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弹知识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1945-1949)*

2021-08-18 07:22:24杨佳伟
关键词:中央日报威力原子弹

杨佳伟

(1.中国科学院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北京 100190;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美军对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造成的破坏和伤亡举世震惊。消息传到国内,《中央日报》《新华日报》和《申报》等主流报纸纷纷用大量篇幅对原子弹轰炸事件和原子弹知识进行介绍,反映出国内报界和中国社会对原子弹的极大关注。当时,《中央日报》是国民党的党报,《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出版的全国性党报,《申报》是甚有影响力的商业报纸,他们在中国具有广泛且深远的影响。

学界先前在较短时期内对中国报纸关于美国使用原子弹轰炸日本后的一些报道做过考察,[1-2]对美国使用原子弹的原因、动机、作用和影响以及原子弹轰炸的正当性、日本败降的决定因素等也有研究[3]。但前人关于1945-1949年国内报纸传播原子弹知识的研究较为薄弱,还留有较大的研究空间。鉴于此,文章以《中央日报》《新华日报》和《申报》为中心,结合其他相关文献,考察1945-1949年间原子弹知识在中国的传播背景、相关情况及其影响,以求有所创获。

1 原子弹知识的传播背景

1937年日本挑起全面侵华战争,至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大半国土已被日军侵占。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日本航空部队于1938-1944年对重庆等城市进行了长达6年的轰炸,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4]日军的轰炸、屠杀等一系列暴行也对民众的心理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在此民族危亡之际,国防的落后,令国人忧虑。当时国民党总裁、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认识到中国科学技术的落后,是国防落后的重要原因。1942年1月18日,他在《国防周报》发表《论国防科学技术运动》一文,强调“无科学即无国防,无国防即无国家”,“必须使得我们的四周围,凡是耳目所能接触到的,无不是提倡国防科学的热烈的空气,而后在这种空气之中,青年与国民的求学服务,都能以促进国防建设为中心”。[5]2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担负国防科学推广、动员任务的国防科学技术策进会于1942年12月23-26日在重庆宣告成立并召开会议。[6]科学为国防服务成为战争时期的国家体制,国防科学也因此被国人所关注。

民国时期各类报纸虽然有着不同的办报宗旨和导向,但在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以后,为了传播科学知识,提高民众的科学知识水平,大都开始注重向民众传播科学知识。《中央日报》在“中央副刊”“科学”“国际”“图画”等栏目中大量介绍与战争或民众生活相关的科学知识;《新华日报》从1940年初开始出版《自然科学》副刊,介绍科学知识、苏联的科学技术,发表科学评论;商业报纸《申报》也在不同栏目刊载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美军对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直接关系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局势,突显了国防科学在战争中的巨大威力,影响了正处于艰苦抗日战争中的中华民族的命运,是“有史以来,科学发挥效能最显著的一次”。[7]当时国人关注国防科学,自然对原子弹投以极大的关注。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央日报》《新华日报》和《申报》等不仅报道原子弹事件,而且刊文介绍原子弹知识。

2 三种主流报纸对原子弹知识的传播情况

原子弹爆炸后,介绍原子弹的报道和文章屡见报端。据笔者统计,1945-1949年间,《中央日报》《新华日报》《申报》刊载与原子弹直接相关的报道、文章共计581篇,按内容分类统计见表1。

表1 1945-1949年《中央日报》《新华日报》《申报》关于原子弹知识的报道的分类统计

有关原子能的报道和文章大多也略涉及原子弹,但属于相对独立的范畴,故不列入统计。由表1可见,《中央日报》《新华日报》《申报》关于原子弹的介绍和议论占总报道数的半数以上,同时各份报纸对于报道内容的关注点也有所差异,如《申报》较关注原子弹的试验情况,《中央日报》较关注苏联相关的原子弹新闻。表1所列内容都涉及原子弹知识。

2.1 内容

2.1.1 原子弹的威力

原子弹作为一种新式武器,其威力吸引了人们的关注。在两枚原子弹爆炸发生之初,关于原子弹威力的介绍被重点报道。尽管这些报道并不全都准确,但给当时初次接触原子弹这一新鲜事物的人们带来了直接的冲击。

以《中央日报》为例,在原子弹轰炸事件发生后,报纸发表大量报道介绍原子弹的威力。1945年8月7日的文章《新发明原子炸弹袭倭时首次应用》称“其破坏力比普通炸弹大二万倍”。[8]8月8日《原子炸弹威力空前,灭亡大雨将降倭上,美总统发表声明各方震惊,盟国已获控制和平之武器》告诉读者“此项‘具有宇宙间基本力量’之革新武器,具有大于二万吨TNT之威力,较英国十一吨‘地震式’炸弹之爆炸力多二千倍”。[9]8月9日《原子炸弹威力,等于两千架超空堡垒载弹量,问题在如何能控制其破坏力》将原子弹与两千架“二战”时期被称为“史上最强轰炸机”的B-29轰炸机相对比。[10]除了与其他武器进行比较,报道还通过其他角度表现原子弹威力之大。8月11日刊登的《原子弹试验情形》中介绍,美国新墨西哥州试验原子弹时,一位站立于9.65千米外的测验员违反规定观看爆炸被震倒,实验人员在80.47千米外也能感受到犹如地震的震动。[11]8月20日《原子弹炸后广岛仅存一烟囱》称:“照片显示广岛市除某工厂烟囱一枚尚残存外,已一无所有,化为一片焦土。”[12]

在《中央日报》上曾有关于原子弹威力的辩论。《中央日报》在1946年6月5日刊登的第一期《科学周刊》,转载了《读者文摘》(Read⁃er's Digest)刊载的由塞维尔斯基①塞维尔斯基(Alexander P.de Seversky,1894—1974),航空业的一位先驱人物,战略空中力量的拥护者,著有《通过空中力量取得胜利》。(Alexander P.de Seversky)作、刘本立译的长文《原子弹的歇斯底里亚》。作者以自己在原子弹爆炸后广岛和长崎的考察见闻为据,称“我个人相信我们对于这次大战中所用的两枚原子弹的效能(不是将来的原子弹),有过分的夸张”,比如“有人说用在日本的原子弹的威力要超过TNT巨型炸弹二万倍,我觉得是一个大错误。从它发出来的能力来计算,这的确是事实。从在广岛的成就来说,这个数目要减为二百。”[13]他还指出:“一般人把长崎的毁灭,都归功于原子弹,事实上在使用原子弹以前,长崎已经受了六天猛烈的轰炸。”[13]这是报纸上少有的对原子弹威力不认可的论断,很快便出现了与之针锋相对的文章。6月19日,《科学周刊》又转载了对上文的一篇回应文章《原子弹非歇斯底里亚的》,作者借用战后赴日调查两个月的114名联邦战略轰炸考察人员及其他专家学者的意见,全面反驳了《原子弹的歇斯底里亚》中关于原子弹威力不甚巨大的观点。[14]

关于原子弹的威力,在当时达成了较高的共识。对于这样厉害的武器,是不是有什么办法来防御呢?这是民众想要了解的问题。1946年6月26日在《申报》的文章《怎样防御原子弹?》中,作者分析了设法使原子弹在高空爆炸、对付携带原子弹的战机等防御方法,认为都不太可行。②与此文同版有一篇短讯《火箭之中装原子弹》,表明当时的人们已经想到了把原子弹放到“火箭”上这一更具威胁的作战方式,这也是现代部分有核国家的军队所采用的在各种导弹上装备核弹头的方式。于是,作者在文末得出结论:“除非人类能够聪明,永远不再战争。否则,对于这个可怕的原子弹,人类可以说是完全无计可施。”[15]这一方面体现了原子弹这一划时代武器的巨大威力,另一方面也警示人类,如果这一科学的产物被滥用会有怎样的后果。

有关原子弹威力的讨论多集中在1945-1946年,但在1948年5月,《中央日报》在《国际周刊》副刊连载了《世界电讯报》特约记者海斯(S.Burton Heath)的长文《原子弹和你》,分4期刊登。文章介绍了原子弹和“原子云”的威力,讨论了辐射感染的预防方法,也展望了原子能和平利用的前景。[16-19]从这次连载内容的发布也可以看出,原子弹的威力在当时仍是民众感兴趣的内容。

2.1.2 原子弹的概念和原理

这一新式武器的中文名称应是由atomic bomb翻译而来,直译为“原子炸弹”或简称为“原子弹”。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其概念认知的变化:以《中央日报》为例,1945年8月,该报刊登标题含“原子弹”的文章21篇,含“原子炸弹”的文章16篇;1945年8月以后,该报刊登标题含“原子弹”的文章231篇,含“原子炸弹”的文章6篇。这说明,作为一个专有名词的概念,“原子弹”相比“原子炸弹”更能被大众广泛地使用和接受。③实际上,原子弹爆炸时所发生的反应是原子核的裂变,而不仅是原子间的化学反应,所以从科学上看,称其为“原子核弹”或“核弹”可能更为准确。但在当时的历史时期,“原子”这一概念被广泛接受。在曼哈顿计划负责人格罗夫斯的回忆录(1983年版)中,前言后的一段编者注表达了类似的意思,原文如下:“Throughout this book,the terms‘atomic energy’and‘atomic physics’have usually been used instead of the currently accepted‘nuclear energy’and‘nuclear physics’.The reason for so doing is that during the period with which this narrative deals the word‘atomic’was the one which was generally employed,as being more understandable in all areas outside the highly scientific.”参见:Groves L R.Now It Can Be Told:the Story of the Manhattan Project[M].New York:Da Capo Press,1983:25.

原子弹对于当时的中国民众来说完全是新事物,大部分民众对于基本的物理、化学知识都还都不太了解。因此,科学文章介绍原子弹时,往往先介绍原子结构、元素等基础知识,再涉及其他复杂的知识。

1945年8月8日,《中央日报》社讯《原子炸弹威力空前,灭亡大雨将降倭上,美总统发表声明各方震惊,盟国已获控制和平之武器》中第一次提到原子弹的核心元素:“原子炸弹中并含有罕有之分子,即铀是也。”[9]8月14日,刘宜伦①刘宜伦(1913-2009),1933-1938年赴美留学,先后获得美国普渡大学电气工程学士、工程硕士和哈佛大学通信工程硕士学位,1941年被重庆大学聘为教授。发表的《原子炸弹,激发不稳定的U235分裂,无数原子分裂有极大威力,原子能的利用缩短了战争》是《中央日报》发表的第一篇介绍原子弹反应原理的文章。文章先介绍原子结构,然后解释了为何要选用铀元素(质子数目多,容易呈不稳定状态),以及U235这一同位素更容易被激发而发生裂变,还精确地指出天然铀中U235和U238的含量比是1∶139,并介绍了提取U235的方法,最后展望了原子能和平利用的潜力。[21]8月15日,施士元②施士元(1908-2007),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3年获法国巴黎大学科学博士学位,抗战时任中央大学物理系教授。发表《论原子炸弹》,介绍原子弹的能量来自铀原子核的分裂,原子弹的研究是长期积累的结果。[22]8月20日,杨昌俊的长文《原子弹》介绍了国外学者研究原子转变和核裂变的历史,说明了铀原子核分裂产生能量的原理。[23]8月23日《制造原子弹可用镨代铀》援引美联社报道,美国在日本投放的第二颗原子弹是用镨(今作“钚”)制成的,即钚也可以作为核反应原料(注:钚是由铀制得的)。[24]9月4日,《原子炸弹是什么》是第一篇在《中央日报》上发表的外国学者介绍原子弹的文章。在该文中,加尔各答科学院纳格努里博士(B.D.Nagcncuanury)介绍了原子弹的反应原理。[25]9月8日,廖清江的文章《重水·中子·原子炸弹》详细介绍了重氢、重水和用来轰击原子核的中子。[26]

除了这些单独的介绍文章,一些报纸也邀请相关专家学者持续供稿,以解答民众对原子弹的疑惑。《申报》《中央日报》都有过这样的尝试。

《申报》在《星期论坛》栏目邀请赵曾珏③赵曾珏(1901-2001),192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电机系,1929年获美国哈佛大学电信工程硕士学位,抗战时曾任浙江省电话局局长、交通部邮电司司长、上海市公用局局长等职。发表了系列文章,包括1945年12月9日的《原子能与中国之前途》;[27]1946年1月13日的《科学进步对于战争观念之改变》;[28]1946年2月10日的《原子能之经济价值》;[29]1946年6月11日的《原子弹防御问题》[30]。在《原子能之经济价值》中,作者介绍:“物理学家发现速度较低的中子,反而比高速度中子来得有用,因为高速度中子,很快地穿过了物质,也许不发生作用,但是低速度中子徘徊逗留其间,常常会发生物质的蜕变”。[29]文章又介绍了用于制造原子弹的两种主要元素铀和钚的区别,还指出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所投原子弹的核装药是不同的,分别是铀235和钚239,使用钚的成本更低。[29]

《中央日报》第4期至第8期《科学周刊》连载了陈岳挺的长文《原子弹·原子能·原子战》,文末致谢注明此文经中央大学物理学系施士元教授校阅。全文共列十个大标题、三十二个小标题,大标题分别列为“原子及核及中子”“原子能量的确定”“铀原素及铺原素”(今作“铀元素及钚元素”)、“原子炸弹的制造”“原子炸弹的威力”“原子弹的防御法”“原子能量的应用”“原子动力的影响”“原子炸弹与战争”“原子时代的战争”。文末还以表格的形式列出了简要的原子研究发展史。[31-35]

2.1.3 原子弹的研究和发明过程

有关原子弹的研究和发明过程,最早的报道见于1945年8月8日《中央日报》以及《新华日报》的社讯,简要论述了陆军部长史汀生的报告。[36-37]而笔者所见最详细的相关内容,载于1946年1月13日及次日的《中央日报》,是李国钦和徐泽予发表的长文《为人类史开一新纪元:原子炸弹是怎样发明的?》。文章首先指出,从中国发明火药到后来各种炸药的出现,“其炸力增加,但原理仍无二致”,而原子弹是由原子分裂产生能量,因此意义重大。作者声明,文章内容以英美政府的报告为据,尤其是陆军部长斯汀生(常作“史汀生”)的报告书。[38-39]

原子弹研究工作的开端为“二十世纪开头发现的放射性”,之后各国都在进行相关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德国正在抓紧研究原子弹,英美也不断加深合作。1943年末,大量英国科学家移至美国,“将全部工作,集中于美国,以期收效神速”。[38]

关于制造经过,文章介绍了从1939年末罗斯福总统开始注意到原子能用于战争的可能性①有关事件中最著名可能也最有影响力的一个事件是爱因斯坦于1939年8月2日写信给罗斯福总统,提议加速原子弹的研究。,到1941年决定设立由万尼瓦尔·卜施(常作“布什”)(Vannevar Bush,1890-1974)主持的科学研究发展处②该机构成立于1941年6月28日,前身为成立于1940年6月27日的国家防务研究委员会(National Defense Research Committee,NDRC)。(Offic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OSRD),[40]并组建处理政策问题的五人委员会。1942年6月,委员会提议研制主要工作改归陆军部主管。总统接纳了此项提议,由陆军部长指派陆军准将③报纸原载格罗夫斯军衔为“少将”。经清华大学游战洪老师提醒,格罗夫斯在1942年9月被指定为曼哈顿工程区司令时军衔为“准将”。葛罗扶斯(常作“格罗夫斯”)(Leslie R Groves,1896-1970)主持全盘计划④这里的“计划”是指美国陆军部研制原子弹计划,即曼哈顿计划。。后又成立了军事政策委员会,以布什为主席。文章也介绍了克林顿工厂和汉福德工厂,以及由欧本哈谋(常作“奥本海默”)(J Robert Oppenheimer,1904-1967)负责的特别实验室⑤此实验室是为满足集中研究需求而于1943年建立的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世界第一颗原子弹就是在这里发明出来的。。

文章还介绍了原子弹研制计划的保密情况,研制的具体工作分门别类,一般工作人员只了解与自己工作相关的内容,仅极少数政府官员和科学家了解整个计划。陆军部长和陆军参谋长向国会保证,有关开支为国防必需,因此国会不详细追问个中细节。另外,新闻媒体方面也被要求对原子弹研制计划保密。

2.2 形式

报纸上关于原子弹的报道,新闻占半数以上,以记叙性的新闻体为主,多位于报纸的二、三版。政界、学界撰写的文章一般为叙述和议论结合,多列于报纸的评论版面和副刊版面。单从版面来看,不论是新闻消息还是记叙文、议论文,有关原子弹的报道多位于版面显要位置。

原子弹是民众无法接触到的军事武器,又是新鲜事物,仅用文字难以介绍清楚。考虑到这一点,报纸在刊登文字内容之外还使用了公式、表格、图片等丰富的表现形式来为读者直观形象地介绍原子弹的结构、试验情况等,以满足民众的好奇心,并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如在《中央日报》陈岳挺的《原子弹·原子能·原子战》一文中,作者使用了公式来表示铀的分裂反应,又用表格介绍了原子弹对广岛和长崎造成的具体破坏数据及原子物理研究史。[31-35]

《申报》也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报道和介绍原子弹。1946年12月1日刊载了原子炸弹的剖面图来为读者直观地展示原子弹的结构,[41]消除读者对原子弹“像高尔夫球一样”等过于夸张的想象;1946年6月26日报道原子弹试验时刊载了美国画家雷登弗洛斯的画作《原子弹试验的假想场面》,[42]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1946年7月1日报道原子弹试验时转载了美国新闻处的图片来指出此次原子弹试验地比基尼岛的地理位置[43]。

3 原子弹知识传播的影响

在当时条件下,报纸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这些有关原子弹的报道令人震惊,也激起了民众强烈的好奇心。杨昌俊在《中央日报》发表的《原子弹》一文中谈到当时国人对原子弹的关注:“各地报纸,都以极大篇幅记载此消息。街头巷尾,也莫不以此为谈论中心。”[23]

其一,原子弹知识的传播有其直接影响,即民众学习到与之相关的物理、化学新知识,且因当时的历史境况,是以一种感兴趣的、主动的态度来了解。经过报纸对原子弹的介绍,民众对原子弹的基本原理及相关问题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甚至也包括孩童①一位四年级的小朋友在《中央日报》的《儿童周刊》发表文章《我是颗原子弹》,将原子弹和飞机、坦克、大炮等进行对比。参见:我是颗原子弹[N].中央日报,1946-11-16(11).。还有作者在报纸上发表与原子弹相关的科学文化的文章。如东鲁的《原子炸弹与国文试题》一文,由原子弹反思教育,对比国外造出原子弹等先进研究成果,中国高校还在用八股文考察、选拔学生,导致很多失学但对科学有兴趣的孩子无法发挥才能。[44]又如《星期漫话》栏目有针砭时弊的文章《如果我有原子弹》,作者表示想把原子弹掷到上海,因为那里的官僚和资本家肆意享受,破坏了社会风气和中国经济。[45]这些科学文化的涟漪也反映出原子弹这一新鲜事物在当时的中国被民众所了解。

其二,正如原子弹研究不仅造出了原子弹,还有发现新元素②《申报》报道了《九五九六元素发现》,美国雪堡博士(Glenn Theodore Seaborg,1912-1999)在和其他科学家一起研究原子弹的过程中发现了95、96号元素(即镅和锔)。参见:九五九六元素发现[N].申报,1946-04-23(8).等诸多间接收获,原子弹知识的传播带来的更多的是其他方面的影响。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科学与国防被绑定在一起,原子弹的报道促进了民众对科学与国防的关系及科学重要性的认识。1945年8月9日的《新华日报》时评《从原子炸弹所想到的》开头言:“原子炸弹的发明和初次使用,震撼了整个世界,科学革命与战争革命在同一天发生了。”[46]1946年10月9日《中央日报》文章《如何促进国防科学》言:“无科学,即无国防,这句口号,在这原子时代更属确实。”[47]1946年11月底,“国防部国防科学委员会”成立,档案介绍该委员会时载:“国防部鉴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所以能获最后胜利者,端赖各种新兵器之发明,及各项工业能配合军事需要,而尤以原子能之使用,更收宏效。凡此种种,皆足证明科学与国防关系之重要。”[48]《申报》在1947年8月4日开设《科学周刊》③自第二十一期(1947年12月22日)起,刊名改为《科学》,期次仍延续。最后一期(第四十六期)见于《申报》1948年6月28日第七版,主编刘咸发表停刊词《科学进步,永无止境》。副刊时发表的《创刊述旨》这样写道:“现在是科学世界,并且进入原子时代,两颗原子弹的威力,提前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是有史以来,科学发挥效能最显著的一次。因此,战后世界上一切的政治,外交,军事,经济,交通的新发展,莫不直接的,或间接的受了科学势力的支配。例如原子弹的秘密未宣布,新兴的野心国家就有所慑惮,未来世界的安全,和人类的幸福,都筑于科学的发展了。”[7]对于正处在水深火热中的民众,不仅通过报纸上有关原子弹的介绍认知到科学与国防的紧密关系,而且科学的重要性也随之凸显出来。

其三,还有一些学者感慨时局,向政界和学界发出呼吁,增强了政界和学界对研制原子弹、发展原子核物理的重视。如《申报》发表的鲍石溪所作的《中国科学家组织起来!》一文,作者描摹了苏联工业和科学的发展盛况,而回看中国,“科学界的国地是冷静的,实有不能使人满意之处。科学人才不是没有的,弊在无组织,无资助,无鼓励。个人力量有限,社团力量亦有限。科学界因此不能振作,不能专心,不能有所发明,有所贡献。于是我们落伍,于是谈不上‘原子能’,更谈不上原子炸弹了”。“我们如不‘迎头赶上去’,力求国家科学化;研究新式武器,组织‘原子’研究社,从事‘起死回生’的科学斗争,将来我们直接或间接地感受生存的威胁,或被淘汰,是在所难免的了”。[49]事实上,当时报纸上介绍原子弹知识的文章大多表达了要加强相关科学研究的呼声,对国家重视原子弹和原子核物理的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945年秋,经蒋介石特许,国民政府军政部长陈诚和兵工署长俞大维开始筹划派人赴美学习研制原子弹,最终资助吴大猷、曾昭抡、华罗庚及六位青年学者④六人分别为朱光亚、李政道、唐敖庆、王瑞駪、孙本旺、徐贤修(徐为补选),其中朱光亚、唐敖庆、孙本旺三人在美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在美研究与学习。[50]1947年,“中央研究院”在制定次年工作计划时,将原子核物理研究列为重点研究领域的第一项。[51]同年,北京大学校长胡适给国防部部长白崇禧和参谋总长陈诚写信,“提议在北京大学集中全国研究原子能的第一流物理学者,专心研究最新的物理学理论与实验,并训练青年学者,以为国家将来国防工业之用”,希望由国家拨款,在北京大学建立原子物理研究中心。[52]同年2月,钱三强在致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的信中也提出希望建立原子核物理研究中心,同时说明建一小规模原子核物理实验室所需设备费约五万美金。梅贻琦回信称:“盖原子核之研究,实今日科学上最重要之工作,而国内尚少推进”,不但对钱三强的提议表示了赞成意见,还对五万美元经费予以允诺。[53]后来,尽管由于美方干预、各机构及学者之间的矛盾、国民政府陷入困顿等多方面因素,[54]在北平建立原子核物理研究中心的计划最终夭折,仅有北平研究院于1948年9月在原镭学研究所基础上组建了原子学研究所①北平研究院镭学研究所设立于1932年1月,是国内最早设立的放射学研究机构。国民政府于1945年10月17日颁布的《北平研究院组织条例》中将该所改为原子学研究所,但因设备、资金条件限制,改组计划并未马上实施。,但是当时各方面对于研制原子弹、发展原子核物理的认识都达到了新的高度,也在人才培养和设备引进方面做了一些工作。这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核科学家进行相关科学研究,并最终研制出原子弹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4 结语

1945-1949年,《中央日报》《新华日报》和《申报》等主流报纸纷纷使用大量篇幅对原子弹轰炸事件和原子弹知识进行介绍,是多重背景作用的结果。这就是1937年中国遭受日本大规模侵略后,在蒋介石的推动下科学为国防服务成为战争时期的国家体制。同时,受这场战争影响,国人的屈辱感甚深,忧心中国国防的落后,因而对在战争中显示巨大国防科学威力的原子弹给予极大关注。而且《中央日报》《新华日报》和《申报》等报纸亦重视向民众传播科学知识。

当时《中央日报》《新华日报》和《申报》等及时地报道了原子弹的威力、反应原理、研究和发明过程等内容,对政界、学界和普通民众都起到了重要的宣传作用。通过报纸上有关原子弹知识的报道和讨论,各界对原子弹都有了更深的了解,对研制原子弹、发展原子核物理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国人从报纸上学习到原子弹知识,加深了对科学与国防的关系及科学重要性的认识。政界感触于“近代战争是科学战争”,[55]积极筹划派人赴美学习研制原子弹,为相关研究提供援助。学界积极招揽和培养人才,在困难条件下努力添置研究设备,在建立原子核物理研究中心一事上做了积极尝试。

在1945-1949年间,原子弹成为政界、学界、民众共同关注的事物。民国报纸的相关报道不仅反映了这一时期政治、科学、社会的互动,也充分发挥了传播科学知识和科学文化的作用,对中国发展核物理事业起到启蒙的作用。

猜你喜欢
中央日报威力原子弹
绝密运送: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运载历程
文史春秋(2020年1期)2020-03-16 13:13:34
徒手“撕开”原子弹
《中央日报》对战后南京审判的报道
强震的威力
左中右三报抗战时期想象的共同体建构
今传媒(2016年5期)2016-06-01 00:06:49
《资本论》广告登上《中央日报》
晚报文萃(2015年8期)2015-11-11 17:49:19
小镜子,大威力
《中央日报》社长:国民党最难当的官
廉政瞭望(2014年12期)2014-12-15 16:51:31
超级威力龙卷风
学与玩(2009年6期)2009-07-03 09:15:02
纳粹德国原子弹计划的失败
军事历史(1993年6期)1993-08-16 02:1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