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儿童语言使用特点及教育建议

2021-08-19 21:23王艺霖
西部学刊 2021年13期
关键词:特点

摘要:壮族是我国人口数量第二大的民族,壮话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是许多壮族儿童的第一语言,承载着悠久的民族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对儿童的语言能力发展和社会性发展具有教育意义。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发现南宁市武鸣区壮族儿童能熟练使用普通话和壮话,但部分儿童存在母语磨蚀现象,且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建议学校教育应注意减小普通话和壮话的相互影响,并保护壮话的使用场域。

关键词:壮话;语言使用;特点

中图分类号:H2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13-0035-03

一、引言

壮族是我国人口数量第二大的民族,具有悠久的歷史,有关最早的记载可追溯到周朝,是最早种植水稻的民族之一。目前壮族总人口约一千七百万人,主要生活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是壮族文化与思想传承的载体,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壮族的许多文化得以传承。壮话对儿童成长具有独特的价值,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有积极作用。壮话是壮语的口语表达,新中国成立前,交通与通信的不便捷造成了各地区沟通交流的不便,那时候壮族聚居区的人们主要以壮话为主要方式,相互沟通交流。随着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推进,不同地区人们交流变得频繁,对普通话的重视程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壮话的使用频率减少。在此背景下,有些不当的观点认为壮话对儿童的普通话学习造成了干扰,出现家长不与儿童说壮话的现象发生,对壮话的传承造成阻碍。为了解现状,笔者前往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武鸣区进行实地调查,该地区作为壮话标准音的采样地,当地儿童语言的使用情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观察和访谈,总结壮族儿童语言的使用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

二、壮话对儿童的教育价值

(一)促进儿童语言能力发展

对于“双语”(指壮语和汉语)学习,当前学界普遍认为其能促进儿童的语言能力发展,主要体现在发展了儿童的认知机制和语言储备。

认知机制的发展表现为在早期语言习得阶段通过对两种语言同时学习和使用,能在儿童的认知中形成两套熟练转换的语言系统,相对于单语学习的儿童而言,双语学习能对儿童后期的语言能力起到永久提升的作用。从此来看,认为壮话对儿童普通话学习造成干扰的观点和学习壮话增加儿童学业负担的观点是立不住脚的,把母语对二语的影响看作是干扰是不对的,而应该看作是一种认知策略或是一种调解。对母语的掌握更加熟练,在二语习得的道路才能走得更快,在此基础上,儿童能利用壮话探索出更多普通话学习的技巧,启用更多学习资源,以此克服语言学习的局限性[1]。有学者对我国中学生外语学习成绩进行分析,发现母语成绩好的学生,外语成绩也会更好,证明母语并不是影响二语习得最重要的因素[2]。有学者以壮汉双语儿童作为被试对象,测试运用普通话和壮话分别完成数学题,结果表明会运用壮语的儿童计算速度更快[3]。在调查中,笔者观察到,壮话说得好的学生,其普通话沟通交流能力并没有受到影响,与来访者的对话自然流畅,且十分热情。

语言储备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儿童对语言使用方法、词汇含义的编码与提取、语境的理解等知识的积累,对语言蕴含的文化寓意具有更加直观的理解,通过对壮话的日常使用,逐渐搭建起对含义及背后深层文化意义的建构,成为儿童认知的一部分。以壮话为载体的壮族文化丰富多彩,蕴藏着丰富的教育智慧。例如壮族的文化瑰宝《布洛陀经诗》,教导人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传达出原始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还记载了壮族原生态的信仰观念、生活哲理、道德观念、文化心理、感情体验、行为方式和功利追求,其中传递的教育思想能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这些文化以语言作为载体,对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考方式产生教化作用,通过语言的学习使用,儿童能掌握一种掌握认识和理解世界的方式。

(二)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

壮族文化源远流长,始终保持独特的魅力代代相传。伴随着文化的传承,作为文化一部分的语言也生生不息。

首先,壮话是儿童日常使用的口语,是带有浓浓的家乡情感的语言,通过使用壮话交流,人们相互建立起文化的认同,在特定的生活场域中形成一定的社会地位。人从出生开始便接受族群内部的文化熏陶,习得族群文化,认同族群价值观,及至成人,个体需遵守族群发展形成的规则,接受族群的文化“洗礼”[4]。儿童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用本族语言与身边的人交流,建立起相互认同,能提升儿童的自信心,使其社会性得到更好的发展。

其次,壮话是儿童理解其所处文化场域的重要方式,在其所处的文化环境里,壮话能更精确地描述其身边的一切环境,例如参观的每一座建筑,看到的每一种图腾,到过的每一个地方,甚至是吃过的每一种美食。以壮话中的“那”为例,“那”即为田的意思,广西的地名中,含“那”或“纳”的地方有很多,过去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主要以稻米为主食,依水田而居,“那”对壮族人的重要地位很高,千百年来,在广西逐渐形成了其特色的“那”文化[5]。如果儿童不懂得如何说壮话,自然不能直接理解“那”的含义,如果对自己的家乡文化都无法直观感受,与自己生活的文化环境造成疏远感,将造成儿童文化认同的缺失,失去归属感,甚至使儿童缺乏社会交往的自信。再又如壮族的歌圩文化,最早的歌圩文化可追溯至春秋时期的“以歌代言”,是一种极具教育智慧的传统习俗。歌圩的场所是风景优美的户外,人们结伴而行走在其中,感受自然与人文魅力的结合,鼓励人们走到户外休闲娱乐,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能起到重要作用,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是让儿童离开电子设备走向户外的一种健康社会交往方式,能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起到帮助作用。

三、壮族儿童语言使用特点

(一)熟练使用普通话

普通话是我国使用最广泛的通用语言,自1986年的推普工作开展以来,其普及率逐年增高。在此之前,我国各地语言差异较大,造成了各地区民众沟通的不便,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家的进步和发展。随着国家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交通工具和通信方式的改善,不同地区人民的交流联系频率越来越高,广西壮族自治区对普通话的使用进行了规范,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武鸣区,学校里的儿童主要讲的是普通话,无论是课堂上的教学活动还是课下的师生交流。普通话为儿童的学习提供了学习载体,借助这种载体,儿童可以享受来自全国的优质教学资源,欣赏丰富的音频和视频,遇到问题时还能随时观看网络上的教学视频。普通话的使用极大地拓宽了儿童的学习场域和生活场域,对他们的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受壮话的影响,有的儿童的普通话发音存在一定的偏误,这是应当注意的地方,由于儿童同时使用两种语言,一种语言的使用必定在一定程度上对另一种语言产生影响,反之亦然。

(二)日常交往用壮话

武鸣区作为全国有名的壮乡,壮话是儿童的第一语言,当地的儿童从小就说壮话,课间休息的时候在校园内能时常听见奔跑中着的儿童用壮话呼唤同伴。语言的运用频率和使用者对待语言的态度紧密相关,壮族文化是儿童耳濡目染的文化,对儿童身心发展影响很大,他们对壮文化的认同度也是很高的。从民族学的角度来看,文化是包含了一切知识、艺术、信仰、法律、道德等一切被人掌握和接受的行为习惯等的复合体[6]。用壮话与身边的同伴交流,能增强同伴之间的情谊,在同伴之间的相互认同下,促进对自身民族的认同,增强儿童社会交往时的自信心。使用壮话与使用普通话是不冲突的,儿童从小在两种语言的环境中成長,经过学校教育的训练,能做到两种语言的任意切换,上一刻还在用壮语和同伴交流的儿童,下一刻能自如地用普通话和来访老师聊天。

但是,笔者发现部分儿童存在母语磨蚀现象,表现为这些儿童在壮话和普通话部分词汇之间意思切换存在切换不流畅的现象。例如“磨刀”一词,壮语写作“muzcax”,当看着用汉字写出的这个词汇时,儿童能读出这个词,也能明白其中的含义,但当询问“这个词用壮话怎么念”时,儿童却想不起“muzcax”一词,当研究者用壮话提示时,儿童又能想起来其含义。双语使用者可分为并列双语者、合成双语者和从属双语者。并列双语者拥有分别独立的词汇表征和概念表征;合成双语者拥有独立的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词汇表征,但共享一个概念表征;从属双语者共享一个概念表征,但第二语言词汇需要通过第一语言的词汇表征的对应翻译才能进入概念表征。由此来看,武鸣区的壮族儿童大多属于并列双语使用者,对于壮话和普通话,有两套语言系统。出现以上情况,很可能是因为在儿童的日常生活中缺少对母语的使用,这需要引起教育者的重视。

四、对学校教育的建议

(一)减小壮话和普通话的相互影响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普通话是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行政、学校教育、新闻媒体和商业服务业的正式用语。我国绝大部分现代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知识信息都是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记录、传播和运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承载着重要的国家社会生活的语言交际和信息传播功能。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组成部分,普通话具有沟通各地区各民族人民的连接属性,是维护国家团结稳定的重要法宝,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作为双语使用者,壮族儿童同时说壮话和普通话,其一种语言将对另一种语言造成影响,这包括壮话对普通话的影响和普通话对壮话的影响两方面。国家推广普通话,是推广的标准普通话,不是带有其他语言成分的普通话,否则各地区人民之间的语言差异依然存在,这是不利于地区发展的。同时也要避免普通话对壮话的影响,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人的活动产生了文化,并以民族为载体代代相传,文化塑造了民族。可以说没有民族作为载体的文化是不存在的,没有文化特征的民族也是不存在的。壮话是壮族人在族内交际的重要工具,是在其生活的特定场域中的信息交流、文化传承和维系社交关系的重要媒介,因此,教育还应减小普通话对壮话的影响。要消除两种语言的相互影响,首先,找到壮话和普通话在哪些方面是有相互影响的,其具体表征是什么。这需要教育者对壮话和普通话都有一定的熟悉程度,能发现儿童的口语在哪些方面是有相互影响的。其次,针对这些语言影响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对某些儿童常弄混的地方进行集体教学纠正,减小两种语言的相互影响。最后,壮话和普通话对于儿童的发展来说是同等重要的,教育者应采取相同的重视态度。

(二)保护壮话的使用场域

壮话是壮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壮族文化、传统、历史的载体,也是思维的载体,交流的工具。壮话对儿童语言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不仅能训练儿童的语言学习能力,还能提高语言理解能力。壮话对儿童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能增强壮族儿童的自信心,提高儿童的集体归属感,促进其民族认同感的形成,达到发展儿童社会性的目的。作为壮族儿童的第一语言,壮话在同伴交往、亲子交往等生活场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本次调查中发现的母语磨蚀现象,其是语言习得的逆过程,指语言使用者由于某种语言使用的减少或停止,运用该语言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退。在现实环境中,不少家长担心同时说壮话和普通话会造成儿童语言学习的混乱,加重儿童的学习负担,也担心壮话的使用影响儿童学习普通话,于是不用壮话和儿童交流,减少了儿童使用壮话的场域。首先,儿童正处于读写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在此阶段改变语言的环境,容易造成母语的磨蚀,且程度非常大。其次,变换较大的语言环境也会造成母语磨蚀。在学校生活中,儿童的交流主要以普通话为主,在课堂之外的生活中,儿童更倾向于用壮话与同伴交流。作为一种亲切的生活用语,儿童双语使用的熟悉程度达到一定程度后是不会对其造成学习负担的,也不会造成儿童的语言混乱,相反,双语的使用能促进语言学习能力的提升,对儿童的理解能力也有极大帮助。

因此,当前需要做的就是保护壮话的使用场域。壮族儿童的母语磨蚀现象主要原因在于后天的语言环境改变,而非儿童的语言态度的转变,对壮话的继续使用不会影响其普通话或是其他科目的学习。对壮话的保护最直接有效的措施便是保护儿童使用壮话的场域,对于口语而言,使用场景是非常重要的,其能为口语的使用提供无处不在的练习机会。口语的运用频率和使用者对待口语的态度紧密相关,提高儿童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度是关键,用环境对儿童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儿童有说壮话的环境,喜欢说壮话,这需要创设壮话的使用场域。对于学校而言,教育者应为其创设专属的壮话使用场域,使儿童能继续在学校内进行壮话表达和倾听;对于家庭,家长应转变观念,不应该为了减少壮话对普通话影响而放弃使用壮话。对于社区而言,可开展关于壮话、壮文化的趣味活动,引导儿童和同伴共同参与,在为儿童创设壮话表达机会的同时,让儿童养成说壮话的习惯。

参考文献:

[1] 陆效用.试论母语对二语习得的正面影响[J].外语界,2002(4).

[2] 林泳海,王勇,刘雍江.壮族双语儿童数学加工的壮语优势[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3] 张积家.民族教育应防止母语磨蚀现象[J].中国民族教育,2018(3).

[4] 孙杰远.走向共生的民族文化发展与教育选择[J].教育研究,2012(9).

[5] 覃乃昌.“那”文化圈论[J].广西民族研究,1999(4).

[6] 杨玉.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与语言态度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作者简介:王艺霖(1995—),男,汉族,重庆人,单位为广西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为民族教育。

(责任编辑:马双)

猜你喜欢
特点
关于小学体育业余训练的研究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高中生道德价值观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利用野花组合营造花海景观的技术研究
浅谈现浇混凝土渠施工技术
机械制造自动化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试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微课程的应用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