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琳琳
【关键词】医疗新闻;权威发布;融媒体;人文关怀
一、“深化”热点,探究破解行业问题之道
个人的生老病死与医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每一个与医疗相关的事件或政策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每个人。
作为一名医疗卫生行业的跑口记者,既是新时代的参与者,也是新时代的记录者。哪有社会热点问题、哪有新政策要落地实施、哪有医改新动向新成果……必须第一时间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四力”并用,用干货满满的作品来回应社会关切。
例如,记者在一线采访的过程中发现,当下“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路”成了各家医院信息化改革的目标,越来越多的医疗服务项目从线下走向线上,而面对日益发达的智慧医疗,老年人却并没有享受到互联网发展的“红利”,相反,便捷的信息服务在不少老人那儿却变成“数字鸿沟”,老年人就医有哪些困难?老年群体如何才能享受高质量医疗服务?
发现新闻只是开始,如何更好地将新闻做得接地气,对记者来说是种考验。新媒体平台用怎样的画面和语言去呈现?纸媒的深度报道从哪些方面去挖掘?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连续走访多家省级大型医院、社区医院调研,查阅相关政策,联系相关专家等。新媒体作品《数字鸿沟下丨我们去医院看了看……》在安徽日报微信端、客户端等发布,《老年人“就医难”如何破解》长篇深度报道在安徽日报报纸端“热点透视”栏目刊发。
作品甫一推出,便引发社会强烈共鸣,引起广泛讨论。稿件发表不久,省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切实做好老年人就医便利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解决老年人就医难等问题。同时,该稿件也为省卫生健康委等八个部门联合出台安徽省第一个关于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指导性文件——《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新闻是时代精神的写照,新闻作品承载着反映时代某个面向的责任,从策划到见诸受众,当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值得注意的是,医疗新闻牵涉千家万户,追踪调查热点固然是新闻工作者的自觉和担当,但在采写的过程中务必要坚守新闻工作者的原则,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多线作战”确保新闻线索真实可靠;坚守新闻伦理,保持作为观察者、记录者的清醒与公正的那份底色。
同时,记者既要脚踏实地,又要仰望星空。上至国家、省市出台的相关政策,下至医疗机构和百姓的需求,行业记者务必做到深入了解,才能保持新闻敏感性。
多年来,安徽作为全国医改的“排头兵”,在医联体建设、分级诊疗等方面持续探索,从先行先试基层医改到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再到率先启动省级深化医改综合试点,医改十多年来,每一个政策的落地、推进,技术的革新都对老百姓的医疗健康有着重要影响。记者聚焦安徽医改取得哪些新突破?是否有可供其他地区参考的经验之举?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完善?
《远程医疗:零距离共享“云”资源》《综合医改再探新路》《织牢基层卫生网 提升群众获得感》《让中医药全方位全周期保障健康》《分级诊疗,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一篇篇接地气、冒热气的安徽医改深度报道刊发于《安徽日报》,将具有参考价值的地方典型经验、发展过程中凸显的问题、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等,多维立体呈现医改新动向,探讨破解医改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
二、“软化”科普,去伪存真传播健康知识
现如今,健康养生成为许多老百姓的共识,大多数人抱着一颗热切求知的心,从报纸、新媒体等平台获取健康知识。而现实往往并不如人所愿,传统媒体信息载量有所限制,大数据抓取、推送的新媒体作品海量呈现,让人眼花缭乱,难以选择倒是其次,让人头痛的是内容无法考证孰真孰假,一不小心就可能“误入歧途”。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因为疫情防控,老百姓大多宅在家,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线上求医问药。“大蒜搭配好,疾病都赶跑”“生姜加一物,疾病都让路”……诸如此类的医疗科普短视频收割“粉丝”无数,而无医疗专业知识储备的受众,无法辨别其中真假,也给医疗行业带来不良影响。疫情期间,还有不少因为酒精或消毒液使用不当发生的悲剧性新闻时常见诸媒体。
当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受到威胁时,广大群众对权威信息的需求尤为迫切。防疫神器、防疫偏方等在社交平台的广泛流传,让群众陷入焦虑,甚至丧失理性选择的能力,不少群众转向公信力强的主流媒体。而如何占领舆论高地,做好科普知识的权威发布则成了主流媒体记者的必修课。
在美国学者罗杰看来,健康传播是一种将医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大众易读的健康知识,并通过态度和行为的改变,以降低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有效提高一个社区或国家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准为目的的行为。[1]
例如,去年疫情暴发之初,面对老百姓普遍关注的问题,安徽日报平台开设“防疫有疑问 党媒帮解答”专栏,及时推出《过度消毒不可取!》《密切接触者家庭如何正确使用“84”消毒液?》《乱戴口罩,你可能比不戴口罩的人更不安全》等稿件;在短视频平台推出系列短视频科普作品,有利于消除虚假新聞、谣言带来的社会恐慌,减轻受众焦虑,做到权威发声,在去伪存真中传播健康知识。
众所周知,医疗是一套系统的科学,知识的专业性极强,而现实生活中,从医疗行业的跑口记者到阅读作品的受众,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接受过医疗相关的专业教育。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在面对专业性强的科普素材,如何将它烹饪为一道老少咸宜的“佳肴”,将晦涩难懂的医学词汇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做到实用性与可读性并存,对记者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例如,2021年5月14日《安徽日报》刊发的稿件《答好“视力保护”这道题》,就《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近视防控卫生要求》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发布,回应社会关切。稿件涉及的医学相关概念颇多,记者邀请专家对专业概念进行“转化”“软化”,力图让受众群体,尤其是儿童青少年家长群体读得懂。
其实,行业记者若要挖好健康科普这座“富矿”,首当其冲应提升自己的医学素养,不求“高、精、尖”,但求具备基本的医学常识,不至于在采访或写作的过程当中犯低级错误。再者,对医疗新闻尽量做到有闻必录,与医学专家建立联系,平日遇到问题多学多问,稿件面向公众之前请相关专家把关,把握医疗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三、“暖化”故事,传递人文关怀
新闻媒体面向公众的独特属性,注定了它与生俱来的 “人文关怀”气质。承载着人文关怀的新闻作品,它是活泼的、有生命力的,它能走进受众的心里,它能温暖需要关怀的群体,它还能激发社会正能量。
《安徽日报》2020年2月18日刊发的稿件《“这时候我必须上!”——安徽支援武汉医疗队的故事》,通过对三位驰援武汉的安徽医务工作者日常工作生活的描写,展现安徽援鄂医疗队的医务工作者挺身而出、无私奉献的家国情怀。《抗疫一线党旗红》《“没想起来今天是元宵节”》《向险而行的“铿锵玫瑰”——记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女医护工作者》……安徽援鄂医疗队的感人故事陆续刊发在安徽日报报纸端和新媒体端,让医生群体在受众心目中的形象更有血有肉、更显得可爱,有网友直呼“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得主曾说过,用故事化手法写新闻,就是采用对话、描写和场景设置等,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凸显事件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的故事。
不可否认,有人为了让新闻博人眼球,从标题到内容都充斥着对事实夸大、充满想象的故事情节,不惜暴露患者隐私,更有甚者还会出现语言歧视。
作为新闻工作者,保护好采访对象是对他人最基本的尊重。如今,互联网信息“跑”得飞快,一旦采访对象的隐私没有处理好便会给他带来困扰。而有时候即便隐去真实姓名,也会有人根据零散的信息拼凑出患者的信息,加之網络信息发酵速度之快,想要补救可能也为是已晚。
譬如去年12月8日,四川成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0岁的赵某轨迹在网上公开,随即赵某的个人隐私信息在网络平台上被转发,网民对疫情的焦虑转嫁至该名患者身上,患者无辜遭受网络暴力,给赵某及其亲友的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联合国前艾滋病项目执行官彼得·派特曾经说过:“当涉及艾滋病时,记者的影响比医生的影响更大。”
从艾滋病到一些特殊群体,记者如果没有充满人文关怀,忽视特殊群体的社会处境,无法体会特殊群体的心路历程,会让本就处于弱势境地的群体雪上加霜。
事实上,我国法律对媒体禁止使用歧视残疾人的词语有着明文规定。《残疾人保障法》第一章第三条规定:禁止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或者其他方式贬低损害残疾人人格。
《安徽日报》2021年4月6日刊发的稿件——《为“星星的孩子”打开心灵的窗户》,该篇通讯中患者及患者家人均以化名出现。稿件不仅有对“星星的孩子”患病原因的梳理与分析,还有对这一群体需要关注的呼吁,以期引导全社会加大对“星星的孩子”的关注力度,试图转变公众对这一群体的刻板印象。
诚然,新闻可以“暖”,但没有必要为了追求“暖”新闻而乱煽情,与此同时,记者更应当避免无意识的冷漠和无知给特殊群体带去伤害。行业记者在日常工作中,需“内修外炼”——让内心更有爱,让笔触更勤快,久久为功,方能写出暖人心、传得开的佳作。
参考文献:
[1]程曼丽,乔云霞主编. 新闻传播学辞典[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2:24.
[2]陈婷.关于新闻记者人文关怀的思考[J].西部广播电视,2016(17):156-156.
(作者单位:安徽日报社)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