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青
【摘要】随着部编版语文教材的推行与普及,更重视的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课程改革更是作为一线教师迫不及待完成的任务。统编版自读课文的文本特点,要求教师在教学上不仅要提高课堂效率,打造高效课堂,而且需要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本文从统编教材的自读课文说起,谈谈教师如何利用“举网以纲,千目皆张”的教学策略,以导学案实施策略,打造高效课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研究的能力,知识构建,顺势迁移,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导学案;部编教材;自读课文;知识迁移
一、统编教材自读课文的编排特点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在充分借鉴国内外母语教材编写经验的基础上,围绕阅读这个核心任务,创新设计,构建了全新的阅读编写体系。同时,试图构建一个“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自读课文从编排上,一般处于本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从整个单元的语文要素出发,无疑,最后一篇自读课文就承担着让学生把已掌握到的语文要素运用到自读课文中、把本单元的核心要素运用到实践中的任务。
如何用,也是统编教材在自读课文编排上的一个精心设计。自读课文没有课后练习与预习的具体要求,这最大限度地给学生的自主阅读留出空间,避免了教师以课后习题来主导课堂的情况。统编教材对于自读课文的编排,是以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来设计的。在这个基础上,是否意味着一线教师对于自读课文可以完全放手,任凭学生自主领会呢?并不是的,在掌握本单元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教师如何利用自读课文的编排特点来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研究的能力,是我们要研究的课题。
二、自读课文的教学原则
(一)把握单元教学目标,渗透单元语文要素
在学习新单元的课文之前,教师要把握好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清晰单元的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清楚整个单元的教学重难点。同时,教师还要清楚自读课文中哪些语文要素是不需要精讲的、考虑学生的原有认知,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
在落实自读课文的教学目标的同时,教师要把握这个单元的讲读课文和自读课文的关系,考虑如何让学生沿着从易到难的学习发展路线,实现从“学”到“用”的升华;渗透自读课文的语文要素,引导学生自主感悟自读课文,从中找出可以升华的知识点,从而完成知识迁移的过程。
(二)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自读课文的编排意图为实现教学上由“扶”到“放”、由“学”到“用”的目标。在自读课文的教学中,不倡导教师课堂上的“独角戏”,避免在讲读课文中的“精讲”“细讲”。在讲授时,教师必须“删繁就简”。这可能就是自读课文与讲读课文最大的区别。“自读”强调由“课内”到“课外”延伸,同时也体现了由“教师引导”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
对于小学生,渗透单元语文要素,进行自主阅读文章,实现双线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独立完成。这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进行评估,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给学生构建有效的知识支架。在支架的引领下,让学生有法可循,能够自主探索,在粗略的支架基础上不断丰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发展自己运用语文要素的能力。在为学生构建知识支架的同时,又拓展到课外,学以致用,拓展迁移。
“自读课文”的教学中,如何贯彻“单元教学目标”和“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两大教学原则,落实学生自主阅读、掌握语文要素、自主构建知识框架、拓展迁移到课外的任务?“导学案”把这些目标、任务等在课堂上行云流水般地落实好。
在分析统编教材自读课文的编排特点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在教学策略上可采用“举网以纲,千目皆张”的方法。纲是“大绳”,提网只要抓住大绳子,一个个网眼就都张开了。抓住了关键,就能带动其它环节。笔者认为,“导学案”可看作自读课文教学中的“纲”,抓住导学案,学生的知识迁移自然而然就会被带动发生。主大计者,必执简以御繁。对于部编教材中自读课文的教学,教师需要抓住课文的主流问题,逐层击破,切忌以精读课文的教学方法生搬硬套。
下面,笔者以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在柏林》的自读课文为课例,讲述“导学案”如何充当教学中的“纲”,让其“网眼”顺势张开,帮助学生撑起学习自读课文的知识框架,并实现知识框架迁移运用的发生。
三、巧设“导学案”,优化教学效果
《在柏林》是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最后一篇的自读课文。这个单元的课文都为小说主题。因此,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为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心灵,体会真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感动。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作者通过对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并发挥想象,创编生活故事。
小学生对于小说体裁的课文,还是比较陌生的。在《桥》《穷人》这两篇教读课文的教学中,学生对于感受文中鲜明的人物形象已掌握一定的方法:舍己为人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穷苦渔民桑娜与丈夫心地善良的高尚形象。学生能在《穷人》的课后练习“小练笔”中迁移运用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在《在柏林》这篇文章中,学生应该在掌握感受人物形象的语文要素的基础上,对小说的特征有了一个更深刻的了解,关注小说的情节、环境、人物形象,而且能区分小说体裁的文章。因此,在设计《在柏林》的导学案中,就確定了以“了解微型小说”的文体特征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在柏林》的导学案分为三个部分设计,也正是课堂程序分为三个环节的体现。这让课堂更具循渐性、构建性,让学生实现从易到难,从巩固教读课文的语文要素到构建自读课文的知识框架的升华。下面,以《在柏林》的导学案设计来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课例说明。导学案分为三大部分:
(一)预习案
导学案第一部分是课前的预习案,预习案有四道题目。第一、二题是为扫清学生阅读小说的生字、生词障碍而设的,题目是“给加点字注音”和“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让学生在课前查阅字典,把难懂的生字词进行自主理解,流畅阅读。这也实现了教师在自读课文的教学课堂上留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索的设想,取代了在课堂上细讲自读课文生字词的教学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