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艳,孙心铨,李艳,李静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AION)是一组损伤视神经、致盲性较强的眼科疾病,临床并非少见。AION 根据致病原因可分为炎症性和非炎症性,目前临床对各种类型AION 发病机制尚不是完全清楚,对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案等认识也不完全统一[1-2]。本研究通过临床病例的回顾旨在分析不同发病阶段AION 的视盘周神经纤维(peripapillary 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pRNFL)、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复合体(macular ganglion cell complex,mGCC)及其视力、视野的改变,来进一步了解AION 的临床发病过程和发病机制。目前只有少量文献[3-8]是相关的实验性或临床文献报道,指出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spectral 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SD-OCT)中的mGCC 厚度改变在神经眼科的应用价值,对视交叉、视放射、视皮质疾病的定位具有指导作用。本文应用SD-OCT 检查AION患者不同病程阶段的pRNFL 和mGCC 厚度变化,并与视野对照,证实pRNFL 和mGCC 在AION 的临床应用价值,旨在进一步了解AION 的发病机制。
收集2015 年12 月—2017 年12 月北京爱尔英智眼科医院的诊断为AION 患者17 例(17 只眼),设为观察组。其中,男9 例(9 只眼),女8 例(8 只眼),平均年龄(56.73±10.47)岁。纳入同一时期经门诊筛查为正常眼的受试者17 例(17 只眼),均以右眼纳入研究,设为对照组。其中男10 例(10 只眼),女7 例(7 只眼),平均年龄(54.64±10.01)岁。2 组在性别、年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1诊断标准 符合《我国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15)》[9]中AION 的相关标准:(1)突然出现视野缺损和(或)无痛性视力下降;(2)视野检查示与生理盲点相连的绕过中心注视点的象限性视野缺损;(3)局限性或弥漫性的视乳头水肿,可伴有周围线状出血;(4)存在相对性传入瞳孔功能障碍和(或)视觉诱发点位异常;(5)有全身或眼局部的危险因素;(6)除外其他的视神经病变。
分期标准[9]:并根据AION 的发病时间和临床表现,将病程分为3 个阶段。<3 周为早期,3 周≤中期≤3 个月,晚期>3 个月。
1.2.2纳入标准(1)第一诊断为AION;(2)病例资料保存齐全,且通过专家再次回顾诊断为AION;(3)病例的首诊时间为病程早期;(4)随诊时间>6 个月。
1.2.3排除标准(1)因青光眼、颅内疾病、外伤、遗传、中毒性损害等明确因素导致的视神经损伤患者;(2)合并眼部其他严重影响视力疾病(包括角膜病、重度晶状体混浊、黄斑变性和其他明确的视网膜疾病);(3)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0.1,眼轴>26 mm 或<21 mm,且屈光度<-6.00 D或>+3.00 D 范围内。
查找所有受试者的初诊及复诊资料并进行整理,记录其性别、年龄、病史、BCVA、视野平均缺损值(mean defect,MD)、pRNFL 厚度和mGCC 厚度。对照组不予任何干预,观察组根据《我国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 及目前的文献证据[9-10],在病程早期开始给予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方法,由同一位主任医师进行治疗糖皮质,并记录观察组患者病情早、中、晚期时各指标的数据。将以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将观察组患眼的视野灰度图与pRNFL 和mGCC 地形图及其病损概率分析图进行形态比对分析。
观察组治疗方法:给予强的松片80 mg 每日1 次口服,共用2 周,之后每5 d 递减10 mg,减至40 mg时,持续用药到视盘水肿消退,然后每5 d 递减5 mg 直至停药。
观察组分别在病程的早、中、晚期治疗之前行下列检查,对照组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检查。
1.4.1BCVA 2 组均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测视力,并根据电脑验光结果测得矫正视力,数据经LogMAR 转化后进行统计分析。
1.4.2MD 采用的是Zeiss Humphrey 740HFAII 视野分析仪30-2 标准程序检查,同时保存视野灰度图。
1.4.3pRNFL 和mGCC 厚度 采用SD-OCT(日本,型号:3D-OCT1000 MARKII)进行视盘周环形pRNFL 扫描和黄斑区mGCC 的扫描。其中视盘扫描模式即环形扫描盘周直径3.46 mm 处的神经纤维层,同时保存pRNFL 厚度地形图及其临床有意义病损概率分析图,获取视盘周上、下、鼻、颞方位的pRNFL 厚度,将pRNFL 平均厚度并纳入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分析。mGCC 扫描模式是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显示黄斑区6 mm×6 mm 范围内mGCC 测量结果,同时保存mGCC 厚度地形图及其病损概率分析图,将mGCC 平均厚度纳入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与对照组比较,早、中、晚期较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早期=-5.954,P=0.000;t中期=-3.534,P=0.001;t晚期=-3.241,P=0.003)。与早期比较,中期和晚期视力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中期=-2.419,P=0.021;t晚期=-2.712,P=0.011)。与中期比较,晚期变化不明显(t=-0.293,P=0.771)(表1)。
表1 2 组各指标比较(,n=17)
表1 2 组各指标比较(,n=17)
注:# 与对照组相比,P<0.05;* 与观察组早期相比,P<0.05;&与观察组中期相比,P<0.05
2.2.1MD 与对照组比较,早、中、晚期绝对值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早期=-11.045,t中期=-8.012,t晚期=-6.341,均P=0.000)。与早期比较,中期和晚期视野MD 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中期=-2.983,P=0.005;t晚期=-4.625,P=0.000)。与中期比较,晚期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43,P=0.110)(表1)。
2.2.2视野形态特点 观察组中,典型AION 视野缺损(15 只眼)占比88.24%:与生理盲点相连的上方扇形缺损5 只眼、水平缺损3 只眼、象限性缺损3只眼;与生理盲点相连的下方的扇形缺损2 只眼、水平缺损1 只眼、象限性视野缺损1 只眼。其他类型缺损(2 只眼)占比11.76%:弥漫性缺损1 只眼;周边局限缺损1 只眼。
2.3.1pRNFL 厚度 与对照组比较,早期变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99,P=0.000);中期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84,P=0.439);晚期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7,P=0.036)。与早期比较,中期、晚期厚度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中期=-3.714,P=0.001;t晚期=-6.618,P=0.000)。与中期比较,晚期厚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6,P=0.035)(表1、图1)。
图1 观察组早、中、晚期病程pRNFL 和mGCC 厚度折线图
2.3.2mGCC 厚度 与对照组比较,早期厚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85,P=0.000);中、晚期厚度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中期=-2.209,P=0.034;t晚期=-2.806,P=0.008)。与早期比较,中、晚期厚度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中期=-6.095,t晚期=-6.632,均P=0.000)。与中期比较,晚期厚度变化不明显(t=-0.630,P=0.533)(表1,图1)。
2.3.3SD-OCT 地形图及病损概率图与视野灰度图的相关性 观察组的早期,视野形态改变与mGCC和pRNFL 的厚度改变不一致;中期的视野形态改变与mGCC 萎缩改变基本一致,但与中期pRNFL 的改变不完全一致;晚期的视野形态改变与mGCC 和pRNFL 的萎缩性改变形态一致(图2)。
图2 观察组某患者不同时期的SD-OCT 图像和视野图像。2A、2G 和2M 分别为早期、中期和晚期的视盘像;2B、2H 和2N 分别为早期、中期和晚期的pRNFL 地形图;2C、2I 和2O 分别为早期、中期和晚期的pRNFL 病损概率图;2D、2J 和2P 分别为早期、中期和晚期的mGCC 地形图;2E、2K 和2Q 分别为早期、中期和晚期的mGCC 病损概率图;2F、2L 和2R 分别为早期、中期和晚期的视野灰度图
AION 是神经节细胞轴突的疾病,轴突损伤是原发病变的主体部位,神经节细胞胞体的肿胀是继发于轴突的病变。一旦轴突损伤、轴浆流动受阻,神经节细胞胞体肿胀,随着时间的延长,神经节细胞胞体继而发生变性凋亡、萎缩变薄,而相应无功能肿胀的轴突随后相继萎缩变薄。
本文通过结合AION 的病程分析其视力、视野MD 和SD-OCT 的mGCC 和pRNFL 的变化情况,在AION 病程的早期患者的视力和/或视野出现异常,视盘和pRNFL 水肿增厚显著,mGCC 的厚度处于增厚阶段。进入病程中期,随着此阶段的致病原因解除或视神经水肿缓解,pRNFL 水肿程度减轻,mGCC 的厚度也出现相应的下降且较正常厚度变薄,此病程期患者的视力和(或)视野出现明显改善,这可能与部分神经节细胞的功能部分恢复有关。在病程晚期,pRFNL 厚度继续下降并开始出现萎缩,pRFNL 萎缩晚于mGCC 的萎缩改变,而mGCC 厚度较中期无明显变化、处于相对稳定的萎缩状态,且此阶段患者视力和(或)视野较中期无明显改善、处于相对稳定阶段。在Johannes 等[11]的研究中,对急性AION 临床病例20 例(20 只眼)在1 个月的时间点也观察到mGCC 出现萎缩,且通过相关分析得出mGCC 萎缩与视力和视野相关,证实了mGCC 在AION 的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
SD-OCT 检查是一种客观的、非侵入性的、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客观检查方法。在本文的研究中观察到在AION 的病程发展的不同时期的视野和SD-OCT 的mGCC 的变化规律,对AION 的发病过程及其发病机制有进一步的理解。病程早期pRNFL厚度不同程度的明显高于正常范围,mGCC 平均厚度也高于正常,早期视野改变与mGCC 和pRNFL 的改变不相吻合。病程中期mGCC 的厚度出现部分萎缩变薄,pRNFL 厚度较早期有所降低,此时期的视野改变与mGCC 萎缩改变形态相符。病程晚期pRNFL 较中期继续下降,而mGCC 厚度较中期比较无明显下降,此期的视野改变与pRNFL 和mGCC 的萎缩形态均相符。因此,从AION 的病程来看,SDOCT 显示的mGCC 萎缩变化较pRNFL 早出现,且mGCC 厚度及地形图在AION 中、晚期病程的萎缩程度无明显变化,因此,说明mGCC 能更早的反应AION 的视野损伤情况,且更为客观、稳定的反应了AION 的视野损伤的变化情况。临床中对于视功能损伤严重或视野检查配合程度低的患者采用SDOCT 进行mGCC 测量是一个较好的评估视野损伤的方法。
应用SD-OCT 客观反映AION 病程变化中的pRNFL 和mGCC 厚度改变变化,AION 早期pRNFL和mGCC 肿胀增厚;中期mGCC 出现萎缩变薄;晚期出现的pRNFL 和mGCC 的一致性的萎缩。AION的临床病程中除了早期外,mGCC 的改变与相应阶段的视野改变相互吻合。通过本研究也发现,mGCC的萎缩性改变是早于pRNFL 萎缩性改变的,且在病程的晚期变化较小,因此mGCC 的厚度比pRNFL 的厚度更适用于早期检测AION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丢失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