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枚举
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指的是五四运动以来反映中国人民追求国家独立、民族富强、人民幸福的文学作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来源,也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教师在教学时要突出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鲜明而强烈的思想性和教育性,有效地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一、感受内容美,做到工具与人文相统一
教学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还要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感情的熏陶。
1.紧扣关键句段,落实语文要素。统编语文教材双线组元的方式,巧妙地实现了革命文化与语用价值的有机融合。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关注人文主题的渗透,又要注重语文要素的落实。如教学《黄继光》(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一课时,教师要结合单元的语文要素“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并学习用多种方法写出人物的特点”的要求开展教学活动。首先让学生初读课文,想一想黄继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学生讲述黄继光是一个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英雄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再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描写黄继光语言、动作的语句“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营参谋长说:‘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去感悟与体会,明白这句话是从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表现黄继光的品质的,从而体会到黄继光对敌人的憎恨和对祖国的热爱……这样,学生不仅能从人物的语言、动作中感受到黄继光的英勇无畏,同时也能让他们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千万个这样的黄继光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进而感受到黄继光的革命情怀。课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写出人物特点”的方法,描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物,从而在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的教学中,紧扣关键句段引导学生在表达与交流中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英雄人物的高尚品质,学会词语的运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借助音画视频,获得情感熏陶。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所记叙的人物、事件大多在七八十年前,离学生生活的年代较远,学生很难想象当时形势的严峻和战争的残酷,也难以理解革命先驱“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精神。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再现当时的情景,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让学生在直观的展示中去感受当时的情景,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课文中人物的精神品质,与课文中的人物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如《小英雄雨来(节选)》(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一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一个叫雨来的孩子为掩护李大叔被日本鬼子抓住,但他凭着高超的游泳本领从日本鬼子的枪口下巧妙脱险的故事。由于这个故事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学生在阅读时难以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情感去理解课文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學时可以先出示课文插图或播放电影《小英雄雨来》的精彩片段,让学生对文中所记叙的历史事件有一个直观的感受。接着,引导学生说说从这些视频、图片中感受到了什么?并让学生品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雨来语言、动作的语句,让他们在读中去想象画面,去体会雨来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最后,教师可以播放电影主题曲《红星照我去战斗》,让学生在歌声与想象中去感受小英雄雨来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受到革命传统教育。
二、体会品质美,做到思想与艺术相统一
入选统编语文教材的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都是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其真实的历史背景、鲜明的人物形象、感人的故事情节,都能触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获得审美体验和审美创造。
1.关注细节描写,走近人物内心。革命传统教育类的课文,讲述的故事情节大多生动感人,其人物形象也个性鲜明,是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艺术、获得审美体验的好素材。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统编语文六年级上册)一课时,教师可以抓住“痛击敌人”这一部分内容引导学生走进狼牙山五壮士的内心,去体会英雄人物的思想品质。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找出描写狼牙山五壮士语言、动作的语句,并抓住“大吼一声”“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等词语展开想象,去体会五壮士表现出来的英勇顽强的精神,接着再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描写敌人的语句,抓住“始终不能”“横七竖八”等词语展开想象,去再现敌人的惨败,从而在这样的对比中衬托出五壮士的英勇顽强,领悟作者对五壮士细致描写的用心,走进狼牙山五壮士的内心世界,获得对人物形象的深层感悟。
2.补充典型材料,丰富人物形象。为了让学生全面领略革命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充分挖掘课程资源,补充典型材料,丰富革命英雄人物的形象,让学生去认识与感受文中英雄人物的形象与高尚品质,受到革命传统教育。如《我不能失信》(统编语文三年级下册)一文讲述的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大多数学生细读课文后,都能从文中感受到宋庆龄是一个说到做到,能履行自己诺言的好孩子。但如果仅仅是学习这一篇课文,学生对宋庆龄丰富而深刻的人格魅力以及她为国家、为人民作出的巨大贡献等了解得还不够透彻,只是冰山一角。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在学生充分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可以适当补充有关宋庆龄的其他故事,如《抗战时期的宋庆龄》《宋庆龄和园丁小安》《宋庆龄与她的秘书们》《宋庆龄与她的三个女佣》等,让学生在群文阅读中比较全面地领略伟人的光辉形象,感受到宋庆龄是一个不屈不挠、无私奉献、正气凛然、爱国爱民的伟大女性。
三、理解内涵美,历史与现实相统一
革命传统教育类的课文,记叙的大都是真实的历史事件,彰显的都是真实的人物形象,尤其是真实的人物所表现出来的革命精神对今天的现实生活依然是很有意义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去感悟革命文化的内涵之美,自觉地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1.把握基本价值,实现“文道统一”。阅读,虽然说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但教师不能以自己的解读代替学生的解读,因为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的教育价值是永远不变的。如《军神》(统编语文五年级下册)一文讲述的是刘伯承在重庆治疗受伤的眼睛时,拒绝用麻药,表现了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编者把这篇课文选入统编语文教材的目的,就是希望学生不要忘记那些为新中国解放事业作出贡献的革命者,并以此来唤醒学生的爱国情操。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把重点聚集在描写沃克医生的神态和情绪变化的语句上,从“惊疑的神情”“大声嚷道”“肃然起敬”这些关键词语中引导学生对沃克的心理活动进行揣摩与感知,从而体会刘伯承非凡的勇气和惊人的毅力。教学时,可能会有部分学生因为对当时的历史背景了解不多,会提出“逞英雄”论,从而曲解了文本的价值取向。这时,教师可以适时告诉学生,刘伯承要进行手术的位置的血管、神经非常复杂,如果使用麻药可能伤及大脑神经,而刘伯承为了以后还要继续干革命事业,才提出不使用麻药。此外,通过引导学生品读课文,要让学生知道沃克医生对畏痛呼喊的人十分鄙夷,甚至冷嘲热讽,而刘伯承在手术时表现出的钢铁般的意志,则令沃克医生敬佩不已,同时也在学生的心中树立了刘伯承的光辉形象。
2.传承民族文化,落实立德树人。教师在教学革命传统教育类的课文时,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体会革命精神在不同时期的意义,逐步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爱国精神和公民基本道德品质等。如《为人民服务》(统编语文六年级下册)一文通过悼念张思德来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敌人。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说说各行各业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优秀人物,如地质学家李四光、数学家华罗庚、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人民的好干部焦裕禄等。并让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毛主席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你会为人民服务吗?要怎样为人民服务?”课后,布置学生去查找资料,搜集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杰出人物的故事,然后和同学完成一份手抄报,让学生在查找资料与绘制手抄报的过程中感受到革命文化的内涵之美,在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过程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核心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