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娅丽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外科 湖北 武汉 430050)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科技水平不断的发展,心脏移植手术在治疗一些重大的心脏疾病里面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也逐渐得到患者及家人的认可。主要用于治疗患有危重型冠状动脉、晚期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疾病[1]。心脏移植手术与普通外科手术有一定的区别,术后患者会存在终身排斥反应的可能性,因此心脏移植手术护理被认为是心脏移植手术患者治疗过后重要的课题之一,广泛应用于治疗心脏移植手术患者[2]。当前情况下,患者在经过心脏移植手术治疗过后,因为治疗过程较漫长,非常容易对治疗丧失信心,对身心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心脏移植手术治疗后进行规范化护理配合心理护理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普通护理方式无法达到预期的护理效果,规范化护理配合心理护理干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弥补了大量缺陷,从而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服务[3]。基于此,本文以70 例心脏移植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采用规范化护理配合心理护理干预对于心脏移植手术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的具体影响,报道如下。
选择2019 年7 月—2020 年12 月我院接收的70 例接受心脏移植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选用常规护理,男性16例,女性19 例,年龄34 ~59 岁,平均年龄(42.6±3.3)岁,其中终末期心脏瓣膜病11 例,扩张型心肌病15 例,缺血型心脏病9 例;实验组接受规范化护理配合心理护理干预,男性20 例,女性15 例,年龄46 ~79 岁,平均年龄(63.01±6.83)岁,其中终末期心脏瓣膜病12 例,扩张型心肌病13 例,缺血型心脏病10 例。两组患者均符合心脏移植手术的基本标准,认可研究中采用的护理和治疗办法,无完全失去行为能力和严重精神障碍者,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调查,且已签署知情通知书。两组心脏移植手术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主要观察患者心理状态,营养状况,病情变化等。要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宣传本病的健康知识,对患者需要给予适当的用药指导,心理指导等。
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规范化护理联合心理干预方式如下。
(1)心电监护:手术过后要持续进行心电监护,因为移植过后的心脏无神经支配,心率很不稳定,常常出现心动过缓等症状,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每天或者隔天记录1 次12 导联心电图,主要注意监测ST-T 变化情况,如果出现上面的情况,可以适量使用异丙肾上腺素货或者临时起搏。如果心律不齐,可以适当给予可达龙治疗。
(2)血流动力学监护:术后需要持续观察监测各项血流指标,所有常规放置动脉测压管、漂浮导管,用于每小时监测记录血压、动脉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以及心率等情况。放置时要注意保持各测压管通畅,病情稳定后即可拔除。同时患者不应该过度活动,引起心脏负担过重,导致猝死。手术过后应该安置2 ~3 根静脉管,用微量泵持续缓慢注入有助于血管活性的药物,包括像多巴酚丁胺、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硝普钠、硝酸甘油、前列腺素E 等。手术过后48 h,血流速度稳定,可以开始逐渐减少血管活性药物。
(3)心理护理:患者因为治疗需要长期卧床,非常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向抑郁焦虑等。所以护理人员需要严格遵循人文关怀护理原则,在护理过程中以患者为中心,与患者沟通语言要温和,并给予安慰,用心了解患者的真实诉求,并且时时给予鼓励安慰;如果患者没办法用语言表达,就可以使用文字,手势等方式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治疗态度。
(4)生理护理:护理人员需要注意病床的舒适和柔软,防止患者因长期卧床产生压疮等情况,时时观察询问患者有没有疼痛感,如果有疼痛感需要及时并合理使用止疼药物,缓解患者疼痛;如果患者是手术过后转入ICU 的,应该立刻对患者身体四肢实施束缚,防止患者身体出现躁动;同时要注意患者口腔护理,可以适当地给患者进行肠外营养支持。
(5)环境护理:护理人员应该给患者营造一种舒适的居住环境,比如放一些绿植等;同时要注意病房温度,湿度的监测,及时进行消毒工作,室内要注意通风;可以提供书刊,报纸等一些与健康教育相关的手册等。充分体现人文关怀。
(6)其他:一定要预留患者家属联系方式保证与家属及时有效的沟通,让家属及时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发展情况等。待患者病情好转后,及时告知患者家属患者病情恢复情况,让家属放心;要尽可能提供后续的康复建议,要遵循医嘱用药,尊重患者护理和治疗知情权等等,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理念。
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GQOL-74)进行康复进程和心理状态评定,评测内容包括物质生活、心理、躯体、社会等方面。
采用SPSS 17.0 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 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n(%)]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心脏移植手术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x- ± s,分)
实验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比较(例)
1967 年首例人类心脏移植成功以来,心脏移植效果已有了显著提高。全世界每年有数千人接受心脏移植手术,心脏移植已成为晚期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有效的治疗手段[5-6]。心脏移植手术虽然治疗效果显著,但是患者在经过专业治疗过后,因为恢复过程非常漫长,容易对治疗丧失信心,对患者及家人身心造成很大的影响,从而很难达到预期的恢复效果[7]。所以本次研究也是将规范化护理结合心理护理干预应用到心脏移植手术患者的护理中,观察结果显示经过科学的规范化护理再结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抑郁,焦虑以及生活质量评分上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说明了,这种科学的护理方式,能够非常明显的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接受心脏移植手术的患者所患疾病一般都对身体和心理有巨大的危害会导致患者身心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对手术后恢复抱有巨大的期待,同时又担忧术后结果不理想,因此患者会出现抑郁,烦躁,害怕,焦虑等情况。然而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心脏移植手术成功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所以无论是手术前还是手术后都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手术前要积极向患者宣导讲解手术后有可能出现的免疫抑制、排斥反应的注意事项等。同时耐心疏导患者心理的担忧,引导患者宣泄内心的痛苦,让患者以最好的心理状态准备手术;手术过后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多交流沟通,让患者清楚术后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让患者不要担心手术是否成功,要积极告知患者好的希望和征兆,让患者积极配合后续的护理进程。
综上所述,在接受心脏移植手术患者护理中,科学规范化的护理结合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因此此种护理方式值得在日后的临床治疗中进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