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应用中的效果分析

2021-08-23 12:11刘丽娜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22期
关键词:产时无痛分娩产程

刘丽娜

分娩是女性特有的、自然的生理过程,在分娩过程中患者会产生强烈的疼痛感,虽然疼痛是一种自然的生理反应,然而由于产程时间较长,因而疼痛感将会贯穿整个分娩过程[1]。由于受到疼痛的影响,加之诸多产妇为初产妇,缺少对分娩相关知识的了解,因而将会导致产妇产生较为严重的不良心理,并且会对其顺利分娩产生较大的不良影响,诸多产妇因无法承受疼痛,进而选择剖宫产以终止妊娠[2]。通过相关临床报道可知,相比于剖宫产,自然分娩方式能够更加有效的促进产妇产后的快速、良好恢复,并且有利于婴儿呼吸系统的发育,基于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产妇的自然分娩率[3]。然而因缺少有效的技术条件,以往临床中仅能够使用常规的阴道分娩指导,但由于未能够有效缓解产妇的疼痛,因而无法有效消除上述不良存在,从而无法获得良好的效果,诸多产妇也会因此选择剖宫产[4]。随着技术的改进与镇痛药物种类的不断丰富,目前临床中多使用无痛分娩技术,通过临床实践显示,此种方式能够有效缓解产妇分娩时产生的疼痛感,提升产妇的舒适度,从而能够有效进行阴道自然分娩,加强对产妇与新生儿的保护[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0 月~2020 年9 月在本院进行分娩的120 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均为单胎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0 例。对照组年龄24~37 岁,平均年龄(28.5±4.9)岁;孕周39~40 周,平均孕周(39.7±0.6)周;体重50~68 kg,平均体重(57.6±6.9)kg;其中48 例初产妇,12 例经产妇。试验组年龄25~37 岁,平均年龄(28.9±5.1)岁;孕周39~41 周,平均孕周(40.2±0.4)周;体重51~72 kg,平均体重(59.5±5.9)kg;其中47 例初产妇,13 例经产妇。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产妇均临近分娩;②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③所有产妇均为单胎头位足月。排除标准:①分娩前产妇便已存在慢性神经疼痛情况;②无法积极配合完成全部实验过程。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实施常规的分娩干预处理:依据医护人员的常规呼吸分娩法指导产妇进行分娩,在整个分娩过程中不为产妇使用任何镇痛药物;若产妇出现阴道撕裂或难产、出血量较多的不良情况时,采取会阴侧切的方式或需要及时对患者实施剖宫产,以便能够加强对患者的保护,防止危险事件的发生。在产妇整个分娩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为产妇进行相关的助产工作,同时还需要对产妇的各项生命体征指标进行严密观察,以便及时对异常情况进行处理。

1.3.2 试验组 实施无痛分娩技术处理:在分娩过程中,当产妇宫口张开至2.2~3.5 cm 时,则需要为产妇予以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的方式,并为其注射相关麻醉药剂。在其子宫开始收缩间歇,于L3~4椎间隙缓缓匀速为产妇注射2.5 mg 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2022076,规格:2 ml∶0.1 mg)、20 mg 麻黄碱、250 ml 0.9%氯化钠、2.5 mg 布比卡因的混合液。使用微量泵多次连续微量地进行给药,直至其宫口完全张开。在用药15~20 min 后,护理人员需要对产妇的温度感觉消失平面、针刺感觉消失平面进行检测,并判断孕妇的肌力情况,待腰麻作用逐渐减弱后,需要使用微量泵经硬膜外腔再次为产妇注入微量麻醉液,剂量为4~6 ml/h,需要注意的是,护理人员需要在麻醉过程中对产妇的血压、脉搏、胎心等指标进行密切监测,以便能够及时处理异常情况,加强对产妇的保护。

1.4 观察指标 ①产妇的产后2 h 失血量情况、产时总失血量情况、产程时间情况。②产妇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后2 h 失血量、产时总失血量、产程时间比较 试验组产后2 h 失血量、产时总失血量少于对照组,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后2 h 失血量、产时总失血量、产程时间比较()

表1 两组产后2 h 失血量、产时总失血量、产程时间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两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情况比较试验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情况比较[n(%)]

3 讨论

分娩是指胎儿脱离母体成为独立存在个体的时期和过程,全过程共分为三期,也称为三个产程:第一产程,即宫口扩张期;第二产程,即胎儿娩出期;第三产程,胎盘娩出期。分娩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然而通过观察显示,由于宫缩时子宫宫颈压迫或扩张,将会导致产妇出现较为强烈的疼痛感,特别是在胎儿较大时,疼痛感比较明显,进而会对其生理与心理均造成较为严重的不良影响,同时还将影响产妇的顺利分娩[6,7]。疼痛是分娩过程必须经历的,一般不会有问题,但如果痛感过于强烈,会对产妇产生严重的影响,比如降低产妇体力,影响后续分娩过程;使产妇对分娩产生恐惧心理等。因此,如何有效缓解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情况是研究的重点。为有效避免上述不良情况的发生,则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镇痛,缓解分娩过程中的疼痛,从而确保产妇顺利分娩,提升其阴道自然分娩率,加强对产妇自身与新生儿的保护[8,9]。

近年来,临床上研究出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得到广泛应用。目前临床中主要使用无痛分娩技术,此种方式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进而能够有效降低神经内分泌反应发生率,确保产妇能够顺利分娩;同时该种技术能够于产妇清醒时进行且完成,因而能够有效消除产妇的恐惧感,提升产妇的分娩信心[10,11]。通过文献报道显示,约50%的产妇在待产过程中会出现大喊大叫、敏感易怒等不良情况,进而会导致产程延长,甚至出现难产的情况。选择适合的麻醉方式对于产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选择时需要按照起效快、用药安全、给药方便的原则[12]。目前临床中多选用硬膜外阻滞麻醉方式,通过临床实践与观察显示,此种方式能够在较大程度上降低儿茶酚胺含量,对其子宫胎盘血流量情况进行改善;并且还能够降低对新生儿的不良影响,提升新生儿的健康。基于此,无痛分娩技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同时有研究显示,此种技术还能够有效降低麻醉药物的使用量,从而能够有效降低产妇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临床中多使用布比卡因联合芬太尼麻醉药物,上述两种药物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发挥麻醉效果,并且能够发挥较长时间的止痛效果,同时将不会导致产妇出现不良反应,因而较易被产妇及其家属接受。通过本研究结果可知,试验组产后2 h 失血量、产时总失血量少于对照组,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无痛分娩技术应用于临床可以缓解分娩给产妇带来的疼痛感,并减少术后出血量,此外,产程时间的缩短对促进产妇产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降低说明无痛分娩技术有助于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从而改善新生儿预后。

综上所述,无痛分娩技术具有良好的效果,有助于产妇及新生儿预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产时无痛分娩产程
产时整体护理对分娩正性作用的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对于产妇产时、产后出血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的临床应用分析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可行走式无痛分娩的镇痛效果及其对母儿的影响
无痛分娩联合缩宫素缩短产程的效果及护理
沈志洪:着眼“无痛分娩”,推进妇幼健康学科群建设
间苯三酚联合SRL998A型分娩监护镇痛仪在产程中的应用效果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
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联合产时体位管理对分娩结局的影响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