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华, 宋明胜, 漆 涌, 许 欢, 曹晶莹, 伍 勇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检验科,湖南 长沙 410013)
翻转课堂的概念最早由美国教师Lage 等[1]于2000年提出。翻转课堂是将传统的“课堂上教师教授知识,课后学生完成作业”的教学过程进行翻转,转变成教师课前创建教学资料、学生课前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指导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拓展和深层次思考,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中完成知识的吸收、积累与掌握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2]。翻转课堂最开始是在中小学教育中使用,现在已经推广到各个高校以及附属教学医院,并在肾内临床教学[3]、临床护理实习带教[4]、消化内科实习教学[5]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学生小讲课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和手段进行自主学习并依赖团队合作,实现教学互动的教学方式[6]。学生小讲课应用于临床医学专业和护理学专业的实习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医学知识的方法与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满意度[7-8]。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知识繁杂,涉及的相关学科知识(如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多,技术更新快,学校所学知识滞后于临床应用,导致学生进入微生物室实习时无所适从,产生畏难心理,不利于提高实习效果。因此,本研究将翻转课堂和实习生小讲课结合应用于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实习教学中,以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实现教学相长,提高实习效果和实习生的学习满意度。
传统的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实习带教以带教老师讲授演示为主,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本质上还是灌输式教学[9]。带教老师通常根据目前微生物室正在开展的项目,对项目的原理、操作步骤和结果判断进行讲解和/或演示,在学生即将出科时对学生进行理论和实践的考核,实践考核通常的项目为细菌涂片染色、显微镜下细菌形态的判断、卫星试验、标本接种、菌落分纯等。
传统带教模式的弊端在于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状态,另外,由于检验科日常工作量大导致师生互动较少,对于一些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缺乏细致、系统的讲解,相关领域的前沿进展介绍不够,这些都不利于实习效果的提高。因此,如何改变实习教学模式,在有限的实习时间内提高实习效果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被认为是“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5]。翻转课堂将传统教学的时空排序——学习知识主要在课堂,而内化知识主要在家里,颠倒为学习知识主要在家里,内化知识则主要在课堂。由教师课前给学生提供教学视频及其他相关资料,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在正式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资源的自主学习,课堂时间主要用于师生面对面答疑解惑和交流互动等活动。
传统的小讲课是教师为主体、作为知识的灌输者,而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课堂气氛容易陷入沉闷,甚至可能出现“教师在台上滔滔然,学生在台下昏昏然”的现象,不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小讲课是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进行了互换,由实习生担任小讲课的工作,完成“小教师”的任务。教师承担的角色则不是简单地转换为学生,而是需要在课前根据学生的能力以及课程需求选择合适的小讲课题目,课堂进行时需要进行适度的引导,课后进行精确地点评和补充。学生小讲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对带教老师的专业能力和课堂组织能力也是一种提高,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实习学生在进入微生物室实习时,已经完成了全部的在校课程学习,理论知识储备较好;目前发达的互联网以及各大微信网络平台等教学资源为翻转课堂和学生小讲课的实施提供了广泛的素材。另一方面,同时在微生物室实习的学生人数,通常为4~8人,有利于小班教学,为该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了教学环境。
选择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检验科实习的2018年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习学生48名为对照组,其中男生10名,女生38名;本科生36名,专科生12名。2019年的42名实习学生为实验组,男生9名,女生33名;本科生32名,专科生10名。两组实习学生性别、年龄、学历和就读学校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3.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实习带教方法,由带教老师进行讲授、示教。
3.2.2 实验组 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结合学生小讲课的方法进行实习带教。实习学生在微生物室的实习时间通常为8周,前两周让实习学生先根据微生物室的情况考虑小讲课题目,第3周时教师和学生商定题目后,教师将相关参考书、课件资料以及有关的专业网站等介绍给学生,学生利用第4、5和6周的时间自行学习和制作PPT课件,遇到自己无法解决或解答的问题可以随时通过微信群或者平时提问等渠道与老师同学沟通,第7周进行汇报,第8周进行出科考试。小讲课主题的设计结合微生物室相关的工作和一些前沿知识进行,大部分情况下是1人1个专题,也可以根据内容由同期的2个或3个人实习学生组合完成1个专题。给学生指定的专题有实验室生物安全、微生物常用培养基的种类和应用、呼吸道标本的处理、血培养规范、常见真菌的形态和鉴定、艰难梭菌的常见鉴定方法、结核分枝杆菌的常用检测方法、药敏检测方法等,并结合目前的微生物学进展围绕β葡聚糖检测(G试验)和半乳甘露聚糖检测(GM)试验、结核分枝杆菌及利福平耐药检测(Xpert MTB/RIF试验)和质谱仪的应用等方面设置专题。
3.2.3 翻转课堂理论课堂 根据检验科微生物室的工作流程,上午9点之前临床工作相对宽松,所以利用这段时间进行小讲课。小讲课的频率通常是1周1次。由实习学生在8:00~8:20利用PPT进行专题汇报或结合操作演示,演讲者通常在讲课结束时就所讲内容设置1~2个问题进行提问,剩余20 min由带教老师和聆听的学生对PPT上的相关内容进行提问、解答或拓展与小结,从而完成1个专题的学习。
3.2.4 教师点评 在学生讲课过程中,实习带教老师仔细聆听,并做好相关笔记,在小结时肯定学生的亮点,对一些没有讲透的内容进一步补充,并积极组织、调动听课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提问,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受益。带教老师在实施翻转课堂过程中,有意识地给学生灌输定殖(污染)和致病、其他炎症指标的应用、病人本身身体状况的考虑、感染病原菌流行病学的运用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实习学生建立临床思维。
实习结束后,对学生进行出科考试成绩评估。出科考试分为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理论成绩占比70分,操作成绩占比30分,总分100分。数据统计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采用t检验, 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出科考试成绩见表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无论是操作考试、理论考试还是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学生出科考试成绩比较(平均值±标准差)
实习结束后,参考文献[6,10]设置了调查问卷让学生填写,了解学生在微生物室的实习情况。内容包括对临床微生物的学习兴趣、对微生物室实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多种学习资源的利用程度、对临床微生物前沿知识的探索激情以及与老师同学的沟通5个方面,每项20分,总分为100分。数据统计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采用t检验,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问卷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表2结果表明,实验组各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实习生对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实习情况的评价(平均值±标准差)
近年来,细菌耐药问题已成为困扰人类的全球性问题,而不断新发和突发的传染病,如不时困扰人类的禽流行性感冒、国人至今仍谈之色变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埃博拉出血热(EBHF),以及现在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都对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的实习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的主要任务是为临床感染性疾病提供准确的诊断及治疗依据,从而有效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1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实践教学是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2]。医院检验科的实习阶段,是帮助学生从书本走向实际、从学校学习走向社会工作的基础和阶梯[13]。如何使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的实习教学更有效,是检验科尤其是微生物室工作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
本研究对传统的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实习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引入翻转课堂和学生小讲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与祁英等[14]的报道相似。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15]。翻转课堂的教育理念秉承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索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16]。
翻转课堂和学生小讲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教学相长。学生小讲课时实习带教老师需要对学生所讲述知识有更深刻和全面的理解,才能在讨论和点评时提出自己独到的观点和见解,这样势必推动带教老师不断去探索新的知识和更新已有的知识结构。并且为了保证教学过程有效有序地进行,带教老师需要有很好的控场能力[17]。这些都是对带教老师能力的促进,而不断提高能力的带教老师又可以更好地指导实习学生,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翻转课堂和学生小讲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表达能力。翻转课堂需要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在小讲课时需要面对老师和同学的提问并进行解答,在今后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也有助于学生在之后的职业生涯中与临床医护人员及患者的沟通。
本研究中翻转课堂与学生小讲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实习教学中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不断完善和推广。在今后实施过程中,可以将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自豪感融入教学中,以期培养出热爱检验专业、能为检验事业添砖加瓦的高素质检验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