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建海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杭州 310018)
根据《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和《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文件要求,构建职业院校教学工作内部诊断改进制度,强化职业院校落实第一质量主体责任,持续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大力建设能拓展教学时空,增强教学吸引力,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的在线开放课程。其实质是一种以线上、线下为教学形式,共同完成并实现教学目标的混合式课程。混合式课程是目前教学改革与研究的热点,在当前疫情并没有完全退去之前,在高职教学中,采用混合式课程能减少不必要的人群聚集,同时能减少线下教学时人群聚集的时间,并达到原有纯线下的教学目标和效果。
普遍认识的混合式课程,是通过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将部分课堂教学内容转移到线上,其余教学内容仍在课堂内进行,以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共同完成教学目标的课程。
而混合式课程的实质是,基于构建主义理论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重构课程的知识与技能点,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短、精、准、实”(即短时长5~8分钟、制作与教学精炼、知识点准确、内容实用)的微视频,将教学内容前移到线上,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线下课堂教学以重点、难点的练习、实操和答疑为主,课后再通过线上作业与微视频,完成知识与技能的吸收与内化。
坚持诊断与改进工作是课程建设自我发展与创新的需要,是课程健康成长、不断进步、永葆生命活力的源泉。诊断与改进工作以无痕的监控、有痕的管理为行动理念。促进课程自我改革与创新机能的形成,提升专业与课程建设水平,推进课程教学管理和方法改革,完善课程教学体系,达到提高教师线上、线下教学能力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目标。
混合式课程在理论上具有先进性、科学性的。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受到专业、课程、教师、学生、微视频、教学设计、作业、实操、考核等诸多要素的影响,其教学效果存在巨大的差异。因此,为了能更好地体现混合式课程在未来的发展与效果,提出了基于诊断与改进的混合式课程教学改革思路与方法论。
诊断与改进工作,其内涵是一种基于管理思维的工作模式。
基于诊断与改进的混合式课程改革思路是,师资团队在完成课程层面“五纵五横”“一平台”和“两链”体系等设计任务后,采用的“PDCA”管理思想的“8字螺旋”工作方式进行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实践,不断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2.2.1 明确“五纵五横”主体与责任
根据《指导方案》的要求,确定了混合式课程建设的“五纵”指的是决策与指挥、质量生成、资源建设、支持服务、监督控制;“五横”指的是参与课程建设与教学的所有主体,即学校、专业、教师、学生和企业。采用宏观和微观的分析方法,宏观的诊断与改进是学校和专业层面的设计,微观以教师、学生在课程教学层面,对顶层设计的落地、实施和达成。因此,明确“五横”建设主体在“五纵”中的责任,课程建设与教学责任主体是以一线教师为核心的课程教学改革团队,设计、完善和协调教学主体间责任和任务,通过教师教学团队研究与分析,设计以下“五纵五横”各主体在混合式课程层面的任务分析表(如表1所示)。
表1:“五纵五横”各主体在混合式课程层面的任务分析表
2.2.2 打造高质、量化的“两链”指标体系
“两链”指课程建设与实施的规划(目标)链和标准链。根据“五纵五横”在混合式课程教学改革的任务要求,设计、完善并实施“两链”指标体系,即混合式课程线上、线下教学的目标链和标准链:从顶层设计上,起到直接指导混合式课程线上、线下教学的目标;从考核评价层面上,指标体系的设计和建立,量化混合式课程建设与教学的实施过程、教学资源以及教学成效,整个课程教学的评价不再是以前对教师的教学评价,而要转移到学生知识和技能点的达成度之上,以及具体项目化教学的“两链”指标设计,以《物流信息管理》混合式课程为例,如表2所示。
表2:基于诊断与改进模式的混合式课程“两链”指标体系
2.2.3 建设混合式课程线上教学资源“一平台”
“一平台”指互联网+信息化技术的网络教学平台,以政府、学校、行业协会、企业或者第三方教育机构为平台建设者,线上课程形式有MOOC、SPOC等等,平台有MOOC中国、中国大学MOOC、智慧职教ICV、省级在线精品课程网站、学校网络教学平台、优课堂、雨课堂、腾讯课堂等等。根据“两链”指标,完善混合式课程的教学标准、教学设计、微课、项目化实训、题库、案例等教学资源,并完成“一平台”。混合式课程要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教学的优势,重构线上、线下知识和技能点的分布,在课前、中、后利用平台的导学、微课、作业、测试和互动等功能,对线下教学起到有效地辅助,实现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点的内化、吸收和创新能力培养。
2.2.4 基于PDCA的“8字螺旋”诊改工作方式
混合式课程的诊断与改进工作,其关键是诊断,核心是改进。在PDCA“8字螺旋”工作模式中,职业能力标准、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属于P计划;教学实施属于D动作;教学诊断与反思、数据监测、数据分析属于反馈;诊改预警、实习与实践、改进与创新、学习与改进属于A改进。
依据教育部等四部门发布《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指出:与新时代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新要求相比,职业教育教师队伍还存在着数量不足、来源单一、校企双向流动不畅、结构性矛盾突出、管理体制机制不灵活、专业化水平偏低的问题,尤其是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和教学团队短缺,已成为制约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瓶颈。因此,需要打造一支具有模块化教学设计实施、课程标准开发、教学评价、团队协作和信息技术应用和“双师型”等能力的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并成为立德树人育人标杆,专业技术应用创新研究的引领者,职业类型教育和国际教育的典范,1+X等重点教改项目的先锋队。
立足基于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标准,重构知识、技能点,突显职业类型教育规律。构建专业课程知识与技能的线上线下混合式资源平台,建立全方位、立体化、递进式的知识能力结构体系。在能力本位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上,体现学科知识的解构和学习情境的重构——从知识构成到能力养成,突出素养提升。
自我改革与创新能力的形成,必须激发教学主体的参与度,打破以往以教师为教学、诊断主体的格局,明确和落实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课程教学全过程。以调查问卷形式发放给学生,根据调查数据分析,教师改进校企合作开发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方案、课件、微课等等。
评价方式是课程教学、达成人才培养目标的指挥棒,是自我改革与创新能力形成的成败关键。建立并完善评价主体由专业教师、兼职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由项目化过程考核、期末总结性考核的综合性评价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项目化过程性考核评价,如项目化成果小组间评价、学生互评等等,增加评价参与主体和数量,以接近更真实的教学成绩和效果。
诊断与改进工作模式下混合式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证明,能有效带动学生参与到课程的教学设计、实施与学习评价的全过程,转变课程教学的主体单一性,充分发挥多元化主体的能动性、创新性、自主性,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辅助能力,充分发挥课程建设与发展的自我创新力,为践行疫情下“三全育人”思想和培养高技术技能型复合人才的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