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敏灸联合温灸针“合谷刺法”对肩周炎患者肩关节活动度及疼痛的影响

2021-08-10 11:28李洁时纳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年19期
关键词:温灸刺法合谷

李洁 ,时纳

(1.济宁市中医院针灸一科,山东济宁 272000;2.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山东济宁 272000)

肩周炎多因关节退行性病变导致,会引起肩部疼痛及关节前屈、外展等活动受限,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严重不良影响[1]。肩周炎发生机制较为复杂,通常认为与感染、创伤、肩关节周围肌肉劳损等因素相关[2]。现阶段临床对于肩周炎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但停药后易反复,难以满足临床需求。 中医学认为肩周炎属“肩痹”范畴,多因风寒湿邪入侵机体,致经脉阻滞不通,不通则痛[3]。 热敏灸是常见的针灸疗法,可温经通脉,改善肩关节症状[4]。温针灸具有一定透热作用,起到活血化瘀之效,配合合谷刺法,可达到抗炎、消肿、止痛等作用。鉴于此,该研究选取该院2019 年4 月—2021 年4 月收治的92例肩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分组对照,探讨热敏灸联合温灸针“合谷刺法”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92 例肩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X 线、磁共振成像检查确诊为肩周炎;中医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5]中关于肩痹诊断标准;无晕针、肩关节手术史;精神良好,认知、语言系统无异常。排除标准:混合型肩痛者;合并其他严重骨疾病者;孕妇;合并恶性肿瘤者。该研究获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6 例。对照组中男27 例,女19 例;年龄 48~65 岁,平均(56.39±2.87)岁;病程 2~6 个月,平均(4.10±0.59)个月;体质指数 18.4~29.7 kg/m2,平均(24.11±1.06)kg/m2。 观察组中男 24 例,女 22 例;年龄 47~64 岁,平均(56.48±2.90)岁;病程 2~7 个月,平均(4.13±0.56)个月;体质指数 18.6~29.6 kg/m2,平均(24.09±1.12)kg/m2。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热敏灸治疗。 充分显露患者肩关节,寻找手三里、阿是、风门、颈夹脊、风门穴位的热敏穴(若出现向关节腔透热、传热现象极为热敏穴),点燃艾条,于距离上述穴位上方2 cm 处施灸,根据热敏度消失情况调整施灸时间,每次时间20 min 左右,1 次/d,5 d 为 1 个疗程,1 个疗程结束后休息 2 d, 再展开下一个疗程,治疗2 个疗程。

观察组采用热敏灸联合温灸针“合谷刺法”治疗。(1)热敏灸:同对照组。(2)温灸针“合谷刺法”:患者取侧卧位,常规消毒肩髃、肩前、肩贞、肩髎穴,采用1.5寸毫针刺入后在针柄上插上一长约2 cm 的艾条,将其点燃行温针灸, 在穴位周围放置硬纸片以防烫伤,得气后保持30 min;随后消毒合谷穴,用1.5 寸毫针直刺合谷穴肌肉经筋处, 得气后缓慢退回肌肉浅层,并向左、右、后外方斜刺,用挑刺法直接针刺在肌肉部分,以患者感觉酸麻胀为宜,得气后留针30 min,1 次/d,5 d 为1 个疗程,1 个疗程结束后休息2 d,再展开下一个疗程,治疗2 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肩关节疼痛基本消失、肩关节受限范围<15°为显效; 疼痛明显减轻、 肩关节受限范围15~25°为有效;疼痛未减轻、肩关节受限范围>25°为无效。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2)肩关节活动度:于治疗前、治疗2 个疗程后采用关节量角器测量患者肩关节前屈、外展、内旋、外旋活动角度。

(3)疼痛程度:于治疗前、治疗2 个疗程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6]评估,用标有0~10 分的刻度尺量化疼痛度,0 分即无痛;1~3 分为轻度疼痛;4~6 分为中度疼痛;7~10 分为重度疼痛,评分越高则疼痛越重。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 检验,组内比较用配对样本 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肩关节活动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肩关节前屈、外展、内旋、外旋活动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肩关节前屈、外展、内旋、外旋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肩关节活动度比较[(),°]

表2 两组肩关节活动度比较[(),°]

组别对照组(n=46)观察组(n=46)t 值P 值前屈治疗前 治疗后125.87±13.26 126.43±14.02 0.197 0.844 148.71±15.39 162.40±11.56 4.824 0.000外展治疗前 治疗后内旋治疗前 治疗后80.24±7.91 81.06±7.45 0.512 0.610 131.35±10.28 147.86±11.67 7.200 0.000 37.10±5.23 37.46±5.08 0.335 0.739 60.73±7.44 73.95±8.87 7.745 0.000外旋治疗前 治疗后34.32±5.12 34.49±4.97 0.162 0.872 62.51±7.39 76.84±8.02 8.912 0.000

2.3 两组疼痛程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3。

表3 两组疼痛程度比较[n(%)]

3 讨 论

中医学认为肩周炎的发生与正气不足有关,加之风、寒、湿等邪气入侵机体,造成气血不畅,经脉阻塞,故临床治疗以补气养血、通经活络、温经散寒为原则[7-8]。 针灸具有补益气血、强身健体的作用,是临床治疗肩周炎的重要手段,以热敏灸、温灸针较为常见,但不同针灸方式疗效不同,临床尚无统一标准[9]。

从中医学角度来说,热敏灸具有温通经脉、调和气血的作用。 现代研究发现,热敏灸借助燃烧的艾条所产生的温热效应可直接作用于痛点, 加快新陈代谢,缓解疼痛,但单纯采用热敏灸所产生的疗效有限。该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肩关节前屈、外展、内旋、外旋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提示热敏灸联合温灸针“合谷刺法”在减轻肩周炎患者疼痛、提高肩关节活动度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原因在于,温针灸肩髃穴可祛风通络,肩前穴、肩贞穴可驱寒泻热、调节气血,肩髎穴可升清降浊。 诸穴合用,可覆盖肩部区域,共奏调理气血、温经散寒之功[10]。 肩周炎患者肌肉拘急,活动不能,而“合谷刺法”属五刺法之一,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使用温灸针“合谷刺法”可理气活血、疏通肩周经络,通则不痛。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温灸针“合谷刺法” 通过点燃艾条将透热之效直接作用于肩部深处,可促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加速肩部组织微循环,抑制炎症反应,有效缓解疼痛。另外,温灸针“合谷刺法”能够调节肩周炎病灶处的代谢功能,减轻肩关节肿胀,提高肩关节活动度,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 将温灸针“合谷刺法”与热敏灸相联合,可协同增效,加速阻塞经脉疏通及新陈代谢,并调动机体内在的防御机制, 进而最大限度减轻患者肩部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 然而该研究仍存在局限性,如纳入样本量偏少、观察时间较短等,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对此临床需扩大样本量、延长研究时间,以证实热敏灸联合温灸针“合谷刺法”对肩周炎患者的具体影响,为临床提供更为可靠的指导。

综上所述,热敏灸联合温灸针“合谷刺法”应用于肩周炎患者中能够获得确切疗效, 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度,利于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温灸刺法合谷
“四冲穴”阴中隐阳刺法联合止痫汤治疗癫痫的疗效分析
隔姜灸治疗冻疮效果好
马氏温灸传承基地落户朝阳传统中医将更多回归
温灸加推拿法治疗腰椎术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
蜂针丛集刺法探讨
从《随息居重订霍乱论》探析王孟英治疗霍乱之中医外治法
毫火针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
温灸神阙穴促进阑尾术后胃肠功能恢复128例
合谷三阴交合用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