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佳艳 张银荣 杨刚
摘要:编程教育作为一种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对提升学生思维技能、共情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精神具有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本研究提出促进中小学编程教育改革的T3CE策略,并构建了“四位一体”的U-G-S-C协同发展模式,以期助力中小学编程教育的有序推进。
关键词:编程教育;现实困境;T3CE策略;U-G-S-C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1)13-0090-04
中小学编程教育从2013年的初露头角,发展到今天已经是开展得如火如荼,国内部分地区已有一批教师和专业人员在中小学阶段开展了编程教学实践的探索。根据推动力量的不同,这些探索实践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中小学教师发展起来的内部探索,即借助STEAM或创客课程的整合,引入编程学习。另一类是由高校、社会企业等推动发展的实践。然而,中小学编程教育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笔者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中小学编程教育改革的T3CE策略,并构建了“四位一体”的U-G-S-C协同发展模式。
● 中小学编程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1.教育观念错位:重视编程技能提升,忽视思维素养培育
现行的编程教育拘泥于编程知识、技巧的简单传授,认为学生只要掌握必要的语句和指令,能够模仿地完成作品即可[1],此外,大多數的测验也主要评估知识记忆的多少,而不是考查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尽管我国已出台相关政策和规划推动编程教育的开展,倡导编程思维的培育,但由于人们对编程学习的误解,再加上应试教育和社会竞争等因素的影响,编程逐渐沦为了升学加分的工具以及学业选拔的手段。显然,这种基于“知识本位”的教育理念偏离了编程教育的真正内涵——训练思维方式,聚焦思维素养[2],造成当前的编程教学实践仍停留“学编程”阶段,很难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深度发展。
2.课堂教学脱节:违背以生为本理念,教学质量有待提高
当前,编程课堂教学未能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编程教学强调学习的结果和教学的目的,无论是项目式教学,还是模块式教学都仍以“教”为主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合作交流的途径、探究问题的机会等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3.师资力量缺乏:教师能力水平不高,师资培训亟待完善
中小学编程教育发展的另一大瓶颈就是优质师资供给严重不足,其原因一方面是具有编程知识的专业人才更倾向从事报酬丰厚的计算机相关行业,不愿意从事教育事业,另一发面是大多数编程教师是从计算机科学领域“借来”的,由于没有经过正规的、专业的教育培训,教师信心不足,教学知识欠缺,难以开展高质量的教学活动。此外,编程教师还承担教学、行政等业务,倘若教师认为课程建设、教材研发、教学培训增加了额外的负担,那么他们在思想上就很难提高对编程教育的重视,也会影响教学的积极性,致使编程教育浮于表面。[3]
4.课程建设滞后:课程标准尚未成熟,内容体系缺乏统一
目前,国内尚且缺乏一套完整的适用于全国的课程标准体系,而且现有的课程内容体系存在不完善的问题,课程建设还处于研发阶段。因此,如何制订符合当前编程教育发展现状的课标,如何编制高质量的内容,是编程教育的重要课题。
5.评价机制固化:编程评价重知轻能,评价模式趋向单一
在考试依旧是当前主流评价机制的背景下,编程教育依然将知识、技能的获得作为学习的重要目标,并以传统的成绩排名作为评价的重要指标,这种以结果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忽视了学生的思维技能发展。此外,评价模式呈现单一发展趋势,具体表现为评价主体依然以教师评价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评价材料仍然以纸笔测试为主,评价效果缺乏说服力等。
● 中小学编程教育实施策略的选择
笔者基于中小学编程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了促进编程教育改革的五个策略——观念策略(Theory)、教学策略(Teaching)、教师策略(Teacher)、课程策略(Course)、评价策略(Evaluation),以下简称“T3CE”策略(如图1)。
1.观念策略:创新教育理念,加大编程思维的培育力度
面对人工智能时代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诉求,以及中小学生思维素养发展层次低的现状,编程教育必须从“知识本位”走向“素养本位”,将计算思维、问题解决、抽象建模等能力的培育作为编程教学实践的重中之重。因此,政策编制要以思维素养培育作为学生的基本能力进行倡导,以纲要的形式明确编程素养培育的标准与要求,并以实际行动来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此外,学校作为编程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要帮助教师以更加开阔的视角、长远的眼界来看待编程教育。
2.教学策略:优化编程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参与度
为达到优化编程课堂教学的目的,教学模式要从“灌输式教学”走向“对话式教学”,编程学习注重学生的新旧知识、概念与自身经验的联系,将知识归纳到已有的概念系统中,可以帮助学生在知识的获取过程中进行反思,进而培养元认知能力。此外,编程课堂教学还要将“学与教”的关系从“权威与控制”转为“平等与融洽”,即教学中确立师生关系,教师要在充分尊重学生的话语权、相信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建立真诚的倾听关系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完成经验的重构,以提高学生参与度为抓手来提升编程学习效果。
3.教师策略: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拓展教师能力厚度
编程教学实践的有效开展,离不开教师的支持和引导。为了改变优秀师资匮乏的现状,编程教师需要重塑角色,追求深度学习。教师要从“教的专家”走向“学的专家”,突破以“教”为中心的弊端。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实践的模仿、研究,帮助教师获得“如何让学生深入浅出地掌握知识”的方法;另一方面,通过“教”与“研”的有机结合,帮助教师拥有新的洞察与理解力,进而在教学中设计并实施有助于学生思维培养的活动,促进编程实践的真实开展。[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