研究[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2007.

[9]芮鸿岩.建国初期中共教育方针政策的三维向度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0.

[10]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744.

[11]宋乃庆,贾璞.中国基础教育发展100年:走向公平与质量的教育——以党的教育方针为逻辑主线[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7(3):127-139.

[12]阎春荣.改革开放40年来中小学教育取得显著成就[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12-04(008).

猜你喜欢
教育方针办学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劳动教育: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必修课”
题解教育『三问』
新时代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三重维度1——重温抗大教育方针的启示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历程分析
一种特色的教学理念的提出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