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燕霞
唐德宗时期(779—805年)是唐蕃频繁交往的一个阶段。唐德宗初期采取“亲吐蕃远回纥”的策略,希望以德感化吐蕃,换取国家安定;后期采取宰相李泌的建议“联回抗蕃”。文章叙述唐德宗时期唐蕃之间的交往,分析唐蕃关系的变化及其原因,并对唐蕃关系发展的特点进行论述。
一、唐德宗时期的唐蕃交往
唐德宗时期是唐朝历史上的特殊时期,安史之乱后刚刚得以喘息的唐朝,仍然面临严重的内忧外患。吐蕃乘势蚕食唐朝疆域,在唐蕃交往中,唐朝往往处于不利地位。
(一)唐蕃之间的战争
唐德宗时期,唐朝对吐蕃的外交政策以贞元三年(787年)宰相李泌提出“北和回纥,南通云南,西结大食、天竺”来抵御吐蕃的政策为分界线,此前唐蕃之间的冲突较少。唐代宗大历十四年(779年),吐蕃联合南诏发兵10万攻蜀地,在唐朝的抗击下,吐蕃、南诏损失近10万大军。唐德宗贞元二年(786年)八月,吐蕃侵扰泾、陇、邠、宁州,西平郡王李晟击退吐蕃;十一月吐蕃攻陷盐州;十二月攻陷夏州、银州。唐德宗贞元三年(787年)以后战争较多。继贞元三年吐蕃攻陷华亭及连云堡后,贞元四年(788年)三月,吐蕃3万余骑寇泾、邠等州,焚毁庐舍、大掠人畜。贞元五年(789年)十月,韦皋与吐蕃军在台登谷大战,并收复嶲州。贞元八年(792年),吐蕃入侵灵州,破坏水渠、营田;六月,吐蕃攻泾州,掳掠田军千余人;九月,剑南节度使韦皋在维州攻破吐蕃,俘获吐蕃大将论赞热。贞元十三年(797年)六月,嶲州刺史击败吐蕃。贞元十七年(801年)七月,吐蕃寇盐州、攻陷麟州,掳掠當地居民及党项部落等。
(二)唐蕃之间的结盟及和平往来
同样以贞元三年为界,此前的唐蕃结盟带来了一定的安定局面。平凉会盟破产后,唐蕃基本再没有实质上的结盟。唐代宗大历十四年(唐德宗即位后)、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太常少卿韦伦两次出使吐蕃,归还之前滞留唐朝的吐蕃俘虏,吐蕃以礼待之,并遣使随韦伦入贡。建中二年(781年),殿中少监崔汉衡出使吐蕃,应吐蕃要求,唐德宗为其修改敕书、境土。建中四年(783年),唐蕃清水会盟;朱泚之乱,唐遣使向吐蕃求助。贞元三年,唐蕃于平凉举行会盟,吐蕃尚结赞伏兵盟坛,唐朝60多名官员陷于吐蕃。平凉会盟本就是吐蕃的一次诈盟,此后唐德宗时期基本没有实质会盟,战争频繁。此时唐朝国力有所恢复,在与吐蕃的战争中,多次击败吐蕃。
(三)唐德宗时期的外交策略
唐德宗初即位,就主动向吐蕃示好,派遣韦伦两次出使吐蕃,并为其修改敕书、边界。唐德宗的这一行为“等于是对吐蕃放弃了天可汗唯我独尊的地位,承认吐蕃与唐朝为对等关系,以及放弃吐蕃历朝以来透过武力所占领的唐境”。在这一阶段,吐蕃虽与唐议和,却仍未放弃对唐用兵。当吐蕃反复无信及平凉劫盟事件后,唐德宗便放弃了与其结盟的想法,此后吐蕃多次请和,唐德宗皆不许。例如,唐德宗贞元三年,“吐蕃尚结赞遣五骑送崔汉衡归,上表求和……以‘有诏不纳吐蕃使者,受其表而却其人”。此时吐蕃势力正盛,在双方往来中处于主动地位,书中用吐蕃“求和”二字,可能并不符合当时双方的情势。但也可见唐德宗明确拒绝吐蕃使臣,维护国家利益的一面。
二、唐德宗时期唐蕃关系变化的原因
(一)因国情而变
唐德宗即位以后,立志扫清藩镇,无暇无力顾及边疆,以韦伦为太常少卿,出使吐蕃,并“悉集其俘五百人,各赐袭衣而遣之”,来缓和与吐蕃的关系。此前吐蕃曾多次向唐请和无果,此次唐德宗主动派遣使者出使吐蕃也确实得到了吐蕃的积极回应,“赞普即发使随伦入贡”。可见吐蕃迫切想要与唐朝议和的意愿。其后吐蕃反复无信,对唐乍服乍叛。
至贞元三年,经历平凉劫盟,唐德宗放弃结好吐蕃的想法。其在《褒恤吐蕃会使崔汉衡等制》中谈到初期结好吐蕃这一策略时道:“……朕以兵戈粗定,伤夷未瘳,务息战伐之谋,遂从通和之请。亦知戎丑,志在贪婪……此皆由朕之不明,致其至此。既无德于万众,亦有愧于四方。”唐德宗以“兵戈粗定”,不愿再战,与吐蕃通和,但也深知吐蕃本性,在此对自己姑息吐蕃这一策略忏悔。此后,唐德宗联合回纥,并逐渐驱散了附属于吐蕃的云南等政权。随着唐朝国力的逐渐恢复,唐蕃之间冲突不断,唐胜多败少。
(二)帝王自身因素
唐德宗对回纥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唐与吐蕃的关系。唐肃宗宝应元年(762年),唐德宗时为雍王,兼天下兵马元帅,与药子昂、韦少华等会和诸道兵及回纥,讨伐史朝义。到达陕州以后,雍王李适与僚属前往河北见回纥登里可汗,可汗以李适对其不拜舞而起冲突。《资治通鉴》中记载了双方争论的过程:“(药)子昂曰:‘雍王,天子长子,今为元帅。安有中国储君向外国可汗拜舞乎!且两宫在殡,不应舞蹈。车鼻遂引子昂、魏琚、韦少华、李进各鞭一百,以适年少未谙事,遣归营。琚、少华一夕而死。”这一事件便是司马光所谓的唐德宗“陕州之辱”,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唐德宗时期的唐蕃关系。
也有学者以唐代宗驾崩后派遣“中官梁文秀告哀于回纥,且修旧好”等史料认定:“德宗即位之初就放下与回纥的恩怨。”但在此后的实际事件中,明显可见唐德宗终是无法释怀,如李泌曾劝唐德宗联合回纥、云南、天竺、大食等国抵御吐蕃时,“上曰:‘三国当如卿言,至于回纥则不可……朕于卿言皆听之矣,至于回纥,宜待子孙;于朕之时,则固不可!(李)泌曰:‘岂非以陕州之耻邪!上曰:‘然。韦少华等以朕之故受辱而死,朕岂能忘之!”在此更明显可见,唐德宗对回纥一直怀恨在心。只因国家多难,无暇顾及,李泌又多次上言,德宗才于此采取了这一策略。唐德宗对回纥放下芥蒂,联合回纥,是导致唐蕃关系分裂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唐德宗对吐蕃态度转变的一大因素。
(三)唐蕃双方观念的转变
经过唐蕃长期往来,唐朝君臣对吐蕃及唐蕃之间的关系有了进一步了解,再加之唐代宗时期(762—779年)唐与回纥为其提供了借鉴。泾源兵变后,唐德宗曾派遣崔汉衡至吐蕃请出兵相助,吐蕃要求领兵大臣署名,才会出兵相助,李怀光不愿署名,提出引吐蕃平乱后有纵兵焚掠,人多求赏,胜则分功、败则图变三害。李怀光不愿吐蕃帮助平叛,自有其私心,或其与吐蕃也暗中往来,但其所陈述的三害,确是不可忽视的事实。且与吐蕃结盟,朝臣中本就存有争议,如贞元三年吐蕃请和时,“李晟曰:‘戎敌无信,不如击之。韩游瑰曰:‘吐蕃弱则求盟,强则入寇,今深入塞内而求盟,此必诈也!”可见,朝臣认为吐蕃反复无信,并不同意唐与吐蕃和盟。
唐蕃之间经过长期交往,双方都对彼此有了认知。吐蕃对唐朝侵犯土地,掠夺人口,毁坏水渠、营田等,是吐蕃已意识到农业与水利对唐朝军事的重要性,以入侵的方式来破坏农田与水利,阻碍唐朝农业发展。
三、唐蕃交往的特点
(一)不稳定性
唐蕃之间的战和关系不是绝对的,在讲和的同时又战争不断,可见唐蕃关系具有不稳定性。唐德宗时与吐蕃有两次较大结盟,即清水会盟与平凉会盟。清水会盟是唐蕃之间一次较大会盟,此次会盟达到了和平交往的目的,但维持时间有限,吐蕃便背弃盟约。此后的平凉结盟,更是吐蕃的一场骗局,唐蕃之间始终都没有建立稳固的盟友关系,彼此之间的短暂结盟具有不穩定性。
(二)季节性明显
秋季是吐蕃入侵的高发期,《旧唐书·吐蕃下》载:“吐蕃入寇,恒以秋冬,及春则多遇疾疫而退。”贞元四年五月,吐蕃入寇泾、邠、宁等州,这是少有的吐蕃选择在夏季入侵,但其所发军队大多为吐蕃掠夺的汉人。《新唐书》便有记载:“……及是得唐俘多厚给产,质其孥,故盛夏入边。”可见季节对吐蕃入侵有很大的限制,唐朝也了解吐蕃这一特点,为此设置了防秋兵。
(三)国家利益的差异性
吐蕃与唐朝所追求的国家利益不同,对于所要建立的国家观念差异很大。唐王朝希望建立大一统的国家,使周边民族政权皆臣服于自己;吐蕃入侵多是为了掠夺财物,希望使自己强大。唐朝追求政治利益,而吐蕃追求的多是经济利益。即使在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吐蕃攻克长安,也并无占据长安之心。唐蕃双方利益的差异性,是双方能够达成共识的重要原因,也是双方交往的一大特点。
四、结语
虽唐蕃之间战争不断,但和平友好仍然是双方的共同追求,双方在对待滞留的对方臣民方面,并没有一味地将其视为俘虏。唐代君臣虽将吐蕃视为敌国,但仍善待其人民,且在长期交往中,吐蕃人民已适应唐朝生活方式。平凉劫盟后陷入吐蕃的朝臣,吐蕃也以礼相待,在一定程度上为唐蕃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促进了汉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参考文献:
[1][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2]林冠群.唐朝君臣建构“吐蕃观”之研究(下)[J].中国藏学,2015(S1):88-109.
[3][清]董诰.全唐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贾发义,郭艺娇.“安内”与“攘外”:论唐德宗统治政策的转变[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5):32-40.
[5][后晋]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6][北宋]欧阳修.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作者单位 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