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对预防接种知晓率 及疫苗接种率的影响

2021-08-17 18:50张远山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9期
关键词:流动儿童

张远山

摘  要:目的  探讨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在提升预防接种知晓率及疫苗接种率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间德州市陵城区日常接诊的363例流动儿童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是否给予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将所有儿童分为对照组(180例,接受常规管理)与观察组(183例,严格落实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措施)。将两组干预后的儿童家属接种知晓率以及儿童疫苗接种率进行对比。结果  经分析,观察组的接种疫苗种类、接种注意事项、接种次数及接种时间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乙肝、脊髓灰质炎、麻疹和卡介苗接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实施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有效对儿童家属进行了健康教育,从家属入手,提高其疫苗接种意识,掌握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等,有利于提高儿童疫苗接种及时率,继而可以保障社区疫苗接种质量。

关键词:接种及时率;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

中图分类号:R18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9-0051-03

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人口流动规模明显增加,特别是经济发达的一二线城市以及沿海城市,人口流动率不断增加,该种现象的发生给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造成一定的影响,明显增加社会不安全因素[1]。基于此,研究人员将更多目光落到流动儿童的健康管理中,将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措施落到实处,且结合幼儿园、学校和社区等场所进行疫苗接种普及,同时与儿童家属进行有效沟通,有利于提高疫苗接种率[2]。该研究就社区363例流动儿童进行研究,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接受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一组接受常规的宣传工作,对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的实施效果进行研究。旨在提高流动儿童疫苗接种率,促进社会和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间德州市陵城区日常接诊的363例流动儿童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是否给予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将所有儿童分为对照组(180例,接受常规管理)与观察组(183例,严格落实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措施)。观察组中,男100例,女83例;年龄1个月~12岁,平均(6.55±1.02)岁;儿童家属年龄23~35岁,平均(26.39±3.11)岁;儿童家属流动原因:在外务工80名,经商41名,其他62名。对照组中,男100例,女80例;年龄2个月~12岁,平均(6.36±1.01)岁;儿童家属年龄23~35岁,平均年龄(26.36±3.01)岁;儿童家属流动原因:在外务工84名,经商44名,其他52名。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患者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排标准

纳入条件:研究对象均为接种疫苗适龄儿童;儿童家属知情,且同意参与研究;儿童家属的学历为小学文化程度及以上。

排除条件:儿童家属的配合程度差,不能够按照要求完成调查;儿童对本研究所用疫苗过敏。

1.3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干预措施,即通知儿童家属接种疫苗的时间、地点,并且在疫苗接种前后告知其配合要点以及注意事项。同时根据疫苗接种说明书在社区举办健康教育活动,并且社区分发疫苗接种健康教育手册等,使儿童家属认识到疫苗接种的重要性。

观察组切实落实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措施。①城市的各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均要配合疾控中心完成免疫规划工作,包含了主动搜索流动儿童接种信息,并且为其建立健康档案,定时通知儿童家属带领儿童进行接种,并且跟踪随访后续的接种工作。②城市的妇幼、公安、工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多个部门强化合作关系,对流动儿童的情况进行详细登记,相互配合掌握流动儿童的相关信息,互相沟通信息,并且由托教中心、教育部门配合检查儿童接种证,详细地对接种情况进行了解。③强化城市、社区的宣传工作,疾控中心充分利用大众广播、交通、电视、网络及电梯广告等各种途径,宣传儿童疫苗接种知识,另外还在接种宣传日、儿童节日等进行广泛宣传;社区可以定期举办疫苗接种知识讲座,邀请社区中年龄<12岁儿童家属参与学习,并且可以举办疫苗接种知识竞赛,深化儿童家属对疾病的掌握程度。④疾控中心需要定期到社区进行随访,为流动儿童建立免疫规划接种登记档案,告知适龄儿童家属在转社区时,应当将儿童预防接种卡进行转交,以便于实现连续性疫苗接种。⑤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需要全面覆盖查漏补缺,尤其是对学龄前儿童接种证的检查十分关键,可通过新型系统对逾期儿童家属电话联系,督促其尽快带领儿童进行预防接种。

1.4  观察指标

①使用自制的接种知识量表对两组儿童家属的接种知晓率进行判定,内容包含:接种疫苗种类、接种注意事项、接种次数、接种时间;各项均记100分,得分为80分以上为掌握。②统计并对比两组儿童及时接种率,包含乙肝、脊髓灰质炎、麻疹和卡介苗。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儿童家属接种知晓率比较

经分析,观察组的接种疫苗种类、接种注意事项、接种次数及接种时间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儿童及时接种率比较

经分析,观察组的乙肝、脊髓灰质炎、麻疹和卡介苗接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郑坚[3]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调查的研究中,对1300名儿童进行研究,且根据居住地等分为流动儿童组以及本地儿童组,其研究中显示:本地儿童组的疫苗接种率、免疫接种合格率均高于流動儿童,其认为流动儿童接种较低的原因和儿童家属文化程度低,不理解疫苗接种对儿童的重要性,甚至认为疫苗接种没有必要。另外儿童接种合格率与居住地与接种地点的距离也有一定的关系。有研究认为,流动儿童接种率低的原因是居住地流动管理部门没有按照相关规定对流动人口进行管控、登记,因此出现了失控状态,导致流动儿童家属没有接到当地预防接种部门的相关通知,加之儿童家属缺乏疫苗接种相关知识,因此出现了疫苗漏种的情况[4-6]。

基于多种原因以及调查结果,本研究给予了相应的处理办法,且严格落实了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政策,在研究中强化了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城市各部门之间强化合作关系,并且相互协助、相互监督,多渠道地开展免疫预防接种知识宣传工作,例如社区定时举办疫苗接种知识讲座、知识竞赛,疾控中心发放疫苗接种宣传手册等[7-8],不仅切实对流动儿童实行全方位管控,而且提高了儿童家属对疫苗接种知识的掌握程度。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接种疫苗种类、接种注意事项、接种次数、接种时间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乙肝、脊髓灰质炎、麻疹、卡介苗接种及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在提高儿童家属疫苗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措施严格落实的双重作用下,明显提高了疫苗接种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接种的及时率。

综上所述,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的落实可协调城市的各个部门相互督促,强化对流动儿童的管控工作,且对流动儿童家属进行疫苗相关知识的宣教,可明显提高儿童疫苗接种及时率。

参考文献

[1]刘晓丽,肖丹琼,等.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及时率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病案,2018,3(19):103-106.

[2]包丽娟,农金花,覃海英.崇左市边境地区儿童免疫规划疫苗预防接种现况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17,44(5):819-822.

[3]郑坚.南宁地区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现况调查[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8,34(1):50-52.

[4]徐一文,陈怡平,王连华,等.浙江省台州市2017年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数据分析[J].疾病监测,2019,34(1):84-88.

[5]张志兰,陶长余.基于“互联网+”时代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精准管理举措及其效果评价[J].医学动物防制,2017,34(6):123-124.

[6]潘兴强,方挺,马瑞,等.宁波市本地儿童与流动儿童家长第二类疫苗预防接种知识调查[J].预防医学,2017,29(12):1284-1286.

[7]马国珍,莫蓓蓉,姜鹏君,等.改进健康教育方式对促进社区流动儿童及时接种疫苗的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7,52(1):87-92.

[8]林少杰,刘渠,张诗军,等.利用大数据平台的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模式的效果评估[J].现代预防医学,2017,44(3):459-461.

猜你喜欢
流动儿童
上海市宜川街道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现况与分析
流动儿童社区教育模式的研究
关于流动儿童融入体育课堂的研究
对流动儿童竖笛校本教材内容选择的思考
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文献综述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
浅析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方式
我的关怀德育梦
流动儿童更需要关爱
流动儿童良好英语学习习惯培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