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海丽
写作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能体现学生的多方面能力。日常语文学习中的听、说、读、写等都是此门学科的基础性训练项目,而这几方面的训练也是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方式。很多学生的作文内容存在缺乏思想性,同现实生活相偏离或出现通篇空话套话等问题,这是语文教师必须重视的。那么,应如何改变这一现象呢?虽然,很多教师对此做了很多探索,也总结出了很多经验,但笔者想就此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常言道:興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一定要注重运用多种手段营造学生喜好参与其中的氛围,进而激发在写作学习方面的兴趣。譬如,如果教师希望学生将春天的美丽风景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就可以带着学生到室外去感受,然后引导学生将所见所感写下来,并交流分享。这样能在很大程度上推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除此之外,也有利于引导学生观察社会现象、观察周边环境,发现那些他们曾经忽视的美。譬如,某些学生喜欢手工,教师可以根据情况引导学生将有关手工的知识运用到写作中,并分享给同学,这样,学生不仅以自己喜欢的形式做了喜欢的事,而且学生之间的分享可以相互促进,这样将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加强写作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写作也是我们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它,它的存在也离不开我们的日常生活。”因此,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寻找并积累写作素材。创建自己的作文“素材资料室”。我们的生活是一本不能阅尽的书,如果写作脱离现实生活,那么文章内容将充斥着无力感。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的生活实践,让学生体验生活,并将体验记录下来。“美丽的事物无处不在,我们应该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小学生的作文,通常会缺乏新意,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学生的生活圈子窄小,每天的生活基本上就是家和学校两点一线,家长及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同现实生活相关联。
三、指导学生将真情实感注入到作文中
小学生的作文通常缺少真情实感,有胡编乱造的现象。随着当前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进行写作教学时,一定要注重引导学生将自己所观察到的真实事件及时记录下来。如教师给学生布置“我眼中的妈妈”这一写作任务时,一定要引导学生将日常生活中所观察到的妈妈的形象描述出来,并在文章中表达对妈妈的真情实感。只有扎根现实的文章,才最能打动人心。
四、鼓励学生丰富课外阅读
阅读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会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多去图书室借阅图书,也要鼓励学生在周末等节假日到书店等场所买书看书,从而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更为重要的是阅读量的积累,可以打开学生智慧的天窗,推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拓宽学生的知识横截面,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写作意识的形成,而且学生在构思及行文方面也会受到这些课外书籍的影响,提高写作水平。
五、训练学生仿写优秀的语段
小学生具备很强的模仿能力,在写作教学中,指导学生仿写优秀语段,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但要注意的是,仿写并不是单纯地将好的句子及语段抄下来,而是要学生思考这些句子的闪光点在哪里,自己如何通过仿写表达情感,写出同样优美的句子。学生的仿写能力也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培养出来的,而是要让其在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中学习仿写,先从词再到句子最后到段落,最终,乃至通篇文章,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仿写能力的目的。
六、作文评改的语言及形式要多样
教师评改学生作文,也是教学中重要的部分,评改环节中要关注学生,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此外,教师根据每次写作练习的具体情况,尽量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在课上解说,明确指出写的好的地方,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样的写作指导才更有针对性,效果也会更好。另外,教室通常都设有“分享园地”,教师可以将佳作在园地展示,这对学生来说也是激励。同时,学生之间的互阅互评也是很好的形式,让学生在指出他人作文的问题时,对自己也是一种提醒,指出他人文章的优劣,对评阅者也是学习的过程。
总之,教师要积极地创新教学方法,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