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罗思杰
我国2022届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1076万人,与2021年同比增加167万人。当前,全球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世界经济衰退,再加上人口结构转型、国内消费、投资、出口下滑等诸多因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大学生正面对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和就业挑战。各地各高校要认真学习和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六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会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从讲政治的高度、保民生的角度、促发展的要求、办教育的使命,充分认识做好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必要性,努力开创新时代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新局面。
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除了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可迁移技能外,探索分析大学生就业的内生动力也非常重要,可以直接促进学生就业的自我觉醒和个性发展,提升就业指导的成效,进一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缓解大学生就业困境,确保“稳就业”政策顺利推进。
内生动力又称“内驱力”,是行为机制的原动力。激发内生动力是指因组织内部生存发展需要而产生的自发动力,这种自发动力是事物主动作为的关键。有关研究认为,当心怀不平衡感时,人们为实现自我价值会激发体内的动力,进而不断探索成功的道路,这就是内生动力。
内驱力具有内隐性和持久性[1]。内隐性指内生动力这种动力是内在于人的自身,不能直接地表现于外部,而要通过人的行动所体现。持久性是指内生动力一旦生成就很难消退,因为它是自身积极认同的,且渗透着个人情感,而不是由外部作用强制而成的。当理想与现实存在巨大的差距时,人们就会产生焦虑并且有不平衡感,而当这种焦虑和不平衡感来自就业时,内心就会产生就业内生动力。
正所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内生动力对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性,就像一个人需要血液流通才能健康存活一样,大学毕业生的内生动力就如同是一个人的血液,健康的血液让人从内而外容光焕发,而亚健康的血液总让人一副愁容。大学毕业生可以从时政要闻、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汲取营养,从而有效培养就业的内生动力。
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中第三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决议。决议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高屋建瓴、总揽全局,内涵丰富、博大精深,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和指导性。决议从党的百年奋斗中总结出来的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的历史经验,既为我们做好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又对培育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内生动力、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高校就业指导水平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大学生就业不仅要“智高”,而且更要“志高”。广大青年肩负着历史使命,要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青年大学生要深刻认识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深刻领会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坚定不移地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锚定目标,砥砺奋进,意气风发走向新时代。青年大学生要认真学习《决议》,善于从以下六个方面汲取就业的内生动力。
《决议》指出,中国共产党自一九二一年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已经走过一百年光辉历程。党和人民百年奋斗,谱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2]。
在最近的大学生就业去向调查中发现,考公和考研仍然是就业首选,大学生在就业时热衷于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行业、国有企业等薪水高、工作稳定性强、认同感强的行业占很大比例,而自主创业和“三支一扶”、到基层、服务西部的比例相对比重较小。在面对人生选择和发展道路时,不忘初心、遵从内心,能引导我们做出决定,克服迷茫和困惑。大学生要学习“时代楷模”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学习黄文秀同志对党无限忠诚、对祖国无比热爱、对事业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立志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建功立业,加强农村党建,发展特色产业,建设美丽乡村,提升治理水平,服务和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自觉地将个人就业与国家社会需求相统一,把个人的发展与人民的疾苦、社会的需要、国家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把自己的事业和崇高的使命建立起有力的联系后,就有足够的内生动力面对错综复杂的选择。
《决议》指出,党成立时只有五十多名党员,今天已成为拥有九千五百多万名党员、领导着十四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一百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性质宗旨,坚持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使命,勇于自我革命,在生死斗争和艰苦奋斗中经受了住各种风险考验、付出巨大牺牲,锤炼出了鲜明政治品格,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增强,领导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可逆转地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党。
乐观心态就是在面对未知和不确定的情形时,能对未来的发展做出正面、积极判断;在面对困难和不利情形时,更多看到困境中的有利因素,相信事情会向好的方面发展。在当前就业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大学毕业生持乐观心态还是消极悲观心态,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事情后续的走向、结果的优劣。消极悲观者会过多关注负面的因素,往往“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乐观心态者则会转变观念,转变心态,相信自己的梦想,相信自己的学习能力,相信自己能够把握前途命运,从而激发内生动力去挖掘资源,去发现有利因素,把事情往好的方向推进,往往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决议》指出,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成就;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由于大学生独生子女占多数,普遍的家境优越导致大学生吃苦耐劳能力、抗挫折能力和独立能力较弱,因此,在就业中他们会更加倾向于工作稳定、环境好、待遇高的工作,不愿选择环境差、劳动强度大的工作,许多想进入公务员、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而对其他职业关注度低。还有些大学生过分依靠别人,自己不愿努力,责任感淡化、团队意识差,不能很好地融入集体,导致就业困难;更甚者沦为“尼特族”(专指不工作不学习不接受培训的人群Not in Employment,Education or Training)。“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观,造成大学生在失业群体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要想成就卓越的事业,必然会遇到很多挫折,还会遭遇很多困难和艰辛,任何软弱懈怠都会使人丧失前进的动力,长久之后会导致职场上的失败。坚强的人不会被挫折和困难压倒,相反,他们会更加努力,最终到达成功的目的地。因此,大学毕业生要从党的百年决议精神中汲取营养,培养知难而上、锐意进取的内生动力,从而克服困难,走向未来。
《决议》指出,经过二十八年浴血奋斗,党领导人民,在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积极合作下,于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宣告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也极大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大学毕业生在与用人单位洽谈时,关注点往往集中于薪酬、工作环境等表象方面,且薪酬是大学生就业首选因素。大学生热衷于考研和考公以及到国有企业就业,也是向往优厚的薪酬和福利待遇,功利化色彩较重,使命担当感淡薄,而忽略了个人发展潜力、专业匹配度等内涵;许多大学生创业意识不足,对创业过程的艰辛、创业带来的风险以及创业勇气缺乏认识。敢想敢为、敢于担当是一个职场人不可或缺的优秀品质。面对困难、危机和压力时,迎难而上,最能彰显担当精神,所以,能力强不强、作风硬不硬,关键就要看困难之时、危难之处的表现。因此,大学生要从党的百年奋斗的敢想敢为、敢于担当的精神中汲取就业内生动力,深刻理解精神力量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重大意义,既能在思想上设定高远的目标,又能在行动上脚踏实地地从基础做起。
《决议》指出,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开拓中完成中国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
青年大学生要把百年决议中的解放思想和与时俱进精神转化为就业内生动力。近年来,随着新业态的发展,众多新职业应运而生,新就业形势蓬勃发展[3]。在这些新职业中,有的已被归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如网约配送员、互联网营销师;有的已具备一定规模,如网约车司机、数字化运营师、互联网在线教育培训师;同时,社区团购团长、版权购买师等新型职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与时俱进在任何年代、任何环境下都是最恰当的要求。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职场竞争日趋激烈,如果自身观念不及时跟上时代潮流,那就会落后于别人。大学生要打破思想上的保守僵化,及时跟上时代的脚步,分析行业新动态、新发展,对各种信息要有敏锐的洞察力,顺应世界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前进,与时代共舞。所以,青年大学生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能只盯着传统的就业岗位,不能只关注“好地方”“好岗位”,更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要提升E时代的就业观,摆正姿态,让新业态成为人生选项,适应新产业、新模式的快速发展,在新业态下落地生根,在新道路上开拓壮大。
《决议》指出,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不懈奋斗、不断进取,成功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从四分五裂、一盘散沙到高度统一、民族团结,从积贫积弱、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繁荣富强,从被动挨打、饱受欺凌到独立自主、坚定自信,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十四亿多人口全面实现小康,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在逐步实现。
有的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职业定位模糊,没有将个人的发展与未来的职业选择很好地联系起来,对自身的定位和自我探索不准确,既不想吃苦,也不想吃亏,错误理解“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4],随意选择了第一份工作,将其作为跳板,根本没有在意其工作内容;或职业适应能力差,对从校园到职场的转变准备不充分;或职业满意度低,经常盲目跳槽,造成刚就业就失业。“台阶是一层一层筑起来的,只想将来,不从近处现实着手,就没有基础,就会流于幻想”。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创造了一系列历史性贡献和奇迹,靠的是耐心,这是一场耐力和毅力的较量。因此,青年大学生与其“仰天长叹”不如埋头苦干,克服浮躁心态,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秉承“滴水穿石”“弱鸟先飞”精神,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大学毕业生要从党的百年决议中汲取笃实干事、久久为功的内生动力,要清晰认识自我,经受锻炼、磨炼意志品质,塑造成熟人格;要主动对接社会生产实际,贴近生产生活,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融入社会经济发展实践中,以空杯心态培养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良好品质[5]。
《决议》最后指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面对就业的巨大压力,青年大学生要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汲取内生动力,不忘初心、遵从内心,乐观心态、弦歌不辍,知难而上、锐意进取,敢想敢为、敢于担当,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笃实干事、久久为功;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才能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的就业,齐心协力交出“稳就业、保就业”的合格答卷,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