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要]“用学术讲政治”的提出顺应了新时代党校系统的发展,为党校系统指明了教学改革的方向。基层党校教师理应全面把握“用学术讲政治”的科学内涵,从理论方面端正态度;深刻认识基层党校“用学术讲政治”的必要性,从现实需要方面“上紧发条”;最终从政治、学术、实践、教学等多方面入手提升自身的教学科研能力,进一步推动基层党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用学术讲政治;基层党校;具体实践
[作者简介]曾繁烨,中共唐河县委党校助理讲师,研究方向为党史、思想政治。(河南南阳 473400)
“党校教员要用学术讲政治”[1]最早是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何毅亭同志于2017年1月在中央党校教学工作会议上针对中央党校的教师提出的教学要求。由于这项主张顺应了新时代全国党校系统的发展,一经提出迅速得到全国上下的强烈反响。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印发《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在《规划》中正式向全国各级党校教师提出着力提高“用学术讲政治的水平”[2]的教学要求,为新时代各级党校教师开展教学改革工作提供了科学引领。就整个党校系统而言,基层党校在这一方面的意识和实践较为薄弱,而基层党校恰是全国党校系统“用学术讲政治”教学改革工作中最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因此,在基层党校推进“用学术讲政治”势在必行,基层党校教师更应该将“用学术讲政治”作为一项教学改革的宗旨牢记于心,践之以行。
一、深刻认识“用学术讲政治”
从语言逻辑分析,“用学术讲政治”的重点在于“政治”,“用学术讲”则就意味着要改变以前其他各种方式的讲法而转变为“用学术”的方式来讲并且讲好“政治”。
何谓“政治”,毛泽东同志曾经精辟地讲到:“政治就是把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把敌人的人搞得少少的。”而“党校不是一般学校”[3],党校正是中国共产党为培养和教育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而开办的学校,是为“我们的人”播种育苗的主阵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校不姓党,或者不能很好姓党,就不能完成党所赋予的庄严使命。”[3]进入新时代,党校所讲的“政治”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立场、政治原则、政治主张、政治方向,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我们党的政治理论。就是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前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学术”揭示的是社会规律,“用学术讲”就是要求党校教师从客观社会规律的角度,运用学术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来讲好政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能把探索性的学术问题等同于严肃的政治问题,同时也不能把严肃的政治问题等同于探索性的学术问题”[3],这意味着在党校课堂上,党校教师应运用成熟、科学、严谨的学术理论、学术逻辑、学术框架来讲好政治,而不是自我陶醉、标新立异甚至口无遮拦地讲政治。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认为凡是能说的就必须说清楚,凡是说不清楚的,就应该保持沉默。[4]相比较其他领域的教育工作者,党校教师更应做到这一点。
对于党校教师来讲,“用学术讲政治”就是用学术理论为“讲政治”提供理论支撑,从学理上运用学术的逻辑把政治观点讲清楚,进而将政治思想、政治理论等融合进学术理论框架之中,使之成为学术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促进政治学术化。从而使政治思想、政治理论更具有普遍真理的力量,也更具有理论宣传的说服力。
在“用学术讲政治”的具体实践上,中央党校的专家学者为党校系统的教师做出了很好的表率。比如何毅亭教授在分析为何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的时候,曾指出:党是政策实际的领导者,政策决策的指定者,政策方针的掌握者,社会治理的主导者,从四个方面用政治学的理论框架分析得出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实现政治问题与学术理论框架的完美对接,既有理论上的说服力又有逻辑上的严谨性。
二、基层党校教师“用学术讲政治”的必要性
(一)基层党员干部整体水平提高的现实需求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提出我们的干部队伍要实现“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3],特别是1993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实施以来,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始终朝着年轻化、专业化、知识化的方向阔步前进。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基层党员干部的整体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回到基层党校学习的党员干部无论是在文化水平、业務水平还是政治水平上都有显著提升。另外,全国各地乡村干部的学历提升工程成效显著。据河南日报2019年9月的一篇文章报道:兰考县将在2023年通过基层干部学历提升计划使得全县范围内52岁以下的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全部达到大专及以上学历,以适应新时代乡村振兴发展。[5]在业务水平上,自我国公务员制度实施以来,已为基层输送了数以百万计的基层公务员,这一部分人本身具有较为专业的知识基础,又经过长期的基层锻炼,能力水平和业务水平都不容忽视。在政治水平上,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讲政治放在前所未有的高度,绝大多数基层党员干部对“四个自信”“四个意识”的认识明显提高,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方面的自觉性明显提升,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两个维护”的执行力明显增强。
基层党员干部群体整体水平的突飞猛进是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结果,也是进一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中之重,而基层党校承担着教育培训基层党员干部的重任。“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6],基层党校应当如何更好地完成新时代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实践讲政治的目的?就是要“用学术讲政治”。只有理论彻底才能以理服人,理论要想彻底就必须抓住事物的本质,抓住事物的本质就要用深厚的学理做支撑,通过精辟讲解,让学员真学真懂真信。基层党校学员是党和国家基层实践工作的主体,也是群众实践的组织者,理论的真理性还要靠他们在实践中检验。
(二)适应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是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第一次突破性地将中国改革“升级”。何为“全面”,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者,就是要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7],意味着新时代的改革不再是片面化、碎片化的改革,而是全面化、系统化的改革,“不是推进一个领域改革,也不是推进几个领域改革,而是推进所有领域改革”[7],新时代的发展是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领域的全领域改革和统筹发展。所谓“深化”是深层次、细致化的改革。总之,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要面临的一场不得不改、不进则退的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改革。
面对改革大趋势,党校作为党和国家重要理论阵地,要以积极主动、迎难而上的精神投入到全面深化改革的浪潮中。一方面,为适应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必须要进行党校系统“用学术讲政治”的教学改革,以更有权威性、更有说服力的教学科研成果宣传党和国家的理论方针,为全面深化改革保驾护航。另一方面,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制定之后,最终还得落脚到实践上,特别是基层实践上。“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全面深化改革能否顺利推进,效果如何都得建立在基层工作实践上。而基层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的开展中必然会遇到来自思想上、实践中的多种困惑和难题,这些最需要从理论层面给予科学解答,这就对基层党校教师开展“用学术讲政治”教学改革提出了迫切要求。
(三)对历史大变局时代的回应
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一届军委班子第一次常务会议上指出:“世界正发生前所未有之大变局”[8]。这是他首次提出“大变局”,后来他又在多个场合完善了这个论断。2018年7月,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广大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而言,这个世界既充满机遇,也存在挑战。”[9]这是总书记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高瞻远瞩对全球形势做出的论断。
当今中国,正处在历史大变局时代,既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机遇是“当前,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10],这是一个蓬勃发展的时代,也是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区的一个时代,改革过程中必将遇到许多问题和挑战,社会上难免出现一些对西方价值体系存在幻想的“杂音”“噪音”。同时,随着以中国为代表的非西方国家的崛起,“东升西降”世界格局的变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正在竭尽所能全方位打压、遏制中国的崛起。
“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11]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党校系统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喉舌,作为党和国家重要的理论研究宣传主阵地,必须积极主动予以强有力的回应。而用学术讲政治无疑是最有力最彻底的回应。党校教师要自觉进行“用学术讲政治”的教学改革,用理论的力量、思想的力量进行党的理论宣传,牢守意识形态阵地;用最有力的声音争取国际政治话语权,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体系增砖加瓦。在各级党校系统中,基层党校是最容易忽视却又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处在与人民群众紧密相连的基层,基层党校担负着为党发声,向人民群众宣传党的政治主张、政治理论的重任,更应该做到用“学术讲政治”,用最彻底的理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打牢意识形态领域的群众基础。
三、关于基层党校教师“用学术讲政治”的建议
(一)提高政治能力
政治能力就是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就是辨别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党校姓党是与生俱来的特性,“在党校讲台、公开场合对重大政治和理论问题发表观点和看法,应该自觉维护党的威信、维护党中央权威,自觉维护党校形象。党校教师作为我们党直接掌握的一支教师队伍,是我们党一支不可多得的理论力量”[3],这就要求党校教师必须要有与“不可多得”相匹配的政治能力。
首先,坚定政治方向,提高政治站位。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党校办学的首要前提,最能体现党校姓党这一特性。作为基层党校教师,要始终坚定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共产主义的理想;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時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一切教学科研活动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中锻炼党性,提高政治站位。敢于对课堂上以及生活中的重大政治原则和大是大非问题发声亮剑,敢于向各种不良言论、观点进行斗争。
其次,遵守政治纪律,严守政治规矩。“学术探索无禁区,党校讲课有纪律,但‘无禁区也不是绝对的,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言行,违反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错误观点,无论公开还是私下里,在党校都是不允许的。这是党校的政治纪律,党校必须模范遵守。”[3]这就为党校的教学和科研划出红线、底线,意味着党校教师的教学和学术研究不能越界、踩线。学术自由与坚守政治原则的辩证关系就如同法律与自由的辩证关系,英国哲学家洛克在他的著作《政府论》中指出:“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12]。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和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因此,没有绝对的自由,只有在法律秩序允许下的自由。同理可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党校教师实现学术自由的重要保障,任何突破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学术探索都是不允许的。
(二)打好学术基础
“用学术讲政治”,政治是目的,学术是手段更是基础。缺乏深厚学术基础的讲解,难以令人信服,基层党校教师更应夯实学术基础、提高学术水平、提升教学水准,满足新时代教学培训工作的需要。
打好学术基础首先要有深厚的知识积累。一是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从读经典、悟原理的过程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的立身之本,必须先学先知,学深悟透。二是汲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养分,发掘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在教学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三是吸收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外优秀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都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瑰宝,只有抱以谦逊的态度才能学有所成、提升自身。
其次,在知识积累的同时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构建自身学术理论框架。基层党校教师往往存在讲解照本宣科、援例缺乏分析、一味引经据典标榜自身这些短板,归根结底在于自身逻辑思維能力不强,学术理论框架尚未建立。要有意识地学习用学术逻辑和学术框架讲政治的经典案例,例如马克思《资本论》中对剩余价值的分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中对实践与真理的剖析等。要有意识地将政治思想、政治理论、政治主张等与学术理论相结合,运用学术的逻辑思维方法来分析和解读,并逐渐将上述思想和主张纳入到一定的学术理论框架中去。在这里,学术理论框架可以来自于马列经典理论,也可以来自于教师自己所擅长学科的成熟理论。
(三)提升实践能力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法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3]理论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在于服务和引领实践。实践能力既是“用学术讲政治”的现实需要,也是“用学术讲政治”的生命力所在。实践能力来自于中国基层的实际情况,来自于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而身在基层的党校教师由于其“基层”身份在这一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加强自身的实践能力,一是要积极深入基层一线,到群众中去。应该注意的是基层党校教师的“深入基层一线的实践”与基层一线工作者开展的工作实践有所不同,基层一线工作者的实践在于切实开展工作、完成工作,而基层党校教师则是带着明确的教学科研目的而来,在于学习汲取、总结、分享经验和教训。因此,基层党校教师应当深入到典型企业、社区、团体中进行充分调研,把所见经验、成绩进行提炼,形成可普及、可推广的典型案例,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基层党校教师的交叉研究能力、理论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达到“用学术讲政治”的目的。而对于学员来讲,获得这样的学习内容,将能启发思维,开拓思路,是真正走心的教学。
二是要勇于向广大学员取经。学员大多是来自基层各行各业的行家里手,有着丰富的社会阅历、工作经验、领导经验,是送上门来的“实践课”导师。所以,基层党校教师应当勇于发掘学员群体这一座“富矿”,积极组织学员开展小组讨论会、座谈会、实地调研等教学活动,带着问题意识,积极主动了解学员思想上、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和难题,思学员所思,想学员所想,以为学员解疑释惑为突破口来开展自己的教学研究,逐渐缩小教师与学员之间的“裂痕”,补强自身实践能力相对不足的短板,力争做到教学相长。
(四)升华教学艺术
教学艺术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带有鲜明个人特色的教学风格、教学方式等的综合体现。对于基层党校教师而言,提升自己的教学艺术水平,势必增强授课吸引力,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实现“用学术讲政治”的教学目的。
由于学员身份的特殊性以及多媒体等辅助教学工具的广泛使用,基层党校教师在课堂上越来越“放不开”,往往是教师对着电脑自顾自地讲,学员则神游课堂之外,师生之间缺少必要的课堂情感交流,最终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心理学家莫勒比恩认为,感情表达等于7%的言词加38%的声音加55%的表情动作。由此可见,教师的言语表达和肢体语言运用的重要性。提升教学过程中感情表达效果,首先要在言语表达方面下功夫,根据个人特点,博采众长,在言语的准确性、生动性、表现力等方面千锤百炼,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或春风化雨,或慷慨激昂,使学员在党校的课堂上坐得住、听得进、记得牢。其次,基层党校教师要在肢体语言的运用上下功夫,在言语表达不及的地方,辅以眼神的交流、表情的感染、手势的引导等肢体语言与学员积极互动,有力掌控课堂氛围,以最佳的身心状态、最饱满的热情出现在课堂上,在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间让学员不知不觉融入课堂,热爱课堂,真正做到理论入眼入心入脑。
四、结语
2017年,“用学术讲政治”一经提出,迅速在全国党校系统引起热烈反响,得到广大党校教师的认同,这是顺应新时代、新形势、新发展的一项具有改革性质的“一号工程”。基层党校教师一定要努力提升教学能力,助力“用学术讲政治”在全国蔚然成风,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贡献一己之力。
[参考文献]
[1]何毅亭.党校教员要用学术讲政治[J].学习月刊,2017,(3).
[2]2018-2019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N].人民日报,2018-11-02(05).
[3]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求是,2016,(09).
[4]韦永琼,董标.论自我教育的本质——以维特根斯坦的自我认知为个案[J].当代教师教育,2018,(4).
[5]童浩麟,尤鹤志,杨小花.村支书将都是“大学生”[N].河南日报,2019-09-06(02).
[6]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3-11-16(01).
[7]人民日报社评论部.“四个全面”学习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8]王文.500年?400年?300年?200年?100年?如何理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7).
[9]习近平.顺应时代潮流 实现共同发展[N].人民日报,2018-07-26(02).
[10]习近平.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为指导努力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8-06-24(01).
[1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01).
[12][英]洛克著.叶启芳著,瞿菊农译.政府论(下篇)[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1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责任编辑:上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