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旭洁
“西洋”是中国古代对今东南亚马来群岛、马来半岛和印度洋沿岸印度、斯里兰卡、阿拉伯半岛以及东非等地的统称。历史上,人们将从中国经海路前往这些地方的旅程称为“下西洋”。文献记载与学术研究均表明,“下西洋”之事肇始于秦汉,发展于隋唐,全盛于宋明,其中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首推郑和下西洋。郑和奉旨七下西洋,不仅加强了中国与西洋各国的联系,也开拓了中国人的视野,传播了中华文化,迄今为止仍为人津津乐道。不过,查诸史籍,郑和却并不是历史上第一个下西洋的官使,早于郑和六百余年,同样有一位身肩朝命、远涉重洋的使者,不仅首次从海路达成唐朝与史称大食的阿拉伯地区的官方联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此间的历史进程,他就是唐朝的杨良瑶。
杨良瑶,字良瑶,唐京兆云阳人(今陕西泾阳),其先本弘农人(今陕西华阴),曾祖时因功被唐赐业京兆云阳,遂入籍京兆。杨良瑶少时即以“节义为志行”而闻名乡里,及长又以“忠勇为己任”而著称于世,但奈于家道中落無以出仕,不得已入宫为宦。他入宫后谨言慎行,先后侍从肃宗、代宗、德宗、顺宗四帝,皆因忠诚可靠而深获信任。
代宗永泰年间(765-766),河东慈、隰等地胡人作乱,逼胁州县,百姓震恐,社会不宁。时安史之乱甫定,唐朝国力困窘,无力镇压,遂命刘崇进为正使、杨良瑶为副使前往招抚。未料临行之际,正使崇进却因惧叛军之威而迁延不敢进,良瑶乃慨然轻谒叛军营中,陈说利害,据理力争,最终成功说服叛军止兵息武接受招抚,避免了一场无谓的兵燹之灾。他也因此官升文林郎、行内侍省掖庭局监。
大历八年(773),杨良瑶奉命赴广州公干,途中遭逢循州刺史哥舒晃叛乱。叛军素闻良瑶之名遂扣之欲为己用,但他面对叛军百般威逼利诱,却始终屹然不动,拒不从命,直至两年后唐军平定叛乱方得以获释。经此一事,杨良瑶忠贞之名愈彰,并晋官为宫闱令。
建中四年(783),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乱,德宗调泾原驻军前往平叛。不料泾原将士行至长安,却以待遇不公为由发动兵变,并攻破大明宫丹凤门。德宗被迫仓促西走奉天(今陕西省乾县)以避其难,史称“泾原兵变”。由于事发突然,随德宗避难者仅“皇太子、韦淑妃、唐安公主、亲王、贵妃及信任的宦官百余人”,杨良瑶亦在此列。
叛军攻陷长安后,推举朱?为首领,发兵将德宗围困在奉天城中,攻城甚急。守城唐军兵微将寡,供给困难。疲于应付,形势一度危急,甚至出现“贼射百张弩于上前三步而下,上大惊”的紧急状况。但杨良瑶始终忠心扈从德宗左右,护其安全,勤劳匪躬,因此深受德宗信任。
为平定叛乱,德宗决定向宿敌吐蕃请求援兵,“许成功以伊西、北庭与之”。杨良瑶因胆识过人奉命出使,晓之以利害,成功劝说吐蕃出兵。兴元元年(784)吐蕃派援兵与唐会于奉天,击溃朱?叛军于武亭山,不久天下各路勤王军赶到,奉天之难得以成功解决。杨良瑶也因出使之功被升为内侍省内给事,加朝散大夫。
朱之乱平息不久,吐蕃要求唐朝践诺予地。朝廷考虑到安西、北庭在控制西域地区以及维持国家稳定方面的重要性,并不打算出让土地,故以吐蕃并未到达京师为由,借“功虽未立,其义可嘉”的假托只满足吐蕃对于彩帛一万匹的需求。吐蕃极为恼火,决心报复,遂“大举寇泾、陇、、宁,掠人畜,芟禾稼,西鄙骚然”。
面对吐蕃的连番进扰,德宗决定采纳宰相李泌“北和回纥,南通云南(南诏),西结大食、天竺,以困吐蕃”之策。鉴于大食、天竺与唐朝相距甚远,且以吐蕃相隔,陆路不通,因此与之联系必由海路。但大海波涛汹涌,过于凶险,路途未卜,大家莫敢进。经过朝廷内部反复考量,杨良瑶因其经历及表现被选为国使,肩负联系大食缓解唐朝压力这一重要使命,携带国信和诏书正式出使大食。
贞元元年(785),杨良瑶使团从长安出发抵达广州,于广州舍陆登舟。面对漫漫海路人们惴惴不安,但他“无惮险之容,懔然有必济之色,剪发祭波,指日誓众,义激左右,忠感鬼神”,极大地鼓舞了使团泛舟西行的士气。杨良瑶出使的具体路线文献并无记录,仅表述“黑夜则神灯表路,白昼乃仙兽前驱”。但唐相贾耽与杨良瑶生活于同时期,并在《皇华四达记》中记载过著名的“广州通夷海道”:沿广州东南海行,二百里至屯门山(今香港附近),西行经九州石、象石(今海南省附近),又经门毒国、古笪国等(今越南东南沿海),到达海硖(即马六甲海峡),北为罗越国,南为佛逝国,继续西行到达诃陵国(今印尼爪哇岛),再行几日到达婆露国(今苏门答腊岛),绕过狮子国(斯里兰卡)到达印度半岛,最后经波斯湾和陆行到达大食首都巴格达。目前研究者大多认为,这条路线很可能就是杨良瑶所行之路。
由于史料阙载,杨良瑶抵达大食之后的事迹已不得其详,不过从“播皇风于异俗,被声教于无垠,往返如期,成命不坠”的记载来看,他应该很好地完成了使命。文献也表明贞元中,也就是杨良瑶出使之后,大食与吐蕃成为劲敌,出现了“蕃兵大半西御大食”的局面。这样一来,大食的出兵相助分散了蕃兵的焦点,极大地缓解了唐朝的边防压力,由此赢得了政治经济的恢复发展空间,这一点杨良瑶功不可没。因此,贞元四年六月,杨良瑶转中大夫,七月又被封为弘农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恩宠优渥。
贞元十五年(799),杨良瑶从大食返回后不久,淮西生乱,此时杨良瑶虽已过花甲之年,仍布线行针镇压叛乱,后因平叛有功,贞元二十一年(805),即以本官领右三军僻仗。
永贞元年(805),德宗去世,顺宗即位,此时杨良瑶作为四朝元老,以年老体衰恳请致仕还乡。次年,杨良瑶终于其家中,享年七十一岁,“皇上轸悼,士庶同悲”。
杨良瑶一生波澜起伏,却或因其宦官身份事迹被历史遗忘。直到1984年4月,陕西省泾阳县扫宋乡大、小杨户村附近出土了一合名为《唐故杨府君神道之碑》的神道碑,当今的人们才了解早在唐朝杨良瑶不远万里跋涉至大食,邀其共击吐蕃的经历。如今神道碑静静地伫立在泾阳县博物馆,似在诉说着杨良瑶这段传奇的历史。
杨良瑶的出使不仅政治上与阿拉伯地区取得了联系,也带动了经济的发展,海上丝绸之路因此更加繁荣。史籍记载贞元年间,“诸蕃君长,远慕皇风,宝舶荐臻,倍于恒数,到贞元末年,蕃国岁来互市,奇珠、?瑁、异香、文犀,皆浮海舶以来”,海上丝绸之路成为联系不同地区文明的桥梁。杨良瑶出使大食,使人们对唐朝统治范围以外的世界认识更加清晰,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杨良瑶也因而成为当之无愧的泛舟西洋第一使。
(作者: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邮编71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