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航道开通背景下中国与北极国家的贸易潜力分析

2021-08-20 08:00张颖杨卫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1年12期

张颖 杨卫

摘要:为进一步促进中国与北极国家的双边贸易 , 增强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话语权 , 文章采用2008—2018年的面板数据 ,运用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进行实证检验 , 分析中国与北极国家双边贸易的影响因素 ,探究北极航道开通对中国与北极国家贸易效率和贸易潜力的影响 , 并提出发展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经济规模、北极国家的资本劳动比率以及中国与北极国家的贸易依存度对双边贸易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 而北极国家的经济规模以及中国与北极国家之间的海运距离对双边贸易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中国对北极国家的出口贸易而对进口贸易的影响较小;目前中国与美国、俄罗斯和加拿大的贸易效率较高 , 但北极航道的开通可有力促进

中国与其他北极国家贸易效率的提升;北极航道开通后 , 中国与北极国家出口贸易潜力提升幅度的平均值约为25% ,其中提升幅度较大的是冰岛(49.74%)和丹麦(36.98%);针对北极航道开通对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战略意义 ,未来中国应加强与北极国家的贸易联系、完善港口和产业规划布局以及加強与北极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关键词:北极航道;北极国家;双边贸易;贸易效率;贸易潜力

中图分类号:F742;F551;P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9857(2021)12-0018-08

The Trade Potentialiti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Arctic Countries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Opening of the Arctic Waterway:An Empirical Test Based on Extended Gravity Model

ZHANG Ying,YANG Wei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Shanghai 201306,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further promote China's bilateral trade with Arctic countries and strengthenChina's right to participate in Arctic affairs, panel data from 2008 to 2018 and an extended tradegravity model were used in this paper, to conduct empirical tests,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of China's bilateral trade with Arctic countries, explore the impact of the opening of the Arcticwaterway on the efficiency and potential of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Arctic countries,and putforward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hina's economic scale, the capitallabor ratio of Arctic countries, and the trade dependence between China and Arctic countries had a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bilateral trade, while the economic scale of Arctic countries and themaritime distance between China and Arctic countries had a significant negative impact onbilateral trade. Joining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promoted China's export trade to Arcticcountries but had a small impact on import trade. At present, China's trade efficiency with the United States,Russia and Canada was relatively high, but the opening of the Arctic waterwaycould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rade efficiency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Arcticcountries. After the opening of the Arctic shipping lane, the average increase in the export tradepotential between China and Arctic countries was about 25%, of which Iceland (49.74%) andDenmark (36.98%). In view of the important strategic significance of the opening of the Arcticwaterway to China's foreign trade, in the future, China should strengthen trade ties with Arcticcountries, improve the layout of ports and industrial planning, and strengthen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with Arctic countries.

Keywords: Arctic channel,Arctic countries,Bilateral trade, Trade efficiency,Trade potentialities

0 引言

随着全球气温的升高和北极冰川的融化 , 一条新的航道—北极航道已经展现 , 北极航道的开通将对全球经济贸易提供新的发展契机。2012年中国第五次北极科考顺利结束 , 并且回程沿80°N的高纬度航线航行 , 意味着北极航道的开通将成为现实。北极航道的开通不仅缩短亚洲、欧洲和北美洲之间的航运距离并降低航运成本 , 而且丰富的北极油气资源也将为世界能源市场带来新景象[1-2]。

中国作为近北极国家 , 在加入北极理事会后虽然有权利参与北极事务 ,但仅具有话语权而没有表决权。对于中国来说 ,要在北极事务中争取最大权益 ,就必须与北极国家进行多层次和多角度的交流与合作。与北极国家加强贸易合作 ,对于增强中国与北极的联系以及增强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话语权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3]。中国与北极国家在经济和产业结构上存在差异 , 经济产物各有比较优势 , 在客观上形成双方经济的互补性 ,有利于开展贸易合作。

“冰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与北极国家进行贸易合作的产物 ,也是推动中国与北极国家开展贸易合作和撬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支点。北极航道的开通将进一步加快“冰上丝绸之路”建设 , 为加强贸易往来提供积极助力[4]。中国与北极国家的贸易不断深化 ,可为中国与北极国家加强经济联系 , 实现生产要素资源的跨境和跨区域有序配置以及加快产业、能源和教育等领域的合作发挥积极作用。

1 研究方法和模型构建

近年来 , 引力模型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 其发展也越来越完善。引力模型的起源是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 , 即2个物体之间的相互引力与其质量成正比 ,且与其距离成反比。 20世纪60年代初引力模型被最早运用到国际贸易研究 , 并用于分析双边贸易流量[5]。此后学者将人口、语言和制度等各种相关因素添加到贸易引力模型中 , 使贸易引力模型更加具体化。贸易引力模型的基本形式为:

式中:Xij表示双边贸易规模;β0~β3表示常数;Yi和Yj分别表示双边的经济规模;Dij表示双边之间的地理距离。

本研究采用自然对数线性模型形式 ,将研究过程中的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之间存在的非线性关系转化成线性关系 , 以减少数据的异常点以及残差的非正态分布和异方差性[6]。立足于中国与北极国家的贸易特点 ,共假设7个变量。①GDPi表示中国的人均 GDP, 反映中国的经济规模 , 其值越大代表中国的贸易能力越强 , 预期关系为正;②GDPj表示国家j 的人均 GDP, 反映国家 j 的经济规模 , 其值越大代表国家j 的贸易能力越强 ,预期关系为正;③Disij表示中国与国家j 之间的海运距离 , 其值越大越不利于双边贸易 , 预期关系为负;④Kj表示国家 j 的资本劳动比率 ,其值越大代表国家j 的要素禀赋越优 ,预期关系为正;⑤HMij表示中国与国家j 的贸易依存度 , 其值越大越有利于双边贸易 , 预期关系为正;⑥ERij表示中国与国家j 的货币兑换美元的汇率情况 , 反映汇率变动对双边贸易的影响 , 预期关系为负;⑦WTOt表示中国与国家j 是否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预期关系为正。

将上述7个变量作为解释变量纳入扩展引力模型 ,分别建立中国与北极国家的出口贸易模型和进口贸易模型。

式中:α和β分别表示各变量对中国与北极国家贸易的影响程度; eij表示随机扰动因素 ,且服从正态分布。

(1)Disij采用中国与国家j 主要港口之间的距离 ,主要港口包括中国的上海港、俄罗斯的圣彼得堡港、美国的纽约港、加拿大的多伦多港、丹麦的奥尔堡港、冰岛的雷克雅未克港、瑞典的斯德哥尔摩港、挪威的奥斯陆港和芬兰的赫尔辛基港。

(2)根据要素禀赋理论 , 不同国家(地区)的生产要素丰裕程度存在差异 , 由此产生贸易[7]。资本劳动比率(Kj )反映国家j 的要素禀赋 ,是国家j 的资本存量(资本形成总额)与就业人数的比值。

(3)华欣等[8]在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潜力时 , 将贸易依存度列为影响因素之一。贸易依存度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 Xijt和Mijt分别表示 t 时期中国对国家j 的出口贸易总额和进口贸易总额; Xit和Mjt分别表示 t时期中国和国家j 的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

(4)近年来有很多学者研究汇率变动对双边贸易的影响。喻旭兰等[9]认为实际汇率变动对出口贸易的影响更加明显;邹宗森等[10]认为实际汇率变动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双边贸易有不利影响 ,而第三方实际汇率变动对双边贸易有显著影响。本研究通过美元对人民币和北极国家货币的实际有效汇率指数(ERij) ,分析汇率变动对双边贸易的影响。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不仅考虑某国的貿易伙伴国的货币情况 , 而且剔除通货膨胀的因素 , 可真实地反映某国货币的对外价值。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上升代表本币升值 , 下降代表本币贬值 , 因此出口贸易模型的预期关系为负 ,进口贸易模型的预期关系为正。

(5) WTOt在实证研究中为虚拟变量 , 即 t 时期中国与北极国家其中一方没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则取值为0, 双方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则取值为1。

除上述影响因素外 , 还可能有人口、共同边界和文化差异等其他因素对双边贸易产生影响。由于衡量的因素较多且数据难以获取 ,本研究暂不考虑这些因素对双边贸易的影响。

2 实证检验

2.1 研究数据

本研究采用的数据为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学研究表明 ,采用面板数据可以避免时间序列受多重共线性的干扰 , 且可以增加估计的无偏性和有效性。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有效性 , 选取2008—2018年的面板数据 ,其中贸易总额、人均 GDP、资本存量和就业人数等数据均通过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世界银行数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等整理得到。

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 , 2008—2018年中国与北极国家的贸易总额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2018年中国与北极国家的贸易总额超过8497亿美元,同比增长11.9%,相关数据表明中国对北极国家的进口产品总值和出口产品总值分别达到2649.41亿美元和5847.86亿美元;中国与北极国家的贸易以美国和俄罗斯为主 , 其中中国与美国的贸易总额长期维持在较高水平 , 且美国对中国的进口贸易需求较高。

2018年中国与美国的贸易总额超过6357亿美元,约占中国与北极国家贸易总额的75%;中国对美国的出口贸易总额超过双边贸易总额的50%,出口产品几乎包括全品类, 从服装纺织品到电子产品,从玩具到洁具,从智能手机到工业机器人等;中国对美国的进口产品以农产品为主,美国对向中国出口高科技产品进行封锁和限制[11]。

由于地理位置因素 , 中国与俄罗斯具有得天独厚的贸易优势,加之双方共建“冰上丝绸之路”,使双方经济往来更加密切。中国与俄罗斯的贸易具有高度互补性,且基本属于产业互补,并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12]。 2018年中国与俄罗斯的贸易总额仅次于中国与美国,约占中国与北极国家贸易总额的13%。中国对俄罗斯的出口产品以轻工业产品为主,主要是因为俄罗斯是重工业国家 , 轻工业比较薄弱,对轻工业产品的需求主要依赖进口;中国对俄罗斯的进口产品包括矿产品、木制产品和机电产品等。

2.2 描述性统计

对变量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从而得到变量的最基础特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 GDPj的差异较大 , 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相差近12倍;GDPi较稳定 ,但平均值与北极国家相比差距很大;Kj的差异非常明显 , 表明北极国家的要素禀赋各具优势; HMij部分较高; ERij的变动幅度较大且很不稳定;中国对北极国家的出口贸易总额是进口贸易总额的近3倍。

2.3 模型设定和回归

在对数据进行相关处理的基础上 , 为初步判定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变量之间的共线性 ,对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表3)。

由表3可以看出: GDPi、Kj、HMij和WTOt显著影响中国对北极国家的出口贸易总额 , 其中GDPi、HMij和WTOt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与出口贸易总额呈正相关关系 , 系数分别为0.2215、0.9943和0.2445;GDPj 、Kj和HMij显著影响中国对北极国家的进口贸易总额 , 其中Kj和HMij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与进口贸易总额呈正相关关系 ,系数分别为0.2086和0.9712。

由于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不强 , 可以判断共线性对回归分析的影响较小。 Hausman检验和 F 检验的结果表明 , 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的效果更显著。将2008—2018年的相关面板数据分别代入出口贸易模型和进口贸易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 2个回归模型的 R2值分别为0.8541和0.5852,表明模型的拟合优度很好且模型稳定。最终的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

(1)GDPi达到预期效果 , 即对双边贸易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 ,GDPi每提高1个单位 , 中国对北极国家的出口贸易即增加1.631个单位;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 ,GDPi每提高1个单位 , 中国对北极国家的进口贸易即增加1.527个单位。而GDPj与预期效果相反 ,表明北极国家经济规模增大不利于与中国的双边贸易。

(2)Disij达到预期效果 , 即对双边贸易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 ,表明中国与北极国家之间海运距离的缩短有利于双边贸易成本的减少和贸易总额的增加。

(3)Kj达到预期效果 , 即对双边贸易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与出口贸易模型相比 ,进口贸易模型的系数更大且更显著 , 表明北极国家资本劳动比率的提高更加促进中国对北极国家的进口贸易 ,且进口产品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

(4) HMij达到预期效果 , 即对双边贸易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贸易依存度越高 , 表明双边贸易规模越大以及经济联系越密切。

(5)ERij在2种模型中的显著性均较低 , 可能存在多方面原因。①汇率变动可能对不同行业的双边贸易产生不同的影响;②本研究引入第三方汇率(美元)来研究中国和北极国家的实际有效汇率 ,但中国与北极国家的贸易对不同货币汇率变动的弹性不同 , 也可能对回归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6) WTOt在出口贸易模型中的显著性很高 , 而在进口贸易模型中的显著性不明显 , 且出口贸易模型的系数高于进口贸易模型。自2012年起中国和北极国家均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充分促进中国对北极国家的出口贸易 , 但对进口贸易的影响较小。

2.4 贸易效率

比较中国与北极国家采用传统航道和北极航道的贸易效率 ,从而分析北极航道开通对双边贸易的影响(表5)。

贸易效率排名前三位的依次是美国、俄罗斯和加拿大 ,这3个国家均位列中国前十大贸易伙伴国。美国和加拿大均属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国家 , 高新技术较为发达 , 而中国是劳动密集型国家 , 双方的贸易优势互补;俄罗斯因地理位置是中国的传统贸易伙伴国。

中国与其他北极国家的贸易效率虽然较低 ,但采用北极航道后贸易效率的提升幅度较大 , 表明北极航道的开通对中国与这些北极国家贸易效率的提升有很大助力。

2.5 贸易潜力

与传统航道相比 ,采用北极航道节约的里程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国与北极国家的贸易潜力。本研究选取2018年的相关数据 , 并将Disij换算成采用北极航道的海运距离 ,测算北极航道开通后中国与北极国家的貿易潜力。由于Disij在出口贸易模型中的显著性更高 , 以中国对北极国家的出口贸易潜力分析为主(表6)。

从整体来看 ,北极航道开通后中国与北极国家的出口贸易潜力存在提升空间 , 提升幅度的平均值约为25%。其中:出口贸易潜力提升幅度最大的是冰岛 ,与传统航道相比 , 采用北极航道可节约里程31.5% ,且提升出口贸易潜力49.74%;出口贸易潜力提升幅度较大的是丹麦 , 与传统航道相比 , 采用北极航道可节约里程32.4% ,且提升出口贸易潜力36.98%。目前中国的主要出口市场是欧洲和北美洲 , 出口贸易总额已经很大 , 因此中国与美国等的出口贸易潜力提升空间有限。

3 建议

北极航道的开通对世界的影响极其重大 , 除经济贸易外 ,对政治、军事、航运和能源等方面的影响也不可小觑[13]。本研究运用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 , 分析中国与北极国家双边贸易的影响因素 ,探究北极航道开通对中国与北极国家贸易效率和贸易潜力的影响 ,进而体现其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的经济规模、北极国家的资本劳动比率以及中国与北极国家的贸易依存度对双边贸易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 而北极国家的经济规模以及中国与北极国家之间的海运距离对双边贸易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 ,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中国对北极国家的出口贸易而对进口贸易的影响较小;目前中国与美国、俄罗斯和加拿大的贸易效率较高 ,但北极航道的开通可有力促进中国与其他北极国家贸易效率的提升;北极航道开通后 , 中国与北极国家出口贸易潜力提升幅度的平均值约为25% ,其中提升幅度较大的是冰岛和丹麦 , 分别可提升49.74%和36.98%。因此 ,北极航道开通对中国对外贸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基于研究结果 , 为中国的发展对策提出3项建议。

3.1 加强与北极国家的贸易联系 ,促进经济的互联互通和相互依赖

中国与北极国家的贸易依存度很高 , 充分体现世界经济贸易的相互依赖性。中国在北极治理中具有负责任大国和重要利益攸关方的双重政治身份[14] ,如果北极国家故意排斥中国甚至故意减少与中国的贸易往来 ,那么中国应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 ,加大科技投入 , 打造特色品牌 , 加强与北极国家贸易的不可或缺性和相互依赖性 ,从而在北极治理中占据主动地位。

3.2 完善港口和产业规划布局 ,建设北极国际航运中心

北极航道主要通过港口进行贸易运输 , 因此港口成为重要的运输通道。长三角地区的港口群承载中国主要的货物运输 ,应调整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规划布局 ,为承接北极地区和南方航线的货物分流做准备。充分发挥各港口的发展优势 , 因地制宜 , 建设精准定位、合理分工和高效运营的北极国际航运中心。

3.3 抓住建设“冰上丝绸之路”机遇 ,加强与北极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中国作为近北极国家 ,对北极信息的掌握仍不全面 ,这是由于北极国家内部关系较为密切 , 且普遍对非北极国家抱有抵触心理 ,北极信息常处于非公开状态。“北极联通”的发展趋势有助于非北极国家全面和及时地把握北极的状态和动向 ,从而有效参与北极事务并加强北极事务的交流与合作[15]。中国对北极事务抱有积极态度 , “冰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与俄罗斯为共同开发北极东北航道而建立的合作关系 ,是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重要突破口 , 可促进中国以恰当的方式逐渐融入“北极大家庭”。因此 , 中国须抓住建设“冰上丝绸之路”机遇 , 加强与北极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参考文献

[1] 贺书峰 ,平瑛 , 张伟华.北极航道对中国贸易潜力的影响: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 , 2013(8):3-12.

[2] 胡麦秀 , 何溪.北极航道对世界贸易格局的影响路径和机理[J].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9,36(2):28-32

[3] 李振福 ,丁超君.中国与北极航线沿线区域经济合作潜力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5(6):125-135.

[4] 刘国斌.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J].东北亚经济研究 , 2019, 3(6):5-15.

[5] 林玲 ,王炎.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双边贸易的实证检验和政策含义[J].世界经济研究 ,2004(7):54-58.

[6] 朱鹏颐 ,官旭 , 叶善青.基于引力模型的海峡两岸贸易流量分析:以沿海7省市数据为例[J].亚太经济 ,2019(5):143-148.

[7]  王明明.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

[8] 华欣,常继莹.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发展潜力分析:基于扩展引力模型的实证检验[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9(3):41-46.

[9] 喻旭兰,邓芳.实际汇率变动对海峡两岸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5):93-100.

[10] 邹宗森,王秀玲,冯等田.第三方汇率波动影响出口贸易关系持续吗?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实证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8(9):56-65.

[11] 王凯.新经济形势下中美贸易摩擦研究[J].现代商业 , 2020(35):71-72.

[12] 陈烨丹,刘毅.“一带一路”倡议下中俄货物贸易互补性变化研究[J].西安财经大学学报,2020(5):82-90.

[13] 孟德宾.北极航道对全球贸易格局的影响研究[D].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2015.

[14] 章成.北极治理的全球化背景与中国参与策略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9(12):17-29.

[15] 李振福,陈卓,關云潇.北极“通实力”:从北极联通到大北极和泛东北亚[J].东北亚经济研究,2020,4(1):6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