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泽威
【摘 要】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球,虽然我国的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由于疫情持续时间延长,企业经营压力依然存在,商业银行尤其是县级商业银行产生不良贷款的风险迅速增加,对商业银行的资金流动性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导致县级银行经营风险增大。论文以肃宁县商业银行为例,从风险防控角度分析后疫情时代县级商业银行经营风险防控的短板,并提出4点改进薄弱环节的建议,以促进金融稳定和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
【Abstract】In 2020, COVID-19 has been ravaging the world. Although China's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has achieved phased results, but due to the prolonged duration of the epidemic, business pressure still exists. Commercial banks, especially county-level commercial banks, have a rapid increase in the risk of non-performing loans, which has a great negative impact on the liquidity of commercial banks, leading to the increase of county-level banks' business risks. Taking Suning County Commercial Bank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hortcomings of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ounty-level commercial banks in the post-epidemic er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nd puts forward four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weak links, so as to promote the stable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stability and macro economy.
【關键词】后疫情时代;县级银行;经营风险
【Keywords】post-epidemic era; county-level banks; business risks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1)09-0094-03
1 引言
2020年,在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球、世界经济进入寒冬期、国家外部环境日益复杂严峻的情况下,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稳定,主要目标完成好于预期。但是,由于疫情持续时间延长,企业生存的压力依然存在。虽然各项减税优惠政策对经济发展起到了正向推动作用,进出口总额、企业利润、工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渐渐稳定回升,但仍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经营困难等问题。因此,银行业金融机构仍会面临违约风险上升、金融投资风险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增加等一系列风险。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业需要能够在疫情防控及时、经济和人民金融服务保障的基础上,勇于承担责任,坚持底线思维,有效监测和防范辖区内金融风险,多措并举应对疫情对银行业的不利影响,全力维护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所以,在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银行金融机构仍应密切关注小型和微型企业的生产和恢复,并高度警惕小型和微型这些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较弱的企业可能大规模破产的情况,导致商业银行产生不良贷款的风险迅速增加。如果信贷风险大规模爆发,将对银行的流动性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急需银行自身积极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
2 疫情后县级银行经营风险增大
从新冠疫情对银行业等各金融机构的基本面影响来看,出现了信贷需求相对缺乏的问题。虽然全县金融机构贷款数量在增长,但贷款增速却比上年有所下降。整体来看,疫情确实直接对银行业等金融机构的各个核心指标构成了较大的冲击,主要影响包括信用贷款需求减少、公司坏账增多和让利需求加大等。
2.1 贷款需求短期匮乏
现阶段,企业复工复产,企业贷款需求偏弱。部分大中型企业在完成项目后无新的可开发项目,从而导致贷款需求降低。例如,2020年农业银行碧桂园房地产开发贷款还款2.9亿元,并无续贷情况;建设银行贷款大户祥龙实业归还到期贷款7000万元,并于续贷。受疫情影响,部分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没有收入因而不愿承担贷款付息成本,所以出现提前还款的情况。我国疫情虽有所控制,但是面向全球疫情来看,对经济的冲击仍存在不确定性,所以银行贷款需求仍需关注。
2.2 还款能力下降,出现坏账增多
目前,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最直接影响的行业是旅游业、饮食业、零售业、交通运输业、文化娱乐业等,中小企业在这些行业所占的比重较大,一旦中小企业盈利降低、还款能力减弱,就会使银行的不良贷款数量增加,例如,肃宁县高松建筑材料经销处,2019年12月19日向肃宁县河北农村信用社借款435万元,贷款到期日为2020年11月9日,现该公司贷款当期余额为435万元。原有贷款的本金和利息不能按期收回,就会形成不良贷款,不良贷款增多会导致银行的正常营业利润降低。
2.3 信贷逆势增长,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压力增大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中国各项经济指标普遍下滑,但货币信贷逆势增长。从肃宁县商业银行对普惠型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看,2020年一季度余额为14亿元,比2019年底增长7.6%。5月22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要高于40%,如果按这一速度计算,到2020年底,大型商业银行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将达到10.5亿元,假设肃宁县其他商业银行保持原有速度不变,其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将达到7亿元,二者的总额将达到17.5亿元。根据银保监会于2019年6月发布的《中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报告(2018)》,2018年小微企业的不良率为5.9%。市場预期2020年小微企业违约率会显著上升,即便以5.9%为参考,2020年底,肃宁县仅普惠型小微企业不良贷款余额将可能达到1.04亿元。
商业银行积极落实国家政策,帮助企业复工复产,促进经济复苏。但信贷规模的快速增长以及债务和利息偿还的延长可能会延迟商业银行相应的贷款逾期和风险敞口,未来商业银行可能面临更多困难,例如不良率大幅上升,不良资产增加,处置压力大。尤其是中小银行资本金不足,资产种类相对单一,抗风险能力差,可能面临较大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在资本金不足的情况下,中小银行的破产风险将显著增加。
受疫情影响,商业银行利润下滑、息差收窄、不良贷款率上升。银行的风险承受能力有所下降,尤其是中小银行的风险敞口可能会加速。根据银保监会披露的信息,商业银行对公业务和零售业务的不良率出现一定程度的分化,零售业务风险暴露较早。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全行业不良贷款率较年初上升0.13个百分点,信用卡贷款不良率较年初上升0.52个百分点已成为信用风险敞口相对较早的领域。
2.4 金融市场波动加剧,银行投资风险加大
当前,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加速蔓延,引发全球经济衰退,多国股市、汇率、利率、大宗商品价格出现较大波动。这种由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引发的连锁反应正在全球迅速蔓延。商业银行投资组合估值波动性加大和市场风险加大,对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和金融衍生业务收入产生较大影响,对商业银行损益影响较大,并可能导致商业银行声誉受损。
3 风险防控机制不良的原因
3.1 疫情影响凸显忧患意识缺乏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肃宁县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切实提高风险管理的前瞻性上还存在一定差距。不能提前预判风险,缺少快速反应机制,从而在出现紧急危机和紧急问题时不能及时解决,从而形成贷款不良率增高的现象。虽有诸多政策面向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但新冠疫情期间,大中小企业以及个体经营户的抗击突发风险能力均有待加强,因此仍需要银行业金融机构预判并清醒认识形势,提高对信贷风险的重视,加强风险管理。
3.2 疫情暴露风险防范机制短板
疫情期间,没有及时调整贷款审批制度,对于容缺办理的企业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一方面,贷款审批需要现场调研。一些受到新冠疫情影响的公司难以进行现场调研,所以,金融机构事实上不能了解企业的实际资产规模、经营状况、固定资产等,这使贷款处于一定的风险中。另一方面,一些公司被列入抗击新冠疫情支持名单,为加速业务处理并帮助预防和控制新冠疫情,对他们采用了宽容贷款的方法。而且,一些小型和微型企业的管理模式和财务制度不够健全,其财务报表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实际生产和经营状况,因此无法了解企业的真实经营和经济效益,从而增加不良记录的可能性。
3.3 疫情揭露金融科技软肋
疫情期间,银行业金融机构存在依赖线下、线上能力弱、数据分析系统不健全的现象,从而导致部分业务无法办理,数据分析出现误判的问题。因此,急需银行业各金融机构解决自身金融科技短板的问题。首先,肃宁县大多数商业银行更多地依赖于实体的业务运营,还没有完全落实在线应用程序的推广。在线数字化转型尚未普及,一些乡镇营业点的数字办公室、在线业务营销和客户端业务处理尚未得到充分实施。其次,商业银行尚未完成技术和金融风险分析系统,存在数据老旧、不能及时更新的现象,因而数据内容不具备可参考价值,因此,从业人员不能依靠大数据系统整合分析、识别、预测风险。
4 如何改进风险防控薄弱环节
在后疫情时代,中国银行业各金融机构的风险防控仍不容忽视,仍然需要建立有效的长期风险防控机制,提高防范和化解突发风险的意识,促进金融稳定和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
4.1 增强忧患意识,做好宏观审慎政策
在加强积极的财政政策与审慎灵活的财政政策的互补性的同时,也有必要着眼于有效执行政策,并注意事后金融监督。一是新冠疫情期间,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可享受人民银行的专项再贷款政策;二是要建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应变的能力;三是要积极关注贴息企业及各小微企业贷款使用情况,及时跟踪贷款流转情况,避免发生贷款违规进入社会贷款市场,对其款项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与审计,从而降低风险。
4.2 借助金融科技,加强专业化、科学化建设
疫情期间,商业银行线下经营渠道几乎处于停摆状态,需积极推广线上业务,增强网上银行、手机客户端、电话客服、微信小程序等数字化渠道的服务管理和保护措施。将来,一方面,可以依靠大数据分析来准确地定位客户群,加强客户行为和财务分析,并提高营销策略的准确性、专业性和整合性。另一方面,通过多情景压力测试等手段识别高风险组合、高风险行业,并模拟各种突发情景对银行财务及资本的风险冲击,以便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和业务计划,提前部署风险应对措施。面对疫情期间存在的弊端,可多采用“数据跑”代替人工跑。这样,风险识别、风险防控和风险管理的过程就可以有效地贯穿于商业银行风险防控的精细化管理过程中。
4.3 树立“银企共同体”理念,凸显担当精神
银行信贷资产的质量,市场主体的经营状况与经济增长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如果实体经济救助政策得不到有效实施,将引发大部分实体企业的盈利困难和破产浪潮,进而导致经济增长复苏乏力和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下降。所以要引导辖区内银行业金融机构都要树立“银企共同体”意识,为各民营小微企业金融链条添加“循环泵”。只有银行业各金融机构和企业树立“银企共同体”理念,互相理解支持,风雨同舟,才能共同度过困难时期。
4.4 科学推进,合理调配,降低不良贷款率
银行业金融机构降低不良贷款率与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业稳定,确保经济金融安全运行密切相关。因此,各银行要进一步加强资产质量管理,清收不良贷款,不断优化存量资产,精准投放,严控新增不良贷款,提高贷款发放质量和信贷管理水平。一方面,必须要加强对资金流动的监督,严格防止资金闲置与流失,确保救援政策得到充分执行,并准确支持实体企业,特别是小微实体企业度过难关。另一方面,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第一,动态把握客户风险,前移处置关口,对贷款风险较大、有可能形成不良贷款进行实时追踪,实时处置,从而有效避免不良贷款的产生。第二,实施分类管理,精准清收处置不良贷款,从而细化清收进度并明确清收时限,对零散小户可由支行人员自行清收。
4.5 重塑银行发展体系和服务模式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推动银行加快发展非接触式服务和广泛的在线业务的同时,也可以拉近银行业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距离。在后疫情复工阶段,网银发展趋势加快的同时,金融科技的应用速度也会更快。但是,这也对银行业的数字化发展和全渠道客户体验的提升提出了新的挑战。银行业在此过程中需要加大与其他金融科技公司和第三方平台的合作程度。随着银行与第三方平台的关系越来越紧密,银行获取客户也更加方便,客户的信用评级和评分工作是在客户画像准确、定位准确的情况下进行的。疫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公众的认知和行为,也催生了非接触式服务方式。这对银行业的经营理念和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带动了银行业的发展。未来银行业要践行开放银行的相关理念,能够深化跨境合作,更好地融入多场景。而对于金融管理部门,要全面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修改完善相关监管规则和要求,为银行发展体制和服务模式转变提供更好的制度支持和发展环境。
4.6 及时启动监管绿色通道
从监管角度看,金融监管部门在调整不良贷款率等监管指标、明确“两增两控”的考核指标的同时,可以有效地为银行业在疫情特殊时期服务中小微企业创造更好的途径。各项措施的有效采取,可以进一步降低银行资金成本,充分拓宽各类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的负债来源,使银行业更加积极主动地为陷入困境的企业提供优惠利率。银行业复工后,在引导LPR利率下行趋势的基础上,仍有降准降息空间,充分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绿色通道可以增强监管灵活性,可以有效打消受疫情影响上市公司的监管顾虑,鼓励企业参与抗击疫情。这也说明金融发展得到了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更多地引导社会资金流向了生产防疫物资的企业。在此过程中,银行业有效建立银行贷款等融资渠道,可在“绿色通道”框架内全面落地,持续满足相关企业资金周转需求,充分缓和资金链和违约风险,避免金融风险的发生。
5 结语
疫情之下,银行复工后,要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时妥善处理各类突发事件,各级金融管理部门也要研究判断所辖金融业的风险状况。相关结果:采取有效的金融风险防控技术,加强舆情监测,密切监测和主动控制利益相关方的金融风险,防范人群聚集。而且,肃宁县银行业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也要切实增强资金调剂和资金归集能力,充分发挥大数据优势,除一些必须在现场处理的商业或机密工作,银行相关业务和工作处理可以采用网上办公方式进行,也可以保障疫情防控工作的资金需求和人民群众的基本金融需求,避免银行经营不善的现象。
【参考文献】
【1】陈敏,孙娜,李晓.我国资产负债表的变迁与发展[J].会計之友(下旬刊),2010(04):12-14.
【2】关伟.抗疫时期财税政策如何助力经济恢复[J].人民论坛,2020(10):76-79.
【3】张庆.金融业混业经营与协调监管[J].经营与管理,2007(08):42-43.
【4】王超群.我国财产保险公司场景营销的案例研究[D].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
【5】张予希.银行业金融风险分析与防范研究——以保定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8,39(15):134-136.
【6】王一捷.银行业潜在金融风险及其防范对策[J].吉林金融研究,2018(05):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