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空间改造;经典阅读;服务
摘 要:文章论述了高校图书馆经典阅读空间服务现状,总结了高校图书馆经典阅读空间应当遵守的服务原则,提出了高校图书馆经典阅读空间的创新服务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1)06-0067-03
1 背景
高校图书馆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必须关注空间改造问题,打造高水平阅读空间。经典阅读一直是我国高校图书馆空间改造升级的重要形式,这不仅有利于提升读者的自我阅读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发挥公共文化阵地的传播价值。
2 高校图书馆经典阅读空间服务现状
在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网络化、数字化推动了高校图书馆的空间改造工作,结合国外高校的相关经验,我国高校图书馆也开始改造传统空间,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在进行改造的过程中重视物理空间,不断提升空间服务质量,使读者的学习和科研需求得到满足,并对当前的图书馆服务模式进行创新。高校图书馆需要以学生为主,充分利用当前资源,为其提供合理化服务,改变传统的“藏书+借阅”空间形式,增加图书馆功能,不断开发新型空间,使图书馆成为读者学习、交流、体验、休闲中心,更好地满足读者群体的需求。高校图书馆会明确阅读的主题,根据这一主题专门建设阅读空间。大多数图书馆会把经典阅读设为主题。这主要是因为中华经典属于优秀文化,民众只有不断阅读中华经典书籍,才能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因此,图书馆开展的经典阅读活动极富意义,也是整个阅读活动的重点。阅读经典可以使阅读推广工作变得更有价值,图书馆只有意识到经典阅读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推动经典阅读的开展。高校图书馆可以为读者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引导他们阅读经典,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减少“快餐文化”的不良影响。例如,同济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及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的图书馆都积极开展经典阅读活动。其中,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专门为这一活动提供相应的空间,学生在“至善堂”可以朗读经典、开办讲坛、参加“阅读马拉松”等活动,这一阅读方式推动了人文阅读、经典阅读和深阅读的开展,也使读者可以在安静的氛围下阅读经典。
3 高校图书馆经典阅读空间服务原则
3.1 重视高水平领读者队伍建设
图书馆要想打造成功的经典阅读空间,只重视物理空间建设是不够的,还需要重视经典传播的内涵。一个成功的领读者可以吸引更多的读者参与活动,因此如何挑选领读者是图书馆打造经典阅读空间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图书馆在邀约经典领读者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内容:一是领读者要有责任意识,热心向读者分享经典、传递正能量。二是领读者需要深入理解作品内涵,喜爱经典的读写工作。三是领读者要将推广经典视为一种荣誉和奉献,甘愿以绵薄之力助推经典传统文化推广。高校知名教授、著名阅读推广人、知名校友等都可以成为领读者。能力较强的领读人可以为阅读效果的提升提供更多支持。图书馆可以把经典阅读的推广活动当作责任、习惯,是对原有阅读空间活动方式的一种创新,使读者感受经典阅读的魅力。
3.2 重视阅读内容和品读方式
经典阅读空间服务能够满足学生学业和阅读方面的需求,高校图书馆通过多次开展经典名著閱读和重点学科导读活动可提升阅读空间的利用率,发挥其辅助教学的功能。图书馆在提供经典阅读空间服务的时候可以采用纵横结合的思路提高服务质量:“纵”是指图书馆在开展经典阅读的过程中需要采取多种步骤。“横”,则是需要阅读活动横向发展,可以重复开展一种活动,如:图书馆在推广《论语》等经典时可以只采取讲座这种方式,主要目的是向学生宣传各种名著的具体内容。这种方式可以提升空间的利用率,减少推广成本,有利于获得更好的推广效果,也会帮助读者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3 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图书馆建设经典阅读空间不仅是为了传播、弘扬传统文化,也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因此,图书馆需要制定长效机制,选择能力强的领读者,不断创新活动内容。当然,图书馆打造经典阅读空间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经典阅读服务,详细规划经典阅读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深入挖掘经典的内涵和精华。图书馆利用经典阅读空间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可以使他们意识到阅读经典的重要性,提升他们的文化自信,不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其人生变得更加丰富。
4 高校图书馆经典阅读空间创新服务策略
4.1 永恒的阅读主题:以传统文化为核心
我国的现代化需要尊重和肯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增强民众的民族气节和文化认同感,提升凝聚力,增加治理能力,达到民族复兴的目标。如果忽视传统文化,就会使整个民族没有凝聚力。因此,高校图书馆在打造经典阅读空间的过程中需要意识到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把传统经典文化当作核心主题,从多个角度对活动方式进行创新,利用讲座、经典阅读、演讲等方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让当代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文化,助力国家的建设和发展。
4.2 不变的发展趋向:以延伸服务为方向
所谓的延伸服务是相对于阵地服务和传统服务来说的,高校图书馆需要充分利用馆藏文献资源,结合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不断扩展服务内容,在常规服务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延伸服务。延伸服务为高校图书馆谋得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其需要开发更多的空间功能,更好地发挥阅读空间的价值:一是需要正确认识空间、文献和知识服务的具体联系,结合具体的空间和文献提供延伸服务,扩大服务的内涵。二是不断转变服务角色,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知识服务,创新阅读服务内容。三是重视服务质量,根据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有针对性地为他们推荐经典书目,满足他们的多样化需求。四是增强策划团队的能力,馆员的能力对延伸服务的效果有直接影响,团队人员只有具备专业能力,才能更好地开展延伸服务。
4.3 主观的阅读信仰:以培育自觉为己任
能动型自主学习理论需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能动性。发挥学习积极性有利于获得更多的知识,增强理解能力,而主观能动性为创新性学习提供了条件。因此,高校图书馆需要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自愿参与活动的各个环节,增强他们的组织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性思维和实践能力。此外,高校图书馆还需要充分利用空间、设施和工具,为学生的经典学习提供更多的创意,为他们提供发挥其创造力的舞台。当然,高校图书馆也需要落实空间管理机制和制定奖励政策,不断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
4.4 忠诚的服务信念:以嵌入个性为目标
高校图书馆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打造多功能学习空间,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因此,高校图书馆需要加大变革力度,结合先进的信息技术,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根据教学科研的具体内容寻找个性化服务路径,利用服务创新挖掘空间的价值,使读者的多样化需求得到满足,在享受图书馆提供的个性化服务中增强体验感。如果图书馆为读者提供的个性化服务效果比较好,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将会不断推动图书馆空间服务的开展。高校图书馆也可以专门为读者建立虚实结合的移动阅读空间和网络社区,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把现实和虚拟空间联系起来,为他们提供高质量的个性化服务。
4.5 坚守的职业初心:以培养人才为基础
创新型人才非常可贵,所谓的创新型人才具有极强的开拓性和创造力,可以推动社会不断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非常有必要的一项工作,也是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变革的目标。高校图书馆需要坚持创新理念,为学生提供空间服务,正确的理念可以帮助图书馆对未来的发展进行科学的规划,指明发展方向,使图书馆开展的一系列活动适应当前的发展趋势。环境创新是培养人才的条件,图书馆改造空间有利于创新技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高校图书馆应把学生社团当作推广空间活动的主力军,由学生自由进行活动策划,从而更加主动地参与阅读活动。
参考文献:
[1] 刘偲偲,车宝晶,刘哲,等.高校图书馆特色阅读空间服务策略:以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J/OL].图书情报工作:1-5[2020-11-11].
[2] 蔡思明,孙绍伟.“十四五”规划背景下公共图书馆阅读空间发展策略研究:以广东为例[J/OL].圖书馆建设:1-14[2020-11-11].
[3] 汪聪,陈立人,胡希琴,等.知识共同体视域下经典阅读服务的新形态:以北京大学图书馆“阅读马拉松”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20(5):46-52.
[4] 王余光.经典阅读与经典阅览室建设序说[J].图书馆建设,2020(5):6-8.
[5] 阎循蓉,吴漂生.全民阅读背景下图书馆阅读推广及策略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20(5):60-66.
[6] 熊莉君.基于供给侧改革的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兼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9(11):12-17.
[7] 郑勇.花香怎及书香远:高校图书馆“经典读物阅览室”的构建思路及执行方案[J].图书馆杂志,2019(11):45-48,55.
[8] 杨广锋.经典阅读推广服务化转型及模式建构[J].图书馆建设,2019(S1):63-66,69.
[9] 侯文华.新媒体时代探索国学经典阅读推广的有效途径[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9(5):54-57.
[10] 郭文玲.我国图书馆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研究现状与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9(16):121-131.
[11] 张岩.从经典阅读到返本开新的文化建设:以深圳图书馆“南书房”经典阅读空间为例[J].图书馆论坛,2016(1):61-66.
[12] 邓青云,蒲叶.公共图书馆与经典阅读活动[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S3):54-55.
(编校:崔 萌)
收稿日期:2021-05-13
作者简介:张雪芳(1985— ),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