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静红
初中和高中两个学段既相互连接,又相对独立。所以,中学课程的编制既要考虑到中学的整体规划,又要考虑初高中各自的阶段性,还要考虑初高中之间的衔接与联系。
关于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问题,不仅需要高中教师去思考与关注,初中教师也有必要重视这个现状并破解此难题,做好相应的准备以防止学生历史学习的“断层”。笔者尝试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课为例,从初中历史教学的视角探究衔接教学的路径与策略。
一、立足课程标准的要求,科学地界定初高中的教学目标
於以传老师在《初高中历史教学目标分合的初步实践与思考》一文中写道:教学的实效以课程目标的达成度为标准乃不争之事,然而课程目标的内涵丰富,其表述又往往相对宏观,如何在教学实践中结合课程内容,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有效地将课程目标化解为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这个疑问告诉我们,如何将课标的内涵科学且充分地分解与叙写、并有效实现课堂教学效果是教师落实课标精神的关键所在。
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例,《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19年修订)》指出:“1919年发生的五四运动和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其学习要点是“李大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中国共产党成立”、“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则言简意赅地指出:“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
对于高中教学而言,教师在深度备课时需要深入挖掘课程标准的内涵,明确“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课有机组成部分,它上承“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下启“国民革命运动”。作为新旧民主主义革命过渡阶段的重要史事,本课的重点与难点是:第一,认识五四运动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内在联系,知道五四运动在思想、政治、文化等方面所具有的意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第二,知道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因果关系;第三,知道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第四,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推动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开创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史实及其伟大意义。
一个课时,师生需要完成上述学习内容,并达成课程目标效果。对高中教师与学生都是一次挑战,这也对初中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面对课程标准的要求与初高中衔接的教学实际,笔者对本课教学目标进行了如下设计:
1.学生能说出旧民主主义时期不同阶级探索救国道路的史实。
2.学生能概括中共一大召开的主要条件,知道陈独秀、李大钊的贡献。
3.学生能列举中共一大的主要内容与伟大意义。
4.学生能说出中共二大内容的变化并分析中共的初步成长。
5.学生能体悟五四精神与红船精神的内涵,外显为自身行动。
以上课堂教学目标的拟定,是根据学生实际认知水平,也是针对课程目标的分解与叙写。五点课堂教學目标具有梯度性,既体现了历史史事的发展时序、初中教材的编写顺序,也针对学生认知水平和思维韧度。基于学生对于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等中国重大历史事件的普适性了解,对于李大钊、毛泽东等重要人物的基础性认知,既没有低估学生的原有水平,也没有过度拔高教学目标的要求。五点教学目标的叙写,体现了课程标准的指导性与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同时也在叙写中渗透了学习方法与史学思想蕴于学习过程中、历史素养与价值引领蕴于学习情境中的教学理念。
二、注重教学内容的铺垫,为高中历史教学做好必要储备
历史教学内容宽度与难度的界定是一个突出问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中指出:寻根探源,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很多问题,表面上看是实验课标的问题,实际上根源于初中历史教学。[1]所以,我们应本着实事求是原则去全面客观地归因,不能只简单地把所有问题都归于实验课标和教材。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许多问题,需要从加强初中历史教学、提高对高中教学专业支持等方面多管齐下。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只是高中统编教材《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课的部分内容,教材篇幅很少,但对于中共诞生的条件和意义却需要学生立足唯物史观去理性分析;而在初中教材却是完整的一个课时,教材内容丰富。初中充足的课时、详实的内容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必然可以为高中学习做好必要的知识储备,当然这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进行合理梳理、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在互动中提升能力。
举例1: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工人运动的结合
高中教学受到课时限制,“马克思主义传播和工人运动的结合”这一内容,课堂实施时不可能充分展开。因此,初中阶段就需要对此内容进行充分地讲解,为学生打好基础。笔者是这样展开教学的:
1.设问:为什么中共会在这时候诞生?让学生把目光聚焦到20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去了解当时国际、国内的情况。
2.讲解十月革命史实,分析为何说“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3.结合书本讲解李大钊,得出中国马克思主义开始传播。
4.复习旧知“五四运动的意义”。
5.通过出示相关材料,得出中国工人运动开始同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
循序渐进式的推进,使初中学生对此有了充分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学生知道了李大钊为代表的伟人对历史演进作出重大贡献,体悟了要从先贤身上学习开拓创新、勇于担当的精神品质;学生知道了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阶级、干部与思想基础,体悟了重大历史史事的出现可以运用唯物史观、时空意识等理论去深入分析。
三、关注教学方式的衔接,为学生适应高中学习铺平道路
初中课标指出:在基本理念方面,义务教育阶段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2]所以,初中学段历史教学基本只需做好“知其然”工作,即着力于史实“是什么”和初步的“怎么了”、“为什么”的教学工作。基于此,教师多采用直观、形象教学法,多着重于课堂上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和兴趣点的激发。
高中课标则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要求在体现基础性的同时构建多视角、多类型、多层次的课程体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而教材史事叙写篇幅少,知识点多,行文逻辑明显高于初中。基于课程标准的要求,高中学段侧重点在“知其所以然”方面,着力于做实“怎么了”“为什么”以及史实联系与史实特征等深度任务,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围绕以德树人、素养涵育以及价值引领的落实。因此,教学方式就发生了很大变化,更加抽象与理性。如果处理不好,就会使部分学生初高中学习的“断层”。
基于上述因素,在初中教学时就必须重视教学方式的衔接,一定程度上要逐步渗入高中的教学方式,为高中课堂铺平道路。
举例2: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
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八年级教材描述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初中生对此表述理解困难,为使其更好地理解,也为渗入高中教学方式,笔者对此内容设计如下:
1.了解中国共产党的组织构成、奋斗目标就可窥见一斑。
2.阅读教科书中一大、二大奋斗目标及相关材料。提问:①两次大会的目标有何变化?②结合材料分析为什么变化?
3.小组讨论“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新”在哪里?
4.概括“新”的内涵,出示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和习总书记讲话,得出结论。
在整个过程中笔者采用了探究式教学,以情境创设为基础,以问题设计为引导,用史料辅助学生的探究过程,使学生在探究中达成学习目标。这一教学方式或学习方式与高中有着紧密的联系,能为学生高中学习铺设坚实的基础。
四、重视历史素养培养,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螺旋式上升
对比初高中课标的相关规定,可知两个学段的基本目标是一致的,即指向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全面发展。高中课标明确提出了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虽然初中阶段并没有提出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但这一学段也应该重视历史素养的涵育以及价值观的引领,为学生综合素养的螺旋式上升搭好平台。
举例3:红船精神
家国情怀决定着学生的思想取向和行为选择,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价值追求的目标,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和历史观。历史课程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教育理念,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使历史教育成为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在带领初中生学习时,笔者选取的是“红船精神”这一切入点。怎么自然地引出“红船精神”并让学生体会“红船精神”呢?笔者设计如下:
1.讲述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后出示两幅图片,提问:我们能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
2.学生探究后,得出认识:工人阶级巨大的革命力量和革命热情、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3.设问:为什么热情高涨、不惧挫折?引出“红船精神”。
4.学生齐读“红船精神”,教师阐释“红船精神”。
5.播放视频,引导学生谈切身感受,最后出示“初心如磐,使命在肩,青春担当,振兴中华”。
中学历史课程要将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故事、音乐、视频等都可以在家国情怀的价值引领中发挥重要作用,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资源来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感同身受,实现心灵的洗礼。通过学习,增强他们的历史使命感,增强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对中国共产党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感。
中小学的教学重点和侧重面有所不同。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接受的管理和引导方式,是伴随学生成长阶段、以及学段教学特征的变化而变化的,此种变化正是衔接出现的必然因素,也是初高中衔接教学的困难所在。初中教学中,通过重要史事的学习与体悟,引领学生正确、科学价值观的形成,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水平,将会為高中历史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高中教学衔接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决定了教师探究的价值所在,也决定着教师探究的长期性与反复性。但是,不论是衔接的复杂性还是多样性,从学生人生发展和教师专业化发展来看,都需要历史教师从宏观视角,理性地处理初高中的教学衔接,都需要教师发挥聪明才智多尝试、多反思。
【注释】
[1]徐蓝、朱汉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12页。
[2]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页。