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受现代工业技术持续发展的影响,近年来装配式建筑虽然在国内得到了推广,但由于装配式建筑工程在建设要求、施工方式等方面均与常规建筑工程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如何做好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也同样随之成为了很多工程项目管理企业所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本文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分析,同时以加强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为目标,提出了一些较为可行的针对性建议,希望能够为相关装配式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工程管理;构件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22.081
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以预制构件现场拼装为核心的新兴建筑形式,虽然具有建设成本低、建设周期短、施工方便、节能环保等优势特点,但由于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效果很容易受到设计合理性、构件生产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要想将装配式建筑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通常还需加强相关工程管理工作,而对于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与策略的研究,自然也是非常必要的。
1、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
1.1设计因素
由于装配式建筑是由多种预制构件拼装而成,其前期设计工作通常都十分复杂,因此装配式建筑设计的合理性,往往会成为影响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关键因素。在装配式建筑的前期设计阶段,如果设计人员能够对建筑结构、相邻构件间接点、构件规格参数等进行合理设计,并将精确的建筑平面图、立面图、施工图及构件加工图等明确下来,那么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建设施工与相关管理工作就能够顺利完成。反之如装配式建筑的结构、节点、构件参数等设计存在问题,或是设计人员未能准确把握构件分离、拼接等方面的要点,提供的设计图纸、方案过于模糊,那么在构件运输、拼装施工等环节,就很容易出现施工质量、安全或进度问题,给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带来诸多麻烦[1]。
1.2生产因素
从预制构件规格、质量等角度来看,预制构件生产情况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同样是比较大的。一般来说,由于当前国内具备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能力的企业相对较少,企业资质也处于参差不齐的状态,因此预制构件的质量往往很难保证,一旦因构建生产企业技术水平、生产操作问题,使预制构件的稳定性、强度、尺寸、外形等质量指标受到影响,那么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构件拼装、吊装工作就很难进行下去,而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也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困难。
1.3施工准备因素
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正式施工之前,施工企业需要做好预制构件运输、存放、施工设备准备、施工人员准备等各项工作,而这些施工准备工作的完成情况,则正是影响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又一重要因素。例如从预制构件运输的角度来看,只有将预制构件从生产地安全运输至工程施工现场,才能够使后续施工及工程管理工作得以展开,反之如构件运输防护不到位,或是未能选择合适的车辆进行运输,就可能会使构件磕碰等情况而遭到破坏,并给工程管理工作的推进带来巨大阻碍[2]。而在预制构件运输至施工现场后,则需要按规定做好构件存放、维护保养等工作,一旦因构件摆放不合理、存放环境不符合要求或维护保养不到位而使其出现质量问题,同样会给工程管理工作增添很多困难。
1.4人为因素
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工作内容十分复杂,对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的要求也非常高。如果工程管理人员能够熟悉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各项管理要点,了解工程质量管理、施工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行业标准与国家规范,同时依据工程管理制度规定来严格落实各项管理措施,那么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性就能够得到充分保证。反之如工程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足,无法将各项有效管理措施落实到位,管理决策也不够合理,那么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性则会随之明显下降。
2、加强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策略
2.1重视先进技术应用
在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建设期间,要想做好工程管理工作,首先就必须充分考虑到设计合理性对工程管理质量的重要影响,同时将BIM等先进技术应用到装配式建筑设计、设计方案审核等工作中来,以提高装配式建筑设计的合理性,明确相关设计图纸、方案中的问题,为工程管理工作的有效展开创造良好基础条件。例如在得到装配式建筑设计图纸与方案后,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就可以将设计方案中的数据信息及设计图纸输入到BIM软件中来,据此构建出完整、细致的装配式建筑BIM模型,之后再利用软件的碰撞检测等功能来查找设计问题,并通过对模型内外部结构、节点位置等细节的观察,展开综合性的设计合理性分析,最后针对发现的设计问题进行设计方案改进与优化,以免因设计不合理而给工程管理工作带来麻烦[3]。
2.2强化构件质量管控
对于工程项目管理企业来说,要想加强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同样还需加强对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质量管控,在预制构件进场阶段对其相关质量合格文件及构件数量等进行核查,同时严格按照预制构件的设计图纸来对其外部形态、强度、规格尺寸等进行检测,以保证预制构件质量能够达到相关设计要求,为工程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支持。另外,由于当前国内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企业的资质差异较大,因此在进行预制构件生产前,也同样需要对相关构件生产企业的生产能力、技术水平等资质情况进行调查,并选择资质符合要求的生产企业来负责预制构件生产工作,使预制构件的整体质量能够得到充分保障。
2.3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
从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准备的角度来看,工程项目管理企业还需将信息化的工程管理平台建立起来,同时依托这一管理平台开展预制构件运输、存放等各项施工准备工作,以避免运输期间构件损坏、存放期间构件维护不到位等问题的出现,进而使工程管理工作效果得到提升[4]。例如在预制构件的存放期间,就应针对各类构件的规格尺寸、材质等制定详细的存放管理制度与维护保养制度,同时在明确构件存放管理、维护保养工作责任的前提下,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将构件存放信息、维护保养情况上传至信息管理平台上。这样一旦发现预制构件损坏,就可以立即根据平台的维护保养、存放管理记录来找到相关责任人,而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也能够因此得到有效约束。
2.4建立专业管理队伍
为保证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专业性,工程项目管理企业还需加强对各岗位工程管理人员的培训,组织其针对工程项目管理要点、装配式建筑工程建设要求、预制构件质量管控等方面的知識技能展开学习,以提高其专业素养,并将专业化的工程管理队伍建立起来,使工程项目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展开并落实到位。
结语:
总而言之,在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工程管理工作往往会受到前期设计、构件生产、施工准备、管理人员素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要想保证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性,则需要针对各项影响因素,在设计方法创新、构件质量管控、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专业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采取有效的工作策略。
参考文献:
[1]韩若思.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砖瓦世界,2020,(10):118.
[2]郭忠民.装配式建筑的工程项目管理及发展问题的分析[J].写真地理,2020,(17):81.
[3]潘罗以,陈家任,石侦汐等.信息化背景下装配式建筑的工程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0):2907.
[4]俞海泉.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0,(03):133.
作者简介:
乔彦荣(1981.05-),男,汉,山西省临汾市,大学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