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133例过量服用精神科药物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

2021-08-21 07:28姚树永周婧琪曹敏娟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16期
关键词:拉莫三嗪过量

尚 翔,姚树永,刘 威,周婧琪,曹敏娟

(苏州市广济医院药学部,江苏 苏州 215137)

一项2019年发表于《柳叶刀》的调查研究表明,中国成年人精神障碍的总体患病率为16.6%[1]。自杀是精神障碍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2]。进行药物治疗是临床上治疗精神障碍的主要方法。使用治疗药物自杀是精神障碍患者常用的自杀方式。精神科药物的安全性良好,较少产生致命的过量反应。但过量服用此类药物对患者造成的影响仍不容忽视。本文主要是探讨过量服用精神科药物患者的临床特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苏州市广济医院于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过量服用精神科药物的精神障碍患者133例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的病情符合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十版(the 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 10th revision,ICD-10)中关于精神障碍和精神科药物服用过量的诊断标准,并得到确诊。其中排除精神活性物质使用过量的患者。这133例患者中有男53例(占39.85%),女80例(占60.15%);其年龄为13~88岁,平均年龄为(44.24±18.40)岁;其平均病程为(10.69±11.89)个月;其中有企图服药自杀的患者128例,误服药物的患者5例;其中入院时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有17例,处于嗜睡状态的患者有35例,处于清醒状态的患者有81例。

1.2 研究方法

对这些患者的性别、年龄、服用药物种类等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

1.3 统计学处理

将本文中的数据录入数据库。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这些患者过量服用药物种类数的分布情况

这些患者中过量服用1种药物的患者有101例(占75.94%),过量服用2种药物的患者有23例(占17.29%)。详见表1。在这些患者中,年龄<18岁的患者有12例(其中病情被诊断为抑郁症的患者最多,有10例),年龄为18~40岁的患者有49例(其中病情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患者最多,有22例),年龄为41~60岁的患者有44例(其中病情被诊断为抑郁症的患者最多,有19例),年龄>60岁的患者有28例(其中病情被诊断为抑郁症的患者最多,有14例)。在这些患者中,年龄为18~60岁患者的占比较高。在上述各个年龄段的患者中,女性的占比均高于男性。详见表2。

2.2 这些患者病情的具体分布情况

在这些患者中,病情被诊断为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患者分别有56例(占42.11%)、45例(占33.83%)、16例(占12.03%)、4例(占3.01%),被诊断为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焦虑症的患者各有2例(占1.50%),被诊断为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器质性心境障碍、情绪障碍、老年性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行为异常、妄想性障碍、分离转换障碍、急性应激障碍的患者各有1例(占0.75%)。详见表3。

表3 这些患者病情的具体分布情况[例(%)]

2.3 这些患者服用药物种类的分布情况

在这些患者中,服用抗精神病药、镇静催眠药、抗抑郁药、心境稳定剂、其他精神科药物的患者分别有59例、59例、35例、10例、16例。在59例服用抗精神病药的患者中,服用氯氮平、奥氮平、喹硫平的患者分别有19例、13例、10例。在59例服用镇静催眠药的患者中,服用氯硝西泮、阿普唑仑、艾司唑仑的患者分别有14例、12例、11例。在35例服用抗抑郁药的患者中,服用舍曲林、艾司西酞普兰、帕罗西汀的患者分别有9例、7例、6例。在10例服用心境稳定剂的患者中,服用碳酸锂、丙戊酸、拉莫三嗪的患者分别有5例、3例、2例。在16例服用其他精神科药物的患者中,服用苯海索、甲胺磷、苯妥英纳的患者分别有3例、2例、1例。这些患者过量服用的药物主要是抗精神病药物、镇静催眠药和抗抑郁药。详见表4。

表4 这些患者服用药物种类的分布情况(例)

3 讨论

《中国卫生与计划生育统计年鉴汇总(2014年)》显示,精神障碍患者的死亡率为2.68/千万[3]。有研究指出,许多因素会导致精神障碍患者自杀,其中包括社会因素、自然因素、区域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和身体健康因素等。一项中国学者的研究显示,重度抑郁症患者中出现自杀观念和发生自杀未遂患者的占比分别为53.1%和23.7%[4]。一项Meta分析的结果表明,中国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出现自杀观念患者的占比达25.8%[5]。另有研究表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自杀风险比普通人群高出20到30倍[6]。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在133例过量服用精神科药物的患者中,患有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三种疾病患者的占比达87.97%,其中抑郁症患者的占比居首位。自杀行为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一个严峻的公共健康问题。过量服用药物是具有自杀观念患者较为常采用的自杀方式。过量服用抗抑郁药中的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RI)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心动过速和胃肠道症状,大量服用此类药物者可发生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综合征。有研究指出,过量服用五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erotoninnoradrenaline reuptake inhibitor,SNRI)也会产生类似的毒性反应。5-HT综合征的发生与5-HT1A受体和5-HT2A受体过度活跃有关。此病通常是由过量使用5-HT能药物所致[7]。三环类抗抑郁药(tricyclic antidepressive agents,TCAs)的毒性反应表现包括意识改变、癫痫和心律失常[8]。文拉法辛是一种SNRI类抗抑郁药。一则韩国学者发表的病例报告显示,1名49岁的女性因一次性服用3000 mg的文拉法辛而发生横纹肌溶解症[9]。目前,临床上对横纹肌溶解症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对于过量服用文拉法辛的患者,临床上应及时对其各项生化指标进行检测。一则英国学者发表的病例报告显示,1名14岁的年轻患者因一次性服用1200 mg的氟西汀而先后出现5-HT综合征、癫痫发作和迟发性横纹肌溶解。安非他酮是一种非典型抗抑郁药(也被用作戒烟辅助剂)[10]。一则加拿大学者发表的病例报告显示,1名12岁的女孩因一次性服用300 mg的安非他酮而出现癫痫发作的情况[11]。有研究指出,过量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可引发较为严重的锥体外系反应(extrapyramidal side effects,EPS)、恶 性 综 合 征(neuroleptic malignant syndrome,NMS)、心律失常及抗胆碱能毒性反应[12]。有研究指出,过量使用抗精神病药引发EPS的机制可能与基底神经节多巴胺受体及胆碱能的过度抑制、多巴胺能活性的改变有关。EPS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急性肌张力障碍、静坐不能、帕金森症、迟发性运动障碍等。NMS是一种致命的药物毒性反应。此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发热、肌肉强直、意识改变(altered mental status,AMS)、出汗、血压不稳、心动过速及动作迟缓等[13]。有研究指出,抗胆碱能毒性反应与外周及中枢M受体受到抑制有关,表现为意识状态改变、皮肤发热、发干且潮红、瞳孔放大、体温升高、心动过速、血压升高、尿潴留等。一则中国学者发表的病例报告显示,1名未婚年轻女性在一次性服用1750 mg的氯氮平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14]。有研究指出,部分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可引起心血管副作用。奥氮平属于第二代抗精神病药。此药可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一则美国学者发表的病例报告显示,1名17岁的男性精神障碍患者一次性服用了340 mg的氯氮平和189 mg的胍法辛。在服药后5 d内,他每次用力吞咽饮料时都会出现5~8 s的窦性停搏[15]。阿立哌唑属于第三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有报道称,1名年轻女性在服用70 mg的阿立哌唑后出现2度1型房室传导阻滞[16]。Mazin Khalid等[17]报道,1名非裔美国人一次性服用了200 mg的喹硫平,入院后10 h内其多次出现左束支传导阻滞(left bund brunch block,LBBB)。相关的研究指出,过量服用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也会引起LBBB[18]。有研究表明,心境稳定剂中的锂盐具有预防自杀的作用[19]。但在大量服用此药后,患者会出现急性中毒的情况(通常会出现恶心、呕吐和腹泻症状),严重者可发生器质性脑病综合征[20]。过量服用丙戊酸的患者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癫痫、短暂的骨髓抑制、高氨血症等表现[21]。大剂量服用拉莫三嗪可引发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癫痫、心脏传导延迟和广泛复杂的心动过速[22]。拉莫三嗪是一种有效的抗惊厥药,其已被证实可有效治疗躁郁症。一则希腊学者发表的病例报告显示,1名48岁的女性故意过量服用6000 mg的拉莫三嗪后,其血清肌酸磷酸激酶的水平显著升高,随后其被确诊发生轻度横纹肌溶解症[23]。过量服用拉莫三嗪的患者通常不会出现毒性反应,其最常见的症状是嗜睡、呕吐、恶心、共济失调等。上述病例出现的横纹肌溶解症是过量服用拉莫三嗪患者出现的较严重的毒性反应。一则美国学者发表的病例报告显示,1名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19岁男性一次性摄入了4000 mg的拉莫三嗪,随后其出现癫痫发作、心电图中QRS间期延长、完全性心脏传导阻滞和多器官功能衰竭,最终致使其死亡[24]。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精神科药物在过量服用后会引起一些毒性反应,但相较于高危药品,其致死率较低。不过,此类药物对患者造成的影响仍不容忽视。临床上在对过量服用此类药物的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全面了解其病情,并及时对其进行系统化的治疗,以保障其生命安全。

猜你喜欢
拉莫三嗪过量
蓝色的海豚岛(四)
Island of the Blue Dolphins ( IV )蓝色的海豚岛(四)
过量食水果会加速衰老
小象柚子长大了
B3M4 Sandstorms in Asia Teaching Plan
请勿过量饮酒
吃糖过量也会“醉”?
三嗪—罗丹明型铁离子荧光探针的合成及性能
新型三嗪类氮-硅成炭剂的合成及其热稳定性
内含双二氯均三嗪基团的真丝织物抗皱剂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