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文 李传方 曹 勇 甘立军
(1济宁医学院临床医学院,济宁 272013;2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3济宁市心血管疾病诊疗重点实验室,济宁 272029)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通常由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破裂、急性血栓形成而导致的心肌细胞缺血坏死[1],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一种主要类型。超过一半疑似ACS的患者存在高血糖[2],无论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入院高血糖是AMI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是预后较差的标志[3]。AMI患者升高的血糖水平与更大的梗死面积有关[4]。AMI患者血糖水平升高可促进细胞凋亡、降低一氧化氮生物利用度、损伤内皮细胞功能等导致AMI后左心室功能受损[5]。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是评估左心室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目前关于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与AMI后心功能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分析421名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AMI患者FPG水平与LVEF的关联性。
选取2019年8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经急诊绿色通道行PCI治疗并于心脏急诊科住院的421名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发病12h内且入院即行冠脉造影检查。其中男性326名,女性95名,平均年龄(62.37±12.57)岁。入院24h内且空腹至少8h后测定的血糖定义为FPG,FPG≥6.1mmol/L定义为FPG升高。通过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病历信息系统获取所需资料。为保护患者的隐私,文中未包含可识别研究对象的信息。本研究得到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1基本资料和生化指标 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等一般资料,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收集肝肾功、血脂、FPG等生化指标,其中FPG采用己糖激酶法测定。
1.2.2超声心动图检查 首次超声心动图检查在患者术后48h内进行,用Simpson法计算LVEF。
以患者LVEF 50%为界,分成LVEF≥50%和LVEF<50% 2组,2组在年龄、冠心病史、脑血管病史、TG、HDL-C、logALT、logAST、FPG、罪犯血管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研究对象的基线情况比较
续表1 两组研究对象的基线情况比较
年龄、冠心病史、脑血管病史、logAST、logALT、 HDL-C、TG、罪犯血管与LVEF<50%存在关联关系(P<0.05)。然而,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病变血管支数、BMI、SBP、DBP、SUA、logCr、TC、LDL-C与LVEF<50%无关联关系(P>0.05)。见表 2。
表2 影响AMI患者LVEF<50%的单因素分析
通过平滑曲线拟合观察到FPG与LVEF<50%存在线性关系,随着FPG水平增加,LVEF<50%的发生风险增加。见图1。
注:调整变量为性别、年龄、冠心病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脑血管病史、吸烟史、饮酒史、家族史、病变血管数目、罪犯血管名称、SBP、DBP、 SUA、logCr、logAST、logAST、TG、TC、HDL-C、LDL-C。中间直线表示两者线性关系,两边直线表示95%可信区间范围。
FPG与LVEF<50%发生风险在未调整模型、模型Ⅰ和模型Ⅱ中OR值分别为1.15、1.13和1.12,不同状态下OR值接近且P值均小于0.05,提示两者的直线关系稳定,调整混杂因素后可发现,FPG每增加1mmol/L,LVEF<50%的发生风险增加12%(OR=1.12,P=0.008 )。将FPG分为3组:1组,FPG<6.1mmol/L;2组,FPG 6.1~6.9mmol/L;3组,FPG≥7.0mmol/L,运用分层分析,在调整混杂因素后,FPG水平升高均可增加LVEF<50%发生风险。见表3。
表3 FPG与LVEF<50%的多个回归方程及分层分析
AMI是心血管系统危及生命的严重疾病,其发生后的1~2h内即发生心肌细胞凋亡坏死、炎症细胞浸润并吞噬坏死组织,分泌炎症细胞因子[6],在坏死组织和炎症细胞浸润下,缺血梗死的心肌容易受到室壁应力的影响,使梗死区域扩张、左心室病理性重构[7],使患者心功能下降,LVEF降低。
高血糖是AMI常见合并症[8],可表现为即刻血糖和(或)FPG水平升高。研究发现,AMI患者入院高血糖比例最低达3%[9]。血糖升高的原因大多与应激性高血糖有关,同时也存在患者本身有糖代谢异常的可能。
本研究发现AMI患者FPG水平与LVEF<50%的发生风险呈线性关系,随着FPG升高,LVEF<50%的发生风险增加,且调整潜在的重要混杂因素后,两者之间的线性关系仍显著。既往有研究指出,入院时高血糖与患者大面积心肌梗死、左心功能不全明显相关[10-11],而合并高FPG水平AMI患者的LVEF降低更明显[12],与本研究的结论一致。本文进行分层分析提示不同糖代谢状态下FPG升高均可增加LVEF<50%的发生风险。
高血糖对AMI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可能存在以下因素:1)血糖升高诱导脂肪动员分解成游离脂肪酸,增加细胞膜的损伤、离子平衡的破坏,使细胞内钙离子负荷增加,导致心肌细胞的收缩与舒张功能下降[13];2)机体处于高血糖状态时,促进了氧化应激、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其对心肌细胞的有直接毒性作用,影响患者的心功能[14];3)AMI后高血糖会影响冠状动脉血流[15],使接受PCI治疗的患者发生无复流的风险增加,梗死面积增大[16];4)应激状态增加患者血糖水平,同时引起胰岛素敏感度下降,升高的血糖水平增加心肌细胞死亡和减少侧支血流,使心肌梗死面积增大,导致左心室扩大、间质纤维化,加剧了AMI后左心室重构的进程[17];5)高血糖患者本身存在糖代谢异常,而糖代谢异常患者多支病变、弥漫病变的可能性大,侧支循环建立差[12],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会使循环中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力升高,血氧的解离度增加,加重心肌缺血缺氧、心功能恶化[18]。
本研究设计是一项横断面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研究结果尚不能得出AMI后FPG升高与LVEF<50%之间的因果关系。下一步需扩大样本量进行前瞻性研究证实两者的关系,并寻找可降低LVEF<50%风险的最佳FPG水平。
综上,本研究发现 AMI患者的FPG水平升高均可增加LVEF<50%的发生风险,FPG水平升高是LVEF<50%发生的危险因素,提示临床医生要重视AMI患者的FPG水平,且监测FPG应成为AMI患者日常管理和随访的一部分。另外,对于AMI合并FPG升高的患者,应尽早完善心脏超声评估其心功能。同时,还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来进一步阐明FPG水平与 LVEF<50%的因果关系,以及降低FPG后对AMI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申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