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行专
【模拟金题】
人生如旅,因为热爱,步履不停。听斜风细雨,看山清水秀,让生命行走在祖国的大好河山,行走在生命的春夏秋冬,行走在美妙的艺术中……且行且思,积淀在心的依然是山海情怀、赤子初心。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行走,让生命更丰盈”为题,写一篇文章。
【思路导引】
行走的含义可以是表层意思——旅行,用脚步丈量祖国的山山水水,在不同的地方收获不一样的感悟,如登临泰山之巅,可以领悟到“一览众山小”的豪情;站在大海之滨,可以欣赏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开阔和雄浑;在壶口瀑布前,感悟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奔涌气概;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欣赏一马平川的辽阔……
行走也可以是比喻义,指在生命历程中的一段经历,可以是遇到困难挫折、人生低谷时的勇敢面对(提示语中的“生命的春夏秋冬”),或者是遇到挑战时的努力尝试……
还可以是随着年龄增长阅读面的不断开阔,或者是阅读同一内容时思想认识的不断提升。以读《简·爱》为例,小时候初读只是读到简·爱的不幸、对厌恶她的舅妈一家的反抗,在洛伍德学校如此恶劣环境里的坚强;再读,可能读出简·爱和罗切斯特充满坎坷却美好真挚的爱情;最近一次重读则读出了简·爱作为女性的独立和自尊。或者是在学习某种乐器时对艺术境界有层次的领悟:小时候学钢琴只是被迫着坐在琴凳上为了学琴而学琴,长大后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下,弹琴成为自我调节身心的一剂良药,而现在一次特定的情况下弹奏某一曲子时,产生对曲子的深入理解和对作者的共情……
行走还可以理解为一次践行、一种行动,是付诸实践的决心,是坚持不懈的努力……
丰盈,字典上意思即丰富,在此次作文立意时可理解为是一种获得,是心灵成长,是行走后的结果,意思是精神上的收获,具体一点可以是收获坚强、勇敢、宽容、豁达,懂得感恩,超越自我,胸襟开阔……丰盈不是简单意义上年龄的增长、身体的长高,而应该是思想、心智的成熟变化。
最后,还要表现“更”的意味,“更”表程度,跟行走前相比显得“更”有进步,可以是直接表达,也可以通过别人的感受评价侧面描写衬托,即能让读者感受到前后的比对差别。
【佳作示例一】
行走,让生命更丰盈
◎陆镜宇
月色倾城,烟雨入江南,行走间总有二胡音韵相伴,让生命更加丰盈。
民乐中是不钟爱二胡的,总觉得音韵太过惆怅。二胡的音韵是深秋瑟瑟的风,凛冽吹,是暮春恹恹的花,兀自落。
独自走在青砖小道上,轻轻浅浅的古砖悠悠然伸向远方,总也走不尽望不完。中考的压力,老师的期许,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蜷缩在黑暗的角落里,感觉没有属于我的灿烂阳光,没有属于我的春暖花开。
侧耳细听,渺远的胡音从天边传来,悠悠亦幽幽。是谁,能将这月色与胡琴契合得刚刚好?或许是西湖轻袖罗衫的女子,梨涡浅笑,迷了景,醉了人,或许是雨巷撑着一把油纸伞的女子,蓦然回首,碎了雨,乱了心……
步履不停,顺着悠长的古道而下,循声慢慢寻,音韵越发清晰,是一首《月夜》。印象中的《月夜》是柔美的,是夏日的荷花映放,但这位奏者却演绎出了别样的意蕴,是翱翔于苍天的雄鹰,凌于峰。
我终于在小巷的尽头见到了奏者,一把破旧的二胡,深青色的旧袍,诉说不尽的寒酸。而他,不掺杂一絲落魄,完完全全沉浸在胡音里。
走近,静立,凝望,他的眼睛竟然是凹陷下去的,沧桑的面容刺得我眼睛生疼,但眉宇中流露出的坚毅与刚强,却让人心里为之一震,心跳也慢了一拍。
一曲终了,他爽朗一笑,白晃晃的牙齿亮得我以为是阳光。“拉得可好?”他问,原来他早已察觉我的到来。
我没有回答,只是用力拍拍手。我终是明白他音韵中的一切挫折与苦难。
我想我明白了,转身离开。二胡的音韵映衬着离去的脚步,再一次响起……
我行,我见,我思,我悟。仍是这条小巷,仍是这蓑烟雨。但我却因行走,看到了世间更多的美好。这位奏者在我生命中出现的一瞬,却由此占据了我心中的一隅,是春风吗?来也快,去也快,但风雨中有灵魂的香气。是无畏的坚守与乐观的人生态度,让人不由心生向往。
不断行走,不断探索,虽然我已作别了小巷,但行走的意义已刻入生命,那位演奏者和他的二胡永远鲜活在我的人生长巷里,凝成生命的勇气和力量。
行走,让生命更丰盈。
【佳作示例二】
行走,让生命更丰盈
◎薛怡楠
绿叶妖娆,落花纷纷,层层砖瓦间,河水细长慢流。我行走在中华园林之中,那园林暖了一片水土,美了一方人心,让我的生命更丰盈。
我行走在亭院楼台雅致处。
在中华园林之中,那些活灵活现的雕塑便占了园中的一大亮点。古代工匠喜用飞跃动物之态来雕塑。在圆明园、颐和园中就有飞翔的龙,低卧的虎,浑身通红的鸟雀,四肢蹬地的飞兔,张翅欲飞的凤凰,转来转去的蛇……这些无不都呈现出一种中华民族飞跃之态。房屋的房檐向高处延伸,仿佛鸟雀张翅飞翔,这就是俗称的“飞檐。”行走在亭院楼台间,我仿佛沉醉在古老的建筑之美中,翩翩欲舞,羽化成仙。
我行走在窗格如画的长廊中。
窗,是园林之美的重要部分。在颐和园乐寿堂的长廊中,两面粉墙上,开着数扇窗,窗通向外面的湖中景,每扇窗都如一幅画。向窗外望去,波光粼粼,水光潋滟,柳絮飞扬,春衣烂漫。在水波相互撩拨中,亭院的影子藏在浮光掠影之下,藏在绿叶绕绕、落花纷纷的幻象之中。窗,“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又能“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人由小小的一扇窗,召唤千秋之雪、万里之船。
中华园林之美也注重景色叠加。在《红楼梦》中的大观园中,运用亭台、河水、粉墙等,使景物层层叠加,境界层层加深,如乐曲中的不同乐符,使得游人深深陶醉。
而在苏州园林中,则是在粉墙上挂了一面镜子,将对面的碧湖和螺髻亭映入镜中。“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我行走在景中,流连于镜中。
我行走在中华园林的奥妙之中,深深地陶醉。生命的波澜里有檐在飞舞,有窗在透景,夫复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