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伟光
摘要:群文阅读是一种拓展性的阅读教学方式,它强调的是以一个主题为阅读重点,通过扩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大阅读量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主要阐述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内涵,探索教学思路。
关键词:小学语文 群文阅读 内涵及思路
群文阅读是一种新型的阅读教学理念,不同于传统单篇的阅读学习模式,它主要是将多个文章通过一定的形式串联起来,让这些文章拥有共同的议题,学生可以根据这个主题对这些文章进行自由阅读、欣赏和探讨,在比较、对比的过程中开阔学生的思维,同时也能够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丰富教学资源。群文阅读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的关联点,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也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因此教师需要深入研究群文阅读教学方式,把握群文阅读的内涵,引导学生通过科学的学习来提升语文教学水平。
一、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内涵和价值
(一)内涵
群文阅读不同于传统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单篇进行阅读学习的模式,而是将有关联性的文本组成一个阅读学习的组合,学生在一组一组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分析多种材料之间的关联性,也可以通过阅读对比实现阅读能力的提升。群文阅读需要围绕确定的议题选择合适的文本材料,而且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占据了主要的位置。通常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教材单元的话题来选择四五篇文章,引导学生通过设计科学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真正发挥群文阅读学习的价值。
(二)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求学生在阅读文本时要拥有不同的见解和思考,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拥有多样化的观点,并且要促进学生多角度地探索文本。而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的多元化思想碰撞,为学生提供对话的平台,促进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文本的意义进行重构,并且能够形成自己的见解。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更加强调学生对同类型文本理解的多元性,在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时,也要让他们在交流的过程中去包容不同的看法,真正实现个性化解读,促进学生阅读思维的提升。因此群文阅读教学方式实际上是通过多篇文章的对比阅读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多元解读的机会,也更加重视学生的自我见解,强调了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位置,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其次,群文阅读学习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知识储存,在群文阅读中,教师根据课本文章的内容构建一条线索,学生可以根据明确的主题来拓展阅读范围,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文化涵养。最后,开展群文阅读教学也可以让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手段,明确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位置,还能够提高教师的讲课设计能力。群文阅读需要教师深入研究课本内容,根据学习需求确定主题后选择合适的课文,这也能够为语文教学工作带来更多自主教学的机会,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思路
(一)以学生为主体,加强问题引导
群文阅读教学需要以学生为主体来开展课堂,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的阅读思维模式。因此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时,无论是选择文章,还是确认阅读的主题,都要先关注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实际情况,将学生的兴趣和教育需求结合起来,真正促进学生主动投入到阅读学习中。其次,群文阅读不仅仅需要以课本教材为中心,还需要在确认相关的主题之后,选择合适的相关课外阅读材料来丰富阅读的内容,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最后,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利用有效的问题来促进学生实现深入思考,利用问题引导的方式提高阅读的效率,发挥群文阅读的价值。比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文《穷人》《桥》《在柏林》时,教师可以创建这样一个主题:人性的温暖和善良,先让学生对所有的文章进行通篇阅读,并且找到每篇文章中表达人性温暖和善良的内容。然后教师还可以出示一些文章,例如《金色的鱼钩》等,并且可以以《穷人》为例进行提问引导:从文章中,你感受到桑娜一家的生活有什么特点?为什么桑娜家这么穷,她还要收养两个孤儿呢?文章主要表现了主人公哪些优点?表达的方式有哪些?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这些问题的角度,以同样的方式分析其他文本的内涵,从人物关系描写、人物性格描写、人物形象描写、人物语言心理动作行为描写等各种角度深入理解文本的共同点,多维度去解读文本,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
(二)加强合作探讨,创新阅读教学模式
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为目标来设计开放性的课堂,支持学生多元化的思维和想法,给小学生智力思维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因此在课堂上,教师需要给学生构建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创建有利于师生和生生交流的环境,以促进学生能够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見,也能够让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优化教学设计。文学本身就是一种开放性的艺术学科,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传统标准式的阅读答案不仅会限制学生的思维,还会降低他们的阅读兴趣,不利于学生实现有效成长。因此教师要创新阅读教学模式,利用小组合作探讨的方式去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探索交流中提高阅读能力。比如在学习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和《红楼春趣》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本单元的课文进行预习,了解每篇文章的出处,并且了解四大名著的内容、背景等,让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课堂的内容。然后学生在小组内对每篇文章难以理解的词句进行标注、查阅,找到重难点,这样可以缩短教师的讲解时间,让阅读教学更加高效。最后可以让学生自由总结阅读名著的方式,引导他们在自主交流之后提炼文章的内容,找到科学的阅读学习方法。
(三)加强课后反思,培养阅读习惯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作者以及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建有效的对话环境,促进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通过对课后的反思和总结了解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从而帮助教师不断改进群文阅读教学的方案,也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在学习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人民服务》《金色的鱼钩》这些课文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所有文本信息进行整理和复习,例如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展现文本内容、事件、人物等,标注自己没有弄懂的知识点,以此来推动学生再次进行深入思考,加强理解和认知,以此提升阅读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充分发挥群文阅读的教学价值还需要教师深入探索和研究,在方式和理念上不断创新,以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对文章内容进行品读。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合理地选择文章,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阅读的习惯,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的能力,不断研究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应用方法,运用更加科学有效的方式来增强课堂学习的效率,提升小学生的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姝虹.浅论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7(15):140141.
[2]马元平.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