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小学生分数解决问题解题能力的策略

2021-08-11 02:20黎小燕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13期
关键词:审题分数解题

黎小燕

一、小学分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生分数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关键在于课堂上,一堂课的时间只有40分钟,只有师生通力合作,才能在课堂有限的時间里达到最好的效果。可是经过调查发现,当下有很多小学的数学课堂存在着以下影响效率的问题:

(一)教师方面

1.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在上课时,还是有大部分教师花费较多的时间讲解分数数学公式,灌输大量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一味的刷题,完全掌握课堂的主动权,没有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忽略了趣味性和多样性的教学。这种生硬的教学方法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对数学学科产生厌恶心理,更无法掌握多样化的解题策略。

2.不注重观察和审题能力的培养

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的教学模式单一,在课堂教学时,过分注重解题思路的讲解,忽略了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学生虽然接受了大量解题思路的灌输,但是过分依赖教师的讲解,没有经过自己审题和发现,在脑海中的固有模式僵化,导致遇到新问题的时候不会变通,无法用学过的分数知识来解决新的分数问题。

(二)学生方面

1.课堂注意力无法集中

研究表明,青少年的专注力只有10-30分钟,所以一节课下来,部分学生在上课时无法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集中。特别是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的学生,他们会因为跟不上教师的授课节奏而出现听课倦怠的现象,如果课堂比较沉闷,学生就更容易发呆走神,从而出现课堂效率低下的现象。

2.不重视课后复习巩固

当今社会有很多东西对小学生来说诱惑力远远大于学习,如果他们没有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课后除了完成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之外,很少会自觉主动的复习知识,所以在学习之后对基础知识都是一知半解,在遇到问题时难以下手,无法顺利解决问题。特别是遇到分数问题这样抽象性比较强的知识点时,就无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也无法掌握多样化的分数解题思路。

二、提高小学生分数解题能力的策略

(一)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1.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如今,科学技术正在快速发展中,多媒体技术逐渐被应用到教育行业,为数学课堂教学注入了更多的活力,带来了更多的乐趣。因此,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需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在上课时为学生展示不同的音频、图片、视频等,运用这些方法使分数这门课程增加趣味性,使其能全身心投入到数学分数问题的解决中。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能够更好地分析和研究数学问题,还能使其在快乐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减少走神发呆的情况,提高教学效率。

2.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可灵活利用情境教学法,带给学生身临其境之感,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分析问题,掌握更多的解题策略。第一,贴近生活创设教学情境。在上课时教师可加入更多生活中的素材和实物,创设更加真实的教学情境,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第二,创设相似的教学情境。学习的过程通常都是按部就班的,学生通常需要在学习一个知识点之后,再进入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因此,教师可在上课时创设相似的教学情境,带领学生迁移数学知识。第三,创设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情境。小学阶段的学生较为活泼好动,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点,构建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数学问题的解决中。在分数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利用以上几点方法。如使用苹果、香蕉等水果素材,以苹果总数为分母,将单独苹果的数量为分子,让学生自己操作,加深印象。

(二)合作交流效果更佳

我国先贤很早就提出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教师选择在课堂中进行小组合作教学,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来完成学习任务。在培养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们之间相互合作,共同探究,总结和迁移数学知识,找出数学问题中的规律,进而使得学生在相互配合下共同发展和进步。对于分数的学习,他们已储备了足够的知识经验:明确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进行简单的运算;能确定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然而学习能力的差异依然存在:思维活跃的学生约占班级的35%,他们会引领小组内的孩子进行交流、碰撞,但又有可能过于活跃而压制其他学生的课堂发展,因此教师对他们委以重任,既控制他们的活跃度,又带动小组的合作。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学生要具备敏感意识,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顺利地找出数学模型,之后开展思考和探究,最后解决数学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首先要对数学问题进行观察和分析,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分析的能力,通过对分数问题的有效观察和分析,迁移数学知识,找出相应的分数模型,进而更好地应用模型。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通过观察和分析梳理出知识模型,这样才能更加准确地应用模型,解决问题。

(四)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不管遇到什么样类型的题目,都需要学生认真审题,根据题目要求思考出正确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审题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强调学生在动笔做题之前要认真审好题目,比如这样一道题:危险垃圾占生活垃圾的3/20,食品残渣占生活垃圾的3/10,危险垃圾多还是食品残渣多?它们的差占生活垃圾总量的几分之几?针对这道题,教师在讲解的时候要让学生注意第一问是危险垃圾和食品残渣进行比较,在这里其实就是要比较3/20和3/10的大小。而第二问中,教师要提醒学生审题,发现要求的是它们的差占生活垃圾总量的几分之几,在这里就用3/10-3/20就可以得出结果了。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不要一味的采取灌输式教学,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通过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并且注重学生观察能力和审题能力的培养,进而提升小学生的分数解题能力。

猜你喜欢
审题分数解题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逻辑思维的培养——以数列解题为例
一种快速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把握物理难点,分数更上一步
准确审题正确列式精确验证
七分审题三分做
再三审题,由表及里
“化二为一”法在初中解题中的应用
巧用比妙解题
……的近似分数的若干美妙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