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多轩 史宏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对我国教育领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人们也愈加注重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此形势下,相关教学工作者正在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以此适应当下时代的发展要求,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相应的创新和完善,从而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实现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当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道德品质、法治素养的培养,从而进一步推动学生的综合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0-018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0.093
众所周知,道德与法治是初中教育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使学生形成知法懂法、懂法护法的良好意识,对于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提升也是非常有利的。然而,就现阶段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情况来看,或多或少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对整体教学效果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要想切实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就必须采取有效的手段,将这些问题解决到位,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掌握课堂教学的内容,从而切实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提升,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
(一)课堂教学太过形式化
在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形势下,虽然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出现了一定的变化,教师也正在对教学模式进行积极的革新,以此强化课堂教学的效果,但是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解决。如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有部分教师在讲解知识时依旧是形式化的,往往是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导致课堂教学仅停留在表面,并未对学生展开有效的道德教育。在此模式下,学生必定不能收获相应的知识,感悟思想更是谈不上。
(二)学生主体性得不到凸显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在教学课堂上通常是教师占据了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从而逐步出现学生过于依赖教师的现象。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一种为了考试而学习的心理,而没有真正掌握课堂所学知识,也做不到学以致用,这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相脱节的。同时,就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来说,其中涉及较多抽象的内容,其在试卷当中所占据的分值较小,并且教师往往只是为学生划重点,导致学生并未将这门课程重视起来,只是盲目记忆,并不是真正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设计脱离实际
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教师首要任务就是把握学生的基本情况。而有部分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时,往往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既不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也没有与实际生活进行有机联系,导致课堂教学与实际相脱节,这样学生就很难真正理解课堂教学的内容,学生情感共鸣的引发更是谈不上。在此形势下,学生对于知识内容的理解过于片面,从而影响整体教学的质量。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一)更新教学观念,紧跟时代步伐
在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的形势下,各个教育领域都进行积极的改革和优化,全面落实教学改革的要求,不断完善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模式等。当然,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也是如此。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应当注重学生道德与法治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树立积极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就应当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积极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将以往的应试教育逐步转变为素质教育。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当深刻认识到课堂教学的目标,以提升学生道德修养、法治意识为主,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予以高度的重视,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公,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联系实际生活,激发学生兴趣
我国著名思想家、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过“生活即教育”的理念。他认为:生活每时每刻都具有教育的意义。假设教育僅停留在教材上,那么就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由此可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想切实地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法治素养,那么就有必要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将实际生活中的道德与法治元素渗透到课堂教学当中,并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引导,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展开学习和归纳,从而提升对于生活现象的认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和掌握课堂学习的内容。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事物,以此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深化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消化这些知识,从而为接下来的道德与法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丰富教学活动,鼓励自主探究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要想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有效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与法治素养,那么就必须紧扣教学实际,为学生提供一个多样化的教学课堂,并结合学生的综合情况,为学生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对课堂教学的主题、模式以及时间进行合理的规划,引导和鼓励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内容展开深入的探索,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为了引导学生展开进一步的探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探索平台,以此更好地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合理划分为若干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与本节课相关的资料。随后,提出引导性的问题,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深入的挖掘,使学生获得别样的情感体验,并切实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对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起到重要的帮助。对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明确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良好的自学平台,让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促进自我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