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美琪
教育关系到每位孩子的学习效果以及健康成长,尤其是幼儿园教育阶段,幼儿犹如一张白纸,幼儿教师则是教育行业的中首任教师,其师德师风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幼儿的内心健康,乃至对教育的态度。为此,每一位幼儿教师均审视师德师风以及个人职业观,做到情系幼儿,铸造幼教良好师德师风。
幼儿园教育虽然并非义务教育的组成部分,但却是我国教育的奠基阶段,是一个学子正式跨入教育行业当中的起始阶段。幼儿教师是每一个学子人当中接触到的首任教师,幼儿教师师德师风对于幼儿的心理认知乃至对教师的认知具有重要的影响,强化幼儿教师师风建设,对于培养幼儿良好心理素质乃至为我国输出高素质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情系幼儿,用爱关注每位孩子
高尔基曾经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教师的爱是良好师生关系的润滑剂,教师的爱是教育工作的灵魂。爱是阳光,能融化冰雪;爱是春雨,能滋生万物;爱是桥梁,能沟通师生的心灵。正是因为有了爱,师生之间才能够更加的温馨无障碍的沟通;也正是基于爱,师生才能够在温馨和谐的氛围当中展开教学与互动;也正是因为有了爱,按师生之间才能够成为良师益友;也就是基于爱,教师才能够长保师德不褪色。
因此,作为幼儿教师,应当基于爱的基础之上做到以下几点:第以,关爱每一个孩子,关心他们在幼儿园中的生活与学习情况,尤其是当孩子出现哭闹乃至不舒服的情况下,要及时给予关心和引导:第二,要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孩子,在幼儿教学当中有的孩子比较顽皮、有的孩子比较文静、有点孩子比较好动、有的孩子爱打闹……,但每一个孩子都是受教育的对象,幼儿教师应当平等对待,一视同仁;第三,了解孩子的家庭基本情况并与家长构建家园合作教育制度。尤其是对于新入园的幼儿,在入园时、午餐时、午休时间等出现不同程度上的焦虑现象或不合群现象,为此要与家长进行沟通,进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帮助幼儿尽快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而不是随意的发脾气或用教师的威严来吓唬孩子,如此有违师德。)
二、工作中学习,不断丰富自身学识
时代在发展,社会也同样在进步,各种知识也在不断的更新,教师面临不同时代的学生也会表现出不同的教学需求。我幼儿教师必须要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来进行自我充电,丰富知识和提升技能,如此即可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又可以提升工作技能,建立良好的师德师风,灵活应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幼儿教育难题。首先,要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在职场当中没有一种经验可以长期使用,知识在丰富在更迭,教师的意识也同样需要加以转变,建立对职业发展的认知并借此规划职业发展规划;其次,充分利用与同事之间建立沟通交流,利用互联网等海量信息等优势开展自我师德学习,在借鉴他人成功经验的基础之上转化为内部动力,构建自身良好的素养。最后,学会经验总结在失败中提升,在成功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的拓展,同时还可以与同人共享,共同进步和提升。
三、塑造师德风范,提高自身的修养
在幼儿眼里,每一个教师都是完美无缺的、每一个教师都是值得其信赖的人、每个教师都是能够与其在幼儿园共同生活和共同学习的引路人,因此教师在教育中要给学生一杯水,而自身必须有一桶水。因幼兒具有先天的好奇心和模仿性,教师的日常言行,举手投足对于幼儿均具有不同程度上的影响。作为幼儿教师,不仅仅要具备丰富的学识更要塑造良好的师德形象,严于律己,以自身的修养和学识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为此,结合当前市的教育的要求以及幼儿而教育行业当中涌现出来的教育软暴力行为,每一个同行以及欲加入幼教行业当中的后来者,均应塑造良好的师德师风,提高自身的修养,吾将从以下方面强化实践行动:
首先,身正为师,严以律己。幼儿教师面对的是思想单纯和性情活泼的幼儿,教师的心情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性情乃至心理状态。幼儿教师进入幼儿教育大门之后,应当及时的调整心态,本着和颜悦色和举止优雅得体的原则开始一天的工作,将负面情绪和烦恼排除在幼儿园大门之外;其次,提升个人内在修养,内在修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的是个人综合素质良好的内在修养,给人以美感和愉悦感,良好的个人修养并非与天俱来,而应当通过各种途径加以修炼。例如,强化学习,重视积累。在工作当中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避免他人和自身的不足之处,在业余时间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学习与自身发展和内生修养相关的知识乃至中国古典文化等。最后,学会减压,“排除”烦恼。如聆听音乐,丰富课余生活,消除压力与烦恼。音乐是一种精神食粮,在工作烦恼之一,生活重压之下,通过聆听美妙的音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舒缓压力,释放烦恼,也有利于自身控制情绪,达到提升修养的目的。
四、总结
师德师风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当前以及未来在教育行业当中均是为人师表者应当具备的素质。充分认识自我,了解不足,强化学习,注重师德建设是每一位合格教育从业者应当坚持的自我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