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祺祺 郑晨笛
摘 要:目的 比对观察在弥漫性甲状腺病变合并甲状腺癌诊断中应用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 纳入温州市人民医院2018年3月~2020年4月期间收治的弥漫性甲状腺病变合并甲状腺结节患者68例作为研究样本,将其根据病理性质分为良性肿瘤组(n=34)和恶性肿瘤组(n=34),两组患者均实施超声诊断,对两组患者诊断结果与检出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组间患者经超声检查后检出率差异不存在统计学分析意义(P>0.05)。两组血流、回声、结节数量情况差异不存在统计学分析意义(P>0.05)。良性肿瘤组结节形态、钙化情况、边界相较于恶性肿瘤组明显更优(P<0.05)。结论 弥漫性甲状腺病变合并甲状腺癌应用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检出率,能够明确区分甲状腺良性肿瘤与甲状腺癌,避免漏诊与误诊,为弥漫性甲状腺病变合并甲状腺肿瘤患者明确肿瘤良恶性提供直接依据,值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甲状腺弥漫性病变;超声技术;影像学检查;甲状腺癌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0192-02
甲状腺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性疾病,临床发病率较高,且逐渐年轻化。患者发病后可见甲状腺内肿块,触诊可感肿块呈坚硬质地,凹凸不平。患者若未得到尽早有效治疗,会损伤患者呼吸系统,导致患者发生吞咽困难等并发症,具有较高死亡率[1]。因此早期诊断与干预治疗能够及时控制患者疾病进展,是降低患者病死率的重要影响因素。弥漫性甲状腺病变伴甲状腺结节患者肿瘤性质较难鉴别,疾病诊断存在一定困难。临床上诊断弥漫性甲状腺病变伴甲状腺结节的方式有很多,具有代表性的诊断方式有超声、MRI、CT等,有学者在研究中指出,超声诊断弥漫性甲状腺病变伴甲状腺结节能够实现对肿瘤良恶性的鉴别,减少漏诊与误诊率的发生[2]。本研究选择68例温州市人民医院2018年3月~2020年4月间收治的弥漫性甲状腺病变伴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旨在探讨超声诊断弥漫性甲状腺病变伴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为温州市人民医院2018年3月~2020年4月间收治的68例弥漫性甲状腺病变合并甲状腺结节患者。将其根据甲状腺肿瘤病理性质分为良性肿瘤组(n=34)和恶性肿瘤组(n=34)。本次实验研究中良性肿瘤组34例患者和恶性肿瘤组34例患者全部接受超声检查。其中良性肿瘤组有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龄为51~60周岁,平均(54.75±2.14)周岁。恶性肿瘤组男性18例,女性16例;年龄为52~61周岁,平均(55.45±2.38)周岁。本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良性肿瘤组患者均经病理诊断检查,确认为弥漫性甲状腺病变伴甲状腺良性肿瘤;恶性肿瘤组患者均接受病理检查,确诊为甲状腺弥漫病变伴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自愿参加研究并签署同意书;一般资料完善患者。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重大系统疾病患者;精神障碍性疾病患者;依从性较差患者;一般资料不全患者;怀疑但未确诊患者;中途退出研究患者。
1.2 方法
使用Siemens S3000、GE、日立等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器进行诊断,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将颈部充分显露,头部稍向上抬高,以便检查,使用线阵探头,设置探头频率为4~18MHz,扫查患者甲状腺左右叶及峡部,对甲状腺结节数量、结节形态、结节边界、结节大小、结节回声情况、结节钙化情况、结节内部血流情况进行观察,对检查结果进行详细观察与记录,诊断疾病。
1.3 观察指标
对弥漫性甲状腺病变伴甲状腺结节患者的超声检出情况与诊断结果进行对比观察。检出率=检出数/总例数×100%。血流分布分型标准:Ⅲ型:结节周围血流较少或无血流,内部丰富血流;Ⅱ型:结节内部血流较少或无血流,周边血流丰富;Ⅰ型:无血流。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系统分析处理本次实验研究中68例患者超声检查数据,以[n(%)]表示检出率、影像学表现结果计数资料,用χ2行结果检验,若P<0.05提示存在统计学分析意义。
2 结果
2.1 组间超声检出情况对比分析
组间患者经超声检查后检出率差异不显著(P>0.05)。
2.2 组间患者影像学表现结果分析
两组血流、回声、结节数量情况差异不显著(P>0.05),良性肿瘤组结节形态、钙化情况、边界相较于恶性肿瘤组明显更优(P<0.05)。见表2。
3 讨论
弥漫性甲状腺病变是一种慢性病,为超声诊断中甲状腺功能紊乱的表现。由于弥漫性甲状腺病变是因自身免疫疾病导致的病理类型,伴随患者病情进展,患者可并发良性或恶性结节。而弥漫性甲状腺病变伴甲状腺癌时,会进一步提升诊断难度[3]。
临床多通过病理诊断实施甲状腺癌的诊断,但病理诊断不仅会对患者产生一定创伤,且诊断费用相对较高,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患者心理压力与经济负担,而实施MRI、CT、X线等检查则降低了诊断的准确率,无法达到理想诊断效果[4]。超声检查是临床常见的检查方式,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等优势,常被应用于腹部、胸部、头颈部等部位的诊断与扫描。为弥漫性甲状腺病变伴甲状腺结节患者实施超声诊断不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还能够清晰检测甲状腺内部血流、回声、钙化等情况,能够有效区分多发性与单发性结节,在实施超声检查的过程中,超声波能够穿透人体相关组织,对甲状腺大小、位置进行探查,清晰显示相应影像与数据,根据病理结果进行详细分析,了解甲状腺结节病变情况,为手术方案提供直接依据[5]。本次研究表明,组间患者经超声检查后检出率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血流、回声、结节数量情况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良性肿瘤组结节形态、钙化情况、边界相较于恶性肿瘤组明显更优(P<0.05)。
综上所述,弥漫性甲状腺病变伴甲状腺癌开展超声诊断可取得较为理想的诊断效果,有效提升检出率,能够明确区分甲状腺良性肿瘤与甲状腺癌,避免漏诊与误诊,为弥漫性甲状腺病变伴甲状腺肿瘤患者明确肿瘤良恶性提供直接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清平.甲状腺弥散性病变合并甲状腺癌应用超声诊断的价值探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0):196+198.
[2]李默驰.甲状腺彌漫性病变合并甲状腺癌超声诊断的效果观察[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21):155-156.
[3]路璐.超声诊断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甲状腺结节的临床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7):179-181.
[4]郑嫦娥.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甲状腺癌的超声诊断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6):249-249.
[5]陈曙光,肖明星,孙灵芝.探析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甲状腺癌行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13):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