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婷婷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脾胃病房,辽宁沈阳 110032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目前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消化系统疾病[1]。UC的发病高发人群为中青年[2],病情缠绵难愈,影响患者心理与生活质量。研究提示,我国近些年来UC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3]。现代医学对疾病的治疗采用美沙拉嗪等进行治疗,能够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可能引起胃部不适、且能够诱发慢性肝炎,副作用明显[4]。中医中药的灌肠也能够对UC起到较好治疗作用,本研究以我院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结肠宁灌肠调护联合美沙拉嗪进行治疗,临床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消化科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临床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配合研究需要进行治疗。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纳入标准:①患者符合UC西医诊断标准[5];②患者发生病变部位主要范围包括直、乙结肠;③年龄18~70岁;④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属于轻中度范畴,疾病发病类型属于初发型、慢性复发型、慢性持续型活动期。
排除标准:①治疗前或治疗过程中患者无自主意识,无法配合治疗者;②患者除UC外患有严重其他器官系统危重疾病者;③患者肝肾功能严重障碍,不能配合用药者;④特殊人群:有精神类疾病、吸毒者、处于哺乳、妊娠期妇女等。
对照组患者予以口服美沙拉嗪(Vifor AG Zweigniederlassung Medichemie Ettingen,注册证号H20140948),2 g/d,同时予以美沙拉嗪 2 g进行灌肠。灌肠操作与护理方法:采用无菌输液瓶盛放灌肠药液,肛管的插入深度以25~35 cm为宜,灌肠液点滴速度约为每分钟30滴,灌入60~70 ml为宜,灌肠治疗过程应避免患者出现便意、保证下腹舒适温暖,避免下床进行活动,为提高疗效要保留灌肠液1晚。每晚治疗1次,治疗时间为2个月(60 d)。
观察组在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基础上配合结肠宁灌肠剂(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0890022)治疗,取5 g结肠宁溶于60~70 ml温开水中,温度达37℃后保留灌肠。具体灌肠操作与护理方法同对照组,但需要注意晚睡前患者需要将大小便排空,取右侧或左侧卧位使肛门暴露充分,进行常规消毒清洗肛周。每晚治疗1次,治疗时间为2个月(60 d)。
疗效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①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大便次数≤2 次/d,粪便无红、白细胞;②有效:临床症状较治疗前好转,大便次数2~4次/d,粪便红、白细胞均<10个/高倍镜;③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肠镜下评分[7]:根据Baron内镜评分法评价,分为正常(0分)、轻度(2分)、中度(4分)、重度(6分)。生活质量评价:采用特异性量表参考炎症性肠病患者生活质量分析(IBDQ)量表[8],主要包括情感能力评价、社会能力评价、肠道症状评估、全身症状评估等方面。量表总分范围32~224分,总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治疗后,观察组证候治疗总有效率为8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症候效果比较[n(%)]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1.7%、肠镜总有效率为9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5.0%、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两组患者治理前IBDQ量表中肠道症状、全身症状、情感能力、社会能力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BDQ量表中肠道症状、全身症状、情感能力、社会能力各项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IBDQ量表中肠道症状、全身症状、情感能力、社会能力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组别 n 肠道症状全身症状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对照组 60 44.38±6.23 51.36±4.20 7.195 0.000 45.47±5.67 58.47±8.23 10.075 0.000观察组 60 46.35±5.69 68.49±6.30 20.201 0.000 44.86±4.48 67.25±7.14 20.575 0.000 t值 1.808 17.524 0.654 6.242 P值 0.073 0.000 0.515 0.000组别 n 情感能力 社会能力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对照组 60 35.32±4.35 52.07±7.95 14.317 <0.05 36.68±6.23 59.36±5.37 21.359 0.000观察组 60 36.69±5.02 69.88±6.18 32.290 <0.05 37.45±6.31 70.53±6.90 27.404 0.000 t值 1.598 13.701 0.673 9.896 P值 0.113 0.000 0.503 0.000
关于UC的研究较多,但UC发病机制仍未明确,UC的发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是一种结直肠部位出现的慢性迁延难愈的非特异性炎症疾病。目前关于UC的治疗方案较多,但仍不能完全治愈,疾病从发病隐匿、诊断及临床特征不明显,导致治疗时机延误、治疗方案仅能针对临床症状,缓解炎症发展[9],UC的诊断、治疗均为临床上亟待解决的医学难题。从全世界UC发病率看,欧美发达国家高于亚洲等区域[10],但亚洲发病率升高速度高于欧美,说明UC的发病率将出现全球性增高趋势[11],如此高的患病率应得到临床医学工作者的足够重视。鉴于UC的发病特点呈现出病程长、易复发、难治愈,临床治疗过程中又缺少有效的治疗方案、没有统一的治疗策略及明确的用药指征,故关于UC的研究方向应放在临床治疗方案的研究[12-14]。
结肠宁灌肠剂具有明显的清肠止泻、活血化瘀止痛的功用,对于UC性腹泻疗效显著。大量临床研究证明,结肠宁灌肠剂中起治疗作用的有效成分可明显对致病菌产生抑制作用,而对益生菌的大量增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15]。大肠为UC主要发病部位,涉及肝脾肾三脏。多以情志因素为诱发因素,肝气不舒而郁结于内时,会导致大脑皮层调节功能发生紊乱,大脑皮层中枢过度兴奋,调节植物神经而促进结肠运动加强,出现平滑肌、肠部血管发生痉挛,细胞缺氧缺血能力降低,使毛细血管通透性进一步增加,易发生黏膜出血、溃疡、糜烂、炎症。美沙拉嗪主要作用于肠道炎症黏膜,抑制引起炎症的前列腺素合成及炎症介质白三烯的形成,从而对肠道壁起显著的抗炎作用,对发炎的肠壁结缔组织效果更为显著。结肠宁灌肠联合美沙拉嗪治疗具有健脾解郁、疏肝理气作用的同时,还能尽早促进溃疡愈合、消肿消炎,进而提高临床疗效。
本研究根据不同疗效评价标准对研究结果进行了细致分析,发现在常规美沙拉嗪口服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结肠宁灌肠调护对UC患者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症状治疗有效率的比较能够体现患者腹泻、腹痛、便血等主要症状的改善效果;临床疗效有效率比较采用改良后(Mayo)活动指数,更严格的对临床总体疗效进行了评估,能够体现出总体的治疗效果;肠镜疗效比较是通过肠镜对患者肠内具体恢复情况进行观察。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的症候治疗有效率、临床疗效率、肠镜疗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更有力的说明美沙拉嗪口服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结肠宁灌肠调护的疗效显著[16-18]。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的IBDQ量表评分均有显著提高(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升高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美沙拉嗪联合结肠宁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鉴于本研究为单中心研究,且涉及样本数量较少,只是考察了近期治疗效果,今后应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同时要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远期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结肠宁灌肠调护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明显提高疗效,促进临床症状改善,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