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发展蓝色碳汇的对策研究

2021-08-20 05:55刘强张洒洒杨伦庆朱婵欧婷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1年12期
关键词:国际合作生态环境

刘强 张洒洒 杨伦庆 朱婵 欧婷

摘要:为进一步控制广东的碳排放量 ,促进广东乃至全国的生態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工作 , 文章分析广东发展蓝色碳汇的基础、存在的问题和可借鉴的经验 , 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的海洋资源禀赋优越、海洋经济实力雄厚、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突出、碳汇交易基础扎实且国际合作优势明显 ,具有发展蓝色碳汇的优质条件;面对广东发展蓝色碳汇存在的政策、技术、平台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问题 ,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 ,未来广东发展蓝色碳汇应完善综合管理体制、构建技术标准体系、建立新型经济模式、做好生态保护修复、建立健全交易机制和深化“一带一路”合作。

关键词:蓝色碳汇;海洋碳汇;碳排放权交易;生态环境;国际合作

中图分类号:P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9857(2021)12-0074-06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Blue Carbon Sink in Guangdong

LIU Qiang,ZHANG Sasa,YANG Lunqing,ZHU Chan,OU Ting

(Guangdong Marine Development Planning Research Center,Guangzhou 510220,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further control the carbon emission in Guangdong and promote the ecologicalenvironment protection,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in Guangdong and even the wholecountry,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basis, existing problems and referential experiences ofdeveloping blue carbon sink in Guangdong, and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he resultsshowed that Guangdong had excellent conditions for developing blue carbon sinks due to its superior ocean resources, powerful ocean economic, outstanding oce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bility, solid trading foundation of carbon sink and obvious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dvantages. Facing with the problems of policy, technology, platform, 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in blue carbon sink development of Guangdong, the future development should be improved inthe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system, should construct technical standard system, establishnew type of economic pattern, try their best in environmental ecological restoration, establishand complete a sound trading mechanism and deepen the cooperation within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while learning from relevant experience at home and abroad.

Keywords:Bluecarbon sink, Ocean carbon sink, Carbon emision rights trad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Internationalcooperation

0 引言

海洋在全球的碳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 ,是地球上最大的活跃碳库 , 具有固碳量大、固碳效率高和碳存储周期长等特点。海洋碳汇是利用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并将其固定在海洋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1]。当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分压高于表层海水时 ,二氧化碳借助波浪的搅动作用从大气进入海水 ,并以碳酸盐的形式存储 , 从而形成海洋碳汇。据测算 ,海洋中的碳存储量约为3.9×1013 t, 约是大气碳库的53倍和陆地碳库的20倍;地球上约93%的二氧化碳存储在海洋中 ,海洋每年可吸收全球约30%的二氧化碳;按单位面积计算 , 海洋的固碳量是森林的10倍、草原的290倍。

海洋碳汇也被称为蓝色碳汇 , 发展蓝色碳汇可为实现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实现温室气体减排、发展低碳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经济的激励机制以及保护海洋生态系统提供新方案。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和试验区 , 广东必须从政治高度把握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深刻内涵 , 以更大的自觉和担当贯彻落实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 , 在引领蓝色碳汇发展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和担当更重要的角色。广东是海洋大省 ,拥有雄厚的海洋经济实力 ,完全有基础和有条件在发展蓝色碳汇方面担起重任和挑起大梁 , 在践行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中走在全国前列。与此同时 , 发展蓝色碳汇有助于广东构建以海洋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蓝色碳汇经济新模式和蓝色碳汇产业链 ,有利于促进广东海洋生态工程、生态旅游和生态养殖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形成碳服务和碳交易等新型业态 , 助力广东将海洋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胜势 , 为广东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新路径。

1 广东发展蓝色碳汇的基础

1.1 海洋资源禀赋优越

广东海域辽阔 , 海岸线漫长 ,滩涂广布 , 海洋生物、矿产和能源资源丰富。其中 ,拥有175.34万 hm2的广阔湿地 , 位居全国第二位 , 并已建成湿地保护区165个和湿地公园95个 ,湿地保护率达50%;湿地植物资源丰富 ,涉及54科141属228种。

广东海草床面积约为964.16hm2 , 为蓝色碳汇提供优质场所。以世界海草床碳埋藏速率为3.67~6.46t/(hm2· a)估算[2] ,广东现存海草床可固定二氧化碳3538.47~6228.47t/(hm2· a)。

以红树林为代表的广东海岸带生态系统为蓝色碳汇提供丰富且固碳能力较强的碳汇生物资源。2017年广东红树林总面积为3.23万 hm2 ,位居全国第一位 , 占全国(不含港、澳、台地区)总量的39%。拥有2.23万 hm2的红树林宜林面积 ,蓝色碳汇的二氧化碳捕获能力可达61047t/a。按照林业碳汇的计量方法 ,树木每生长1 m3的蓄积量平均吸收二氧化碳1.83 t, 因此广东红树林对减排二氧化碳的贡献相当于新增树木蓄积量约3.3万 m3。

1.2 海洋经济实力雄厚

广东海洋经济实力雄厚 , 为蓝色碳汇产业转型和产业价值链映射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广东持续深化海洋高端装备制造和海上风电等千亿级海洋新兴产业集群建设。以海上风电为例 , 预计到2030年年底建成投产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 kW ,替代相应规模的燃煤发电量相当于节约标煤2610万 t, 且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6900万 t/a。

广东持续推动海洋渔业转型升级 , 坚持把海洋牧场建设作为保护海洋生物资源、转变海洋渔业发展方式和提高渔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大力打造蓝色粮仓 , 蔚蓝的南粤海洋奏响“海上牧歌”。截至2020年 ,广东获批14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所占海域面积为6.05万 hm2。积极推广深海网箱养殖和远洋渔业等技术 ,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新业态 , 为蓝色碳汇挖掘空间潜力。

1.3 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突出

广东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突出 ,为发展蓝色碳汇提供重要的人才和技术支撑以及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渠道。2018年广东省拥有海洋科研机构27个 ,位居全国第一位 ,海洋科研从业人员为6809人 , 占全国的18.12% ,蓝色碳汇人才储备充足[3]。

广东积极加强海洋科技教育 , 培育蓝色碳汇的科研“后备军”。深圳积极筹建国际化综合性海洋大学 ,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设置珊瑚礁生态保护与修复、水生动物健康评估以及海洋环境科学与技术等13个科研机构。

广东借助自身蓝色碳汇的产、学、研结合经验 , 推动蓝色碳汇相关科技转化为生产力 , 推动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汕头成功培育藻类新产品 , 推动区域藻类养殖产业的发展;阳江落地由中山大学与海洋主管部门主办的海洋生物固碳新型养殖模式项目;借助优质海洋生物资源集聚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产业 ,形成深圳大鹏海洋生物产业园、坪山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广州生物岛和中山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等一批海洋生物医药产、学、研合作平台和孵化推广基地 ,助力蓝色碳汇落地。

1.4 碳汇交易基础扎实

广东碳汇交易市场的雄厚实力基础和强劲发展动力为蓝色碳汇的发展提供市场活力。目前全国有8个地方碳交易试点市场 ,其中广东拥有2个 , 即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和深圳碳排放权交易所。广东2019履约年度的碳市场配额和 CCER交易量分别为3824.29万 t和1416.7万 t,在全国的占比分别约为34%和20%。其中 ,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是至今全国唯一采用碳排放配额有偿分配的试点 , 已推出碳排放权抵押融资、配额回购、配额托管和远期交易等创新型碳金融业务[4];深圳碳排放权交易所的配额流转率连续6年位居全国首位 , 提供碳资产质押融资、碳债券、碳配额托管、绿色结构性存款和碳基金等一系列金融创新服务。

1.5 国际合作优势明显

广东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拥有优越地理位置和丰富合作经验 ,为蓝色碳汇的发展提供国际合作的机遇和渠道。广东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之一, 在“一带一路”合作中发挥重要的窗口作用 ,地理区位优势有助于广东在创新发展碳汇渔业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等国际合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并为蓝色碳汇的发展提供丰富的生物资源和优质的生态环境。广东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积极开展产业投资、能源资源合作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重大项目并取得一定成果 , 为蓝色碳汇的国际合作提供优质的基础和平台。

2 广东发展蓝色碳汇存在的问题

广东具有发展蓝色碳汇的显著优势和巨大潜力 ,但也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 , 主要包括4个方面。①缺乏专门的蓝色碳汇法律体系和导向政策 , 阻碍蓝色碳汇价值和功能的实现。②发展蓝色碳汇的技术水平不足 ,相关产业的技术创新以及负碳排放技术的研发和商业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③缺乏支撑发展蓝色碳汇的协同平台。与山东拥有集聚30余名院士和70余名科學家的海洋负碳排放研究中心和国内首个蓝色碳汇主题实验基地相比 , 广东在蓝色碳汇研究机构建设方面相对落后。④海洋灾害频发。2020年广东发现赤潮6次 , 累计赤潮面积为111.63km2;海岸带生态系统面临功能退化的压力 , “治理难”和“修复难”的生态问题较突出。因此 ,广东宜进一步发挥海洋优势 ,顺势而为 ,乘势而上 ,抢占发展蓝色碳汇的“制高点”, 争当助推我国实现碳中和愿景的“排头兵”。

3 国内外发展蓝色碳汇的经验

3.1 注重政策供给 ,打造蓝色碳汇最优发展环境

蓝色碳汇的政策、规划和举措是提升相关技术和服务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 为构建蓝色碳汇经济发展新模式和蓝色碳汇产业链格局提供强大动力。

英国颁布《低碳转换计划》和《可再生战略》,成为首个用立法约束“碳预算”并将其纳入国家预算的国家[5] , 以政策助推企业发展高效节能的低碳技術 ,实现蓝色碳汇战略性产业的发展。日本颁布《绿色经济与社会变革》[6] ,通过集中投资的方式统筹蓝色碳汇经济发展和环境应对等问题 , 同时开辟新税种和出台相关措施 , 为发展蓝色碳汇提供必要的条件和环境。

海南发布《海南省红树林保护规定》[7] , 突出红树林的碳封存功能 , 强化对红树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严格禁止红树林非法砍伐、毁坏和移动等行为。山东威海发布《威海市蓝碳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5)》, 这是全国首个蓝色碳汇经济发展行动方案。

3.2 推进技术创新 ,增强蓝色碳汇科技支撑能力

蓝色碳汇要助力实现“不减产的减排”, 必须依靠坚实的技术支持;要实现蓝色碳汇经济发展以及走低碳发展路线 ,必须推进海洋科学技术创新[8]。

挪威率先开发 CCS技术(即捕获和封存二氧化碳) ,并应用于北海的斯莱普内尔气田项目;该技术将在采气过程中分离的二氧化碳直接注入附近海床下1 km 的地质层 , 挪威凭借该技术成为全球首个实现将二氧化碳大规模封存于海床下的国家。美国大力发展二氧化碳驱油技术和存储技术 ,成功将500万 t二氧化碳存储于加拿大韦本油田 , 在提高油田采收率的同时解决二氧化碳存储问题。

河北中石化石油科学研究院启动微藻生物柴油成套技术合作项目 , 已完成40000L微藻生物固碳减排废气的小型中试研究 ,有效降低微藻培养成本并减少碳排放量[9]。江苏南京南化集团研究院采用分子设计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 改进传统的 MEA法(单乙醇胺法 , 即以单乙醇胺水溶液为吸收剂的脱硫脱氰方式) , 成功研发新型烟道气二氧化碳捕集配方溶剂和技术 , 大力提高二氧化碳吸收能力和再生性能 , 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10]。

3.3 调整产业结构 ,推进蓝色碳汇产业集群发展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集群发展能够增强蓝色碳汇功能、净化海洋养殖环境和提高海洋固碳效率 ,实现海洋空间资源的立体化开发和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澳大利亚 CH 4 Global和SeaForest公司在沿海水域大量种植海藻 ,建成现代化海洋产业开发基地 ,并将海藻作为牲畜的饲料补充剂 , 遏制母牛和绵羊等体内甲烷菌的分解 , 以此减少80%的畜牧业碳排放量。荷兰鹿特丹打造世界首个“漂浮农场”, 即在农场上层发展畜牧业和农业 , 在农场下层突出海水淡化、能源生产和海洋固碳等功能 , 实现“一站式”现代化综合配套服务和全程供应链服务体系。

山东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探索建立浅海多营养层次生态立体养殖模式 , 全面优化蓝色碳汇产业布局 ,建设现代化特色海洋产业集聚区。浙江舟山编制环杭州湾产业带相关规划 , 突出“以港造区”的理念 ,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 培育临港特色产业 ,着力搭建集蓝色碳汇高新技术工业、金融业、科研咨询业、港口物流业和配套服务业等于一体的产业格局。

3.4 发挥市场作用 ,完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

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有助于充分发挥蓝色碳汇功能 ,促进温室气体减排和减缓气候变化。利用市场机制优化碳排放的空间资源配置 ,有助于激发企业和公众参与海洋生态环境治理的积极性。

美国芝加哥交易所以资源加入的原则广泛吸纳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实体参与 CFI(碳金融工具合约)交易 ,促进公共和私营部门的温室气体减排能力建设[11]。欧洲气候交易所基于 EUA(欧盟排放配额)和 CER(经核证的减排量)双体系 , 同时进行6种温室气体排放权产品的期权和期货合约交易 , 为欧盟碳排放权的交易、风险控制、套期保值和减排指标的现货交割提供便利[12]。

北京成立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 , 开展碳汇造林和森林经营等活动 ,将林木吸收的二氧化碳记入企业和个人碳汇账户 , 推动碳汇成为商业性项目[13]。上海试点建设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 推出现货交易和碳配额远期产品等金融衍生品 ,逐步建成具有碳排放管理特点的交易制度和服务于碳排放管理的交易市场 , 推动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建设[14]。

3.5 拓展国际交流 ,提升蓝色碳汇国际竞争力

加强与相关国际机构和组织的交流 , 深化蓝色碳汇的可持续发展 , 是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积极响应 , 同时是对碳强度减排目标要求的切实履行。

澳大利亚农林渔部门与印度尼西亚海洋事务与渔业部建立渔业合作工作组 , 为双方开展碳汇渔业研究、海洋技术开发和碳汇渔业管理等工作创造有利条件[15]。加拿大与日本和美国签订《北太平洋公海渔业国际公约》, 设立北太平洋国际渔业委员会 ,研究鱼类原种状况、共同养护措施和强制执行措施 ,保障北太平洋渔业资源的最大持久生产量。

福建厦门举办“2017蓝碳国际论坛”,围绕“蓝碳发展:科技与责任”展开讨论,推动与会国家共同形成“2017厦门蓝碳合作倡议”。山东威海举办“2018蓝碳倡议国际会议”,呼吁加强对近海养殖和微型生物碳汇功能等方面的研究,推动与会国家加强蓝色碳汇生态系统研究和蓝色碳汇国际合作。

4 广东发展蓝色碳汇的对策建议

4.1 加强顶层设计 ,完善蓝色碳汇综合管理体制

加强蓝色碳汇与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领域的有机融合,从可持续发展、生态补偿和激励性补贴等方面出台促进蓝色碳汇发展的政策规划,适应并衔接国家发展战略规划;构建蓝色碳汇法律制度 , 完善蓝色碳汇相关技术领域的立法;探索建立各级政府合作模式的蓝色碳汇管理方法,并提供基本的组织保障;加强蓝色碳汇管理队伍建设,推动成立蓝色碳汇发展领导小组,研究解决蓝色碳汇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4.2 加强技术创新 ,构建蓝色碳汇技术标准体系

推进蓝色碳汇核心技术攻关,积极引进海洋低碳技术,并加大对海洋低碳技术的自主研發力度;积极开展蓝色碳汇专项调查,建立统一的蓝色碳汇核算标准,构建蓝色碳汇数据库;积极联合相关科研院所和国际标准核算机构,研究蓝色碳汇的扩增潜力和发展前景,为发展蓝色碳汇提供科研保障和技术支持[16];加大对蓝色碳汇生态系统的研究力度,针对贝藻类养殖开展固碳、增汇和评估的科学研究;加快出台《广东省蓝色碳汇核算指南》和《海带养殖碳汇项目碳计量和监测技术规范》。

4.3 推动产业升级 ,建立蓝色碳汇新型经济模式

发展蓝色循环经济的新模式,探索推广海洋领域碳中和,积极构建“蓝色碳汇经济发展区”,建立一批“低碳岛”“低碳港”和沿海“低碳产业区”[17];培育一批成长性好、创新性强和发展潜力大的蓝色碳汇示范企业,并推动其进入蓝色碳汇交易市场;建设海洋新能源和海洋生态环境等领域的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群,加快建立蓝色碳汇新型经济体系;大力发展海上风电等产业,建设沿海新能源产业集聚区,助推能源的清洁低碳化转型;推动海洋生态服务业的发展,结合滨海湿地生态修复和海草床生态修复等蓝色碳汇产业,大力发展滨海生态旅游业等产业,助力实现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建立并规范蓝色碳汇补偿专项基金,利用生态与环保建设资金等途经设立蓝色碳汇补偿基金,加大金融政策向蓝色碳汇产业倾斜的力度。

4.4 加强环境监测 ,做好蓝色碳汇生态保护修复

保护和修复蓝色碳汇生态系统,开展海洋生态修复行动,设定红树林、海草床和珊瑚礁的最低覆盖率;积极推进海洋牧场和海洋渔业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建设,发展碳汇渔业;加快蓝色碳汇的碳生态立体监测系统建设,严格控制生态红线区和海洋保护区等的开发强度,加强对红树林和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动态监测,保护其碳汇能力和净化功能;设立蓝色碳汇排污标准,提高入海排污的达标率;筹集蓝色碳汇专项资金,加大对海洋污染物处理设备等方面的投资。

4.5 培育碳汇市场 ,建立健全蓝色碳汇交易机制

探索构建蓝色碳汇交易创新中心,开展蓝色碳汇交易试点,推进蓝色碳汇资产上市交易,加快蓝色碳汇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探索蓝色碳汇交易市场的运行模式和机制,建立符合广东实际情况的蓝色碳汇交易模式;依托广州期货交易中心,积极推动蓝色碳汇纳入国家碳市场交易;开展蓝色碳汇交易制度设计工作 , 以政府为主导,预先规划交易的市场要素、制度框架和外部保障,重点对蓝色碳汇交易的交易模式、交易主客体和价格形成机制进行具体规定, 并建立科学的监督和登记备案制度;加快蓝色碳汇基金制度建设,建立碳交易和补偿机制。

4.6 加强国际交流 ,深化“一带一路”蓝色碳汇合作

加强蓝色碳汇科学研究合作,推动建设高标准的蓝色碳汇院士工作站;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蓝色碳汇关键海域和重要通道等方向的研究合作项目;建立国际学术交流基金,建设蓝色碳汇技术示范推广基地和开发技术数据库;加强平台建设 , 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蓝色碳汇标准、技术和经验等方面的交流和合作;定期举办蓝色碳汇国际论坛(博览会);参与国际碳金融和碳交易,推动建立蓝色碳汇的国际评估标准和方法体系;开展蓝色碳汇生态环境保护合作 ,建立海洋生物多样性合作保护机制。

参考文献

[1] 胡剑波 ,张强.低碳经济发展新思路:蓝色碳汇及中国对策[J].世界农业 ,2015(8):43-47,87.

[2] 胡学东.国家蓝色碳汇研究报告[ 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2020.

[3] 自然资源部.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年鉴2019[M].北京:海洋出版社 ,2021.

[4] 广东区域金融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 ,李华民 ,吴非 , 等.广东推进绿色发展战略的区际精准激励对策与建议[J].广东经济 , 2019(5):38-45.

[5] 姜宏.产业集群低碳化建设路径探讨[J].学术交流 , 2016(5):124-130.

[6] 陈柳钦.日本如何推进建设低碳社会(下)[J].节能与环保 ,2010(9):31-33.

[7] 丁小芹.中越北部湾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跨国界合作机制初探[D].厦门: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2018.

[8] 杨绿 ,胡高福.大力发展我国海洋碳汇经济的初探[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6,27(14):23-24.

[9] 周文广 , 阮榕生.微藻生物固碳技术进展和发展趋势[J].中国科学:化学 ,2014,44(1):63-78.

[10] 毛松柏 ,江洋洋 , 叶宁.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A].中国化工学会.第九届国际化学工程和生物技术展览暨会议论文集[C].北京:中国化工学会 ,2013:16.

[11] 李飞飞.二氧化碳减排目标的实现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5.

[12] 徐企昭.中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及构建统一碳交易市场的若干建议:基于欧盟的国际经验[J].商场现代化 , 2014(32):286-287.

[13] 张浩 ,郑莉琼 ,杨晓峰 ,等.构建我国森林碳汇市场初探[J].四川林业科技 ,2011,32(5):91-94.

[14] 宾晖 ,范华.上海碳交易试点实践经验及启示[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14(9):38-40.

[15] 李富伟.我国碳汇渔业发展的金融激励机制及国际合作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 ,2014.

[16] 沈金生 , 吕金诺 ,刘荣建.我国海洋牧场蓝色碳汇补偿方案设计探讨[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0(3):68-75.

[17] 孙加韬.中国海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探讨[J].现代经济探讨 ,2010(4):19-22.

猜你喜欢
国际合作生态环境
关于北冰洋公海渔业资源管理的国际合作问题探讨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ve Programs in Software Colleges of China
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背景、风险及应对策略
关于高校如何通过国际合作提升教学质量的建议
探析农业类高职院校国际合作培养农业人才的路径
产权视角下的西宁特钢企业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