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幼儿教师乡土文化自信的实践路径

2021-08-09 07:19刘莉谢诗雨
文教资料 2021年12期
关键词:实践路径幼儿教师

刘莉 谢诗雨

摘 要: 本文从挖掘幼儿教师乡土文化自信的内涵到价值解读,从以主动了解乡土文化、充分认同乡土文化、积极实践乡土文化三方面进行过程构建,形成加强“顶层设计”、地方助力开发挖掘乡土文化、教师落实扎根教学活动三条实践路径。

关键词: 幼儿教师 乡土文化自信 实践路径

文化自信是民族自信、国家自信的鲜明标志和重要支撑(1)。习近平同志提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持久、更深沉的力量。乡村教师是乡土中国最耀眼的文化符号,是乡土社会稀有的文化人(2)。幼儿正处于人生的起始环节,必须牢牢把握住文化教育的力量,发挥幼儿教师的乡土文化自信教育作用,实施好启蒙文化教育,使幼儿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文化的熏陶中学会遵守规则,对本民族文化形成基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在此基础上,文化自信的培育对保存、传播、创新传统文化、地域民族文化、乡村文化等乡土文化有深远影响。构建幼儿教师乡土文化自信的理念到过程再到实施路径框架,把握提高当前幼儿教师的乡土文化素养方法,坚定文化自信,推动地方教育进步和发展。

一、幼儿教师乡土文化自信内涵挖掘

(一)乡土文化自信

乡土文化以地域、乡村为载体,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社会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而累积起来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乡土文化自信是地方社会文化主体对乡土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乡土文化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念,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3)。这种文化自信是根植在文化主体对乡土文化的充分自觉和认同的基础之上的,对乡土文化持有充分的信任和笃定的精神情怀,并且能够将其融入日常行为习惯当中。

(二)幼儿教师的乡土文化自信

教育与文化结伴而生,教育是文化的生命机制,教师是文化的使者(4)。作为幼儿园教育的主体——幼儿教师,文化素养、文化意蕴浓缩在整个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上。幼儿教师乡土文化素质是幼儿教师融合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乡村文化基于特定的职业生活方式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具有开放等特点。这种乡土文化自信是来源于幼儿教师在实践中不断主动生成的文化体验,进行反思批判,吸收有价值养分内化在思想观念中,不断形成乡土文化自信精气神。

二、幼儿教师乡土文化自信价值解读

(一)社会价值

对文化“根基”的传承、传播与创新。我国现代社会学家潘光旦先生曾在1948年《说乡土教育》中谈道:“造成国人自我迷失的精神危机,其根源在于根的教育缺失。近代教育下的青年……但如果问及人么一回事,他从哪里来,远祖先贤是些什么人,出过什么重要的人才和事件,对民族国家有何贡献……他可能瞠目不知所对。”(5)(64-67)可见,潘光旦先生已经开始从现实教育问题反映出来的对乡土教育的缺失展开探讨。地方乡土文化是地方在传统文化发展过程当中形成的本民族独具特色各具风格的不同文化,教育作为文化的分支,通过教育传递。幼儿教师必须深刻认同了解习得乡土文化自信,通过有针对性、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加以创新化的手段传授给儿童,使儿童能够在文化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文化熏陶,不断再传承、再创造新乡土文化。

(二)个人价值

对幼儿教师来说,配备了一定的乡土文化自信,以深厚的乡土文化背景作支撑,整个教师表现外部的实际行动及内部的精神世界都是丰盈饱满的。乡土文化所持有的独特性、包容性、实践性都是日常教育工作的源头养分,对提高幼儿教师教育工作能力、综合实践能力等效果很好。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该通过环境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这里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大环境对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只有教师在真正意义上树立了对乡土文化的自信,才能无形中使乡土文化围绕幼儿学习生活促成幼儿成长。

三、幼儿教师乡土文化自信框架建构

在历史发展长河中,人们在实践劳动和长期生活中挖掘出了独特的代表风土人情的乡土文化,文化是对历史的不断记录和沉淀,文化发展的过程跟随历史发展的步伐是有章可循的。下面将从两个层面阐述幼儿教师乡土文化自信的建构,一是依据人的认知发展的特点,总结出化自觉、文化认同、文化实践三个维度构建教师认知过程,在认同到不断丰富的过程中掌握发展规律;二是构建起从上到下的一整套可操作性幼儿教师乡土文化自信的实施路径,推动其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发展。

(一)过程构建

“深刻的文化自觉,高度的认可和成功的实践是塑造乡土文化自信的三个维度”(6)(228-229)。文化自觉、文化认同、文化实践三个维度共同构成了文化自信发展的过程。要构建幼儿教师的乡土文化自信,就必须从这三个维度进一步探索。

1.主动了解乡土文化。第一,幼兒教师对当地乡土文化的挖掘了解是前提,认知作为最基本的的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产生的基础,任何心理活动都是从认知开始的(7)(118-121)。幼儿教师主体需要深入真正的乡土中接触、触碰文化的最根本源头,不断丰富乡土文化在脑海中的内涵,结合专业知识,选择适合幼儿接受的正向积极有价值取向的文化,将乡土文化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由自觉引发的整个认知过程是主客体之间不断碰撞的过程,激荡出影响幼儿教师内部认知结构的火花,不再是停留在表面的肤浅知识。第二,从认知的过程来说,作为认识的主体不仅要求主动自觉地认知,在认知过程中还要做到对客体乡土文化挖根到底的深度解读。教师是“文化人”,是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及专业知识的人,利用好文化优势,从外显乡土文化到内隐乡土文化实现循序渐进、从外而内的挖掘过程。

2.充分认同乡土文化。实际上乡土知识本身是一种认知论、一种宇宙观,充分表达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类认知体系(8)。地方幼儿教师亲近这片土地,了解这片土地,热爱这片土地。只有亲近泥土,迈开步伐,丈量家国,才能从乡土中汲取源源不断的文化力量。这时候对自己身份定位尤为重要,将自己真正融入乡土文化中,认同乡土文化中价值观念、文化传统、价值形态等,达到理解、认同、明确自己在不同文化中的地位及文化作用,最终落脚点在教学活动中。

3.积极实践乡土文化。文化在人民的日常劳作中产生,来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反过来作用于实践,产生能动的反作用指导实践活动,推动实践进一步发展。深受这片土地文化的滋养,幼儿教师要担负起服务这片土地的教育责任,将根基扎进土地,永葆乡土情怀,带着对文化传承、文化延续的重要使命发挥教师群体的领头作用,做好连接起乡土文化理论化、教育化的纽扣,立足当下,不断提高幼儿教师的乡土文化自信水平,在实践教育教学工作中发展面向大众未来多样化、通俗化的乡土文化。

(二)实施路径

基于对幼儿教师乡土文化自信建构的过程探究,从认知到认同再到实践来自于对教师从自身出发构建属于幼儿教师个人对乡土文化归属感及认同感的客观情感过程。为了内容完全落地,必须从顶层设计开始,由国家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再到地方开发挖掘加上专家团队的专业建设,最后落实到教师的教育活动中,形成一整套由上到下地帮助幼儿教师树立巩固乡土文化自信的整体框架。

1.加强“顶层设计”。第一,陶行知早在就大声疾呼:“中国的乡土教育走错了路,他叫人离开乡下往城里跑,他叫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叫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9)(36)。政府、国家在顶层设计中应该注意到当前的乡土文化教育困境,制定“乡土化”的幼儿教师教育政策,纳入课程改革政策中。不仅应该体现在对幼儿教师的师范教育中,更应该在幼儿教师职前培训、在职培训和绩效考核中增加关于乡土文化知识的内容,以及作为幼儿教师怎样有机结合教学考核,建立起完备的乡土幼儿教师教育评价体系。第二,给予教师参与地方事务管理的权利。十九大以来,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应该多鼓励幼儿教师参与地方经济文化政治建设,用参与地方事务建设的责任和担当促使幼儿教师到群众中,深入广袤的土地中才能真正让幼儿教师对当地的乡土文化有更加直接深刻的了解认同并加以实践。

2.地方助力开发、挖掘乡土文化。一方面,要改变对乡土文化的偏见,必须由地方充分开发挖掘本地区在漫長的历史长河中的优秀乡土文化,将这些独特价值只属于当地的文化拔高,以现在人喜闻乐见的新颖方式建立起完整的乡土文化体系,包括文化的来源、发展、呈现方式、变现形式等,确定后续发展继承的文化载体并加大宣传,在人民群众中营造浓厚的乡土文化氛围。另一方面,从幼儿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来看,他们所需要的知识包括普遍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地方性知识(10)(80-85)。地方要联合高校研究专家团队,从专业理论构建到实践基点的落实开发有特色的乡土文化园本课程。例如幼儿园“安吉游戏”,由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教授华爱华参与,进行理论提升,加上安吉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安吉游戏”立足中国传统文化、扎跟本土实践,已经成为我国学前教育届极具代表的优秀乡土文化课程开发案例。

3.幼儿教师落实扎根教学活动。幼儿教师是乡土文化的直接引领者,将抽象的地方性知识具体化、趣味化地教授,让幼儿在愉快放松的环境下精神文化世界得以充盈。教师必须将文化特质与教学活动紧密结合,从自然、生活切身所在的环境中形成乡土文化的自信。比如,运用新型科技感的方式为幼儿展示多元化的文化内容;“请进来”,将一些手工艺人请进幼儿园面对面地展示手工过程并邀请幼儿一起完成,来一场幼儿与乡土文化艺术的邂逅;“走出去”,带领幼儿走出幼儿园,来到田间,亲近土地,实地观察乡土文化产生发展的源头;开展大型主题活动,包括环创、五大领域课程、一日活动等贯穿乡土知识,实现知识的传递。

参考文献:

[1]徐龙建.文化自信问题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2019.

[2]唐松林,姚尧.乡村振兴战略中教师的使命、挑战与选择[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8(04).

[3]王庭美.乡村振兴要重建乡村文化自信[N].安徽日报,2017-12-12(005).

[4]冯青来.文化与教育—教育理念的文化哲学沉思[D].郑州:中原工学院,2016.

[5]刘方林.乔莉莉.李宝庆.农村教师乡土知识的建构[J].教学与管理:2015(08).

[6]安晓静.文化自信的三个维度[J].人民论坛,2016(25).

[7]张科.罗琴.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逻辑进路[J].中共山西省委党学报,2107,40(3).

[8]刘方林.农村教师乡土知识的现状调查[D].重庆:西南大学,2014.

[9]陶行知.再论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革(节选)——在上海青年会的演讲[J].南风窗,2008(12).

[10]李长吉.论乡村教师的地方性知识[J].教育研究,2012,33(06).

猜你喜欢
实践路径幼儿教师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品牌化开发路径研究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浅析高校党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