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会智能化与财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

2021-08-10 04:06:06夏维朝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财会人员财会会计核算

夏维朝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学院,广东 深圳 518055)

1 新技术和新需求使得财会转型迫在眉睫

1.1 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正推动着财会工作走向智能化

影响财会工作的新技术正在涌现、影响财会工作的新环境正在重构,传统财会工作正面临着“财务机器人”的全新挑战,智能财会正迎面走来[1]。

以大数据为例,新时代财会工作将是基于大数据环境的智能化财会服务工作。传统会计信息系统是从货币视角对一个组织的业务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和披露,属于组织的“财务小数据”系统;来自组织内部的非财务数据,如采购数据、产品与生产数据、销售与客户数据、库存数据、设备数据、统计与计划数据、人力资源数据以及合规性数据等,与财务数据一起,共同组成了“组织中数据”;来自组织外部的数据,如原材料供求关系及供应商数据、产品和服务市场与客户数据、替代产品或相关产品及市场竞争者数据,还有那些与该组织的经营管理看上去不相关的外部数据,如自然环境数据、生态环境数据、社会治理数据与治安环境数据等等,与来自组织内部的财务和非财务数据一起,形成了组织的大数据环境。新时代财会工作不仅要关注财务小数据,还要放眼组织中数据和社会大数据,才能为经营管理者提供科学高效的决策支持等智能化财会服务。图1反映了新时代一个组织智能化财会工作的全新数据环境。

图1 组织的小数据、中数据与大数据

1.2 经营管理需求的变化要求新时代财会工作提供智能化服务

1.2.1 服务已超越核算和监督,成为新时代财会工作最重要的职能

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是财会工作的两项传统职能。通过会计核算,以货币视角对组织的经济数据进行“收集”、“分类”和“浓缩”,并定期运用财务报表披露结构化财务信息;通过会计监督,对组织的经济数据进行“甄别”、“清洗”,保证财务数据的真实与合规,为财务决策、责任控制与业绩评价等管理工作的科学与高效提供信息支持。

服务已超越核算与监督,成为新时代财会工作的最重要职能。《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会计行业必须“强化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必须“不断提高服务效能”,“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2]。会计的服务职能,首先是为组织内部各层级、各岗位的业务和管理提供信息服务,其次是为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信息。新时代财会信息服务必须改变现行“无差别”“定期”披露财务信息的方式,转向个性化和智能化信息服务,真正将信息使用者作为财会工作的“用户”,做到快速响应和个性化“定制”,并通过可视化呈现技术,提高用户(信息使用者)体验。

新时代财会工作是组织的信息中枢。智能化财会信息服务需要将货币视角的高度封闭的结构化财务数据,与行政办公数据、统计与计划数据、业务经营数据、人力资源数据等其他信息系统提供的相互割裂的、碎片化的非财务数据,统一整合成数据仓库。现代会计信息系统将变身为各类信息系统的枢纽,跨越不同信息系统壁垒,搭建联结不同信息系统通道,消除组织内部信息孤岛和信息冗余;财务机器人将变身为信息机器人,担负起组织全部信息处理中台的职责;主计长将变身为首席信息官,为经营管理提供全方位的智能化信息服务。

1.2.2 个性化和快速响应是新时代经营管理对财会工作的新要求

彰显个性的市场需求,要求弹性多变和快速响应的信息服务。随着传统工业与互联网的快速融合,消费者正主导着新时代的商业模式,追求自由和个性,希望有更多的“参与感”,要“所想即所得”,制造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蜕变,标准化生产正走向定制化,生产走向小批量、项目化。面对消费需求的快速变化,个性化与快速响应的智能化信息服务已然成为组织生存的关键。

财会工作需要为经营管理提供多维度个性化服务。首先是个性化信息服务,为管理者提供解决新问题和特殊问题等例外事项所需的个性化信息支持;其次是深度参与经营管理的全过程,财务工作重心进一步向业务前端和管理后端延伸,核算走向服务,财务变身为业务的伙伴和管理的参谋。图2的左侧反映了传统财会工作的重心,在经济业务发生后进行会计核算;右侧则是新时代财会工作重心的转移,在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的基础上,进一步转向为业务前端和管理后端提供专业化、个性化财会服务。

图2 传统财会工作(左)与新时代财会工作(右)重心的区别

1.2.3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为财会智能化服务搭建了组织的数据中台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集会计核算与专业化服务于一身的新型组织形式。目前,一部分大型企业集团和行政事业系统已经组建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这不仅大大提升了会计核算的效率,也为加强会计监督与提升管理水平提供了抓手,为专业化财会服务奠定了基础[3]。可以预见,在智能化背景下,规模较大的组织将通过自有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其他组织将通过公共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来完成个性化和快速响应的财会信息服务。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搭建了组织的数据中台。数据中台是数据仓库,是将数据从采集到清洗、处理和使用,来驱动组织的运营、产品与服务,对组织的内部数据进行“汇管用”(汇总、管理、使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接数据用户,获得业务端的客户数据、市场数据和管理端的预算与审核数据,再利用数据中台的数据仓库,通过查询、检索、归类汇总等数据处理提取业务经营和管理活动所需的信息,运用建模和数据挖掘分析、可视化呈现技术等为业务和管理提供个性化、可理解的智能化信息服务[4]。

2 智能化改变着会计职业能力

2.1 新时代财会职业能力正在重构

财会智能化服务要求财会人员重构职业能力,在掌握既有的会计核算和监督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对经营管理和IT应用技术等能力的培养,完成新时代赋予的专业化服务职能。表 1是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对会计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需求的跟踪调查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财会毕业生职业能力重要性的排序是:工作能力、职业操守、专业技能和通识知识,专业技能只排第三位[5]。表2是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会计信息调查中心发布的“企业会计的未来”调查报告数据,未来五至十年会计岗位的能力需求主要集中在“IT等新技术应用”、“风险管理”、“公司战略”和“公司治理”等方面,“会计核算”等传统财会职业能力的重要性正大幅度降低[6]。

表1 会计专业毕业生职业技能需求

表2 未来5-10财会职能的重要性净提高率(提高率-降低率)

2.2 新时代财会职业能力框架正在蜕变

为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和新需求的变化,新时代财会职业能力框架正在蜕变。传统的会计核算和会计报告能力正让位于专业核心能力、专业扩展能力和专业支撑能力的多层次能力组合。其中,专业核心能力是财会人才的能力基础,包括传统的会计核算能力和会计监督能力,新时代财会专业核心能力的主体则是专业服务能力;专业扩展能力主要包括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业务经营能力和组织与战略管理三个方面;专业支撑能力是为财会人员提供财会专业化服务的支持技能,包括IT技术的应用能力、数字化能力和职业道德规范等[7]。表3反映了新时代财会人才职业能力框架。

表3 新时代财会人才职业能力框架

新时代财会人员的核心职业能力主要包括财会专业化服务能力、经营管理能力、IT技术的应用能力和数字化能力四个方面。

2.3 财会专业化服务能力正在强化

传统的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职业能力需求将逐步弱化,取而代之的是财会专业化服务能力。会计核算机器人将全面整合“数据识别技术+会计引擎+财务软件”,实现基础性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任务,财会人员将更多地转向为业务经营和管理活动提供专业化服务。

财会专业化服务包括信息服务、价值管理和风险管控。信息服务是为组织外部信息相关者提供统一的和个性化的信息、为组织内部业务经营和管理活动提供个性化信息;价值管理是以货币化视角、站在全局视野对组织全价值链的管理,统筹规划组织内部各单位的资源配置,按照收益最大化、成本最低化的原则参与组织重大经营、管理和财务决策,提供组织价值最大化的解决方案;风险管控是底线管理,通过内部控制系统,识别并管控来自财务、业务、管理、以及其他各类风险,减少损失、杜绝浪费。

实施财会专业化服务,是财务人员作为业务经营管理的伙伴和管理的参谋助手、运用财会专业化资源和专业技能直接参与经营管理活动,为业务和管理提供财会视角的建议与对策,提供财会专业化解决方案。

2.4 经营管理能力正在提升

财会人员的经营管理能力涉及到组织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如客户关系管理、合同管理、生产管理、设备与物料管理、物流管理等,还包括战略与规划管理、领导与组织管理、人际沟通技能等。

新时代的财会人员已经不再是传统的“账房先生”,要走出“账房”,向业务前端和管理后端双向延伸,成为业务的伙伴和管理的参谋,真正做到“业财融合”、“财为管用”。财会人员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经营管理知识与技能,才能与业务人员和管理人员在同一个频道上对话,才能保证业务人员和管理人员在位能相助、缺位能补位,才能真正参与并融入业务经营、支持管理决策。

2.5 IT技术的应用能力正在加强

新时代财会工作是全方位的信息服务,掌握必要的 IT应用技能是适应智能化背景下财会工作的基本要求。智能化背景下,大数据技术、可视化技术是支撑财会信息处理和实现会计信息服务的必备手段,这就需要财会人员掌握必要的数据库管理技术、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技术、数据可视化呈现技术、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等IT技术的应用技能。

2.6 数字化能力正在被强调

数字是智能化时代的主要标签,数字化能力是未来财会人员必须掌握的核心技能之一。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和电子档案管理等都是数字和数字处理技术,智能时代,数字就是资产,反过来,资产也是数字。

新时代财会人员必须要有数字化能力。数字化技术将物质经济推向虚拟经济,商业模式和价值创造方式被重新构建。数字化能力首先是数字意识,要有数字就是资产的意识,要有将一切资产数字化的意识;其次,要有数据管理能力,能够科学准确地识别与采集数据、明确数据标准与数据分类、能够科学地给数据打上标签、能够管理数据仓库等;第三是数据的分析利用能力,如数据分析模型的设计与构建、数据挖掘与清洗能力等;最后是数据的安全管理能力,如数据的加密技术、电子签名技术、数据泄露的风险管控等。新时代的财会人员必须积极“拥抱”迎面过来的数字时代,掌握数字化能力,切莫沦为新时代的“数字难民”。

3 智能化也改变着新时代财会人才培养方向与课程体系设计

进入智能化时代,基础性财会工作将主要由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财会机器人)来完成,财会人员从大量日常的会计核算工作中抽身,将主要精力用于专业化服务。为此,财会专业人才的培养,应当面向管理服务型财会岗位群和技术服务型财会岗位群培养管理服务型财会专门人才和技术服务型财会专门人才。前者是定位于为前端的业务经营和后端的管理活动提供财会专业化服务,偏向经管类财经专门人才,培养财会管理师;后者是定位于熟练掌握数据处理技术的专门化人才,偏向理工类信息管理专门人才,培养财会工程师。

3.1 管理服务型财会专业人才课程体系设计

管理服务型财会专业方向的主要课程参见表4,该课程体系通过财务会计、财务软件应用等课程构建学生财会专业技能,并进一步通过现代司库管理、商业与财务分析、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生产运作管理等课程搭建学生的业务经营能力、人际关系沟通技能、组织与战略管理和一部分常规数据分析与个性化呈现技术能力,以适应为业务经营和管理提供个性化财会专业服务的需要[9]。

表4 管理服务型财会专业方向主要课程

3.2 技术服务型财会专业人才及课程体系

技术服务型财会专业人才需要在掌握必要财会核心技能的同时,更多是要掌握数据处理技术,表 5是技术服务型财会专业方向的主要课程设计,该课程体系既包括财务会计实务、成本会计实务等传统财会专业能力课程,又包括数据仓库管理、大数据的获取技术、数据挖掘清洗与分析技术、程序设计与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与安全管理技术等技术服务能力培养课程,以构建学生的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能力。

表5 技术服务型财会专业方向主要课程

在进入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个性化与智能化服务的经营管理新需求的新时代,财会人才需要从管理服务和技术服务两个方向重构职业能力,财会人才的培养课程应分别面向管理服务型财会专门人才(财会管理师)和技术服务型财会专门人才(财会工程师)来设计相应课程,以适应新时代财会人才的发展需要。

猜你喜欢
财会人员财会会计核算
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中国市场(2021年34期)2021-08-29 03:26:54
中小企业管理型财会人才培养策略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5:10
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的难点与重点
发力提高企事业单位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的现状与思考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10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若干问题探讨
中国商论(2016年34期)2017-01-15 14:24:05
“营改增”后运费的会计核算解析
商业会计(2015年15期)2015-09-21 08:26:36
对高校财会人员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
山西农经(2015年7期)2015-07-10 15:00:57
发挥财会管理功能促进企业提高效益
消费导刊(2014年12期)2015-02-13 22: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