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质疑促排难 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2021-08-09 01:51苗文青
教育·综合视线 2021年5期
关键词:孙膑创设情境

苗文青

数学教学的一个核心要义就在于意识到问题,问题是数学发展的核心性内容,高质量的问题能够引发学生更加高质量的思维,有利于學生增强自己的思考能力。由此便可看出,当我们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完全可以把问题看作为思维的源泉,创新的根基。同样问题也是引发学生探究的一个主要生成点,问题意识的核心就在于我们如何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样,这也是人类的创造动力所在。教学实践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不仅敢于提问,还能够做到会问,这才是数学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会思考、会质疑的引导,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一、激趣导入情境,让学生学会提问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提出新的问题需要创造力和想象力,教师不要简单直接地给出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中隐含的“问题”,而要让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提出,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更贴近其思维实际,更能引发其探究。在问题情景的创设上,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感兴趣的生活实际中展开,精心设置适当的悬念,让学生产生认知的冲突,有效引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强烈意识,学生就会在不断探究过程中提出质疑,体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乐趣。

初学“有理数的乘方”时,笔者利用战国时期的一个小故事创设引入课题:在战国的时候,魏惠王想要奖赏孙膑,并且让孙膑说出自己想要的东西。在这个时候,魏惠王的身旁正好放着一盘棋,于是孙膑就说希望大王可以把这一盘棋的一文铜币赐给我,但是我的要求是需要在第一个方格里面放一枚铜币,第二个方格里面放上两枚铜币,第三个放四枚,第四个放八枚,所有的方格都是以二倍递增,把铜币放满棋盘的方格。魏惠王听了孙膑的要求之后,爽快地答应了,并且问孙膑为何只要这一点钱?然而孙膑却笑而不语,不如让同学们来帮魏惠王回答,为何孙膑只要这一点钱,希望同学们来想一想如何用算式来计算孙膑所得到的钱的总数。这时我使用白板展示出了象棋的棋盘,学生拥有着非常强的探知兴趣。首先他们按照棋盘方格的排列来对其进行了统计,一共得出了64个方格,然后积极地探索这其中的奥秘。因为孙膑提出了是以二倍递增的,所以说有很多学生都会尝试着写出1+2+2×2的式子,但是写着写着有很多学生发现这个式子越写越长,而且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而且电子版上面的方格在展示到30的时候就已经无法显示了,学生此时就会对自己的想法产生质疑,并且探求其他的解决方式。在这样的氛围下,我们就可以带入到有理数的乘方这一课题,学生已经拥有着非常强的求知欲了,所以说他们在学习的时候也会更加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当中。

以问题展开教学,创设一个具有趣味性的情境,能够让学生享受学习过程,并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感受到探秘的快乐,学习到相关的数学知识。在探究欲望的驱使下,学生会自主地去思考,并且这种创设问题的方法也能够驱动于学生投身到知识的学习当中,教师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设计问题的背景材料,如何去帮助学生有效地感知问题、提出问题,处理问题跟学习之间的关系,让每一位学生说出自己思考的内容,并且去评价学生的回答,学生在研究的时候会自然而然地将所存在的问题带入到探究的情景当中,这样能够有效地深化思维,增强自己的问题意识。

二、创设和谐情境,让学生敢于提问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人的先天潜能是无比优秀的,后天的教育就是创造一种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使之得以实现。由此不难看出,环境是教育的生存场所和发展空间,是教学观念和教育模式的标志性体现。为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关键就是创设符合21世纪教育特点的、全新的、宽松的、有利于开发创造潜能的适宜条件。

日常教学中,由于教学气氛过于严肃、学生不懂得如何寻难提问、部分学生学习信心不足等原因,尽管教师精心创设了各式各样的问题情境,敢于提问的学生总是少数。因此,教师要努力创设“和谐情境”。问题探究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质疑,可以从创设问题情境上质疑,从知识运用上质疑,还可以从内容的矛盾处、对比处质疑……教师可以把数学方面的名家趣事带进课堂,辅助一些有趣的游戏,打造趣味化的课堂。

如讲勾股定理时,以数学故事引入,从现实生活中提出“赵爽弦图”激发学生主动思考,进而发现更多问题。学生亲历勾股定理的探索和验证过程,他们的问题意识得到培养。

教学“七巧板”时,以“游戏拼图”为载体,通过折叠,将其分割成一幅七巧板。

(1)从一幅七巧板的7块中任选2块,能拼出多少种大小不同的三角形?有几种不同的拼法?与同伴交流拼图过程。

(2)拼一个梯形,至少要用几块?你是怎样拼的?

(3)如果将7块都用上,你能拼出三角形吗?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吗?能拼成矩形吗?你有几种拼法?

(4)利用全部的7块,你能拼出老师给出的这些图形吗?比一比,看谁拼得快。

这一策略的实施,学生被“拼图游戏”所吸引,通过拼一拼、剪一剪、摆一摆等活动发现问题。探究时尽量让学生多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在合作操作中潜移默化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思维的独创性。教师只有积极创设“和谐”的情境,给学生提供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学生才能积极思考,勇敢地提出各种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提问题的精神和勇气。

三、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学生思维的开启需要各种刺激和诱因,其中最有价值的莫过于由疑问引发的思维。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因此,要使学生在课堂上乐于提问题,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以趣生疑,由疑点燃他们的思维之花,使之产生好奇,从而进行积极思考,促使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自觉地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有效的问题设计与追问技巧可激活学生思维,是数学老师的“秘密武器”。我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巧设问题串,“低起点,缓坡度”,把题目分解为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按思维的进程面向全体学生一次提出,分别由不同学生作答,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小组合作中解决问题。例如:执教二次函数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已知二次函数解析式y=-2+4 +5,

(1)你能画出它的大致图像吗?(同时也考查了学生对几个关键点的求法———顶点坐标、与x轴、y轴的交点坐标及画图像应注意的几个因素)

(2)你能根据图像说出它的最值和增减性问题吗?

(3)你能根据图像说出y>0或y<0的x的取值范围吗?

(4)已知该抛物线与轴交于两点,与y轴交于C点,求ΔBCM的面积。

(5)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Δ=1,求P点坐标。

(6)根据学生情况继续设计面积最大值问题,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点的存在性問题……

由问题寻找突破口,由浅入深,小坡度,层层递进,依次展开分析、探究。教师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鼓励学生以问题为切入点进行实践活动,多动手、多交流、多合作,让学生在问题的解决中学会数学。可以采用“变式”以及问题的前后联系消除学生思维定势,提升课堂的韵味,激活学生思维,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

四、更新教育理念,重视过程化教育

教师的教育理念会对教育实践造成直接的影响,所以说教师必须要与时俱进,及时革新自己的教育理念。首先,我们需要正确地对待学生的好问现象,喜欢问问题是每一位学生的天性,同样也是学生增长智慧的一个动力。所以说无论学生询问的问题是课内的还是课外的,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所问的这些问题当中的闪光点以及可贵之处,并且积极地帮助学生去解决这些问题,绝对不能够对学生所提出来的问题不以为然,甚至是指责,或者是挖苦学生所提出来的问题。其次,教师需要公平地对待班上的每一位学生,尤其是那些后进生。这类学生常常会因为成绩不够理想而受到冷落,但是我们一定要走出“以成绩来判断一个人”的误区,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那么他将来也会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所以说,教师在面对所有的学生的时候,应该要让学生充满自信,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意识到我是最棒的。再次,教师应该做到让学生能够在玩当中发现问题,学习知识,寓教于乐,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自己动手的机会,并能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时候直接发现问题。经过实践证明,自古以来,有许多数学名家的成功都不是在课堂上得来的,而是在不断的实践当中发现的。

根据学生好奇、好问及求知欲强的特点,教师可以将教学变成一种问题化的教育,即将学生接连不断产生的疑问逐一地加以排除。在排除旧问题的同时,还要激发学生产生新的问题,新旧问题如此循环下去,会使学生的知识及智慧与日俱增。因而,对学校教育教学的一种最主要的方式———课堂教学来说,就是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出课堂。在教学中要重视过程,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了解和掌握解题技巧,才能真正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让学生了解数学解题过程,可以使学生感悟深刻,从而激发其强烈的问题意识,使之善于思考,善于从生活现象中观察或捕捉问题点的结果。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思维过程起始于问题的形成和确定,任何思维过程总是指向于某一具体问题。没有问题,思维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需采用适当的策略和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终解决问题,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猜你喜欢
孙膑创设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创设未来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孙膑与庞涓
比赛吃馒头
孙膑吃馒头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