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秀丽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对课外阅读非常重视,与此同时,统编教材倡导课外阅读课程化,并且有具体的书目推荐,其中四大名著在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进行了安排,四篇入选课文分别选自四部名著,除《草船借箭》是改编的现代文,不是原著的语言形式外,其余三篇均为原著中的节选,其编排目的就是引导学生进行原著的阅读。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以人物品评课的方式,精心提炼出整本书最经典的人物形象,选择最核心最精彩的故事情节进行导读,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名著导读;人物品评;语言形式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1)16-0016-0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在“实施建议”中对阅读教学提出的要求是: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统编版语文教材强调“精读、自读与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模式,特别是课外阅读课程化的提出,更加突出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名著导读课旨在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实现课标和教材的阅读要求。那么导什么,怎么导是一线教师最关注的问题。
四大名著原先是初中阶段的课外阅读要求,但统编教材已编排到小学阶段,据实际调查了解,小学阶段阅读原著的很少,学生了解到的人物或故事情节,大多来自缩略的青少年版或影视剧。对于原著这样的大部头,存在很多的阅读障碍,首当其冲的就是语言形式。四大名著虽为白话文,但又不同于现在的白话文,属于古白话文,有很多生僻词汇。其二,人物众多,关系错综复杂,学生难以驾驭。种种原因导致学生对原著提不起兴趣。
近几年,整本书阅读引起广泛关注,研发出的导读课形式多样。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以人物品评课的方式,精心提炼出整本书最经典的人物形象,选择最核心最精彩的故事情节进行导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下面以四大名著为例,谈谈教学体会。
一、单一人物的品评课
四大名著,无论是哪一部,其中值得品评的人物都很多。导读课的目的重在激趣,所选故事中的人物不能离学生太遥远、太陌生,否则难以激起学生的共鸣。《水浒传》一书,笔者选择了鲁智深这个人物进行了一线串珠式导读。鲁智深这个人物形象在书中出现较早,在第三回已出现,并且是作者最为推崇的英雄人物之一。导读课围绕鲁智深这一人物的的章节展开进行,重点品读了“鲁智深拳打镇关西”一回,补充交代事情的前因,在故事的发展进程中,体会鲁智深的嫉恶如仇、有勇有谋的人物特点,接着讲解鲁智深大闹五台山、花和尚倒拔垂杨柳、鲁智深大闹野猪林和最后圆寂六和寺,学生被老师绘声绘色的讲述所吸引。在课的结尾出示几个梁山好汉中的经典人物及其绰号,比如及时雨宋江、智多星吴用、黑旋风李逵等,在这些英雄好汉身上又发生了哪些故事,激发学生自主打开《水浒传》去一探究竟。
同时也可围绕行者武松的故事情节展开,如景阳冈武松打虎、武松醉打蒋门神、武松大闹飞云浦等,感受武松的武艺高强和快意恩仇。还可以围绕豹子头林冲展开,豹子头误入白虎堂、林冲帮打洪教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等情节,感受林冲的安分守己、忍辱负重到最后逼上梁山。选取典型人物的典型事件进行人物品评,学生学习兴趣高涨。
二、人物群像的品评课
(一)《红楼梦》中“宝黛钗”的爱情纠葛
《红楼梦》一书涉及人物众多,有人统计少则四五百人,多则将近千人,是全世界小说中人物最多的一部书,每个人物都有其非常鲜明的个性特点。在本部书的导读课中,笔者选择了宝、黛、钗三人作为品评对象。首先讲述三者之间的亲属关系,林黛玉是贾宝玉姑母的女儿,因母亲去世,被外祖母(贾母)接到贾府居住,因年龄略小于宝玉,被宝玉称为林妹妹。除现世的关系之外,二人前世也有缘分。林黛玉是灵河岸上三生石边的绛珠仙草,受紫霞宫神瑛侍者(贾宝玉的前世)的甘露之恩。后来神瑛侍者下凡体验人间生活,绛珠仙子也决意同他一起下世为人,用一生的泪水报偿他的灌溉之恩。所以宝黛之缘被称为“木石前盟”。薛宝钗是贾宝玉的表姐,宝钗出生时有一个和尚送了她一枚金锁,还说将来要嫁一个有玉的人才会幸福。而宝玉刚好有一块通灵宝玉。于是在贾府众人的心里,就有了“金玉良缘”的说法。那么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呢?让学生进行猜测,有学生看过,知道结果,老师趁机讲述结局:王熙凤使用掉包计,将薛宝钗嫁给了贾宝玉,林黛玉在他二人大婚当日吐血身亡。薛宝钗知书达理,人缘极好,林黛玉体弱多病,敏感多疑,尽管贾宝玉对宝姐姐也有好感,但是心中念念不忘的却是林妹妹,这又是为什么呢?教师出示第三十二回中史湘云劝说贾宝玉要时常去会会为官作宦的,谈些仕途经济的一段,其中贾宝玉有一句:“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账话吗?”便能看出最懂贾宝玉的只有林妹妹,他二人惺惺相惜,心心相印。
《红楼梦》的人物群像品评课,还可以围绕贾家四位小姐展开,元春虽贵为皇妃,却在孤寂的深宫暴病而亡;迎春一辈子退让,最后被丈夫虐待而死;探春精明能干,个性刚烈,却远嫁他乡;自小就没有父母怜爱的惜春更是饱尝人间冷暖后,心灰意冷,落发为尼。“元迎探惜”的名字谐音“原应叹息”,暗示了她们的悲惨命运。
(二)《西游记》“师徒四人”的前世今生
《西游记》同样采用的是人物群像的导读模式。同样首先从原著中摘取师徒弟四人的片段,让学生猜测是哪个人物,这个难度不大。然后重点解读唐僧的前世今生和历史原型。因为孙悟空太抢镜,导致学生对唐僧了解甚少。唐僧本是如来佛的二弟子金蝉子投胎转世,在第九回:陈光蕊赴任逢灾,江流僧复仇报本中对唐僧的身世进行了细致的介绍。他的父亲名叫陈光蕊,中状元后娶了一个丞相的女儿,在赴任的途中,被强盗所害,尸首被推入水中,还好被龙王用“定颜珠”保存尸身,他的母亲也被强盗霸占,强盗以陈光蕊的身份去赴任为官,唐僧是遗腹子,母亲生下他之后,怕强盗要害死他,所以母亲把他放在一块木板上顺着江水漂流而去,所以他的小名叫江流儿。金山寺的法明长老收养了他,并取法名玄奘。玄奘在历史上有真实的原型,他是唐朝的一个高僧,他走了五万里的行程,用十九年的时间走过了一百多个国家,到天竺去取经。他口述西行见闻,由他的弟子辑录成《大唐西域记》,把他在各地的见闻经历和风俗人情都记录了下来。到了南宋,就有了《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再后来,吴承恩就在种种话本、传奇、历史资料这些基础上加工创作了《西游记》。这些曲曲折折、虚虚實实的故事情节非常吸引学生,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三国演义》中的“三绝”
《三国演义》的导读课,围绕文艺评论家毛宗岗的评语:“吾以为《三国》有三奇,可称三绝。诸葛孔明一绝也,关云长一绝也,曹操亦一绝也。”进行展开。聚焦三绝,感受人物形象。智绝诸葛亮,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大摆空城、六出祁山、骂死王朗等经典情节,感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足智多谋。义绝关羽,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义释华容道,感受关羽的忠义。还有“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的奸绝曹操。三个人物形象学生略有耳闻,有些情节是熟悉的,但有些情节又有些陌生,在既熟悉又陌生的情节推动中,牵着学生的鼻子,吊着学生的胃口,学生始终保持高度的听课兴趣,课下迫不及待拿起书本进行自主阅读。
特别强调的是,人物品评课的核心是不能脱离原著的文本进行说教,不能空对空,而要紧扣文本进行品析。人物品评课不仅仅是关注情节,更重要的是关注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采用的描写方法,学会赏析语言,关注语言形式,从而提高鉴赏能力,学习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比如“鲁智深拳打镇关西”,重在品味施耐庵的三拳,品味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分别从嗅觉、视觉和听觉等不同的感官,对镇关西被打的惨状进行细致刻画,让读者读来不觉酣畅淋漓、大快人心,精彩的三拳描写在读者心中留下一个永不磨灭的英雄形象。不读原著,只看影视剧或缩略的青少版,是无法体会到语言的精妙的。《红楼梦》中宝黛钗三人外貌描写的句子赏析,可以让学生积累,在写人物外貌的时候适当运用“脸若银盆,眼同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等对仗工整的句式,会让作文显得很雅致。再比如《西游记》中,第四十五回:车迟国猴王斗法中孙悟空借来风雨雷电,有一段关于大风的场面描写,吴承恩极力渲染,大肆铺排,真乃大手笔,可以带领学生赏析积累。只有这样,才不同于一般的娱乐消遣阅读,而是从语文的角度进行阅读。
总之,四大名著人物性格鲜明,情节曲折,故事性强,任意挑选其中的一个或几个人物进行人物品评的导读,都会起到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