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利华
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为学生推荐有效的读物,优化教学设计,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语言素养的提升。小學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尚未形成,他们的判断认知能力不足,这个阶段是他们性格塑造的重要时期,教师要借助于课外阅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互联网的普及使网络文化得到迅速发展,在网络小说中也出现了一些粗制滥造的内容,他们打着玄幻、青春校园等旗号,对小学生敏感的心灵产生一定的冲击。教师要为学生推荐合适的读物,增添学习的乐趣,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
一、教学延展,了解作品
优秀的读物能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但是教师的推荐往往难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常被他们抛之脑后,教师要加强语文教学与课外阅读文本推荐的联系,学生对教材人物的生平、性格能有所了解,容易引发阅读兴趣,教师要加强课内外读物的联系,为学生拓展教学内容,向他们介绍作者的其他作品,以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他们的深度思考。如在学习《荷花》一文内容时,教者与学生交流作者叶圣陶的相关知识,为学生推荐《稻草人》《小白船》《旅行家》《古代英雄的石像》《线下》《火灾》等作品,让他们感受叶圣陶的作品风格。为深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故事发展的脉络,教师也可以根据节选内容阅读全篇内容,如在学习《景阳冈》一课内容后,可以推荐学生阅读《水浒传》,并从中选择有关武松的篇章,对武松的人物形象进行全面的了解。在学习《草船借箭》一文后,可以向学生推荐《三国演义》,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二、依托问题,深入阅读
很多同学在参与课外阅读时缺少方向感,不清楚自己应该阅读什么,思考什么。教师要借助问题引导,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明确的指向,让他们边读边思,能抓住文本的重点,掌握人文的情感,体会文章的主旨。如在阅读《复活》这篇作品时,教者可以提出问题:这部作品为什么取名为“复活”?是指人能死而复生吗?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深入阅读,从而能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图,不是指简单的肉体复活,而是思想的重生。教师提出问题能引发学生围绕问题去深入思考,能促进学生对作者的情感表达有深入的体悟。
三、读写相融,双效并收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是不分家的,学生能从优秀的读物中获得写作能力的提升,而且写作欲望又能反哺阅读,可以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要加强读写的融合,能提升学生的语言技能,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学生在课外阅读时,教师要激励学生大胆写作,写出自己的心得。在开展阅读主题会上,教师可以让学生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说出自己的阅读心得,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这样可以促进学生阅读兴趣的提升。学生在表达后,教师要针对其中的问题加以恰当地引导启发,以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提升。学生在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后,能发展阅读能力、提升学习自信。学生个体之间会存在学习能力、认知基础等方面的差异,教师要为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而向他们推荐读物。教师要给注意力易分散、理解能力不足的学生推荐一些趣味性强的读物,对于阅读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推荐一些名著作品,能拓展他们的知识视野,促进文学素养的提升。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他们读写能力的提升,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