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南方 谭 峰 梁艳桂 徐丽红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脑病科,广东佛山 528000
急性脑梗死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动脉血管堵塞,脑组织循环灌注量减少,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出现一系列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疾病[1]。西医治疗本病主要是采用溶栓、介入、桥接治疗等方法,但其治疗受到时间窗的严格限制。近年随着中医药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有研究证实中医药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多靶点、低毒副作用的优势[2]。本病中医病机核心为气虚血瘀,治法上宜补气活血通络。补阳还五汤为气虚血瘀证治疗的代表方,其用于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可获得较好的效果[3],但具体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证实。本研究观察补阳还五颗粒对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肿瘤坏死因子 -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 介 素 -10(Interleukin-10,IL-10)含量的影响,为探讨其疗效的可能作用机制提供临床依据。现报道如下。
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9月佛山市中医院脑病科收治的80例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4]相关诊断标准,且经颅脑CT、MRI确诊;②符合气虚血瘀证中风病的中医诊断标准[5];③首次患病,发病至就诊时间在48 h以内,入组时生命体征稳定;④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在5~15 分;⑤患者和家属签订了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有脑出血、进展性急慢性感染性疾病;②伴有癫痫、精神类疾病;③使用过华法林,或发病前3个月内有活动性出血倾向及重大手术史。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50~75岁,平均(63.69±9.02)岁,发病至就诊时间:8 ~ 46 h,平均(23.14±6.87) h,梗死部位:基底节区20例,脑干4例,颞叶6例,小脑10例;观察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46~76 岁,平均(63.81±8.96)岁,发病至就诊时间:6~48 h,平均(23.60±6.65) h,梗死部位:基底节区22例,脑干5例,颞叶5例,小脑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具体包括:拜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批准文号J20130078,规格100 mg/片)100 mg,口服,每日1次;阿托伐他汀钙片(立普妥,辉瑞药业,批准文号H20051408,规格20 mg/片)20 mg,口服,每日1次;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恩必普药业,批准文号H20100041,规格100 ml∶25 mg∶ 0.9 g/瓶)100 ml,静滴,每日2次。同时对于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病症的患者根据实际病情给予调控血糖、血压等治疗。
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补阳还五颗粒(院内制剂,方药为补阳还五汤加减,又名通阳活血颗粒),10 g/袋。用法:每次1袋,温水冲服,每日3次。两组观察治疗14 d。
①对比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疗效判断[6]:根据治疗前后NIHSS评分改善情况进行疗效判断,治愈,经治疗后NIHSS分值较治疗前减少>90%;显效,NIHSS分值较治疗前减少46%~90%;好转,NIHSS分值较治疗前减少18%~45%;无效,NIHSS分值较治疗前减少18%以下,或NIHSS评分较治疗前增加。治疗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好转率。②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NIHSS)、血瘀积分变化情况。其中,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NIHSS)结果表示患者神经受损严重程度,分值愈高受损愈严重[7]。血瘀证积分评价参考《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试行)》[5],肢体:肢体疼痛不能移动(5分),爪甲青紫(6分);头痛:痛处不移(5分),呈针刺状或炸裂状疼痛(7分);面色:脸下青黑(2分),口唇紫暗(3分),口唇紫暗伴有面色晦暗(5分);舌质:舌背脉络青紫(4分),舌紫暗(5分),舌上有瘀点(6分),舌上有瘀斑(8分);脉象:脉沉弦细(1分),脉弦迟(2分),脉涩(3分),分值总分30分,分值愈高,血瘀症状愈严重。③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清NGF、TNF-α、IL-10含量变化情况。抽取患者空腹肘静脉血5 ml,离心取得血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检测。
应用统计学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 85.00%(χ2=3.865,P=0.049)。见表 1。
表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治疗前,两组的神经功能(NIHSS)评分、血瘀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的NIHSS评分、血瘀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NIHSS评分、血瘀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和血瘀积分变化比较(,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和血瘀积分变化比较(,分)
组别 n NIHSS评分血瘀积分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观察组 40 10.26±2.52 6.42±1.30 9.124 0.000 23.85±3.13 13.19±2.87 16.822 0.000对照组 40 10.81±2.30 9.22±2.10 2.997 0.005 24.75±3.01 18.99±3.10 8.483 0.000 t值 1.022 7.184 1.319 8.675 P值 0.310 0.000 0.191 0.000
治疗前,两组的血清NGF、TNF-α、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的血清TNF-α、NGF、IL-10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的血清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NGF、IL-1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NGF、TNF-α、IL-10含量比较()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NGF、TNF-α、IL-10含量比较()
组别 n 血清NGF(pg/mL) 血清TNF-α(ng/mL) 血清IL-10(pg/mL)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观察组 40 53.17±5.44 74.37±5.8817.9400.000 27.87±4.34 9.39±2.83 22.9710.000 16.93±2.41 29.06±3.66 17.3860.000对照组 40 52.70±5.08 64.85±8.27 7.747 0.000 26.36±3.83 16.48±3.0713.1890.000 17.13±2.27 26.37±3.83 12.3910.000 t值 0.400 5.938 1.649 10.740 0.387 3.219 P值 0.690 0.000 0.103 0.000 0.700 0.002
急性脑梗死属中医“中风”病范畴,其病机不外乎“痰、虚、瘀、火、风、气”,其中气虚血瘀为本病根本病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虚则血行无力,瘀滞脑络,筋脉肌肉、脑髓、舌体等失于濡养,可引发一系列中风症状。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气虚血瘀证需采用益气活血、疏经通络的疗法。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王清任著作的《医林改错》,其是益气活血的经典方,由黄芪、地龙、当归、红花、毛桃仁、川芎、赤芍等多味中药所组成。方中黄芪为君药,有益气固表、升举阳气的作用;当归是臣药,活血散瘀而不伤正,与黄芪相互配伍可使血得气而速生,治其本。红花、桃仁、赤芍均可活血祛瘀;川芎是血中之气药,既可行气止痛,又能够活血化瘀;地龙可疏通血脉,使气旺血活,治其标。故上述诸药共凑,能够补气活血、疏经通络,标本兼治[9]。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10],补阳还五汤能够溶解血栓、阻止血小板聚集,同时也对微循环有改善作用,利于提升神经干细胞的分化速度,进而促进神经修复。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0%,且患者NIHSS评分、血瘀积分显著少于对照组,与陈向明等[11]的研究结果相似,进一步说明了补阳还五颗粒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显著减轻血瘀症状。
现代研究证实[12],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斑块破裂是急性脑梗死的病理基础,而炎症反应又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或破裂的主要因素。急性脑梗死发生后,颅内局部组织呈缺血缺氧状态,可刺激Toll样受体分泌大量炎症介质,引发炎症反应,导致继发性脑损害,故炎症反应在急性脑梗发生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TNF-α水平少于对照组,IL-10显著高于对照组。TNF-α是一种促炎因子,其能够提高血管的通透性,使靶细胞对细胞因子的敏感性增加,进而促进炎症反应发生,进一步引起组织细胞受损。IL-10是一种抗炎因子,可抑制TNF-α释放,而且在急性脑梗死病情进展中有营养神经、保护脑细胞的作用。补阳还五颗粒中的川芎、桃仁、红花、赤芍均含有黄酮类化合物、羟基红花黄色素A等药物成分,能够清除氧自由基,阻止脂质过氧化,减轻全身炎症反应[13],故应用补阳还五颗粒在改善炎症症状方面效果更好,从而有助于提高疗效。
神经生长因子(NGF)是促神经元生长发育的主要因子,具有营养神经元和促进神经突起生长的双重作用,促使神经细胞分化再生,脑部神经细胞数量显著增多,利于保护神经元[14]。相关研究发现[15],在脑出血、脑梗死大鼠中其NGF含量均为低表达。而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NGF显著高于对照组,与王爱丽等[16]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提示补阳还五颗粒治疗急性脑梗死发挥作用的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NGF表达来实现,可参与神经细胞的分化增殖过程,降低外源性、内源性损伤对神经元的损害,进而促进神经细胞修复再生,改善神经功能。
综上所述,补阳还五颗粒治疗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血瘀程度,其机制可能与其促进血清NGF表达、减轻炎症反应有关。但本研究纳入例数较少,而且是单中心研究,其结论仍需大样本量、多中心研究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