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国内智慧档案馆研究综述

2021-08-22 20:33陈香桂
学习与科普 2021年13期
关键词:国内研究综述

陈香桂

摘要:本文通过对CNKI中关于我国智慧档案馆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从年度发文量、作者来源、期刊来源及主题内容四方面分析了我国近十年智慧档案馆研究的现状,以期发现当下智慧档案馆研究的不足。

关键词:智慧档案馆;国内;研究综述

引言

随着“智慧地球”概念的提出,“智慧城市”、“智慧校园”、“智慧图书馆”也纷至沓来,“智慧档案馆”更不愿屈居于后,而新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智慧档案馆深受学者们的关注,对其研究的数量也逐年递增。笔者对近十年国内智慧档案馆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旨在让人们更了解智慧档案馆如今的现状并发现其研究的不足,为学界、业界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1智慧档案馆研究数据来源、方法和工具

1.1数据来源

国内核心期刊和CSSCI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某一主题领域的现状,故本文选取相关数据均来自CNKI中的北大核心和CSSCI。笔者以“智慧档案馆”为篇关摘检索字段,时间限定为2012年—2021年,截止时间是2021年5月25日,共检索到113篇,经清洗后有效篇数為101篇。

1.2方法和工具

本文主要使用文献调查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近10年年智慧档案馆的发文数量、作者来源、期刊类别、研究主题内容等利用excel进行统计总结和分析,以反映近10年智慧档案馆的研究情况。

2智慧档案馆研究文献统计分析

2.1发文量统计分析

笔者按发表时间顺序对清洗后有效篇数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2012年至2021年智慧档案馆发文量总体呈递增的状态。其发文量大致是2013年1篇,2014年8篇,2015年16篇,2016年11篇,2017年18篇,2018年13篇,2019年17篇,2020年10篇,2021年7篇,而且从这些数据可以了解2013年至2015智慧档案馆的发文量是大幅度上升的。

2.2主要作者发文量统计

目前我国关于智慧档案馆研究发文量较多的作者是莫家莉(6篇)、青岛市杨来青(5篇)、周小平(3篇)、杨智勇(3篇)、杨艳(3篇)、薛四新(3篇)、史仕新(3篇)等人,故可认为他们是研究国内近十年智慧档案的主力军。

2.3期刊来源统计

关于智慧档案馆的文献主要发表于档案和建设有20篇,占总数的19.8%;刊登于中国档案馆、档案管理、浙江档案馆、北京档案馆的分别由17篇、14篇、13篇、13篇,分别占总数的16.83%、13.86%、12.87%、12.87%等,可见关于智慧档案馆研究的相关论文发文主要集中在档案学领域,故可认为关于智慧档案馆的相关研究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专业性的。

3智慧档案馆研究主题分析

通过对检索到的103篇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学者们对智慧档案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智慧档案馆理论研究、数字档案馆和智慧档案馆的关系、智慧服务、智慧档案馆技术的应用四方面。

3.1智慧档案馆理论研究

3.1.1智慧档案馆概念

从技术论的角度出发王小健等人的研究认为智慧档案馆=档案馆+物联网+云计算+智慧化设备+智能馆舍+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的唯技术论观点[1];从管理论的角度出发杨冬权认为智慧档案馆是先把档案全部“数据化”,然后对档案的实体、装具、环境、人流等各方面工作进行智能化、自动化、联动化的管理[2]。可见,学者们对智慧档案馆认识并非一孔之见而是百家之言,但无论如何都有一个共通点即智慧档案馆的发展与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有关。

3.1.2智慧档案馆的特征

容依媚、肖秋会认为智慧档案馆最鲜明的特征是智慧即快速、智能应对变化的能力 [3];杨庆波认为智慧档案馆的四大特征是泛在互联互通、全面透彻感知、高效协同运作、服务升级创新 [4];孙亚楠认为智慧档案馆具有深度感知、立体互联、无线泛在、以人为本、持续发展创新的特征[5]。由此可看出智慧档案馆的特征主要集中在泛化、感知全面、互联互通等方面但笔者认为智慧图书馆的本质特征是以人为本和对档案馆的持续创新。

3.2数字档案馆和智慧档案馆的关系

数字档案馆和数字图书馆的关系一直是学者研究的热点。从并存的视角看,陶水龙认为智慧档案馆与数字档案馆是并行存在的关系, 且有相互支持与配合的交集[6];从继承的视角看,杨来青认为智慧档案馆是数字档案馆的继承与发展[7]。故可认为数字档案馆和智慧档案馆的关系分为两种:一是两者是并存关系,另一种是智慧档案馆是数字档案馆的持续创新。

3.3智慧档案馆服务

智慧档案馆依托于区块链、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故智慧档案馆的服务已然发生了变化。罗琳娜基于智慧档案馆服务实现路径提出智慧档案馆应实现服务“一站式”、鼓励用户主动参与、感知智能,体现用户个性化、打造“智慧库”[8];彭忱认为整合信息资源、推广应用新技术、建立移动档案馆、开展个性化服务、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智慧档案馆服务实现的路径[9]。总之智慧档案馆的服务涵盖了资源服务、用户服务、技术服务等方面。

3.4智慧档案馆技术的应用

智慧档案馆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产物,学者对智慧档案馆技术的研究已不胜枚举。杨来青发现青岛市智慧档案馆系统是综合应用新信息技术开发了对档案馆实体、内容、服务和管理等信息内容的感知和处置[10];王云庆、李涵认为智慧档案馆是数字档案馆与物联网、云计算相结合的结果[11];陈静、韩海涛等人提出以物联网RFID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感知技术,进行档案馆内部与外部信息交换,构成一个基于物联网的全面感知的通信智慧系统的方案[12]。可见,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智慧档案馆中的应用的相关研究仍方兴未艾。

4结语

综上,智慧档案馆至今并没有统一的定义,但不可否认智慧档案馆是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全面及深入感知、智能管理、互联互通、高效协同合作、持续创新的符合新时代要求及人们需求的档案馆。笔者对国内近十年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发现,目前学界对该领域的研究集中在智慧档案馆的理论、技术、服务及与数字档案馆关系研究,这四方面的研究已日趋成熟。但笔者发现关于智慧档案馆的研究仍有不足之处。例如,新时代信息技术赋予智慧档案馆新特征即互联互通、資源共享、泛在等而这些特征使信息、数据安全面临新挑战;智慧馆员队伍的建设尚未提上日程;关于智慧档案馆的建设、运营、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仍供不应求;新信息技术始终是双刃剑,在智慧档案馆建设过程中又如何规避其不利之处。故笔者认为学界、业界应积极采取有力举措,以弥补不足之处,让智慧档案馆得到更好、更全面的发展,也让用户更放心、安心、舒心的使用智慧档案馆。

参考文献:

[1]王小健,刘延平.面向智慧城市的智慧档案馆建设[J].档案与建设,2015(05):16-20.

[2]杨冬权.智慧档案馆(室)——我国档案馆(室)建设的新方向[J].中国档案,2020(11):68-74.

[3]容依媚,肖秋会.我国智慧档案馆研究综述[J].北京档案,2019(08):15-18.

[4]杨庆波.新时代智慧档案馆建设路径探索[J].理论观察, 2018,(8):156-158.

[5]孙亚楠.智慧档案馆探析[J].云南档案,2017,(9):49-52.

[6] 陶水龙.智慧档案馆建设思路研究[J].中国档案,2014(06):67-69.

[7]杨来青.智慧档案馆是信息化发展的必然产物[J].中国档案,2014(06):64-66.

[8]罗琳娜.智慧档案馆服务功能实现研究[J].档案管理,2017(04):10-13.

[9]彭忱.档案馆智慧服务实施路径研究[J].兰台世界,2021,(3):57-59.

[10]杨来青.智慧档案馆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J].中国档案,2016(07):66-67.

[11]王云庆,李涵.基于文献计量的我国智慧档案馆研究评述[J].档案与建设,2015(11):12-17.

[12]陈静,韩海涛,田伟.大数据时代智慧档案馆构建探析[J].北京档案,2015(01):25-27.

猜你喜欢
国内研究综述
浅析国内会计准则和香港会计准则的差异及两地准则趋同建议
国内职业高原(2002—2016)研究进展与述评
国内不动产登记制度初探
儿童旅游研究综述
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对国内二手市场交易模式的影响研究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英语虚拟语气的认知研究综述
关于重游意愿的研究综述
微学习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