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荣,于建红
(江汉大学,湖北 武汉 430056)
2019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指出要“全面开展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树立课程建设新理念,推进课程改革创新…形成多类型、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指出“课程目标要坚持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强调教学过程中“强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解决好创新性、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问题,杜绝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现象”等。2020年11月3日,由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主办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文科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宣言提出要紧紧抓住课程这一最基础且最关键的要素,持续推动教育教学内容更新,培养学生的跨领域知识融通能力和实践能力等。基于上述一系列要求指导,本文结合“物流经济地理”课程教学实践,提出关于本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物流经济地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其课程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农业、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等部门的生产空间布局,明确各部门、各产业组织的形成、分类、分区及演化的基本过程与规律,进而掌握物流基础设施与组织部门的空间布局原理、原则与技术方法等,达到我国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相关要求。
由于本课程知识体系为地理学、经济学、经济地理学与物流学多学科交叉的结果,又存在应用性强的特征,在实际教学中存在一些难题,具体如:(1)教材编写存在难度,因多学科交叉且受限于编者专业等,缺乏综合且体现专业特色的教材。大部分教材偏重于地理或经济地理方面的知识,物流专业知识难以融合进去;(2)缺乏相关理论体系支撑,一方面物流管理属于较新的专业,自身理论体系不够完善;另一方面,现有教材多从地理与经济地理现状描述展开,鲜有探究现状背后的理论知识,难以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3)案例教学不易,鉴于课程知识体系较综合且应用性强,既需案例内容丰富、新颖,又要启发、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发现问题,并能形成现状分析与背后理论之间的有机衔接。
综上,提升“物流经济地理”教学质量首先需要重视课程的学科背景,厘清其背景学科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完善知识的理论体系,形成清晰的逻辑框架;进一步将现有教材中对现状的描述与理论体系相结合,并应用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互动,完成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要素或者地理综合体空间分布规律、时间演变过程和区域特征的学科,分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两部分。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特征、结构及其地域分异规律、演化规律的学科;而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和变化,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的学科。经济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其研究范围包含农业、工业、商业、交通、旅游等经济活动的区位、空间组合类型和发展过程等。
经济地理与物流地理之间存在互动演化关系。经济社会活动产生物流服务需求,而物流服务支撑要素的流通,改变要素的空间分布,进而推动经济社会结构、空间形态与要素相互关系的演化。物流经济地理的学习须以自然地理环境、经济活动空间分布及其演化发展趋势等为基础,来探寻生产、流通和消费领域中的物流活动规律,以构建更科学合理的物流网络形态,去支撑社会经济各产业与部门发展,并创造最大时间和空间效益,如图1所示:
图1 学科关系示意图
“新文科”建设、“双万计划”等指导思想为物流经济地理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与思路。通过梳理学科关系、分析课程特点、总结教学实践的经验教训,本文提出以下4点提升“物流经济地理”教学质量的策略。
经历漫长的实践与科学研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已形成了完善的理论框架体系,具备丰硕的研究成果。鉴于学科之间的密切关联与互动发展关系,在“物流经济地理”的教学与学习中,可将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相关理论融入教学中,形成现象与理论相结合的知识框图。
以我国农业物流地理的学习为例,现有大多数教材的篇章内容以农业产业构成、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地理空间分布特征等介绍为主,一方面与中学地理内容有重复,另一方面仅停留在现状,缺乏对历史与现状关系、动态变化规律以及相关驱动要素的解释。若教学过程中仅照本宣科,则无法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不能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亦不符合“双万计划”的教学目标要求。
为此,在教学中采取以下方式:农业发展现状等内容主要由学生结合课本与网络信息学习,农业物流地理理论部分引入“农业区位论”相关内容。其益处有三:一是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学习中来,通过自学加深对农业地理现状的认知;二是“农业区位论”理论有助于理解农业空间分布的规律,并可拓宽学习的时间维度,从历史演化看农业区位变化,进一步明确物流空间布局演化的驱动要素;三是可以进行古今对比,农业区位论有其农业经济时代的理论背景,而在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农业及农业物流布局又受其他外部因素影响,通过现状分析提升理论应用的灵活性。
经典理论具有跨越时间与空间的解释力度,而与教材已有的案例相比,时事案例往往更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也因经济社会背景、生活环境相符而便于学生理解。海量的网络信息为获取教学案例提供渠道,在教学中可采用新近发生的新闻报道作为案例基础资料。
如在“我国物流交通地理”章节的学习中,为便于学生理解“点轴开发模式”,选取了2020年7月新开通的沪通铁路为案例。南通在地理上与上海仅有一江之隔,直线不到200km的距离,但在沪苏通铁路开通以前,南通前往上海方向的列车要经过南京,至少要3.5个h才能到达。沪苏通铁路开通运营后,上海至南通时间压缩至1h6min,南通自此进入上海的“一小时都市圈”,交通网络的衔接便利了两地间的产业扩散、协作。《2019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协同创新指数》报告指出,南通是长三角最大的技术专利输入城市;此外,南通还和苏州签署《关于加强苏通跨江融合发展的战略合作协议》,和无锡签订《关于加强锡通跨江融合发展的战略合作协议》等;上海与苏南等经济发展中心的效益正向南通及其周边城市外溢。
沪通铁路的例子充分显示了物流/交通在影响区域区位变化、推动产业集聚与扩散中的作用,是“点轴开发”的典型模式,学生们借助这类案例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
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持续,长时间的老师讲授往往效果不佳,学生会疲倦困乏甚至打瞌睡。在一个知识点结束后,采取提问与小组讨论的方式,结合发言与成绩激励,会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如在“农业物流地理”教学过程中,结合对我国农业发展现状、空间分布特征等认识,请同学们分小组先讨论农产品物流存在哪些困难,进一步讨论有哪些提升我国农业物流水平的策略或建议。小组讨论中学生们思考的兴趣提升了,通过讨论认识到自己思考的不足,彼此学习形成对某一问题更加深刻的认知。这一学习模式还使得本课程学习与专业其他课程产生联系,如农产品物流的困难源于需求与供给两个层面,需求角度产品自身特性、时空分布特征增加了物流难度;供给角度基础设施网络形态、供应链的合理性、冷链物流的成本等均影响农产品物流发展。
物流是派生需求,服务于经济。“物流经济地理”的学习需要以经济分析、经济区位演化为基础。地理则涉及空间布局、空间分异与空间演化等,需要引入地理学习工具与技术。
如在工业、商业分析中采用统计学方法与软件,通过对产业相关数据的整理、分析,查看产业的发展特征、演化趋势;进而借助电子地图、ARCGIS等地理学相关工具,通过数据输入、图形输出,将空间地理信息、经济信息与物流信息融合,使平面信息立体化。不仅使课堂内容生动起来,也可帮助学生掌握多学科的学习、思考与分析方法。
“物流经济地理”是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关联的课程,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大问题是知识与现实脱节。为此,可通过安排课内“课题调研”来促进知识的应用。调研题目由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点自选;老师则可在每章节结束后基于章节内容提供“课题研究”的参考题目。如在“物流交通地理”学习结束后,供研究的题目有:某港口形态的历史演进及对腹地产业与城市的影响;选择一条铁路/高铁,通过统计数据变化、比较,分析铁路/高铁对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布局、分工)、城镇网络等的影响等。
课内调研的过程由学生自主展开,基本步骤包括:选题→提交调研大纲→提交调研报告→课堂PPT汇报。在自主调研过程中,学生学会查考资料、整理与分析数据、练习运用计量模型、采用理论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等,强化了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能力与理论应用能力。
“物流经济地理”的教学需要结合课程交叉性强、应用性强的特点展开。在教学内容方面,应充分吸收相关学科的理论精华,围绕物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从现状描绘到理论解释,再到典型案例,形成各章节的教学逻辑。在教学方法上,应当激励学生参与,运用小组讨论、鼓励发言、学生调研、学生报告等多种形式,实现教学互动、教学相长,进而培养学生复杂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最终实现“双万计划”提出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