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差异化战略的英语人才培养创新机制的校本研究

2021-08-09 01:39范艺
校园英语·下旬 2021年4期
关键词:创新机制人才培养

【摘要】基于差异化战略的英语人才培养的创新机制,发现部分学校在校本研究和对课例的理解,研究内容和研究形式等存在不足。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学促进的策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办学特色因地制宜,研究机构领导部门大力支持和创设和谐环境等方法。目的在于更新教师的教学思想,开阔视野;改变以往陈旧的教学方法。更多的学校深入开展教研教改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学习新课改的新理念新方法来培养更多的英语人才。

【关键词】校本研究;人才培养;创新机制

【作者简介】范艺(1983-),男,湖南郴州人,湘南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语言学。

【基金项目】2017年湘南学院科学研究项目“基于差异化战略的英语人才培养的创新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7XJ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英语改革至今,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参与,但从整体情况来看,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多数学校英语人才培养意识增强,教师创新理念更新,学生素质得以全面发展。但有部分学校仍存在教学教研进程不深、广度不大、实施不力之现状。可以说,从管理者到教师,从教师到学生,在新课改过程中都存在诸多的困惑。

差异化战略的英语人才培养创新机制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就是抓好校本教研,而在偏僻的农村开展校本教研的重要举措就是深入开展课例研究。校本教研是一个大题目,农村学校硬件设施不太完善,办学条件、师资条件、生源质量、教研水平等各方面的因素都制约着学校的大规模、高深度的教研。所以,我们在校本教研中,不一定求全求大,必须结合学校的现实和新课程的要求开展行之有效的校本教研工作,尤其是课例研究工作。

当前,一些學校在校本教研、课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很多,认识上的误区也不少,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研究者对课例研究的理解肤浅,在研究进程中出现多种偏误。(1)课例研究泛化,缺乏研究价值。一些教师在选题选课时,不能发现有趣味价值的教学问题。(2)课例研究膨化,衍变为课题研究。有的教师将一些广度、跨度、深度均大的教学“大问题”作为课例研究的内容,把课例研究拉长时间、拉大空间进行研究。(3)课例研究易化,难以上升为理论高度。有的教师将一般的课后反思和教学心得进行简单归纳,就形成了课例研究,对教师的教学研究启发不大。(4)课例研究异化,衍变为变相的专题复习课或回炉课。

2.课例研究不切实际,有形式无内容。一些学校在进行课例研究时,不能有效结合学校生源基础,教师的教研水平,在理论认识不够清晰、时机条件不够成熟的情况下,不加思考,盲目选题,草率研究,在实施过程中有形式无内容,有计划无过程。

3.课例研究在各校发展不平衡。由于各学校的主客观条件不同,学校开展课例研究的情况也参差不齐,差异较大。一些教改理念领先、教研风气浓厚、师资整体水平高、教研信息吸收消化能力强的学校,课例研究工作踏实,研究效果明显;而一些地处偏僻的山区学校,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研基础相对较弱,教师们见识不多,信息不灵,在进行课例研究中,举步维艰,课例研究发展缓慢,相对落后,甚至有极少数学校对于课例研究还是一片空白。

4.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教师参与率低。课例研究是为校本教研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校搞好校本教研的重要举措,学校可以发动更多的教师积极参与,参与的教师越多,学校师生收益就越大。一方面,可以浓厚学校的教研氛围,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提升学校教科研能力,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而目前的实际情况是,一线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和升学考试压力都大,使教师感到对课例研究“心有余而力不足”;另一方面,教师还不适应教学研究者的角色,对教研存在畏惧感,缺少自信心,加上教师思想意识上还认识不到课例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基于以上三方面原因,教师投身于课例研究的积极性不高,参与人数较少,参与率较低。

面对在课例研究中存在的如此之多的问题,我们应怎么做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改进做法,以便于进一步推进我们的校本教研、课例研究工作。

1.以学促研,去谬存真,扎实内功,务求实效。课例研究是一种行动研究,是专业引领下教师联合起来计划、观察、分析和提炼真实课堂教学的过程,它是一种通过众多教师不断实践而得出来的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专业性强的研究方式,有着充分的理论依据。我们要想在课例研究中取得实效,就不能脱离开理论的指导,必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充分利用专业引领作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形式,加深科研专家、教研专业人员、骨干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在交流中获得更多的研究素材和信息;二是教师不断加强对业务理论知识的学习,扎实自己的理论功底和教研功底,在学习中充实,在学习中提高;三是充分利用现有的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教研资源,抓好教师的教研培训,以提升教师教学素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切合实际,求小求精,注重过程,稳步提高。学校的办学资源和特色各有不同;优与劣、长与短各有千秋,尤其在人力资源的分配上存在的不均衡更大,因此,学校必须紧密联系本校的生源和师资实情,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课例研究工作,从优势处着眼,从细处入手。不求大只求实、不求全只求精、不求速度只求质量,稳步推进课例研究。在实践过程中可以集中骨干力量优先试点,在试点的基础上再推而广之。尤其是在科研过程中,必须做到“三重”:一是重问题,在问题的发现、分析、提出和解决各个环节上把好关。没有问题就不存在研究,只有提高了教师的问题意识,教师的科研能力才能得以提升。二是重反思,有人说: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只有提升了教师的反思水平、教师的教学行为才有可能得以改进。三是重研究,教而不研则死、研而不教则空,不断钻研教学问题,探索教学新路,才能使教学手段得到创新,教研才会显得有活力,教学绩效才会突现出来。我们可以从研究过程摸索出研究的方法、手段,总结出经验和教训,然后加以改进,从而提炼出具有指导性的、可操作的研究实施方案,再以点带面,全线铺开,稳步推进,最终达到预期目标,取得课例研究之实效。

3.高度重视,统筹部署,协调合作,均衡发展。教学研究虽然是教育发展的灵魂,但它的作用不能立竿见影,只是在潜入默化中渗透之后,化作用于无形之中。因此,内功不厚、悟性不足的教育管理者很难感觉到它的重要性。而作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教研专业引领机构,在高度重视校本教研的基础上要必须做好几件事:(1)建立好一个有利于教育教研良性发展的机制(包括有效的管理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2)成立好一个能畅通指挥全局校本教研工作且专业性强的校本教研领导机构,以协调指挥大局性的校本教研工作。(3)落实对辖区内的学校校本教研工作的检查和评比,促进校本教研的协调、均衡、和谐发展。这样才能做到高度重视、统筹部署。

另外,作为教育科研机构要发挥其专业引领的作用,在发展优势学校的同时,还要不失时机地抓好弱勢学校的帮、扶、带工作。同时,要督促学校之间,加强校际交流与合作,组织开展校际间的教研活动,达到优势互补。还可以充分利用教研网络体系,开通网上教研论坛和博客,为教师的校本教研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和机会,在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之目的的同时也增强了校与校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意识。这样大范围的校本教研才能得以和谐、均衡、全方位地发展。

4.创设氛围、优化环境、鼓励激趣、热情参与。教师参与课例研究的面不广、兴趣不高,并不能说明教师不愿参与教研,其原因是多层面的,除了自身的主观因素之外,这与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的政策、管理机制有关,也与教研的大环境有关。要使更大范围的教师乐意参与校本教研活动,可以从如下几方面进行鼓励:(1)建立奖励机制,让一些课例研究取得成绩的教师得到应有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奖励,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潜能;(2)在时间、经费、评价等方面向参加课例研究的教师倾斜,使参与教师在以上几个方面得到保障,让他们成为教研的楷模,发挥好他们的带头、示范作用;(3)为广大教师提供更多、更大的舞台和机会。让教师大展身手,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可以激发其教研兴趣,使他们产生研究动力,提高教研积极性;(4)学校可以成立教研机构,设立一定的教研岗位,为教研人员提供优越的科研环境;(5)尊敬老师的选择,充分考虑教师的兴趣和爱好,让教师愿教研、肯教研、乐教研。做好以上几点,教师的教研热情、积极性将会得到有效激发。

参考文献:

[1]毕田增,赵敬春.走进校本学习与培训[M].北京:开明出版社, 2003.

[2]朱小蔓,笪佐领.新世纪教师教育的专业化走向[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尹祥.中小学校本研修研究综述[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9(4):27-31.

[5]林润之.校本学习研究的基本过程与策略[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3):86-88.

猜你喜欢
创新机制人才培养
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创新机制研究
构建高校党管人才创新机制
我国信访制度缺陷与创新机制研究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社区党建教育平台如何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