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晓琼,王 琦,叶秀峰
(深圳市人民医院,广东 深圳 518020)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40年经济社会的快速、高质量发展,深圳经济特区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从最初的边陲小镇一跃成为现代化特区城市。2015年,随着“二线关”的正式拆除,经济特区范围从最初的327.5平方公里扩大到整个市域面积。原特区内外的经济发展差异减少,公共交通延伸,文化生活圈融合,公共服务逐步一体化,一系列的发展变化对深圳作为一个特大城市在政府管理体制和政府职能上的变革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截至2019年,深圳常住人口1343.88万人,同比增加41.22万人,城镇化率100%,城市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经济发展与人口聚集是否同步,但城市化进程中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往往忽视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1]。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政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总体水平,为城市居民提供的公共服务,包括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服务。劳动人口不断涌入,对城市公共服务特别是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进一步扩大。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与人口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相比,深圳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存在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短缺、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成为制约深圳全面发展的短板。为此,《深圳市卫生与健康“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建立更高质量的卫生与健康服务体系,打造健康深圳,构建医疗卫生高地,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从理论和实践层面看,深圳市人口、经济、医疗卫生服务之间是否存在耦合协调关系,以及人口-经济-医疗卫生服务之间耦合协调发展的效果如何,需要及时分析研究。
关于城市人口经济发展与基本公共服务的关联问题,一直是学者研究的热点,但城市人口经济发展与医疗卫生服务互动关系的研究较少。在Carsten的研究分析中提出,基本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卫生、交通等支出有利于经济发展[2]。与Shahid的研究结果类似,基本公共服务支出系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3]。韩清在其研究中提出城镇化与基本公共服务之间存在良性互动关系[4]。刘传明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江苏省13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经济发展以及两者耦合协调度的时空特征[5]。申伟宁采用综合指数得分、耦合协调度模型及象限分类等方法构建经济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两个子系统并分析两者的耦合协调性[6]。肖航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30个省、 自治区和直辖市2005-2015年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行耦合协调度时空分析[7]。总体来看,国内外文献主要集中在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关联分析上,缺少医疗卫生服务与人口经济之间耦合协调关系的系统性研究。虽然吴慧、王一涵等[8,9]尝试了运用耦合协调发展理论对医疗服务设施供需协调发展进行时空分析,但缺乏针对某个省份或者城市宏观尺度范围的研究。因此,本文以深圳为例,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等方法,对2009-2019年深圳市人口-经济-医疗卫生服务的耦合协调进行时序分析,并对其影响因素与驱动机制进行深入探究,以期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借鉴。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深圳统计年鉴》(2009-2019年)、《深圳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深圳卫生统计年鉴》(2009-2013年)以及《深圳市卫生统计提要》(2014-2019年),对于个别缺失数据采用加权平均法补齐。
为全面准确把握深圳市人口经济发展水平与医疗卫生服务的耦合协调关系,本文通过构建人口发展、经济发展与医疗卫生服务3个子系统,对三者之间的耦合协调性进行定量分析。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遵循指标选取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可比性等原则,以及基于以往文献研究结果的学习[10-14],构建人口-经济-医疗卫生服务3个系统。对于人口子系统,从人口水平、分布情况、就业情况等维度选取了年末常驻人口数等6个指标;在经济子系统方面,从经济规模、潜力、结构等维度选取了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等9个指标;在医疗卫生服务子系统方面,从资源投入、产出等维度选取了每万人医疗卫生机构数等15个指标,具体见表1。
表1 深圳市人口-经济-医疗卫生服务耦合协调度
1.3.1 熵值赋权法
本文利用熵值赋权法通过客观信息数据的大小来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确定指标权重的人为主观因素。由于熵值赋权法在既往的研究中有大量的阐释[10],本文不再做详细介绍。
1.3.2 耦合协调度模型
借鉴张明斗[10]、张筱娟[12]等人的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思路,耦合度模型可以表述如下:
式中U1、U2、U3分别表示人口、经济、医疗卫生服务3个子系统综合评价得分,C表示耦合度,取值范围在0~1之间。耦合度模型只能说明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程度的强弱,并不能定量反映出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程度和发展水平。因此,需要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其计算公式如下:
表2 人口-经济-医疗卫生服务耦合协调度分类体系
利用上文中所述公式,通过函数模型,计算出深圳市2009-2019年人口、经济、医疗卫生服务综合评价得分,人口-经济-医疗卫生服务耦合度、综合协调指数和耦合协调度,具体见表3。
表3 深圳市2009-2019年耦合协调度及其类型
2.2.1 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时间序列分析
2009-2019年深圳市人口-经济-医疗卫生服务耦合度处于0.9以上,耦合协调度向上增长趋势较为明显,由2009年的0.4062增长至2019年的0.8491,年均增长率为7.65%。耦合协调类别由濒临耦合协调逐渐过渡到良好耦合协调,未来有望进一步优化。较高水平的耦合协调状态提示深圳人口、经济、医疗卫生服务3个子系统之间能够实现良性互动、共同促进、协调发展,3个子系统的协调互动状态不断朝着积极方向转化。
2009-2011年耦合协调类型一直处于经济滞后型,可能这段时间内受到2007-2009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出现出口贸易下滑、国民经济增长放缓、失业人口增加等宏观经济问题。2012-2016年耦合协调类型一直处于医疗卫生服务滞后,在此期间,深圳市的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生产总值年均增长在10%左右,2016年GDP达到1.93万亿元,但作为中国最大的移民城市和流动人口“倒挂”城市,与其他一线城市相比,其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严重不足,2016年末深圳市每千人口床位数3.5张,每千人口卫技人员6.6人,低于杭州(每千人口床位数9.44张、每千人口卫技人员13.75人)、广州(每千人口床位数5.63张、每千人口卫技人员9.83人)、北京(每千人口床位数5.4张、每千人口卫技人员12.2人)等城市,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每千人口床位数5.37张、每千人口卫技人员6.12人)。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人口增长,势必会刺激对医疗卫生服务的巨大需求,从而加剧了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不足的矛盾。为此,2014年深圳市推出医疗卫生“三名工程”,旨在解决深圳医疗优质资源的匮乏问题。2017年开始为人口滞后型,这主要是由于深圳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具有大量的工作资源和较高的收入水平,以及宽松的落户政策、人才引进住房补贴和生活补贴等措施,吸引了大量人才来深圳,2017年末户籍人口数为434.72万人,同比增加50.2万人,常住人口数为1252.83万人,同比增加55.08万人,人口规模的迅猛增加,降低了人均医疗卫生资源拥有量,从而不利于人口的协调发展。
2.2.2 各子系统评价时间序列分析
图1所示,深圳市人口-经济-医疗卫生服务综合协调指数从2009年的0.1778上升至2019年的0.7228,总体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其中,经济、医疗卫生服务综合评价与综合协调指数的发展趋势基本相当,但人口综合评价从2018年开始低于综合协调指数。
图1 2009-2019年深圳市综合评价指数
人口综合评价得分以2016年为界,整体呈现缓慢上升-突然下降-快速回升的态势,综合评价得分由2009年的0.2073上升到2019年的0.6536,人口发展速度较快。人口流动倾向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互为因果,由于深圳移民城市特性及其多元文化环境,并以活跃的新经济产业和宽松的人才政策等优势,在就业吸纳能力、城市外向服务能力、开放程度、经济活力等方面具有很强吸引力,2009-2019年人口不断迁入,增加了年轻劳动力供给,人口因素在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上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其推动性不如经济子系统强劲。同时,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势必会给城市医疗卫生服务带来巨大的压力。
由经济综合评价得分可以看出,深圳市的经济发展呈现指数式增长,提示在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中,深圳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二三产业推动经济增长,服务业比重不断上升,投资、消费、出口对深圳经济拉动的协调作用不断增强。2012年之前3个子系统中经济和人口、医疗卫生服务差异较大,经济综合评价得分低于人口和环境,但这种差异在逐步缩小。该时期经济发展有较好的人口和医疗卫生服务基础,但与人口、医疗卫生服务相比,经济发展对该时期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并不明显。2012年后,经济综合评价得分均高于其余2个子系统评价得分和综合协调指数,并且整体上增长速度较快。
医疗卫生服务综合评价得分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2016年下降后,医疗卫生服务综合评价得分迅速回升,并且开始大于人口综合评价得分。这是由于深圳“十三五”期间加强医疗资源供给侧改革,增供给、补短板、优结构、促均衡是重点任务,新建或改扩建60家公立医院,新增床位2.5万张以上,逐步建立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满足居民健康需求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本文在探索人口发展、经济发展与医疗卫生服务耦合协调机制的基础上,以深圳为例,构建人口子系统、经济子系统和医疗卫生服务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揭示了深圳市人口-经济-医疗卫生服务耦合协调度的总体特征和时序特征。2009-2019年深圳市人口-经济-医疗卫生服务耦合协调度不断上升,耦合协调发展由濒临耦合协调不断走向良好耦合协调,提示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与人口发展、经济提升之间逐渐趋向良好协调和呼应。但是耦合协调度与数值1还有一定距离,提示深圳还需要不断加强人口、经济和医疗卫生服务等各方面的建设发展,促使3个系统耦合协调,促进深圳市可持续发展。
从人口、经济和医疗卫生服务综合评价指数与耦合协调度的关系来看,3个系统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关系,人口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可以为城市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居民就业水平、就业转型以及人口城乡流动带来的产业转型为城市发展引入更多优质要素,带动了经济水平的发展,产业的转型升级又为人口就业水平的提升与转型创造了条件,医疗卫生服务在城市人口以及经济水平的发展下不断实现优化升级,为人口经济提供优越发展条件,推动其进一步发展,三者自身不断优化提升的同时,协调互动关系显著。
能否吸引到大量年轻人力资源,是关系到城市兴衰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人口已经进入“刘易斯拐点”,因此深圳需要不断引进高水平、高素质、有技术、有创意、能创新的人才,产生“新的人口红利”,借助新型产业的发展,增设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实现人口就业与产业经济发展并行,提升人口-经济间协调互动。
医疗卫生服务完善的程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城市发展的质量,而经济的发展又为医疗卫生服务的建设与完善提供了承载空间,二者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同时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人口向城市聚集,不仅要考虑经济因素,也需要注重公共服务供给,促进医疗卫生服务可获得性和可及性逐渐增强[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