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荣
摘 要:道德与法治课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基石,通过核心素养的培养与道德法治课堂的结合方式,对初中生的学习设立相应的科学学习目标,从而能够有效地促使初中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但在初中的教育教学中,由于中国对于初中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质量普遍偏低,因此导致初中学生在核心素养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策略探究
一、 引言
核心素养是针对学生成长进行问题的解决,从而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核心素养是学生终身发展所具备的基本能力,在初中教学中,通过道德与法治课,有利于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从而使学生拥有良好的品德以及较强的综合素质。
二、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分析
对初中生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个正确的价值导向,从而有利于促进学生拥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念。由于道德与法治课程主要是用来弘扬积极的社会信息,因此在初中的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爱国文化情怀,使学生在成长中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三、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及特征
(一)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特征
本课堂在教学中具有综合性与实践性的特点,因此在课堂教学并不是刻板地对书本内容进行说教,而是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进行教学,通过科学、自然等多元化的方式使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的学习不单单只是停留在教室内,而是走向外界,通过社会的发展以及家庭的变化,最终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能力。
(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特性
道德与法治课程与日常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培养初中生良好的品德,明确社会的法治要求,将道德与法治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可以有效地促使初中生了解法律法规的运作规律,学生通过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培养了核心素养,为学生以后步入社会创造了最基本的条件。
四、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在教学中的现状
(一)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意识比较淡薄
对于初中生而言,此时的他们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所以他们喜欢将自我的个性表现出来,目的是为了得到社会的认可,因此也就造成了初中生的叛逆心理。在学习中,初中生由于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他们不赞同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认为这样做纯属是浪费时间,从而导致学生缺乏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学习以自我为中心
由于当今家庭以独生子女居多,学生从小在父母、爷爷奶奶等长辈们的呵护下成长起来的,往往会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这种性格对于学生的道德成长极为不利,从而使学生缺乏了自尊、自爱以及自律的品质,导致道德与法治课程很难对学生起到约束和规范的作用。
(三)教学实践分配不足
在初中教学中,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将教育的重点放在考试上,因此在教学中,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的学习上,而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时间分配的就比较少,因此最终会导致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理念不够深,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的掌握也不够充分。
(四)初中缺少专业的道德与法治人才
由于在初中的教育教学中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视理念不够,因此学校对于这种专业的人才需求也不够重视,从而导致初中教育在招聘人才的时候直接忽视了道德与法治人才的招聘。但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教育部门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视度越来越高,所以部分初中学校出现专业道德与法治人才短缺,想要再招聘相关的人才就需要花费较多的精力和时间,严重影响了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高效性与专业性。
五、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在课堂上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研究
(一)通过真实的教学情景构建核心素养平台
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通过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能力培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情感发展,通过在本课堂的教学,结合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况,从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有利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情景教学的方式,使课堂的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知识深入每一个学生的心目当中。例如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国担当》的教学中,教师开展情景教学,将学生分成小组,然后每个小组中派出一名成员,最后让每个小组派出的人员开始对“中国担当”表述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学生在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中可以不拘一格,说出自己的切实想法,供其他同学进行分析和参考。在情景模式中,学生可以通过这种学习方式,与其他小伙伴一起沟通,与教师互动,从而逐渐培养出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合理地分配道德与法治课的课堂时间
在初中教学中,通过对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时间进行合理地分配,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兴趣。对道德与法治课堂时间进行分配,通常可以使用黄金分割的方法对道德与法治课堂进行时间划分,按照黄金分割比例时间划分,可以将道德与法治课堂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前27分钟时间,而第二个阶段是后18分钟。其中前27分钟以教师作为主导进行教学,剩余的18分钟以学生为主导的方式进行学习,使学生在学习中,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知识进行思考和总结以及探讨,利用最有效的学习时间完成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重视情感教学
对于课堂教学,教师不能单纯地停留在表面的教学上,需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学的情感,这样有利于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通过不同的角度对道德与法治课程進行教学,是培养学生情感的重要方法。
例如:《做情绪情感的主人》中,通过揭开情绪的面纱,使初中生认识到了情绪,了解到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情绪,随后通过对情绪的管理方式,使学生认识到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良好的情绪可以避免对他人的伤害,从而有利于自我情绪世界的控制,使初中生逐渐品味出情感成长中情绪带来的喜怒哀惧,最终对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