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教融合的电子商务专业“SAC”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2021-08-14 00:35陈良华
科学咨询 2021年21期
关键词:岗位电子商务职业

陈良华

(重庆市九龙坡职业教育中心 重庆 400050)

2015年以来,重庆市九龙坡职业教育中心以电子商务专业项目建设为契机,先后进行重庆市重点特色专业项目、重庆市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重庆市大中专众创空间项目、重庆市高水平专业群项目、重庆市骨干专业项目、重庆市实训基地项目建设,积极探索电子商务“SAC”联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实践。同期,牵头成立了重庆市职教学会电子商务专业委员会,涵盖了10多个高职学院,20多个中职学校,50多家电子商务相关企业,共同探索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问题

(一)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人才供给侧与人才需求侧不匹配的现状

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缺乏与行业的有机接轨,行业人才岗位职业能力需求职业素养需求没有充分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得到体现。电子商务企业招聘过程中,很难找到理想的人才。职业院校按照自己的模式培养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不能得到社会的肯定。

(二)电子商务行业发展迅猛,职业能力结构时刻在变化

电子商务行业发展过程中,不同岗位的需求比例在发生着变化,并且催生了新的岗位。比如,2019年对直播新媒体营销的人才需求就显得尤为突出,同时,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体系没有及时响应行业的需求。

(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和电子商务企业岗位人才培训,在时间和资金成本部分有重叠,增加了人才培养的成本

因为人才供需两侧的不匹配,企业招聘人才的时候需要重新培养,院校和企业共同付出了时间和资金成本,提高了社会整体在人才培养的成本付出,降低了人才培养效率,间接影响了电子商务行业经济的发展水平。违背教育经济学中投入最小化与产出最大化的基本原理。

二、“SAC”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一)构建基于现代学徒制的“SAC”人才培养模式

1.“SAC”人才培养模式定义

“SAC”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校-协-企”联动,以职业院校人才培养适应企业人力资源需求为目标,有机整合“校-协-企”多方资源,通过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和标准,实现“校-协-企”合作育人和共同发展,提高学校经济产业服务能力和人才培养水平的人才培养模式。

2.“SAC”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S(School)指院校,是人才培养的实施者。院校是“SAC”人才培养模式的主体,通过建立人才培养实施方案,构建课程体系和评价标准,建立人才培养的环境,保障人才培养的顺利实施。

A(Association)是指协会、社团、组织,起到平台、桥梁的作用。在“SAC”人才培养模式中,校企、校校、企业间通过协会等组织搭建的平台,共同交流、共享资源。通过这个平台和桥梁,院校与企业对人才培养获得最大公约数,制定和规范企业人才培养标准,避免企业因短期用人影响人才职业生涯发展。

C(Company)是指公司、企业。企业在“SAC”人才培养模式中是积极的参与者。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人才培养标准的源头,也是人才培养的目标。企业是人才培养专业中案例的来源、是人才培养的最终验证的地方。同时,企业也是人才培养的伙伴。

图1 SAC人才培养模式图

“SAC”人才培养模式能够解决企业岗位人才培养时效和经济成本、学校人才培养“两张皮”的现状。建立校、协、企基于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可提高学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用性,解决企业人力资本短缺的问题,提升学员岗位能力。“SAC”人才培养模式整合校、协、企的优势资源,发挥校、协、企在人才培养特点,建立人才培养标准、体系、评价体系,培养适应电子商务岗位人才需求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二)“SAC”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1.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更加适合企业岗位需求

理清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现状;了解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层次,了解企业对电子商务岗位人才的师傅带徒弟的培养过程、培养周期、培养成本;明确中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素养,建立中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措施。

2.建立联动机制,人才培养标准升级迭代

将企业岗位人才培养方式与中等职业学校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建立基于产教融合的电子商务“SAC”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岗位能力的电子商务“SAC”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注重新技术的教育和培训,由“校-协-企”共同主导人才培养,设立规范化的企业课程标准、考核方案等。

(三)“SAC”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

1.提高职业教育对电子商务行业的服务水平

有利于促进电子商务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等方面的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体现中职学校的办学宗旨——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2.降低社会对电子商务岗位人才的整体培养成本,提高人才培养效益

着重对中职学校和电商企业的供给侧和需求侧进行改革,改变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电子商务人才供给侧与电子商务企业对岗位人才需求侧的供需不平衡状态。降低企业对电子商务岗位人才培养周期的时间和经济成本,提高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社会效益。

3.促进教师专业技能和企业服务意识的培养

采用双师互聘共用,增加教师企业实践和挂职锻炼机会,学习电商行业先进技术,提高教师企业服务意识和水平。

三、“SAC”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

(一)社会心理学的群体理论

人们之所以结合成为群体,是因为他们要在群体中从事某种或某些共同活动。这种共同活动指向于一定的社会目的,而群体则是这种共同活动的主体。由于群体成员从事着内容和形式一致的共同活动,于是产生了这样一些群体心理特征,如群体兴趣、群体需要、群体规范、群体价值、群体舆论、群体目的等,也产生了群体成员间的亲近感、团结性等心理共同性。由于群体所进行的共同活动是具有社会意义的活动,这就使群体成为现实社会细胞。它把社会和个人联系起来,社会则通过群体对其成员施加影响,个人也在社会的影响下得到发展,形成自己的心理品质。“SAC”人才培养模式是以“A”为纽带的群体活动为基础,以服务社会为目标。社会心理学的群体理论支撑了“SAC”人才培养模式的社会价值意义。

(二)建构主义认知理论

建构主义认知论充分强调了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以及情景性。建构主义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基于问题式学习、协作探究学习和情景学习。杜威从新的意义上解释了知与行的关系,提出了“做中学”的思想,主张让学生从经验中学习,通过解决问题来学习。这种探索活动最主要的收益不仅在于问题解决本身,更在于发现问题中所隐含的各种关系,以及对问题情景的某些侧面的更深的理解。建构主义认知理论支撑了“SAC”人才培养模式的合理性。

(三)情景学习理论

“学习是对实践共同体的合法的边缘性参与”是情景学习理论最著名的论断,该理论认为学习最基本的形式是“社会实践中的参与”。在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中的体现是“工作的过程即学习,学习的过程即工作”,工作实践与学习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个体通过有组织的直接参与工作,不断改变着对电子商务职业与工作领域的理解与认知,从而获得电子商务职业中的身份、能力、地位对应的待遇、认同与归属感。学习的重心从传统的个人的学习转移到社会生产实践的参与者的学习。情景学习的效果是传统理论学习或者是模拟仿真实训室中学习达不到的。“SAC”人才培养模式在学习层面是基于岗位工作案例的学习来进行人才培养。情景学习理论支撑了“SAC”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性。

(四)教育经济学的成本收益理论

成本收益分析是一个独立分析社会投资意愿的重要工具。现代学徒制是一种采用工作本位的学习,对企业来讲是一种具有产出的人才培养模式。成本收益理论能够较好地为“SAC”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方法理论基础,支撑“SAC”人才培养模式的“合理性”。

四、“SAC”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策略

(一)建立“SAC”联动模式的协会和组织

联合区域的职业院校、职教学会、电子商务企业组将电子商务专业会员会、电子商务产教联盟等组织机构建立组织章程,建立行动计划,共同谋划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建立院校、企业联动机制,共享信息资源。

(二)建立人才培养共享资源

基于电子商务专委会等团体,建立电子商务行业与教育信息库,开展电子商务行业需求与教育供给的适配活动,建立电子商务岗位需求标准,建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层次,建立电子商务运营实践资源库、项目库,建立电子商务行业KPI考核与人才培养考核标准的匹配活动,建立电子商务人才输送渠道,保障电子商务人才供需平衡和适配,建立电子商务专家、骨干库,共同支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

(三)建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行动方案

建立人才培养实施方案。院校根据电子商务岗位工作实际,进行综合归纳,建立岗位能力对应的课程体系,从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从岗位职业能力转换为专业学习技能,并建立课程体系,根据岗位职业能力转换的专业学习技能建立课程学习内容。

院校借助相关组织机构建立专业人才培养评价维度体系。建立项目评价量标,课程评价标准,项目评价量标,综合素养评价量标,进行人才培养的多维度评价。

五、“SAC”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与解决的问题

(一)搭建基于产教融合的“SAC”平台,解决各方联系纽带的问题

基于职教集团、职教学会、行业协会等具有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组织机构,建立“SAC”人才培养模式的平台机构。通过制定章程,选举组织机构成员,制定工作计划保障平台机构的有效运行。吸纳具有代表性的院校、企业和专家组成平台机构的成员,保障平台组织的高水平运行。

表1 重庆市电子商务专业委员会构建要素

(二)厘清电商岗位关系与职业能力,解决人才需求侧与人才供给侧匹配问题

依托协会组织,辅以文献检索。对协会组织内外电商企业相关工作岗位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综合,找到电子商务岗位之间的相互关系、职责、岗位职业能力构成。工作组成员以观察者、记录者、分析者的角色,采用访谈、考察、研讨、资料查阅的形式调研电子商务企业、行业。从特殊到一般,根据不同电商商务企业的岗位特点总结普适的岗位群。

根据电商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工作素养等角度进行解析、总结,形成电子商务岗位标准,形成人才培养目标的参照体系。

根据产业的发展,基于协会组织,定期开展职业能力分析交流会,对电子商务岗位职业能力进行分析迭代,跟上产业发展需求。

表2 电子商务岗位工作能力和素养分析表(范例)

图2 电商企业岗位结构图

(三)构建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解决人才培养内容设计问题

根据岗位职业能力和素养构成,对工作领域的工作能力要素转换为学习领域的职业能力,分析对应的课程,并将工作内容、相关工作案例转换为课程任务、活动,进行课程内容设计,使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内容匹配电子商务岗位工作要求。

表3

根据学习领域的认知规律,结合课程的前导后续关系,建立课程体系。课程充分反映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要素,并对课程评价进行设计。教学以学、练、做(学基本技能、练岗位能力、做企业项目)为主线,与企业岗位能力需求匹配,强化电子商务岗位实训内容,实现产教融合。

图3 基于岗位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构建图

(四)优化人才培养环境,解决人才培养保障问题

结合学校、企业、行业优势资源,构建人才培养环境。电子商务企业利用企业在运营、产品、技术上的优势资源,以行业为依托,结合学校资源,校企双主体,共同搭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环境。一是对学校实训基地进行设备升级,管理完善,进行社会服务化改造,具备生产实践功能。二是双师互聘,企业派遣骨干技术人才,学校教师企业挂职锻炼和企业实践,共同打造基于工作岗位和具有企业服务意识的师资队伍。三是企业整合产品供应链、生产运营项目、平台技术支撑现代学徒制的运行。

表4 校企双元构建教学环境元素表

(五)构建创业人才培养体系,解决电商创业机制问题

校企双主体,以企业运营方式开展创业创新项目孵化。整合项目、团队运营,开展沙龙、创业讲座、路演、导师指导,对接产业园等活动,实现双创孵化与企业经营双丰收。

图4 创业培育流程图

(六)创新人才培养评价机制,解决人才质量监测问题

根据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学校建立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学习过程结果评价机制,定期开展师生评价。建立学生实训成长手册,学员培育成长进行记录,形成档案。引入企业管理评价机制,建立学员晋级标准和梯度,定期开展“三板斧”学业总结和晋级答辩。企业建立利润分成制度,与学生建立合伙人关系。

表5 电子商务企业学员晋升序列表(云客)

六、实效分析

(一)实施“SAC”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专业育人水平的提高

重庆市九龙坡职业教育中心基于“SAC”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专业建设。通过项目建设和课题研究,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水平逐步提高。经过3年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牵头成立电子商务专业委员会;二是在校生规模从260人增长到720人;三是实训室工委从186增加到320;四是牵头编写电子商务核心专业教材;四是技能大赛获得国家二等奖;五是教师有4人成为省级教科院中心组成员,教师国际级获奖达到9项。

图5

(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水平得到提高

对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进行了就业追踪调查。学生对口就业率从69%增长到90%,平均工资从2556元增加到3750元。学生工作中团队协作,人际关系和谐的从75%增长到77.7%,没有太大变化,学生对工作充满希望的从38.8%增长到55.6%,对工作的热情和期待有所增长。学生对工作的满意度从63.8%增长到77.7%。学生自主和联合创业的从0家增长到6家。

图6

七、结束语

本文针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供给侧与需求侧不匹配的问题,以“SAC”人才培养模式突破口,探索了人才培养平台的构建、课程体系与岗位职业能力匹配构建、教学环境要素构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建设方法和路径。采用“SAC”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提升电子商务校企合作质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水平,促进校企交流,促进区域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协同发展,提高院校服务产业经济能力。

猜你喜欢
岗位电子商务职业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的相关研究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