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跨文化角度看大学英语文化负载词的课程思政教学

2021-08-11 08:31黄文虹
校园英语·月末 2021年4期
关键词:文化负载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理念,在提升学生语言专业水平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思想文化素养,这二者的有机融合是新形势下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必然趋势。本文从分析大学英语与课程思政二者之间的关系入手,阐述了文化负载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最后,在大学英语教学与课程思政相融合具有可行性的基础上,对大学英语负载词教学的课程思政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文化负载词

【作者简介】黄文虹(1985-),女,汉族,江西南昌人,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讲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翻译与跨文化交际。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教改课题“思政元素与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相融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以《跨文化商务交际》课程为例”(课题编号:JXJG-19-34-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以专业化的课堂為依托,开启由专人向人人的信仰引领教学,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道德文化素质,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英语是我国学生学习的第二语言,在以往的教学中,尽管其涵盖的内容丰富、范围广,但是教学内容往往更多地涉及西方文化,而与中华文化相关的内容却甚少。如何在高校英语教学中融合思想道德教育,是我们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 大学英语教学与课程思政

我国持续推进的教育体制改革,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不断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将“立德树人”作为培养的目标。“把课程思政从工作要求转化为政策实施表和行进路线图,从部分地区、高校的探索转化为全国所有地区、所有高校的制度性工作,要求覆盖到每一位教师、每一门课程。”由此,高校教师应当积极优化教学课程、完善教学设计、不断加强教学管理、梳理好思想政治教育中蕴含的教育元素,使之应用到各科教学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的统一。

当前的高校英语教学依然是以技能锻炼为主,从听说读写等方面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英语应用技能。“课程思政”对高校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不仅要加强学生的英语技能,同样还要加强学生的道德素质,教师承担的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角色,还要引导学生拥有一定的品德素养。在英语教学中充分挖掘思政资源,在提升学生专业知识水平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显得尤为重要。更不容忽视的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人文性与国际性,牢牢地掌握这些文化因素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客观理性地认识中国。

二、 文化负载词在英语学习中的地位

《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学习、教学、评估》中指出,语言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受教育者的语言应用能力,即言语交际能力。其中词汇是学生掌握语言应用能力的基础部分,更是重要部分,而文化负载词则是其中的难点之一。文化负载词,指的是在特定文化范围内的词,是民族文化在言语词汇中的体现。无论是中国还是英国,都具有大量的文化负载词,这些文化负载词蕴含着一定的文化。但是不同的语言文化在不同的地域环境、生活生产方式下,会形成不同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影响了文化负载词的形成。要想尽可能了解掌握英语、流利地运用英语,并通过英语交流增进中外的沟通、将中华文化更好地弘扬,加强对于文化负载词的理解很有必要。

之所以强调文化负载词是语言学习中的难点,是因为中英两国文化负载词具有一定的差异。首先,词汇外延相同,但是内涵明显不同。其次,一种语言中的词汇,在另一个语言中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词汇,或者是即便有对应的词汇,两者所涵盖的范围也不相同。针对这样的差异,学习者不仅要掌握自身文化,更要了解英语对应词的表面意思和内涵。比如中国的“龙”和英语中的“dragon”,均是指神话动物,形态相似。但是在中国,龙象征着权力,代表着吉祥,有褒义成分;而在西方文化,dragon则象征着可怕的恶人,有贬义的意思。再如,有些文化是一个国家所特有的,这种事物或现象是另一个国家所没有的,如中国特有的“旗袍”“中山装”,在英语中就找不到相对应的词汇。

面对丰富的文化负载词,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掌握这类词汇的重要性,使其了解到对这些词汇的学习并不能仅仅局限在背诵,很多词汇并不是只有表面意思那么简单,其背后往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历史渊源。只有领会了其背后的含义,才算在真正意义上掌握了这些词汇。

三、 跨文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的可行性

1. 具有广泛群体基础。大学英语教学是大学教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课程,贯穿于学生大学学习的全过程,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从学生的长远职业规划来看,英语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教学课堂上,还能满足学生未来的职业诉求,所以在英语学习中,学生会有广泛的学习主动性和动力。将大学英语文化负载词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在一起,能够最大限度地对高校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引导,让学生在提升英语专业技能的同时,通过正确的引导,提升对于不同文化的欣赏与鉴别水平,锻炼学生深度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2. 具备较高的灵活性。大学英语的特点是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多样化。借助于互联网技术手段,学生所接受的英语教学内容不仅来自书本知识,还来源于课外内容的补充。大学阶段的学生学习热情和效率都比较高,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快。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一阶段的学生对于不同文化的鉴别能力和欣赏能力还有限。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的正确引导能够帮助学生在面对外来文化冲击的时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形成与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相匹配的道德观念。

3. 具有丰富的师资力量。大学英语教师自身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储备,他们或有国内的知识积累,或有外国生活、留学经验。这些知识和经验使得他们既具有东方的道德底蕴,同时还兼备西方文化素养。在不同文化的感受下,教师逐渐具备了平衡不同文化冲突的能力,这种能力将成为正确引导学生的重要支撑。

四、 在文化负载词教学中融入思政内容

在进行英语文化负载词教学时,教师应该尽可能地结合中西方文化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比如可以通过比较法和翻译法这两种方式的结合,将思政内容融入专业教学中。

首先,比较法的应用能够凸显出两种语言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理解。例如,在中国,“蝙蝠”的“蝠”与“福”同音,而被看作是吉祥和福气的象征,有着很好的寓意,被镌刻在很多古老的建筑上;但是在西方文化中,bat是一种出现在黑暗中,似鸟非鸟的动物,甚至还带有邪恶的意味。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能够结合所学词语的文化背景更加准确地掌握这些词汇。又如,英语短语“at the end of one's rope”本身的含义并非与绳子有关,而表示走投无路、陷入绝境。这一短语的解释,教师应该结合英国的实际情况。作为海洋国家,英国的航海业十分发达,而绳子是船上最常见的工具,以绳子作为出处,体现的正是英国的文化特色。而在形容花钱浪费、大手大脚上,中国因为是半内陆国家,生活离不开土地,所以会用“挥金如土”来形容;英国因为是岛国,航海业发达,所以表示类似意思的短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通过比较的方法,能够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中文和英语两者对同一事物赋予的不同含义。

其次,翻译法是学习负载词的另一种有效方法。在进行文化负载词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需要充分地考虑文化负载词背后的文化内涵,有时甚至需要联系上下文语境,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对词汇自身意义的理解。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如果两者间存在基本对应的固定表达,便可以相应地翻译成对应的成语。比如,汉语成语“隔墙有耳”,在英语中有与之对应的词组“walls have ears”,形象生动地表达出两种文化背景下人们类似的想象。这样可以直译的情况还有很多,比如“绞尽脑汁”可以翻译成“to rack one's brains”。另外,有些俗语尽管没有直接对应的词组,但是因为在各自的文化中有相同的价值理念,可以进行直接翻译。比如“人勤地不懒”,由于在中英文化中,勤奋都被视为一种美德,某种程度上两国文化中的价值观念是相通的,所以可以直接翻译。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在国际话语传播的过程中,一些重要的理念和政策概念的翻译也需要被思考与研究。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不断发展,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不断涌现,如“一带一路”“新型大国关系”等,对于这些词汇,译法不同。作为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学习,将最准确、简练的词汇教授给学生,使学生掌握翻译此类文化负载词的技巧,让学生充满文化自信且具有深厚知识储备地宣传中华文化,展现中华民族良好的形象,为跨文化交流奠定基础。

五、结语

总之,大学英语是贯穿高校学生学习全过程的一门重要课程,在教学中坚持将课程思政融入其中,有助于提升学生对專业知识的掌握以及对文化的鉴别能力,形成与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相匹配的道德观念。总体来看,将课程思政贯穿于大学英语文化负载词教学是具有一定有利条件的,高校英语教师应该把握这样的有利条件,从不同的文化背景等角度引导学生掌握所学词汇。

参考文献:

[1]陈朝晖.在大学英语文化负载词教学中贯彻课程思政理念[J].英语教师,2019(19):112-114.

[2]薛飞.从跨文化交际角度浅谈大学英语课程思政[J].校园英语, 2019(7):6-7.

猜你喜欢
文化负载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基本层次范畴理论与词汇翻译的越级策略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
释意理论观下的文化负载词的口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